(實用)《穹頂之下》觀后感(通用19篇)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后,從中我們收獲新的思想,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不能忘了。觀后感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穹頂之下》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穹頂之下》觀后感 1
今天,我觀看了紀錄片《柴靜霧霾調查·穹頂之下》,有了非常深的感觸,就像柴靜說的——同呼吸、共命運。
柴靜懷孕了,本該是值得全家人開心的事,但是,那個還沒出生的孩子被醫(yī)生診斷為良性腫瘤,孩子一出生就得立刻動手術,手術要全身麻醉,剛出生的孩子可能會撐不住,全家人都為這個還未來到人世間的小寶寶揪著心。手術成功了,但卻引起了作為媽媽的柴靜的思考,還在媽媽肚子里的`寶寶為什么會得腫瘤呢?答案是PM2.5。這是一種超細顆粒物,人用肉眼是看不見的,就是我們常稱的霧霾,近幾年它時常出現(xiàn)在我們視線中,并且?guī)缀醭蔀榱松畛B(tài),可是這個生活真的正常嗎?
霧霾是什么?霧霾是一些空氣動力學直徑小于2.5微米的顆粒,而我們肉眼能看見的最小顆粒都是它的20倍,我們看不見它,而它卻影響著我們的健康,當PM2.5上升時,人群的死亡率會隨之上升。
霧霾從哪里來?中國能源結構中,燃煤和燃油占了百分之六十,而在燃燒排放時大部分是沒有任何防護措施就直接排放到了大氣之中,煤炭沒有得到過清洗,石油沒有得到提煉,各種有毒物質隨著排放來到大氣之中,通過我們的呼吸進入人體,小小的顆粒就會在我們體內到處“遨游”……
我多么希望能夠生活在藍天白云下,能夠自由的散步和呼吸,不必時刻擔憂因為污染而受到傷害。那么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能做些什么呢?可以建議爸爸將普通燈泡替換為節(jié)能燈,也許一只節(jié)能燈做出的貢獻的確很小,可13億人中只要有1/10的人使用,那節(jié)約的能源、減少的碳排量都將會是天文數字!我還可以隨手關掉不用的電燈、空調;用在公園中的慢跑取代在跑步機上的鍛煉;郊游時和把爸爸媽媽一起改騎自行車……一個人的力量是微弱的,那么一個家庭呢?千千萬萬個家庭呢?我希望大家一起參與其中,這樣既以讓我們的身體更健康,又可以使環(huán)境更優(yōu)美,何樂而不為呢?“同呼吸,共命運”,讓我們一起為那蔚藍色的天空努力吧!
《穹頂之下》觀后感 2
2015年2月28日,從央視辭職的記者柴靜,推出了她自費拍攝的霧霾深度調查《穹頂之下》。柴靜在采訪中表示,孩子生病使空氣污染成為她不能回避的問題,因此在一年的調查中,柴靜作為一位母親而不是調查記者,圍繞霧霾是什么?從哪兒來?我們該怎么辦?進行了一系列調查。
大眾最初熟識柴靜,是因為非典疫情的爆發(fā)時,她瘦弱的身軀里蘊藏著的驚人的力量。從彼時的年少成名到不久前的赴美產子,柴靜向來不缺少話題性,如今為了孩子的“私人恩怨”而拍攝關于霧霾的紀錄片,更是驚呆了一眾看客。在震驚的同時,霧霾之于柴靜或者柴靜之于霧霾的關系,卻不似尚為媒體人那時的明朗和清晰,莊嚴卻又多了一絲悲壯,而這也不僅僅是柴靜一個人的戰(zhàn)爭。
霧霾,對于這個東西我們一點也不陌生,無論你在何時何地,始終擺脫不了霧霾的籠罩,霧霾也不再是教科書里的說教,自然環(huán)境的惡化所帶來的傷害也不是簡單的柴靜一個家庭在承受。也許有人會說,柴靜之所以選擇拍攝宣傳片是為了自己的“私人恩怨”,但是作為一名曾經的`職業(yè)媒體人,將柴靜的行為稱之為偉大或許過于夸張和不切實際,但是也絕不是為滿足自己的私人需求那么簡單,無論是曾經的記者身份還是現(xiàn)在母親的烙印,都無法掩蓋其追求真理的社會責任。
在網絡世界里,我們生產著創(chuàng)造著各種信息,享受著各種各樣的服務,我們不斷向大自然和社會索取,被紛繁復雜的社會所麻痹,睜著雙眼卻看不到真相,張開雙耳卻聽不到聲音,邁開步伐卻未曾前進一分,每個人都在喧囂,每個人都在說話,卻沒有人在聽。以前我們會說向沙漠進軍,向太空漫步,現(xiàn)在卻被霧霾打的措手不及,難道我們未曾發(fā)現(xiàn)它嗎?不是的,每個人都看見了,可怕的是都當做并未發(fā)生,我們不缺少隨聲附和阿諛奉承,恰恰缺少的就是赤裸裸的較真精神。
《穹頂之下》觀后感 3
“在人們沒有發(fā)現(xiàn)PM2.5之前,它就存在了!边@是柴靜在紀錄片《穹頂之下》中對于霧霾簡介中的一句話,正是這句話,讓我進入了一個了解霧霾的世界。
對于霧霾一直是一無所知的我,這一次將它了解了個底朝天。
柴靜將兩個主要導致霧霾致癌率增加的罪魁禍首:煤礦和汽油。中國人自從進入銅器時代后對于煤的使用是日益頻繁,到了鐵器時代更是一發(fā)不可收拾,科技發(fā)達的現(xiàn)在,煤,始終是人們賴以使用的礦物,然而好礦會越用越少,而劣質礦則會變得多了起來,對于劣質礦物人們采用洗煤的方式讓它們變得“干凈”,但許多人都想跳過這個燒錢的過程,直接投入使用,而導致燒出來的黑灰變得更多,當這些東西進入大氣,就成為了霧霾的主材料。
當然汽油也是一個導致霧霾加強的主要原因。許多不達標的車在不安裝尾氣過濾器的情況下連夜奔馳,導致空氣被嚴重污染,加上加油站的`汽油揮發(fā),以及人們的過度用車讓霧霾變得如此囂張。
不僅如此許多工廠也以身試法,做許多法律上不允許的事,然而這一切是為什么呢?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人類自己。
就拿煤礦的事來說,許多老板為了省錢而不洗煤,也為更快的賺到錢,讓下一批煤盡快的給他賺錢,再加上煤的需求量大所以任何品質的煤都是必需品,所以許多礦廠老板更是大量的將劣質的褐煤送到其他老板手里來用,正因如此,所以褐煤成了人們自食其果的一個例子。
汽油也是一樣,任何一輛被查出超標的車都不愿意裝處理器,都是一個理由:省錢。就為了省錢所以買假車和國四的標來瞞天過海,這就是人性,這就是《穹頂之下》所要告訴我們真正的東西。
“在空氣中我聞到了錢的味道!边@是柴靜在節(jié)目里的一句原話,為了錢中石化提高石油價格,降低排放標準;為了錢煤礦廠老板拒絕洗煤;為了錢卡車司機拒絕裝過濾器;為了錢那些造假車的人以身試法;為了錢所有這些不過環(huán)境變化的人,最終拉著我們與他們一起吃他們種下的苦果。所以我們最大的敵人不是霧霾,而是自己。
《穹頂之下》觀后感 4
“我不是怕死,我只是不想這么活著!
在我們措手不及時,霧霾如同洪水猛獸向我們襲來,擊倒了一浪浪的人,肆虐地遍及了全國,街上的人都戴上了口罩,我不禁想問:“二十年間那片藍天去哪了?二十年前的星星去哪了?二十年前的白云又去哪了?”
我從來不曾想過冬天供暖的背后是一群恐怖的顆粒物,不曾想過汽車行駛的背后一例是危險的污染,更不曾想過自由呼吸的背后是無數危險的因子,我也從來未曾想過“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景象是一種可怕的假象。
令我印象更深的是肺癌初期的患者進手術室的場景,他們一家人沒有吸煙史,卻仍在遭受著這樣的病痛,當顯式鏡中出現(xiàn)遍滿黑絲、黑斑的肺部,我不禁為她心痛;一個小女孩孤獨地站在落地窗前,用手捶打著透明的玻璃,渴望一個鶯語花香的外界;那個六歲的山西女孩仰著無邪的臉回答:“沒有見過星星與白云……”我曾以為只有見到礦山的炸裂,只有見到冒著黑煙的`煙囪才算是污染,但事實卻是霧霾在我們看不見的角落吞噬著一個又一個人的生命與幸福。
那我們如何對待霧霾,創(chuàng)新無疑是一條必經的路。英國委員會大臣說過,政府將公平競爭的機會留給市場,市場自會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因此他們使用了天然氣,這便是創(chuàng)新的力量。我們也不應當置身事外,環(huán)境的保護也依靠我們每一個小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即使它微乎其微,它亦然能使你感覺到腳踏實地,而不只是寄住在這個藍色的星球。
當我看見那終被網覆蓋起來的泥土,看見安裝了凈化處理裝置的餐館,看見了加油站的員工對器材進行更新,而不是說著“你只有義務,沒有權力”的話語的時候,我終究是對這一場曠日持久的環(huán)境保衛(wèi)戰(zhàn)有著無限的信心與希望。我相信我們留給自己的子孫也不會是一個滿目瘡痍的地球。
那個小女孩在花盆里養(yǎng)了一只蝸牛,每天都對著它吹氣,你見到了嗎?它其實真在一步步地長大,就像我們憧憬著的美好未來正在向我們款款走來。
《穹頂之下》觀后感 5
《穹頂之下》圍繞霧霾是什么?從哪兒來?我們該怎么辦?進行了一系列調查,它讓人們了解了中國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環(huán)境污染,生活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必將影響著我們乃至下一代的身心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更是無從談起。除了對現(xiàn)在大氣環(huán)境的擔憂之外,感觸更多的是,柴靜直面問題的態(tài)度,這個大調查是她辭職后,以一個前調查記者的身份完成的,她做的很認真,源自內心,觸發(fā)了萬千觀眾。
細想一下,柴靜從國家、企業(yè)、個人幾個層面揭示了環(huán)境污染的原因,并告訴我們應該如何才能保護我們的環(huán)境,如何才能留住APEC藍。然而,不管是國家還是企業(yè),這是一個大層面上的.調控,我們能做的很少,但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能做的卻很多。就像紀錄片后面柴靜講的幾件事,碰到建筑工地揚灰,我們可以跟老板協(xié)商,讓他用網兜蓋起來;碰到餐館油煙太大,我們也可以建議老板加裝吸油煙裝置;碰到加油站漏油,及時撥打12369。其實生活中我們能做的遠不止這些,譬如我們可以改變出行習慣,多坐公交少開車;節(jié)假日盡量不要燃放煙花、爆竹,選擇環(huán)保低碳的生活方式;盡量多種植一些樹木,增加綠化,我們的一舉一動都將為整個環(huán)境貢獻一份力量。
面對復雜多變的霧霾污染,也許柴靜一個宣傳片起不了什么決定作用,但是無論是作為一個公眾人物還是一個母親,她的勇敢都值得我們敬佩。在以前,我們也許認為霧霾只是一種不同尋常的天氣,不清楚他的破壞性,但是當有人站出來,理性的告訴了我們它的危害,告訴了我們應該如何去預防它,那么我們是不是應該就要改變以往的陋習,多為環(huán)境保護盡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呢?雖然我們做的事情微不足道,但是因為這件事我能為環(huán)境保護做了一點貢獻,那么我們心里就會踏實很多。如果我們能夠克制自己,節(jié)制身邊人,人人參與保護環(huán)境,那么我們也一定能治理好霧霾,神州大地自會山清水秀在人類與霧霾的斗爭歷程中,穹頂之下不應該是柴靜一個人在戰(zhàn)斗,我們13億人同呼吸,共命運,并肩作戰(zhàn)。
《穹頂之下》觀后感 6
我們的思維邏輯是不是出了問題,首先環(huán)保問題不是哲學問題、是人類生存問題,不用辯證的去看,因為你總得喘氣吧?
其次作為普通老百姓我們能做的就是更多的去關注環(huán)境保護,減少自己的污染排放,你管不了垃圾掩埋,但可以自己分分類,至少電池不亂扔吧,你管不了油品控制,可以邁開腿少開車。至少不大晚上擾民飆車吧?你戒不了煙,也可以盡量少抽。至少抽的時候盡量不影響大家吧?難道因為做不到就不去做嗎?咱如果連這種意識都無法培養(yǎng),那中國幾十年后絕對不可能是倫敦、洛杉磯。作品中的數字肯定是片面的,作品也有渲染感情的手段;但她的數據沒有虛假的,她的觀點不是錯誤的!你中石化的老總敢站出來說不用環(huán)保無須治理,社會發(fā)展到一定程度這事兒就沒了,環(huán)境就自愈了?就業(yè)發(fā)展貧困這都不是我們不去保護環(huán)境的借口,我們不是皇帝不用考慮如何治理、我們需要發(fā)出必須治理的呼求就可以了。
最后人不會輕易放棄既得利益所以馬上柴靜本人會被質疑作為一個記者她比我們更清楚自己會被推到風口浪尖但她依然選擇完成這樣一個作品。她的確說服了我,作為一個接受過教育、作為一個不再年輕的80后、作為兩個孩子的.父親,這106分鐘打動了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環(huán)境治理這場人與人、人與自己的戰(zhàn)爭無論哪一方取得勝利,這片作品都會被記起。所以我佩服她的勇氣和才華,03非典后這個瘦弱的女子再一次震撼了我。有人會說不是能源行業(yè)、站著說話不腰疼,那你錯了,經濟不是個體、下行帶來的影響是全方位的,誰也逃不掉。都有個先后輕重,現(xiàn)在喊冤?撈錢時候也是你們最狠最快,挨打的時候你也得走前面。
我不會去考究她本人開不開車抽不抽煙,也沒功夫管國外腫瘤死了多少人,更不會關心哪個領導和她褲腰帶以下的那點兒傳聞。我想做的只有改毛病、少開車、不浪費、垃圾分類、嘗試戒煙,培養(yǎng)自己和孩子的環(huán)保意識和生活習慣,不去選擇嚴重危害環(huán)境的謀生手段。我不再去理會自己這樣做對大氣治理有沒有用,但明善惡、分對錯,我自己得這樣去做!
《穹頂之下》觀后感 7
這個周末,主角只屬于柴靜一人,“穹頂之下”四個字刷遍各大媒體。這次,柴靜不是以調查記者的身份,而是作為一名愛女心切的母親為我們揭示霧霾的來龍去脈,用紀錄片的真實幫助我們了解霧霾的危害和破解之道。
向柴靜致敬,不是因為她自費百萬制作紀錄片,是因為她敢于以個人和一位母親的身份去談論霧霾如此沉重的社會問題,敢于挺身而出為國家和人民的命運擔憂。雖然柴靜說這是她與霧霾的私人恩怨,但是我們不能說這個東西與己無關,霧霾無時無刻的不在籠罩著我們,而我們只能默默忍受,所以柴靜這種認真的態(tài)度和追求真理的信念是偉大的。
紀錄片開頭,柴靜的一段自述是這樣說的“什么叫同呼吸共命運,就是千千萬萬個普通人,有一天他們會說,不。我不想等待,我也不想推諉,我要站出來做點什么,我要做的.事情就在此時,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是此身”。她在講這段話的時候是那么坦然、那么果斷,完全把這件事情當做自己的義務來完成。紀錄片從霧霾的角度,用最生動形象的方式完成了科普,讓每個人心頭一顫——霧霾關系到我們每個人的身體健康,如果不采取措施遏制,危害的將是我們自己。
103分鐘的紀錄片我用將近兩個小時的時間看完,當柴靜談到柴油車排放不達標的時候我覺得污染就在身邊:一名收費員,每天都要面對上千輛的汽車,其中柴油車占相當大的比例,而柴油車所排放的硝基多環(huán)芳烴毒性比一般顆粒物要大的多,致癌性達到了相當高的一個量級,長期在這種環(huán)境下工作對收費員的身體健康會產生威脅?纯次覀兊氖召M島頭,那一片片被熏黑的污跡就能理解片中所講不達標柴油車顆粒物排放量是國四的500倍有多么嚴重!希望這次的調查能夠引起相關職能部門的重視,如果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對廣大收費員來說將是一個福音。霧霾的源頭就在我們身邊,不應該只是柴靜,我們每個人都要有這樣的意識去解決、去監(jiān)督,這樣我們生活和工作的環(huán)境才會越來越好。
最后,感謝柴靜,向你致敬。
《穹頂之下》觀后感 8
今日,教師帶領我們觀看了柴靜的調查紀錄片《穹頂之下》,這是視頻中柴靜采訪一個三歲小女孩時,兩人的對話。和小女孩的聲音一齊出此刻視頻中的是一個灰蒙蒙的畫面,小女孩四周被灰色包圍,頭頂上方是一團團黑色煙霧狀的東西,和小女孩稚嫩、純凈的聲音構成了鮮明的比較。
那,就是霾!
前央視記者柴靜自費100萬,歷時一年,經過現(xiàn)場調研、查閱資料、走訪專家、對話官員、收集數據等途徑,最終拍攝了這樣一部100多分鐘的調查紀錄片,詳細地向我們解說了“霧霾是什么,霧霾從哪里來,我們該怎樣辦”三大問題,層層深入,針針見血。看著那一組組數字、一張張圖片、一個個鏡頭……我的肺都幾乎不敢呼吸了!
原先霧霾如此嚴重,原先霧霾與我們如此息息相關!
經過這個視頻,不僅僅讓我了解了許多有關霧霾的知識,更喚醒我原先那種麻木的環(huán)保意識!
正如柴靜最終說的那段話:“我們沒有權利只知消費,不知克制;我們沒有權利只知抱怨,不知建設。我們有職責向他們證明,一個被能源照亮的世界,同樣能夠是潔凈和完美的!笔堑模覀冇袡嗬ハ硎苓@個世界帶給我們的光明;同時,我們更有職責去保護這個世界的潔凈和完美,職責與權利是相輔相成的。
穹頂之下,讓我們與柴靜同行!平時上學,不叫父母接送,坐公交來回;不是太冷或太熱的天氣,盡量不開空調;過年過節(jié),不燃放煙花爆竹;看到污染環(huán)境的現(xiàn)象,要敢于制止或舉報……同時還要做好環(huán)保宣傳,告訴身邊的`大人們:少開車,多走路;少砍伐,多植樹;少浪費,減排放……雖然我們做不了轟轟烈烈的大事,但完全能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盡一份應盡的職責,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只要人人參與,攜手共治,從日常生活到工業(yè)生產,從平民百姓到政府官員,人人都盡到自我應盡的一份職責,那么我們就能守住那份北京“APEC藍”,那個小女孩就能看見滿天的星星!
《穹頂之下》觀后感 9
我懷著沉重的心情看完柴靜的調查——《穹頂之下》,這是一篇關于霧霾的調查報告。其中,柴靜運用了大量的數據進行客觀分析,這些數據真實可感,令人十分震撼,心中也很不是滋味。
十年前的我還是個孩子,對未來滿懷期待的孩子;蛟S你們和我一樣,住著破舊的房子,和鄰居的孩子在長滿荒草的地里玩耍。每當暮色降臨,借助微弱的燈光,輕撥云簾,我們能看到掛滿星斗的蒼穹,黑暗中隱匿著清晰與神秘。
而十年后的今天,事物的發(fā)展速度之快讓人難以想象,雖然國人的思想已然有了很大的進步,但高聳的煙囪仍然提醒著我們——我們正在被自己的所作所為一點點吞噬。
眼下的中國和世界上的一些國家一樣,正遭受著嚴重的.環(huán)境問題。在調查中我了解到,北京大學環(huán)保研究院專家強調:轉型是改變中國目前環(huán)境現(xiàn)狀的最好辦法。如何從傳統(tǒng)型傳變成現(xiàn)代型,我以為創(chuàng)新才是根本。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目前也是崛起的關鍵階段。另一位院士則苦笑:中國人在以前犯下的錯誤,應該在今天得到彌補。
《穹頂之下》觀后感 10
柴靜的《穹頂之下》最近一段時間無疑是炙手可熱的,同名的美劇和斯蒂芬金的小說原著恐怕沒想到這個名字會在遙遠的東方國度引起如此巨大的反響。
關于她所討論的問題,我在此不想多說,留給更專業(yè)的人士以及決策層討論更合適。僅從網絡傳播角度來闡述一下我的部分觀點。
很多人說她有局限性,我認為不準確。從紀錄片討論的霧霾這個話題來說,她無疑是想對最廣大的民眾以及國家決策層發(fā)聲的,但是從一部100分鐘的紀錄片本身來說,它的傳播不能是沒有精準目標的。說這部片子的.觀點全然反映了城市中產的視角和利益,我非常認同,但是我覺得這不能說是局限性,而恰恰應該是這部片子的傳播策略,也是它能如此成功的要素之一。
不僅是視角,看看它的形式,這種劇場演講式的風格,我看了大約10分鐘就想起某手機品牌的那位羅老師,(當然,從片尾的鳴謝名單里面我也得到了驗證);再看現(xiàn)場PPT的風格和穿插的一些哏;看現(xiàn)場邀請到的觀眾;看她使用的傳播渠道……無疑,她選擇的種子傳播群,就是城市中產。包括用自己的女兒的遭遇來引起共鳴,沒錯這就是煽情,但這種煽情,就是傳播的一部分。為什么呢,因為它瞄準的群體,就是和柴靜一樣,大約是28~40歲的城市中產,這些人大部分組建家庭不久、準備有或剛剛有孩子、收入較剛進入社會時有所提高、生活趨于穩(wěn)定、開始更關注生活質量和家庭、是網絡生活的主力人群,明顯他們非常容易認同柴靜記錄片表達的觀點和情感,同時又具有相當的文化水平和思考能力,也更容易在社交圈形成傳播。
我覺得這種定位無可指摘,作為一部不長的紀錄片,它的目的就是傳播,是打開缺口,是啟發(fā)更多思考以及更專業(yè)的行動,而《穹頂之下》非常成功地完成了這個任務。同時這樣一個極其復雜的社會問題上,本身很難站到一個高大全的位置,有自己的立場和定位反而是件好事。
《穹頂之下》觀后感 11
《穹頂之下》——我認識了柴靜,也知道了這霧蒙蒙的天空是什么?當我看完這個關于霧霾紀錄片時,我的感觸很深。曾經的我一直以為天空中那一層厚厚的灰色類似云的東西叫霧,所以并沒有怎么放在心上,有一段時間,我仿佛有些認為這并不是霧,而是霧霾。我開始關注起來霧霾,我發(fā)現(xiàn)霧霾的天氣并不是只有幾天就會消失,而是長時間這樣。我慢慢地重視了自己的環(huán)保,也注意起了大家的環(huán)保。直到我看完了這部紀錄片,我才真正地去認識了霧霾。
霧霾,名副其實,就是霧和霾的總稱。但是霧和霾并不是用一種物質,它們的區(qū)別是很大的。霾,就是灰霾,也就是空氣中的一些灰塵,雜物混合在一起的渾濁現(xiàn)象。
當初我和柴靜都有這么三個問題:霧霾是什么?霧霾從哪里來?我們應該怎么辦?這三個問題之前困擾了我很久,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我看了柴靜的霧霾紀錄片,我才解答了這些問題。
在紀錄片中,柴靜來到一個地方調查了一位小女孩,柴靜問她:“你見過夜晚上發(fā)亮的小星星嗎?”女孩搖著頭苦笑著說:“沒有見過。”“那你見過藍天嗎?”“見過幾次。”最后,柴靜問:“那你見過藍天上的白云嗎?”小女孩用稚嫩的聲音回答了柴靜的問題:“沒有見過。”那個時候,我的心有一瞬間被震撼住了。我驚訝極了!一個六歲的女孩怎么會沒有見過白云和星星呢?很快,我又為她感到悲哀,看不到白云,看不到星星,甚至看不到藍天,這樣的生活該如何想象,那兒的天氣和環(huán)保要有多差才能這樣。對于我來說,看到藍天、白云是件簡單的`事情,是的,環(huán)境在變得惡劣。我們雖然看得見藍天白云,可是想要看到漫天的星星在夜空中閃耀著卻是件棘手的事情。
為什么會是這樣呢?是因為現(xiàn)在大家的環(huán)保越來越差,反而工廠越來越多,排出的氣體大多是有毒氣體,這樣空氣質量也會嚴重下滑。
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一抬頭便能看見湛藍的天空,一呼吸便能擁有最神清氣爽的空氣?墒枪庀胗杏脝?我們得做出行動來,綠色環(huán)保出行,不亂扔垃圾,看見違法排放毒氣隨手撥打12369舉報。也許你的一個小小舉動就會讓世界更加美麗、干凈。容我們用雙手創(chuàng)造出一片藍天,同呼吸,共命運!
《穹頂之下》觀后感 12
整整兩天的時光,我發(fā)現(xiàn)我的朋友圈被柴靜的消息刷屏,和她有過兩次論壇講座的交流,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欣賞她的新聞節(jié)目,央視極少數能讓人看得下去的新聞節(jié)目,讀過她的《看見》。雖然沒來得及看她的《穹頂之下》,但還是很愿意支持轉發(fā),昨晚看到幾個群里面的爭論,看到有消息說有關部門要“和諧”她作品的消息,一直忙碌沒有時間看的我,深夜凌晨兩點到四點連夜看她的作品。
我感到非常震撼,不需要什么大制作,也不好界定這是紀錄片還是新聞片,我只是看到一份認真,和有專業(yè)性的調查,那里面有我的故鄉(xiāng)哈爾濱,有我生活過的北京,有我現(xiàn)在生活著的上海,我甚至沒有想到,河北、唐山、乃至下有天堂的杭州居然都被霧霾污染成這個樣子。
我看到環(huán)保部門無力作為,企業(yè)、行業(yè)標準規(guī)則的荒誕無奈,看到諾大的發(fā)展大國付出如此巨大的環(huán)境代價,看到每個個體生命,無論你的政治立場如何,無論你有錢、沒有、有權、沒權,不是同呼吸、共命運嗎?我也看到了微信朋友圈有人轉發(fā)黑她的材料,又是拾人牙慧的咀嚼別人的私生活,讓我深感這樣文字的`無恥。一個國家,如果說在政治改革上沒有共識,但是我想在環(huán)保問題上應該有共識,誰的健康不受影響呢?不值得認真的對待解決嗎?
柴靜做了一個大時代之下,一個女人的擔當,一個專業(yè)新聞人的擔當。新年都說有新政,問題清楚的提出來了,看為政者的擔當。我看到一個微信朋友圈里面,不同立場的人還在爭論,有人繼續(xù)拋出險惡的陰謀論,懷疑她的動機與行動背后有什么力量支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我看到有人引用曼德拉的一句話,很是精彩,抄錄下來:“如果發(fā)出聲音是危險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覺無力發(fā)光,那就IE去照亮別人。但是,不要習慣了黑暗就為黑暗辯護;不要為了自己的茍且而得意洋洋;不要嘲諷那些比自己更勇敢、更有熱量的人們?梢员拔⑷鐗m,不可扭曲如蛆蟲!
我想就像魯迅先生說的那樣,我們最起碼能吶喊那么兩聲,是那些勇于在黑夜里前驅的真的猛士,不憚于在黑夜里前驅。
《穹頂之下》觀后感 13
日前,央視辭職的記者柴靜,推出了她自費拍攝的霧霾深度調查《穹頂之下》,看后感受特別深刻,在為她的行動叫好的同時,心中增強了一種公民的公共職責感。
柴靜在采訪中表示,孩子生病使空氣污染成為她不能回避的問題,因此在一年的調查中,柴靜作為一位母親而不是調查記者,圍繞霧霾是什么?從哪兒來?我們該怎么辦?進行了一系列調查。
新聞是有力量的,這種力量來自于客觀現(xiàn)實,同樣來自于公眾期待。對于霧霾,公眾已經并不陌生,然而究竟霧霾為何物,很多人卻并不清楚。不管是出于記者的職業(yè)習慣還是出于母愛情深,柴靜的《穹頂之下》無疑為公眾打開了了解霧霾的另外一扇窗口。這既是對霧霾現(xiàn)象的一次科普,同時也是對霧霾治理的`強烈呼吁。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卻少有部門和人去做這樣的科普事情。
作為對環(huán)境污染問題關注的公民,柴靜自費進行霧霾調查似乎很正常,但穹頂之下不該讓柴靜們孤獨前行。雖然這類自費調查可以理解為一種自發(fā)的公民責任感,但實際上是公民個人在主動為缺位的公共職責在補位。我認為,解答環(huán)境污染的社會現(xiàn)實問題,我們的有關部門應該更努力地主動作為,從而讓每一個公民都增強自己的公共職責感。
《穹頂之下》觀后感 14
今天,觀看了《穹頂之下》令我震撼不已。
在紀錄片中,主持人柴靜帶著一個采樣模出門,24小時后,一個潔白的采樣模變成了一個漆黑的東西,專家檢測里面有15種致癌物質。令人驚訝,這就是我們生活中的“空氣”嗎?簡直就是一種獨特的毒氣,只是人們還沒有發(fā)現(xiàn)罷了。
小小的PM2.5,直徑小于2.5微米,我們肉眼看到的至少是它的20倍,居然會引發(fā)人體呼吸道,肺部甚至心臟的各類疾病,真是令人膽戰(zhàn)心驚。它就像是我們隱形的敵人,面對敵人的強大勢力,僅靠我們一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我們能夠做的也許只是從自身做起,但是更要將霧霾帶來的危害讓更多的人看到,了解到。這樣才能共同抵抗這個“強敵”。
向上抬頭,所見之物,便是穹頂,它就像一層保護膜,安詳的覆蓋在地球的上空。柴靜作為一位母親,用她的視角,描述了她眼中的'霧霾,她的所想所問。她以一個普通民眾的角度向我們詮釋了這場“白色災難”,讓我們知道了這種空氣污染和霧霾對我們的傷害。
人生只有一次見到天空的機會,一旦錯過,絕不會重來!所以, 讓天空變藍,讓星星充滿夜空,讓未來自己的孩子看的到星星看得見藍天、也希望他們可以創(chuàng)造更美的天空!
《穹頂之下》觀后感 15
穹頂之下,每每想到這個都會驚嘆美國編劇的腦洞,以一個封閉的空間,淋漓盡致的將人性中的美與黑暗最大的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使人置身其中,去思考,若我是其中的一員,我能否可以從一而終?
故事發(fā)生在一個名為切斯特磨坊的小鎮(zhèn)上(簡稱磨坊鎮(zhèn)),一個從天而降且不可摧毀的“穹頂”斷絕了小鎮(zhèn)和外界的一切聯(lián)系,同時也終結了小鎮(zhèn)原本看似平靜的局面。小鎮(zhèn)居民們變成現(xiàn)實中的“甕中捉鱉”,而隨著資源的不斷消耗,混亂不可避免的發(fā)生了,人性之間的黑暗也被隨之放大。在老警長意外去世后,維持小鎮(zhèn)治安的重擔落到了年輕的副警長琳達肩上,而議員大吉姆則從中看到了成為“領導者”的絕佳機會,而同時一些奇怪的癥狀出現(xiàn)在了磨坊鎮(zhèn)的四個孩子們的身上,在樹林里,他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小型的穹頂并且成為了它的保護者,穹頂似乎向他們傳達某一些訊息,他們像是被選中的“救世主”,又像是被選中的“逃亡者”。當犯罪和危險的.氣息在小鎮(zhèn)上漸漸彌漫開來之時,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穹頂選擇磨坊鎮(zhèn),這并不是一個巧合。
你從來都不會意識到,那些跟你每天朝夕相處的人,你在他們那里是一個什么樣存在的角色,友情?愛情?親情?你也不知道,有些人為了目的到底可以變成什么樣子,在磨坊鎮(zhèn)發(fā)生的一切是那么荒唐,你見過一個那個大,能通風,能進行能量交換,除了限制了自由與外界溝通權利的穹頂嗎?可它就是發(fā)生了。那些你以為可以托付終身的人卻反目成仇走向極端嗎?你以為那些喪失人性的人但在最終面臨全鎮(zhèn)生死存亡時卻愿意奉獻自己的糧食共度難關嗎?可這一切又是存在的。真的,人性是永遠都揣摩不全的,你永遠不可說自己就是了解所有人。
整篇故事還是按照美劇的思路一步一步的揭開謎底,在劇情之間穿插疑問,勾勒出懸疑,而又在你以為故事即將結束時突然地反轉!
The pink stars are falling,粉紅色星星正在降臨,正如,你的心,在深淵墜落,迷茫難受之際,也有人變成其中的“救世主”,幫助你。我們活在生活,也會如這劇中一般陷入不同遭遇,生活如渡河,船夫在渡你,你也在渡別人,還是老話,不忘初衷,不舍過往,不墜深淵!
《穹頂之下》觀后感 16
就在兩會籌備之際,柴靜將她的調研資料都提交給了全國人大,引起了有關部門和專家的高度關注。也就在2015年初的臘八節(jié),她站在了星光影視園的演講臺上,面向觀眾和攝像機背后的大眾,心情起伏地講述著霧霾是什么、它從哪里來、我們怎么辦不需要任何講稿,那些想要說的話,已經在她心底憋了太久。2月28日,柴靜霧霾調查紀錄片《穹頂之下》上線僅一天,就被播放了近億次,片中,一次次的采訪、一組組的對比、一個個的案例、一串串的數字,令聽眾們不禁陷入深思。與人們休戚相關的大事讓觀眾心有戚戚,“同呼吸,共命運”在這樣的背景下,已不是冠冕堂皇的口號,而是實在緊迫的問題。
拜訪國內外多家研究大氣污染的權威部門和學術機構,調研污染空氣的企業(yè)、事主及其背后的執(zhí)法困境,柴靜用了數百個數據、幾十張圖表,為我們撥開霧霾背后的層層真相:燃煤和燃油消耗量大、相對低質、前端缺少清潔、末端排放缺乏控制,而這些問題的監(jiān)管執(zhí)法又很難落實。沒有嚴懲不貸的手段,就難有改進和創(chuàng)新,就會讓金山銀山和礦山毀掉青山綠水和藍天。為此,她呼喊,她奔走,她在擔當曾為新聞媒體人的社會責任。關心每個人健康,帶給每個人希望,這不是女神是什么。
當然,個人調研畢竟并不專業(yè),難以概全,角度和辨析也可能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一些內在的關聯(lián)性還不直接,一些系統(tǒng)的解決方案亦有待商榷,但它至少起到了啟蒙引導的科普作用,讓人們對霧霾、空氣乃至水源清潔等諸多令人怵目驚心的環(huán)保問題倍加關注。有關注就會有監(jiān)督,有呼吁便能有進步,而認識問題的深度和廣度往往能決定至少是影響解決問題的速度。我們衷心期待著互聯(lián)網的公民行動精神,能夠盡早盡多地從線上走到線下,能夠從一人一事一時一地的一言一行做出改變。
據柴靜自述,促使她展開霧霾調查的原因是她的女兒沒出世便患有腫瘤,從一出生就接受手術,因此她決定辭職,打算用相當一段時間照顧孩子,并幫助更多的孩子尋找霧霾的真相。柴靜這種因為心底有愛惜而去做什么的初衷的確讓人感動,不過,我們不禁思索這樣的調查報告的撰寫者為什么是柴靜我們更加希望下一次這樣的報告不再是公益性質的個人調查,不再是柴靜和霧霾的私人恩怨。柴靜的`聲音,打開了一個黑匣子,應該讓更多的民眾“看見”,也需要讓更多的高層聽見,正如人民網在官方微博中所言:“穹頂之下別讓柴靜太孤單”。
新的《大氣防治法》正在醞釀,環(huán)保部門和環(huán)保組織的權力將被加強,也許能就此長出“銅牙鐵齒”。然而,我們不應就此靜默等待,而應立即采取行動,因為,每一天我們都在呼吸,每一天我們都被傷害,我們又豈能等待作為個體,我們能做的或許不多,但縱觀歷史,許多深刻的重大改革往往萌發(fā)于每個微乎其微的努力匯聚起來的力量。公眾監(jiān)督的力量是絕對不能低估的,因為它無處不在,特別是在現(xiàn)代科技如此發(fā)達、網絡覆蓋如此廣泛的今天,群眾的眼睛更加雪亮,民意的渠道更加暢通,我們豈能懶于作為從公權力部門抓起,落實各項法規(guī),重拳懲治不作為的部門、鉆空子的企業(yè)、無視法的個人;從身邊改起,與有污染的企業(yè)、有揚塵的工地、冒黑煙的車輛、排油煙的飯店作堅決的斗爭;從自己做起,少燒煤爐子、少開私家車、少買排碳量大的企業(yè)產品包括這次她拿出自己前年出書賺來的百萬稿費拍攝和制作了這部讓人震撼的紀錄片,以及由此引發(fā)人們對環(huán)境保護、綠色發(fā)展、能源體制改革話題的升級式討論,也是一個喚醒人們麻木神經的實實在在的行動。若是人人都這么毅然決然地捍衛(wèi)我們這顆藍色星球的環(huán)境,人類的健康才有真正持久的保障。
“我不想等待,我也不再推諉,我要站出來做一點什么。我要做的事情,就在此時,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是此身。
《穹頂之下》觀后感 17
我看了后覺得很驚訝,我們中國竟然如此污染嚴重,我們每天生活在霧霾中,卻渾然不知。
這是我第一次意識到霧霾的危害性、嚴重性。污染環(huán)境的`一部分原因是在于管理上的疏忽,其實做任何干部都應該嚴謹,否則將釀成嚴重后果。
我現(xiàn)在雖然年齡小,力量小,但我也要開始行動,極少成多,一團一結力量大。我現(xiàn)能做的就是盡量同家人、朋友一起綠色出行、不放煙花、鞭炮等。
關于放煙花,煙花雖一時美麗,但極少成多,造成空氣污染,灰蒙蒙的天難道還 好看嗎?美麗嗎?
最后,我希望大家都能行動起來,為我們的美好家園努力吧!
《穹頂之下》觀后感 18
以前看柴靜主持節(jié)目或者看她的書說句實在的都沒多大感覺,覺得她畢竟在央視又是個名人所以無感。
直到今天看完的穹頂之下。才發(fā)現(xiàn)她不僅僅是我以為的那個名人,她還是一個普通的國人一個普通的媽媽,她只是說出了她的.顧慮她只是做了她想做的她事,只是說出了事實。不懂為什么有些人就楞說成炒作和動機不純什么的。
湖南的空氣污染現(xiàn)在沒有北京山西那么嚴重,但是我只知道如果再不重視霧霾這件事和它后面的那些千絲萬縷的話,可能湖南也會步入后程。
這是給民眾在敲警鐘也是在給那些企業(yè)敲警鐘在給某些領導敲警鐘。
健康是每一個人的權利,或許當霧霾影響到那些說風涼話的人的健康的時候,他們才會明白原來柴靜做這件事的意義。如果要等到霧霾帶來的后果一發(fā)不可收拾,那個時候再來說這個問題是不是太遲了?那個時候再來調查是不是還有意義?
雖然這肯定會要扯上政治會要損害很多人的利益,那就不談政治,我反正是覺得還是健康和命更重要。
不扯政治,只是以一個國人觀點就事論事,畢竟這關乎我們的健康關乎我們國家的未來。
《穹頂之下》觀后感 19
其實我現(xiàn)在看到一個人做了件很了不起的事后都會有些眼紅,而柴靜的紀錄片卻只讓我感到敬佩與感激,可能當某個人做的事與社會的公益乃至我自己休戚相關的時候就真的會讓人不再忍心去狹隘地看待他的'成功了。
一個個機智一針見血的發(fā)問,一個個荒謬而又合理以致顯得無奈的回答,那些多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推導與反思,把霧霾的本質、成因,執(zhí)法的真相,法律的漏洞探究得既深入又明白。
還有那種能為環(huán)保這種公益而非私利的問題勞神費力四處奔波博弈的社會責任感與公益心,我相信不可能全部裝得出來的。
不管這紀錄片怎么拍的以及那些數據影像資料哪來的,至少我覺得它真的成功地影響了一大批人,讓許多像我這樣過去對霧霾只是講幾句哀嘆的人真正開始憂患空氣污染的問題。
比如我,自從看了柴靜的紀錄片后,晚上都不敢出去跑步了。
另外,貌似好久沒見著柴靜了,這回才知道她已經從央視辭職了,我以前了解到她其實是一個很有野心的人,不知道她今后有什么打算,不過希望還是能夠看到她做的調查采訪吧,每回看到她的調查都是能把問題刨根究底揭示得透徹淋漓,感覺很是痛快,其實我很少有耐心看完100分鐘的紀錄片,而柴靜的穹頂之下真的讓我回味良久。
【《穹頂之下》觀后感】相關文章:
《穹頂之下》觀后感01-20
《穹頂之下》觀后感11-03
《穹頂之下》觀后感[經典]01-28
穹頂之下觀后感15篇11-28
《穹頂之下》觀后感15篇11-14
《穹頂之下》觀后感(15篇)11-28
紀錄片《穹頂之下》觀后感08-31
《穹頂之下》觀后感[精品15篇]07-28
《弱點》觀后感-觀后感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