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1
文本分析:
這篇散文描寫了作家賈平凹童年時代的一段美好往事。中秋之夜,為了尋找月亮,一群孩子從堂屋追到院子,從院子追到河灘,充滿童真童趣。課文以“月跡”為題,既是因為文章描述了孩子們追尋中秋月蹤跡的趣事,也是因為月亮在作家心中留下了一抹溫暖的痕跡,寄托了作家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和對生活的熱愛。這篇課文篇幅較長,學生在閱讀和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教師應把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充分閱讀課文作為教學重點。在學生讀順讀熟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文章表達的作家對生活、對美的理解和感悟,進而聯(lián)系實際體會對美好的事物的發(fā)現(xiàn)都源于生活,源于有一顆追求真、善、美的心。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悄、累、裊”等8個生字(包括2個多音字),理解相關詞語的意思。
2、引導學生讀通讀懂課文,理清課文的寫作順序,了解孩子們在哪里尋到了月亮。
3、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體會作者回憶童年美好生活時流露出的對家鄉(xiāng)深沉的愛,理解“月亮屬于我們每個人”的深刻含義。
4、培養(yǎng)學生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熱愛,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內(nèi)容,理解“月亮是屬于我們每個人”的含義。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在回憶童年美好生活時所表達出的熱愛生活、熱愛家鄉(xiāng)的感情。
課時安排:
1課時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播放歌曲《童年》,引導學生感悟童年的美好,引出本文內(nèi)容。
導語:童年是一首動聽的歌,唱出了我們內(nèi)心的歡悅;童年是一幅美麗的畫,展示著我們?nèi)松陌邤�!我們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童年樂園,她記載了我們的喜怒哀樂,見證了我們的成長歷程,閃爍著童心孕育的夢幻之光。這節(jié)課上,就讓我們睜大雙眼,展開想象的翅膀,走進當代著名文學家賈平凹的童年樂園,和他一起回到童年里的那個中秋節(jié)的晚上,去感受他那顆純潔的童心,去追尋月亮的足跡,欣賞月光下的美景吧!
2、板書課題,理解課題。
明確:“月跡”是文章記敘的核心,作者就是通過追尋“月跡”來寄托種。種思緒的。緊緊抓住“月跡”理解課文,會更容易把握文章內(nèi)容。
二、初讀課文,檢測預習
1、介紹作者。
賈平凹原名賈平娃,1952年生,陜西丹鳳人。畢業(yè)于西北大學中文系。1974年開始發(fā)表作品,其作品曾多次獲文學大獎,代表作有《秦腔》《高興》《商州》《浮躁》等。
2、自讀課文,注意讀出停頓和人物語氣,圈畫出生字新詞。
3、教師檢測學生字詞預習情況。
�。�1)出示帶拼音的字詞卡片,指名認讀。教師糾正字音,學生識記生字。
沒聲兒
(2)理解重點詞語。
[累累]接連成串的樣子。
[面面相覷]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形容人們因驚懼或無可奈何而互相望著,都不說話。
[裊裊]指煙霧繚繞升騰,也形容細長柔軟的東西隨風擺動。
[嫉妒]因人勝過自己而產(chǎn)生的忌恨心理。
4、尋找月跡:在文中找出有關揭示“月跡”的位置的句子。
預設:緊扣文章題目,尋找相關語句是了解文章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之一。引導學生勾畫,同桌討論,依據(jù)這些語句,學生就能大概了解這篇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研讀課文,重點探究
1、組織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nèi)容。
�。�1)思考問題:文章寫的是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人的一件什么樣的事情?
�。�2)小組討論,交流展示。
明確:時間——中秋的夜里;地點——中堂里、院子里、院子外;人物——奶奶、我和弟弟妹妹;事情——盼月、尋月、議月。
2、細讀課文,小組討論,回答問題。
(1)作者在哪些地方找到了月亮的蹤跡?不同地方的月亮有什么不同的特點?作者的心情有什么變化?
預設:教師引導學生從五個段落概括回答。穿衣鏡上(第2自然段)→院子里(第3自然段)→小河里(第21自然段)→眼睛里(第23自然段)。
鏡中月:白道兒→半圓→滿盈→沒了月形驚喜→緊張→失望
院中月:玉玉的、銀銀的月色面面相覷→羨慕→嫉妒→高興
水中月:銀光、多興奮
眼中月:小小的、多滿足
�。�2)作者一會兒寫這里,一會兒寫那里,又是屋內(nèi)又是屋外,還寫到了小河邊,文章是不是顯得很亂呢?為什么?
明確:不亂。本文記敘的是孩子們尋月的過程,地點的變換比較頻繁,作者巧妙地用奶奶的話作引領,使地點的轉(zhuǎn)移顯得很自然,不僅不顯得雜亂,反而充滿情趣。
3、再讀課文,小組合作探究。
�。�1)作者寫月跡,為什么要寫鏡子、院子、小河,而不直接抬頭看看天上的月亮呢?作者在這里用的是什么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明確:化虛為實。寫月跡,就怕寫得太空靈,作者很巧妙地避過了這一點。鏡中月、院中月、水中月、眼中月,憑借穿衣鏡、院子、河水、眼睛這一個又一個實體,空靈的月亮、月光、月色、月影便一一呈現(xiàn)出了實實在在的痕跡,也寫出了孩子們起伏變化的心情。
�。�2)第2自然段寫月亮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確:擬人。符合兒童的心理,體現(xiàn)了兒童豐富的想象力。
�。�3)“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如何理解這句話?
明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只要你愿意去發(fā)現(xiàn),美無處不在,希望無處不在�!八陀辛肆ā备缓嫱�。
�。�4)理解“我突然覺得,我們有了月亮,那無邊無際的天空也是我們的了”這句話。
明確:通過尋月,孩子們清楚地認識到月亮、天空及未來的一切都是屬于他們的。這句話體現(xiàn)出了孩子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對實現(xiàn)理想的堅定信念,也說明有了屬于自己的希望就會擁有屬于自己的天空,因為希望是我們奮斗過程中的力量源泉。這也正是作者通過神奇、大膽的想象而揭示出的`深刻的哲理。
�。�5)在文中,奶奶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預設:在本文中,“奶奶”這個人物是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的線索,“奶奶”的身影貫穿文章的始末。教師可引導學生從分析人物語言的角度來感悟“奶奶”這個人物的形象特點。
明確:奶奶是一個童心未泯,對生活充滿愛的人。她了解、愛護并有意發(fā)展孩子的童心童真,引導孩子發(fā)現(xiàn)、感悟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培養(yǎng)孩子美好的心靈。
4、總結全文。
�。�1)結合全文內(nèi)容說一說你對文章標題的理解。
明確:文章的標題“月跡”可以理解為月亮在孩子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跡;也可以理解為月的變化軌跡,尋月的過程就是尋找美的過程,它有軌跡。
�。�2)回顧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明確:本文記敘了一家的幾個孩子在中秋夜追尋月亮的過程,從中體會到奇妙、美好的情趣,表現(xiàn)了孩子們奇特敏銳的想象。作者借此表達了要培養(yǎng)孩子發(fā)現(xiàn)美、追求美的高尚情趣。
四、課堂回顧,交流收獲
1、教師總結本課時教學內(nèi)容,點評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
小結:月亮是美的,天空也是美的。在我們生活的廣闊空間里有著數(shù)不清的美好事物,只要用心尋找、發(fā)現(xiàn),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體會到生活中的美。對美的追求,應該是永恒的,對于文中的孩子是如此,對于我們每個人也是如此。在學習這篇美文的過程中,同學們也都積極表現(xiàn)自己美好的一面。無論是在課前的預習、課堂上的朗讀課文,還是在合作學習等方面,大家表現(xiàn)得都很不錯,
2、引導學生交流收獲。
(1)自由交流并積累學習方法。
(2)摘抄、積累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五、作業(yè)設計,鞏固提高
1、小練筆:用一段話描寫出你觀察到的夜景。
提示:可以以一個景物(如月亮或星星)作為描寫的主體,然后兼顧寫其他景物。
2、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朗讀品味課文精美的語言
師:課文寫了“鏡中月”“院中月”“水中月”“眼中月”,請你任選一個角度,在你最喜歡的段落、句子、詞語上做好圈點勾畫,寫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然后和同桌交流自己的體驗,談談欣賞的原因。
師:老師先給同學們做個示范。第3自然段中的“滿滿的”寫月亮的滿圓,“玉玉的、銀銀的”寫月光的潔白,“粗粗的”寫桂樹的粗壯,“疏疏的”寫枝葉的稀疏,“累累的”寫花朵繁多。疊詞的運用充滿童趣,請同學們注意積累。
生:第2自然段中“原來月亮是長了腿的……穿衣鏡上的圓便滿盈了”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把月亮寫活了。
師:這個想象也很奇特,把月亮的情態(tài)寫得很有韻味。
生:我補充一點。這一段中“只留下一個空鏡,一個失望”一句還照應了前文。
師:照應了前面的什么呢?
生:照應了前面的“盼著月亮”。
師:對。
生:我品讀的也是第2自然段。我把“款款地悄沒聲兒地溜進來”改為“深情地款款地,悄沒聲兒地溜進來”。這就把月亮比作一個美女,她偷偷地溜到“我”的院里,擬人修辭手法很傳神。
師:這位同學的品析也很傳神,有創(chuàng)意。
生:第2自然段中的“爬”字把月亮擬人化;“失望”一詞寫出作者對月亮依戀的感情。
生:我發(fā)現(xiàn)本文的對話很有特點。如奶奶的一句“月亮進來了”就把讀者的視線引到了月亮上;課文第4~7自然段不僅起到過渡的作用,而且表現(xiàn)出了孩子們好奇的心情;第19自然段中奶奶的一句話結束了爭執(zhí),也將孩子們引到更遠處去尋月;文中,奶奶的話起到了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作用。(全班熱烈鼓掌。)
師:太妙了。老師還沒有發(fā)現(xiàn)這一點——奶奶的話起著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的作用。這位同學也是一位發(fā)現(xiàn)美的人。
生:第24自然段是本文的寓意所在。這月亮象征了人們追求的美好事物,只要我們勇敢、執(zhí)著地追求,美好的事物就在我們心中了,“那無邊無際的天空”才屬于我們。(全班鼓掌。)
師:同學們的發(fā)言精彩紛呈。剛才這位同學實際上點明了文章的中心,的確如此——只要我們善于發(fā)現(xiàn)美,追求美,美就屬于我們每個人。
師:上面同學們對課文優(yōu)美的詞句品味細膩獨特,我們對課文內(nèi)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F(xiàn)在,我想問一個問題:為什么文章要以“月跡”為標題?
生:因為月亮就是一個美好的目標,告訴我們要勇于追求這個目標。
生:作者想要記錄月亮留給他們的美好的東西。
生:月亮是美好事物的象征。
師:是啊,月跡可以理解為月亮在孩子們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跡;也可以理解為月亮變化的軌跡,尋月的過程就是尋找美的過程。作者通過記敘尋月的過程,描繪了美麗的月色,贊美了孩子們美麗純潔的心靈,表達了孩子們追求美好事物的純真愿望,同時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美好的東西是屬于每個人的,只要我們努力去尋找,就能找到我們所需要的美好事物。
賞析:《月跡》是一篇精美的文章,其精美之處體現(xiàn)在文章的語言中。在本教學片段中,教師在品味文章語言的環(huán)節(jié)上做得很好,既有拋磚引玉的啟發(fā),又有精彩點評的肯定,還有深入總結的提升。在整個課堂中,學生品味細膩,思考獨到,探究得當,回答問題積極主動,想必他們的收獲也是頗多的。
本文一篇非常優(yōu)美的散文,為了避免讓學生讀得支離破碎,不能體會其中的美妙,我就思考編者的意圖,他們是想讓學生提升文學修養(yǎng),在讀中領悟作者的美好情感,在讀中明白只要我們有了美好的情感就會去發(fā)現(xiàn)美好的生活的道理。于是教學中,我就帶領學生讀課文,由分自然段讀,到小組合作讀、默讀,一邊讀一邊找出描寫月亮的句子,把我想到的能讀的方法都用上了。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終于把課文讀通了,可是情感的表達還是不夠。怎么辦呢?于是我從雜志上找到了一篇描寫作者童年生活的文章,在授課前也讀給同學們聽了。在我的帶動下,學生帶著美好的情感來讀文章,分析文章,效果的確很好。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2
學習目標
1.識記本課四個生字并正確書寫、運用.
2.體會詩人借不同景物抒發(fā)情懷的寫法.
3.感受詩人隱藏于詩中無限的思鄉(xiāng)之情.
課前準備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
2.了解宋朝詩人張籍、清朝納蘭性德.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游介紹,激趣導入
(出示地圖,標明“瓜洲”“京口”的大略位置.)
1.談話:今天老師給你們當導游,好不好?
a.“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鎮(zhèn)頭.”這首傳唱了千年的歌謠向俺們介紹的是瓜洲.瓜洲位于江蘇省揚州南面,長江北岸.絡繹不絕的長江水見證了瓜洲的興衰,瓜洲曾經(jīng)是“江北重鎮(zhèn)、千年古渡”.
b.而“京口”不只是東漢吳國第一古都,更是文氣洋溢的靈秀之地.許多詩人在此留下了千古絕唱的詩句:王昌齡的“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蘇東坡的“但愿人持久,千里共嬋娟”,(if-件展示詩句.)還有一首廣為傳誦的就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2.板書詩題,讀題.
3.過渡:為什么人們喜歡這首詩呢?先去讀一讀吧.
整體感知.直奔重點
1.同學用自身喜歡的方式讀古詩.
2.指名讀,正字音.尤其注意“一水間、數(shù)重山、照俺還”.
3.反復多讀幾遍這首詩,結合課文注釋,想想詩句的意思.你會有怎樣的感受呢?
4.指名交流.(俺覺得詩寫得很關,寫出了詩人想念家鄉(xiāng)的感情.)
5.你最欣賞詩中的哪一句呢?
賞析詩句.感悟詩境
1.剛剛同學說得最多的就是這句詩,(課件出示“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俺還”.)俺們一起來讀一讀吧.(生齊讀.)
2.能說說為什么喜歡這句詩嗎?(指名答.)
3.有同學說,這句詩寫出了江南美麗的景色.那就和你的同桌再互相讀一讀,說一說:在你的頭腦中出現(xiàn)了怎樣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么說什么.
4.同桌之間互讀、練說.
5.指數(shù)名同學說.
6.小結:你們的回答很精彩!原來短短一句詩可以在人的頭腦中出現(xiàn)這么多不同的畫面,文字的魅力真是無法想象.
7.那就用朗讀把感受表達出來吧.小組內(nèi)練讀,指名讀.
8.聽了同學們的描述,俺仿佛看見了一派色彩斑斕的綺麗風光.
種“綠”色呢?仔細觀察書上的插圖,對你會有所協(xié)助的.
9.指名答.(在江岸兩邊大面積出現(xiàn)的是草地、樹木、青山……)
10.是呀,作者放眼望去,看見了——
練習題:你能填入表示不同綠色的詞嗎?
近處( )的小草( )的`柳樹,遠處( )的樹林( )高山.(同學口述)
11.詩人此時正遇早春時節(jié),站在小船上舉目四眺,滿眼皆是綠色,讓作者明顯地感受到春天到了.
12.可別小看了這個“綠”字,它僅僅是告訴你春天來了嗎?它還能讓你感受到什么呢?
13.指名答.(感受到春天里的“綠”有著層次關,遠近各不相同;“綠”還寫出了春天景物的變化……)
14同學們理解得多豐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綠”讀出來吧.男女生賽讀.
15.小小的“綠”字卻有大大的文章!引導閱讀“資料袋”,介紹王安石推敲用“綠”字的故事.
16.聽完“綠”字的故事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指名答.)
17.小結:是呀,一位如此優(yōu)秀的詩人能為了一個字修改十多次,難道俺們在平時的習作中不能做到嗎?“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18.這首詩正是因為這個故事,讓人們更加贊賞.那就讓俺們一起讀出你的贊嘆吧.
品評詩句.升華情感
1.過渡:這么美的綠,這么迷人的風光,誰不想多看兩眼?誰不想留戀其中?詩人和俺們一樣陶醉在景色中忘乎所以了嗎?(指名答.)
2.詩人想回哪里去?詩中的家鄉(xiāng)是指哪兒?引導從課題“泊船瓜洲”和詩句“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等處置解.
3.你能在地圖上找到它大概的位置嗎?先好好讀讀古詩.
4.同學上臺指明.(老師點擊課件,顯示“鐘山”的位置.)
簡介:王安石的父親曾在江蘇南京為官,王安石是在那里長大的,對鐘山即現(xiàn)在的南京有著深厚的感情,可以說那里是他的第二故鄉(xiāng).
5.你從哪里能讀出詩人急切地想回到家鄉(xiāng)呢?
6.引導同學從“一水間”“只隔數(shù)重山”“又”“何時照俺還”這些詞句理解.(指名答.)
7.練習讀出詩人無限的思鄉(xiāng)情緒和急切盼望回家的感情.
回歸整體.深化體驗
1.這真是“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漂泊在外的游子對家鄉(xiāng)是多么的牽腸掛肚呀!讓俺們一起再來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練習背誦.
3.王安石,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詩人、政治家,立志于國家改革.這首詩是他第二次出任宰相途經(jīng)瓜洲時所寫.短短28個字,展現(xiàn)了早春江南的一片嫩綠,抒發(fā)了久思故鄉(xiāng)的一寸衷腸,更暗示了他對自身前途的擔憂.此去京城,真能大展宏圖嗎?千頭萬緒涌上心頭……更讓俺們驚嘆的還是他對文字的講究,一個“綠”字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風范!
第二課時
1.播放歌曲《故鄉(xiāng)的云》.
2.聽!來自遠離家鄉(xiāng)游子們的聲聲吶喊.故鄉(xiāng)的云總是那樣的白,故鄉(xiāng)的人總是無比的親!王安石借春風問明月,何時才干榮歸故里?那么,宋朝詩人張籍、清朝的納蘭性德又是如何表達胸中滿溢的情懷呢?
讀入情
1.讀一讀《秋思》和《長相思》,要求讀準、讀通,看看注釋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詞.
2.指數(shù)名同學讀,正音.(注意讀準“意萬重”“聒”.)
3.看看詩詞的題目,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指名答.)
4.這相同的兩個“思”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呢?和你的伙伴一起反復讀上三遍之后,再好好想想.
5.讀了這么多遍,讓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任選一首說.(指數(shù)名答.)
品悟情
1.詩人那濃厚的化不開的思鄉(xiāng)之情,都藏在哪個句子中呢?默讀,畫出來.
2.指名答.
3.“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從這句詩中你讀懂了什么?
4.同學同桌互相說一說;指名說.
5.指導朗讀,讀出詩人滿腹難過、心事重重的感覺.
6.這句詩中詩人是借什么景物來抒發(fā)情感的呢?(指名答.)
7.你能用自身的話說說下面那句詩的意思嗎?小組內(nèi)交流.
8.引讀“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9.這一次又一次的封信、拆信、封信的過程,讓俺們深深感受到了詩人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掛念.
10.就讓俺們一起走入作者的情感中,去感同身受一番吧.(齊讀.)
11.王安石見明月而難過,張籍見秋風而感慨.那么,清朝的納蘭性德又是如何將情巧妙的藏與詩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嗎?
12.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各抒己見.
13.全班交流,師引導注重體會“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議深情
1.同學任選一首配樂背誦.
2.在你背誦時,眼前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呢?(指名答.)
3.總結:讀詩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畫面就不同.俺們不可能到詩人生活當中去,不可能看到那個朝代詩人面前真實的景色,但是,詩人們那份濃濃的思鄉(xiāng)情,俺想無論是誰都能感悟得到!因為詩中的字字句句無不包括著對故鄉(xiāng)的想念、對家鄉(xiāng)的思念.讓俺們一起再來背一背這首感人的詩詞吧.
記生字
1.找到本課四個生字,讀讀相關句子.
2.說說你有什么好方法記住它們?(指名答.)
3.指導書寫:都是左右結構的字,注意寫得左窄右寬.
4.同學練寫.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3
學習目標
運用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交流生活中獲得的啟示,想一想生活中給你以啟示的小事,給你啟發(fā)最大的名言警句,選擇一個角度進行表達練習。
課前準備
1、留心生活中帶給自己啟示的事情或漫畫。
2、搜集平時在書中和生活中讀到的有啟示意義的句子。
↘引入新課,明確要求
�、偻瑢W們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有一些小事、一句格言或一幅漫畫引起我們思考,獲得啟示。今天我們就來交流一下吧!
②請同學們?nèi)煌瑢W閱讀一下書上的要求。
�、勖鞔_要求:
生活中給你啟發(fā)的事情要求把事情的經(jīng)過講清楚,把得到的啟示說明白。
交流給你啟發(fā)最大的名言警句要先說說是什么,再說是怎樣理解的,還可以聯(lián)系生活,通過事例來說一說對自己的啟發(fā)和幫助。
介紹一幅漫畫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可以直接寫漫畫給自己帶來的啟示,也可以根據(jù)畫意編一個故事,讓讀故事的人自己體會漫畫的含義。
↘自主選擇,分組交流
�、僮灾鬟x擇交流的內(nèi)容──從下面的建議選擇一個角度進行交流:生活中給你啟發(fā)的事情;給你啟發(fā)最大的名言警句;給自己帶來啟示的一幅漫畫。
�、谧约焊鶕�(jù)要求先想一想怎么說,再練一練。
③在小組內(nèi)和同學進行交流,聽別人講的時候要認真傾聽,相互補充,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問題。
↘全班交流,師生評議
①小組推薦代表在全班交流。
�、趲熒u議:不僅要評同學說得怎么好,還要說說自己聽后說到了什么啟示。
�、劢處煾鶕�(jù)學生發(fā)言的不同角度給予不同的提示評價。
↘教師總結,提示積累
看來在生活中會給我們帶來啟示的東西還真有不少,一件小事,一句名言,一幅圖畫,甚至一件東西都會給我們帶來很多思考。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們一定要注意積累和思考。
第二課時習 作
↘結合口語交際,引入寫作
在進行口語交際時,同學們有的選擇了一些小事、有的選擇了一句格言或一幅漫畫引起我們思考,獲得的啟示。今天我們就來寫一寫,好嗎?
↘自主匯報,確定習作內(nèi)容
學生匯報本次習作想寫的是什么。
↘自主習作,教師巡回指導
↘相互修改,完善習作初稿
如果課堂上有時間,可以當堂課點評一、兩篇習作,還可以把巡視中發(fā)現(xiàn)的語句、標點等方面的突出問題講一講,引導學生修改。
第三課時 習作講評
↘鼓勵優(yōu)點,培養(yǎng)興趣
�、俳處煱l(fā)下習作本,學生閱讀批語和自己的習作。
�、谡垖W生展示自己在本次習作中的優(yōu)點:表達準確的詞語,語言優(yōu)美的句段,成績優(yōu)秀的作文,以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興趣,為下一步學生自己修改作文,拓展思路。
↘教師點評,好文欣賞
①教師從優(yōu)略得失等方面小結本次習作的情況。
�、谔岢鰧W生的共同問題,在全班進行集體評議、修改。
�、坌x優(yōu)秀習作,學生進行欣賞。
↘小組合作,自己修改
自己朗讀自己的習作,再讀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請他們幫著評改,自己進行修改。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4
教學目標
�、僬J識“竊、腋”等七個生字,會寫“竊、炒”等14個生字,正確書寫“支撐、傾盆大雨、饑腸轆轆”等詞語。
�、谡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 體會作者熱愛讀書的思想感情。
�、壑攸c感悟描寫“我” 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作者遣詞 造句的精妙。
教學重點
抓住主要內(nèi)容,體會作者的情感。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的一些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僬n前發(fā)動學生搜集名人讀書的故事或讀書名言。
②自學生字新詞。
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讀書興趣
�。�、同學們,書籍能使我們增長知識,開闊視野,陶冶情操。讀書是一種享受,一種快樂。讀一本好書就好比吃上一頓美味佳肴。那么,你們有沒有這樣的經(jīng)歷與感受呢?
�。�、剛才,同學們談得非常好,老師也感受到了你們讀書的樂趣。是�。∽x書能使人奮進,使人進步,讀書也是一個人生命的需要。有這樣的一個小女孩,非常喜歡讀書,竟然去“竊書”。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竊讀記》。
�。�、板書課題。
�。�、看了這個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薄偛磐瑢W們提出了那么多問題,那么就讓我們帶著問題走進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寫了什么事?
2、引導學生概括課文內(nèi)容。
3、檢查生字詞自學情況。
三、品味“竊讀”,感受渴望
�、龠吥x課文邊用“____”畫出描寫“我”是怎樣“竊讀”的語句。讀一讀句子,說一說體會。②重點品讀文中描寫“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
a.“我跨進店門,踮起腳尖,從大人的腋下鉆過去。喲,把短發(fā)弄亂了,沒關系,我總算擠到里邊來了。”
畫出句中表示動作的詞。
感悟形象:從這一系列的動作中,你仿佛看到什么?
b.“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
這句話把什么比作什么?
“餓狼”給我們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卻把自己比作“餓狼”那樣“貪婪地讀著”,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表現(xiàn)出作者如饑似渴地讀書。)
你在生活中有這樣的體驗嗎?說一說?
根據(jù)生活體驗,相機指導朗讀。
c.“我有時還要裝著皺起眉頭,不時望著街心,還像在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鋵�,我的心里卻高興地喊著:‘大些!再大些!’”
讀了這句話,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這樣寫有什么好處?(突出了作者酷愛讀書已經(jīng)達到了入魔的程度。)
d.美讀升華:你能把自己對“竊讀”的理解與感悟讀出來嗎?生讀,師評:同學們的朗讀,把一個渴望讀書、熱愛讀書的孩子展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竊讀”,我的心理有一種怎樣的`感受嗎?
③自主品讀“竊讀”的滋味。
a.出示句子:“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b.從課文中找到有關語句,自主交流:“我”為何快樂,又懼怕什么?
c.相機指導朗讀。
四、深悟”竊讀”,回歸整體
出示課文插圖,激情:剛才我們跟隨作者一起走進書店“竊讀”,在你的眼里,她是一個怎樣的孩子?(生答)確實是這樣,她為了讀書可以忍受饑腸轆轆、腿酸腳木,為了讀書可以連跑幾家店才看完一本書,為了讀書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難!讓我們再次投入地捧起書,讀好課文,共同品味“竊讀”的“快樂”與“懼怕”。
五、合作探究,深入研讀
�、俸献餍〗M研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要求
a.聯(lián)系課文和生活實際,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b.交流課前搜集讀書名言,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趨R報交流
�、劭偨Y:“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個人如果放棄了讀書,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讓我們時刻銘記這句至理名言——“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苷b讀句子。
六、回歸整體,理清層次
�、偻瑢W們,課文學到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么順序記敘這件事的嗎?
�、趪L試分段,體會提煉作者的寫法。
七、積累內(nèi)化,課外拓展
�、僮赃x感興趣的、欣賞的描寫“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進行美讀積累,并摘抄在作業(yè)本上。
②根據(jù)綜合性學習的要求,自選活動,感受閱讀的快樂。
板書設計:
放學后——邊走邊想——跨進店門——打開書閱讀——恐懼被發(fā)現(xiàn)——饑餓難耐——放回書架——走出書店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5
教學要求
1.了解課文所講的故事,并從中體會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愛國情意。
2.知道課文哪些內(nèi)容圍繞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詳寫。學習這種表達中心思想的寫法。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積累常用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體會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學習課文表達中心的寫法。
教學難點 課文中三次出現(xiàn)“俺是中國人,俺愛中國!”理解“俺”每一次的感受。
教學時間 2課時。
板書設計
俺是中國人 一筆一畫地寫,一遍一遍地讀(火熱真摯)
俺愛中國 大聲整齊繼續(xù)更起勁 (很有感情)
原來都是日本偉人
現(xiàn)在都是中國偉人 �。ㄑ劬駶櫍�
強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愛國情誼
作業(yè)設計:
課內(nèi):謄寫詞語、組詞、理解課文后填空
課外: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光盤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初識文意;教學字詞;朗讀課文,說說這個故事的發(fā)生、發(fā)展和結果
一、課前談話,激發(fā)興趣,引入課文
審題:難忘的一課。設問:誰給作者上的難忘的一課呢?這難忘的一課的內(nèi)容是什么呢?為什么這么令人難忘呢?這些問題大家想不想知道啊?請大家趕快打開課文。
二、范讀課文,初識文意
老師范讀,同學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說一說講了一件什么事?
(一位船員在一所普通的鄉(xiāng)村小學上了一節(jié)令他終生難忘的語文課。)
三、同學自同學字、詞和課文
1.按生字表自同學字。要求讀準字音,記清字形。查字典并結合課文理解詞語。讀課后詞語。
2.讀通課文,考慮:①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
四、檢查掌握情況
1.字音:指名拼讀,直讀生字,注意糾正。
2.字形:說說易錯的字,易錯的地方。
如:“葛”注意筆順,與“藹”區(qū)別�!俺纭迸c“祟”的區(qū)別。
3.詞義:結合課文理解。
4.讀課后“讀讀寫寫”的詞語,不理解的提出來,大家討論。
5.指名讀課文,回答剛才的問題。
五、朗讀課文,說說這個故事的發(fā)生、發(fā)展和結果
再問:難忘的一課是什么內(nèi)容?(俺是中國人,俺愛中國!”)
那么這句話在課文中出現(xiàn)了幾次?請你劃出來,并讀一讀。
六、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七、安排作業(yè)
1.謄寫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質(zhì)疑,做標志。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講讀課文;總結全文。
一、復習提問,引入本課時
同學提出不明白的問題。
�。ㄒ唬┱l來說說“難忘的一課”是怎樣的一個故事?(注意說明時間、地點。)
那么這節(jié)“難忘的一課”是什么內(nèi)容?
“俺是中國人,俺愛中國!”這句話在課文中出現(xiàn)了幾次?(3次)
(二)三次出現(xiàn)在什么地方?請同學們朗讀課文劃出來。
請同學自身讀一讀這句話出現(xiàn)的地方?怎樣出現(xiàn)的要讀出來。
二、讀講第一次出現(xiàn)
1.指名讀出這句話出現(xiàn)的地方。
2.問:老師是怎樣寫的?(一筆一畫,認真費勁。)
從這“一筆一畫”、“認真費勁”你看出什么?是怎樣體會的?說明什么?“俺”這時是怎樣的感受?
�。ā肮鈴汀辈痪茫蠋熅桶炎陨韯倓倢W會的祖國文字教給同學,體現(xiàn)了對祖國的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5自然段),體會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讀講第二次出現(xiàn)
1.自身朗讀第二次出現(xiàn)的地方。
2.問:他們是怎樣朗讀的?劃出這些詞語。
(嚴肅認真,富有感情,大聲地、整齊地、一遍又一遍)
3.談談你的體會,你的理解。
重點理解:“好像每個字,每個音,都發(fā)自他們火熱的真摯的心�!�
“火熱的真摯的心”指的是什么?(強烈的、深厚的愛國之情。)
4.“俺”這時有什么的感受?(感動)
5.進行感情朗讀訓練。
四、按剛才學法學習第三次出現(xiàn)
1.指名讀。
2.考慮:“俺”是怎樣說的?為什么“激動”?
3.“俺”這時是怎樣的.感受?(激動,被這種強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愛國情意所深深感動。)
4.理解最后兩句話的含義。
問:“俺”這時的全部感情是什么?(濃烈的愛國情意,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5.朗讀訓練。
五、朗讀全文,總結提高
1.說說課文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
�。ū磉_了臺灣人民及作者的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愛國情意。)
2.圍繞這個中心,課文哪些內(nèi)容寫得比較詳細?為什么要這樣布置?(為了突出中心。)
3.朗讀三次出現(xiàn)的“俺是中國人,俺愛中國”所在的句子,體會思想感情。
六、總結深化
“一國兩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國懷抱;澳門于1999年12月20日回歸祖國。俺想,臺灣人民也將在不久的將來回到祖國的懷抱。因為俺們都是中國人。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6
【教學目標】
1.讀通讀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借助注釋初步了解文言文大意。
2.感知文言文的特點,初步掌握學習文言文的方法,激發(fā)學生對文言文的興趣。
3.創(chuàng)設情景,點撥感悟,理解故事對于我們的啟示。感受朋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純真友情。
4.感悟祖國的語言魅力,從而自覺地吸收祖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的的語言文化。積累中華優(yōu)秀經(jīng)典詩文,體會音樂藝術的無窮魅力。
【教學重點】
理解詞句的意思,讀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真摯友情,體會文言文所表達出音樂藝術的無窮魅力。
【教學難點】
體會伯牙為紀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絕弦的情感。
【教學準備】
課件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流程】
★課前談話、揭題導入: 同學們,我們來做一個有趣的游戲,看看將來誰有可能是文學家。我們知道中國的語言文字最有情味,從文字中,我們能讀出顏色、聲音、畫面、情節(jié),甚至能讀出氣味。我給你一個詞,你能讀出什么呢?請注意看——“鳥語花香”(你和文學家有緣,因為你讀出了聲音和顏色。你將來肯定是一名出色的文學家,你不但讀出了一幅群鳥齊鳴、百花吐艷的畫面,還帶領我們走進了花的海洋,聞到了花的芬芳。你將來肯定能成為文學家,你能通過想象,讀出文字中的情節(jié)。)“高山流水”(這個孩子也有文學家的潛質(zhì),你能讀出顏色和聲音。你真棒,你讀出了一幅高山流水圖,靜態(tài)的大山、動態(tài)的河流相映成趣。)不過,當鄒老師看到“高山流水”這個詞時,我讀出來的是一個流傳千古的動人故事——《伯牙絕弦》,因為高山流水覓知音就是講的伯牙絕弦的故事。(上課�。�
一、揭題導入 板書課題,生讀。
指導生讀準“弦”�!恫澜^弦》是一篇文言文,還記得我們以前學文言文的方法嗎?生談學習方法。
師: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很多,比如反復誦讀加揣摩,比如聯(lián)系上下文,比如參看書下注釋,比如借助工具書等等,今天,我們就繼續(xù)用老祖宗用了幾千年的,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多讀來品析文言文。
二、初次讀文
1.請同學們朗讀課文3遍,做到字正腔圓。 指名讀,師:他讀得怎么樣?評議字音準確和發(fā)音的清晰。再讀一讀,不但字音要準,每個句子都要讀通順,尤其要注意斷句。
2.指名讀,糾正斷句錯誤的句子。
師:誰來評一評?出示難讀的句子: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師范讀,生再讀。)
師:再把課文讀一讀,讀出古文的'意味。
3.生齊讀,要求文從字順。
三、理解課文
過渡:書是越讀越有滋味的,同學們再快速默讀課文,想想你讀懂了什么?
�。ㄒ唬┱w感知:
1.生談讀懂的地方。(提醒學生不要重復別人的話,認真傾聽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品質(zhì)。)
2.師:同學們的自學能力很強,但是學習文言文,很重要的一點是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你理解這個字的意思嗎?出示“善鼓琴、善聽、善哉”,指名生理解(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說出誰善鼓琴、誰善聽)�!吧圃铡庇矛F(xiàn)代的話還可以怎么說。
師:一個“善”字竟然有著完全不一樣的意思,可見我們的語言文字是需要仔細品味的。
�。ǘ┘殞W課文:
1.“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又何以見得?
2.生找有關句子,師出示句子,生理解。
3.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自由說)哪個字表現(xiàn)出了巍峨?他看見的是巍峨的泰山,你又看見了什么樣的山?你哪個字表現(xiàn)了“高聳入云”?齊讀。
師:是呀,一個“峨”字竟然表達出來了這么多的意象,古人講話真是簡約而不簡單。 還有哪一句能說明子期善聽?出示:伯牙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鄙斫獯司洹T鯓幼x才能讀出江河的寬廣(浩浩蕩蕩)(你抓住了“洋洋”二字來讀出江河的寬廣。 師:聽的出你是在真心誠意地贊美伯牙,那伯牙只是在用琴聲表現(xiàn)泰山的高大和江河的寬廣嗎?(指名答)
師:引導學生理解古人常以琴言志,將自己的心聲、志向融入琴聲中。他表現(xiàn)高山就是訴說自己的志向有高山般遠大,表現(xiàn)江河就是說自己擁有江河般的胸懷。伯牙是在用琴聲表達自己浩浩然的鴻鵠之志和坦蕩蕩的君子情懷。再讀2.3句,體會句子蘊涵的意義。
師:讀著讀著,我眼前就浮現(xiàn)出了一副畫面,你看見了嗎?生想象伯牙鼓琴,鐘子期聆聽的畫面嗎?(什么時間、什么地方、怎樣彈、怎樣聽?) 指名說。(師:透過文字展開想象,會讓我們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
4.(不過,這兩句話更能凸現(xiàn)的是子期的善聽,文中并沒有直接寫伯牙的善鼓,你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嗎?) 生補充伯牙善鼓的資料。
5.師:既然伯牙是個著名的音樂家,他的琴聲肯定不止是高山流水,還會表現(xiàn)什么呢?
6.師:是呀,高山也罷,流水也罷,悲傷也罷,開懷也罷,真所謂, 伯牙所念——
師:此話怎解?指導理解這句話,“念”做何解?為什么“必得之”?強調(diào)“一定”“必定”!
師:當伯牙志在思念、志在悲傷、志在開懷,子期都能理解,這就是凡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可見他們不是一般的朋友,是——
7.師:伯牙當時是楚國著名的宮廷樂師,名滿天天,他為什么偏偏視鐘子期為知音?(生答) 師補充資料:伯牙在楚國做宮廷樂師。一天,楚王君臣飲宴,請伯牙彈琴助興。伯牙彈了他的成名大作《水仙操》。他彈得非常投入,把琴曲所描寫的紅日、云霞、山林、海浪,以及風、雨、雷、電等變幻多端的海上風光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但他沒有想到,就是這樣一首優(yōu)秀的樂曲,卻不能引起楚王君臣的絲毫興趣。楚王聽了這首樂曲連連搖頭說:“太嘈雜了,換首別的彈彈吧!”伯牙只好改弦更張,換了一首《高山流水》。這時,楚王君臣已經(jīng)喝得酩酊大醉,甚至有些人在琴聲中已昏昏睡著了。伯牙又氣憤又傷心,在這所謂的上流社會里,藝術竟然遭到如此的踐踏。他心中產(chǎn)生了疑問——天底下究竟有沒有知音? 是呀,雖然聽者無數(shù),但無人真正聽懂他的琴聲,可以想象,當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時,沒有人能向子期那樣贊曰—— 當他鼓琴志在流水時,沒人贊曰—— 所以他一個人來到山澗排遣內(nèi)心的寂寞和孤獨,他萬萬沒有想到,此時、此地、此人——鐘子期,卻能聽懂他的琴聲。 伯牙苦苦尋覓的知音找到了,此時他的心情如何?千言萬語化作一句話,他最想對子期說什么?(引導學生說文言文。)
8.過渡:同學們的朗讀讓我看到了真正的知音。無奈世事難料,子期不幸身亡。出示句子,指名讀:“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鄙斫饩渥印�
9.子期死了,這對伯牙來說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他的音樂再也無人能理解,他的志向再也無人能明白。意味著他要回到以前孤獨寂寞的日子中了,他不堪承受這種痛苦,所以最后以一種極端的方式表現(xiàn)了出來: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在這里伯牙“絕”的僅僅是“弦”嗎?他在斷絕琴弦的同時也斷絕了什么?
10.他把自己的快樂、自己的前程都絕斷了,他萬念俱灰,恨不得追隨子期于地下,又哪里在乎這琴這弦呢?
四、課外拓展
悲痛欲絕的伯牙,在子期墓前,寫下了一首短歌,出示詩歌師讀: 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但見一抔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為君死!
師:他用這種“為知己者死”方式悼念知音,讓我們帶著伯牙深深地傷痛和悲愴讀最后一句。(指導學生讀出悲痛、悲愴的氣概。)
五、背誦課文
師:從同學們的眼神中,鄒老師看出來,同學們已經(jīng)被這個故事深深打動了,可全文卻只有短短的77個字,這就是漢語言文字的魅力所在。想背誦這篇感人的文章嗎?
1.生自由背誦。閉上眼睛,想想文章的思路和脈絡,心中默背。
2.試背。放《高山流水》的樂曲。
3.指名背誦。
4.師生一起背。(鄒老師也想背誦了,會背的站起來背,還不太熟的,可以坐著小聲地跟著背。)
師: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的就是高山流水覓知音的典故,人生苦短,知音難求,希望在座的每一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知音。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7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7個一類生字和12個二類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體會人物的語氣,想象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心理活動,了解故事的發(fā)生、經(jīng)過和結果。
3、理解高尚的真正意義,懂得以誠待人,幫助生活中的弱勢群體。
教學重點難點:
能理解卡羅納高尚的行為表現(xiàn)在哪里,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提前安排學生閱讀《愛的教育》。
教學時數(shù):
兩課時
基礎知識:
耽:延誤、延遲。
耽誤耽擱
厲:①嚴格。②嚴肅、厲害。③猛烈。
厲害厲聲凄厲嚴厲變本加厲
腹:①即肚子,軀干的.一部分,在胸下面。②指內(nèi)心。③指地區(qū)中心部分。
腹部腹地心腹空腹
抄:①謄寫,照原文寫。②搜查并沒收。③走簡捷潔的路。抄錄抄襲抄寫
擾:①擾亂、打擾。②混亂。③感謝別人款待時說的客氣話。擾民紛擾干擾
卑:①低下。②表示謙恭。③低劣、下流。
卑鄙卑賤卑微自卑
恥:羞愧、羞辱。恥辱恥笑可恥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梳理課文脈絡,學習生字。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閱讀過《愛的教育》嗎?對于這部書你能簡單地介紹一下嗎?(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全書共10卷,每卷10個故事。通過一個小學生用日記的形式敘述了小學生在一年中的生活和學習情況。)
二、初步讀課文,學習生字。
三、再讀課文,梳理文章的寫作順序。
發(fā)生:老師還沒來,教室不比較亂,同學們拿科羅西取笑。
經(jīng)過:科羅西用墨水瓶砸弗朗蒂,不巧砸在老師身上。老師調(diào)查此事,卡羅納想為科羅西承擔責任。老師繼續(xù)調(diào)查,查出了真相。
結果:老師寬恕了他們。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理解課文大意,體會人物形象。
一、指名讀課文,認真聽,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
二、讀課文,找出課題“高尚的行為”指什么行為,在文中找出對這種行為進行直接描寫的句子�!耙姏]人答話……”
三、找出故事的起因。說一說科羅西為什么要用墨水瓶砸弗朗蒂?同學們是怎樣嘲笑他的,你怎樣看同學們的做法?
四、在這種情況下,卡羅納除了承擔責任,還做了些什么?想象一下他可能對老師說了些什么?
五、你怎樣理解卡羅納德行為是高尚的,為什么?
六、總體把握內(nèi)容,試著復述課文。
積累:
亞米契斯(1846——1908),意大利作家,1886年出版了《愛的教育》。
《愛的教育》這部作品以一個小學生恩利科的名義,通過日記體的形式,講述了很多小故事,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亞米契斯倡導的“愛的教育”,包括熱愛勞動,熱愛祖國,同情弱小,樂于助人,尊師愛生,體貼父母等等人類美好的情感。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8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理解詩歌,體會詩歌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自己喜歡的詩句。
2.過程與方法
以讀為主,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展開豐富的想象,讀一讀,說一說,在讀中、說中,走進文本,實現(xiàn)和文本的情感交流,進而感悟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感受新年的快樂,體驗新年帶給人們積極向前邁進的力量。
�。�2)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的感情以及珍惜時間、珍惜生活、奮發(fā)向上的積極情感。
重點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理解詩歌第一節(jié),體會新年帶來的快樂。
3.流利地朗讀詩歌,初步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教具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1.教師板書課題,指導快樂地讀題目:同學們,日子一天天過去,新年就要來啦!高興嗎?(高興)快樂地喊—(學生讀:新年來了)
2.教師引導學生談話:過新年,是大家盼望的節(jié)目。為什么呢?(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積累,說說自己家是怎么過新年的,在說中體會過新年的快樂)
3.導入新課:是呀,新年里大人們歡喜,孩子們歡喜,大家都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家家戶戶的門、窗戶都亮起來了。請同學們帶著著份快樂自由的心情讀一讀詩歌《新年來了》。
二、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詩歌。要求:
�。�1)借助拼音自讀生字,把詩歌讀準確、讀流利。
�。�2)讀出詩歌的韻律美。
2.集體朗讀詩歌,檢查集體朗讀社個的情況,教師適當?shù)刂笇�。(引導學生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diào):歡快地)
3.教師出示生字詞語卡片,集體認讀,教師強調(diào)生字和詞語在讀音和書寫上的注意要點。
字音:“槌”是卷舌音;“惱”的聲母是“n”
字形:“槌”是左右結構,筆畫也比較多,大家在書寫的時候要注意收緊筆畫;“惱”和心情有關系,部首是“”,注意和“腦”區(qū)別開。
4.教師出示下列詞語,集體讀:
山坳 芬芳 舞蹈 撫摩 俊俏 鼓槌 紅日高照
智慧 燃燒 煩惱 虛度 興奮 肩膀
5.初步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ǔ浞职l(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讓他們自讀,在集體的交流、反饋中,正確地認讀并掌握繩子的書寫,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感知詩歌的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自主讀書的能力。
三、學習詩歌第一節(jié),體會快樂。
1.教師示范讀,其他傾聽。
2.教師指名反饋:新年快樂地向我們走來,你從第一節(jié)詩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快樂?(學生結合課文內(nèi)容自由地說一說)
畫面一:乘著馬車,叮叮當當?shù)胤^山坳……
畫面二:捧著紅梅,哈哈地歡笑……
畫面三:吹著銀笛,歡快地舞蹈……
畫面四:撫摩綠樹,打扮得更俊俏……
3.指導學生抓住排比句式,有感情地朗讀。
4 .拓展想象,訓練說:新年還會做什么呢?請同學們仿照詩中的`排比句式說一說。
如:她穿著五彩的春裝,在百花叢中翩翩起舞;她喚醒沉睡的大地,為他們換上了新裝;她梳理著細細的長發(fā),用自己甘甜的雨露滋潤萬物……
5.教師小結:多么美妙、多么神奇呀!新年會唱歌、跳舞,她用自己的歡樂感染了我們,讓歡樂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傳遞。
6.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第一節(jié)。
(創(chuàng)設畫面以及語言的情境,激發(fā)學生內(nèi)在的情感,讓學生與文本產(chǎn)生共鳴,奠定感情的基礎,再引導學生想象,大膽說一說,在說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作詩歌的能力,體會新年所帶來的快樂)
四、課堂小結。
教師小結: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不僅再次感受到了新年的美麗,還感受到了新年帶給我們的快樂。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詩歌《新年來了》。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3.選用課時作業(yè)優(yōu)化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xù)學習詩歌,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體會含義深刻的詩句。
2.總結全文,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自己喜歡的詩句。
3.拓展閱讀,積累詩歌。
教具準備
1.生字詞與卡片
2.反映新年景象的照片以及鞭炮聲錄音。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1.教師出示本課的生字,指名讀一讀,檢查學生對生字的掌握情況。
2.初步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3.教師導言:同學們,萬紫千紅的春天裝扮了我們的世界,送來了新年的爆竹聲,你們聽—(教師播放鞭炮聲錄音)新年里,,到處呈現(xiàn)出的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每個人新的一年又會做何打算?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設個。
二、學習詩歌第二節(jié),體會新年的熱鬧。
1.指名讀詩歌第二節(jié),其他同學傾聽,想象畫面。
2.指名反饋:你們的腦海里呈現(xiàn)出怎樣的畫面?(學生結合詩歌內(nèi)容說一說:家家戶戶貼上了春聯(lián)、掛起了彩燈,人們歡慶新年,打起了鼓、跳起了舞)
3.教師展示體現(xiàn)新年新氣象的照片,導:雖然新年的景象年年見,但聽了同學們的描述,老師忍不住又想去看一看。
4.教師引導學生用一個詞與形容自己所看到的畫面。(熱鬧、歡騰、喜氣洋洋、欣欣向榮……)
5.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第二節(jié)。(讀出新年的熱鬧和歡騰)
三、繼續(xù)學習詩歌,提升主題。
教師導:同學們,新年帶給我們的不僅是歡樂和熱鬧,它還帶給我們對新的一年的希望和美好的向往。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詩歌第三到四小節(jié)。
(一)教師出示要求,學生自讀詩歌。
1.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或句子,和同學討論。
2.和同學交流在過去的一年里自己學會了什么,做了什么有意義的事。
想一想自己的新年打算是什么。
�。ǘ┘w反饋。
1.指名反饋不理解的詩句。(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反饋,適當?shù)剡M行調(diào)控。教師重點引導學生理解下列詩句)
�。�1)“讓小伙伴采來火種,今年的希望之火就會燃燒,不管智慧藏在哪個角落,都會被我們找到!”
①這里的“火種”指的是什么?(學生各抒已見,引導學生理解小伙伴們新的一年的希望和打算)
�、谥该f說:你們新的一年的希望和打算是什么呢?(學生自由反饋)
�、劢處熜〗Y:只要有希望就會奮斗不息,就會覺得生命充滿力量。所以說,只要小伙伴們采來火種,今年的希望之火就會—(學生接讀:燃燒,不管智慧藏在哪個角落,都會被我們找到)
④知道學生充滿憧憬地、堅定地讀這一節(jié)詩歌。
�。�2)“昨天的那些煩惱,今天早已忘掉,新年在每一只小耳朵邊說的悄悄話,大家都能猜到!”
�、佟白蛱斓哪切⿶馈笨赡苁鞘裁�?(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學習實際說一說)
�、诮處煂В盒履曛烂恳粋€孩子的優(yōu)缺點以及秘密,他會在大家的耳邊說什么呢?(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對自己說一些鼓勵的話,鼓勵學生改正缺點,激勵學生不斷地求進步等)
�、劢處熜〗Y:同學們,你們靜一靜。聽,新年也在你們的耳邊說悄悄話呢。
�、芙處熑刖车仉S機問:新年和你說什么?(學生結合自身的實際說一說)
�。�3)“去年我們沒有虛度,所以臉不羞紅心不焦。”
�、僦该f說“虛度”的意思。
�、谥该f說去年你沒有虛度,你學會了什么,做了什么?(學生結合自己的情況說,進一步理解沒有虛度的意思)
�、劢處焼l(fā):同學們,老師聽出來了,你們也沒有虛度時光,去年我們長了知識,學了本領。今年,你們又有什么打算呢?(學生自由的說一說)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最后一節(jié)詩歌,總結升華。
�。�1)教師導:一年之計在于春,新的一年是新的開始,你們都有自己新年的藍圖,那么應該怎樣做,才能實現(xiàn)你們心中的新年藍圖呢?請大家一起朗讀詩歌最后一節(jié),你們一定能夠從中受到啟發(fā)。
�。�2)指名反饋:怎么做?詩句中有一個詞語進行了概括。(緊緊擁抱)
�。�3)指名說說對“緊緊擁抱”的理解。(珍惜時間,勤奮努力)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最后一節(jié)。(滿懷激情地、鼓勵地)
�。�5)教師小結:是呀,祖國的未來,世界的未來是你們的,美好的未來等著你們?nèi)?chuàng)造,你們必須從現(xiàn)在做起,為實現(xiàn)自己的遠大理想而努力。
�。ㄒ詫W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自主研讀詩歌,讓學生在初步理解詩歌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一說,并大膽地設想未來,在說和想象中不斷地激勵學生珍惜時間、刻苦努力,為新年的成長做充分的準備和努力)
四、課堂小結
教師小結:同學們,日歷為我們掀開了嶄新的一頁,你們做好了迎接新的每一天的準備了嗎?行動起來吧,讓我們一起追求美好的明天,讓我們共同努力創(chuàng)造屬于我們自己的世界。
五、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試著把自己的新年希望寫成一首小詩。
3.選用課時作業(yè)優(yōu)化設計。
板書設計
18 新年來了
快樂 熱鬧 希望 美好
……
�。ㄕ湎r間 擁抱生活)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9
一、激趣引入。
1.今天,老師也想給大家講一個故事,主人公是西漢名將李廣。李廣駐守邊疆的時候,讓敵人聞風喪膽,號稱飛將軍。
2.哪位同學給大家復述一下這個故事。
3.誰能只用短短期20個字,把它復述下來呢?(盧綸可以)
二、品讀古詩
1.板書課題、作者,指名讀,齊讀。
2.小組內(nèi)先處理生字,用自己喜歡的形式把古詩讀幾遍。(注意指導“塞”、“曲”、“棱”的讀音)
3.小組展示(達到目標:通順無錯誤)
4.劃節(jié)奏讀----小組再試讀----再次展示(達到目標:有清晰度、表現(xiàn)力。適當?shù)耐nD)停頓是表達語意的重要手段使得音韻和諧,給人以美的享受。
5.關鍵詞語重讀----加著重號-----再次重讀展示(能說明重讀它的理由,渲染環(huán)境,讀出意境)
6.師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演繹(配樂朗讀)
7.就讓我們想象著詩歌描繪的情景,帶著對飛將軍李廣的贊嘆與敬佩,試背《塞下曲》
三、全詩整合。
1、詩中的將軍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為什么你會有這樣的印象?
2、老師也想講一講這個故事,可以嗎?請大家跟我合作,我講到哪句詩,請大家讀出相應的詩句。好不好?師生合作。
四、拓展延伸。
李廣作為我國歷的一代名將,贊頌他的可不止盧綸一個,其中唐代的王昌齡也寫了一首詩———《出塞》。
五、作業(yè)
辦一期以邊塞生活為題材的手抄報。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10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處處留心觀察自然,積累背誦古詩,并能展開想象,續(xù)寫詩歌。
2、學習古詩《題秋江獨釣圖》,誦讀理解,感受詩人逍遙自在、怡然自得又難免孤獨寂寞的心情。
3、寫好鋼筆字。
4、練習口語交際,學會請教。
5、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注意積累背誦古詩;誦讀理解古詩,感受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語文與生活)
1、教學第一部分。
(1)要求學生自讀第一部分,了解詩歌所寫的內(nèi)容。
�。�2)引導學生從詩歌的前兩部分尋找共同點。
都是以“風兒在哪里?你不知道,我不知道。”提出疑問,以“風兒已從那里走過”收尾。
(3)引導學生觀察詩歌旁邊的插圖,進一步理解詩歌。
�。�4)你能模仿這兩小節(jié)續(xù)寫這首詩歌嗎?充分展開想象,注意觀察插圖。
學生自由續(xù)寫。
同桌相互交流,小組交流。
�。�5)指名交流,選擇寫得好的師范讀鼓勵。
2、教學第二部分。
�。�1)學過的古詩有很多,指名背誦幾首。
�。�2)在我們學過的古詩中,帶有“風”字的你知道多少?
分組交流,共同回憶。
�。�3)將全班分成兩組,比比哪一組背得多。
�。�4)選擇其中的'一兩首齊讀背。
二、小結
在課外注意古詩的積累,還可自己嘗試著寫一些簡單的詩歌或兒歌。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二題(誦讀與欣賞)
1、請學生借助字典,認讀古詩。(教師正音)
2、指名讀古詩,齊讀古詩。
3、簡單介紹古詩的作者。
4、仔細觀察古詩邊上的插圖,圖詩結合,嘗試著理解。
分小組交流理解。
5、指名全班交流,師相機點拔。
從這首古詩中,你感受到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
6、練習背誦。
7、指名背誦,集體背誦。
二、教學第三題(寫好鋼筆字)
1、指導。
�。�1)認讀要寫的一段話。
�。�2)引導學生讀帖,重點觀察這段話的版面(行、列)安排。
老師在學生觀察比較的基礎上小結,指導學生書寫。
(3)提示個別不太容易寫好的字應認真描紅。
2、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教師巡視指導。
�。�2)教師及時小結,再讓學生仿寫。
3、反饋。
展示寫得好的字,說說好在什么地方;對寫得不好的字,予以糾正,再練習。
三、小結
作業(yè):抄寫古詩;寫習字冊。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11
教學目標
1、會認“攝、殖”等4個生字,會寫“抵、氏”等10個生字。理解并掌握“寸草不生、步行”等詞語。
2、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與太陽的有關知識,初步認識人類與太陽的密切關系,激發(fā)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
3、了解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的方法。
教學重點
1、掌握本課的生字,理解并掌握“寸草不生、步行”等詞語。
2、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初步認識人類與太陽的密切關系。
教學難點
了解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的方法。激發(fā)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攝、殖”等4個生字,會寫“抵、氏”等10個生字。理解并掌握“寸草不生、步行”等詞語。
2、朗讀課文。把握主要段落的結構特點,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太陽的有關知識,初步認識人類與太陽的密切關系,激發(fā)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猜謎語導入,激發(fā)興趣
出示謎語:有個老公公,天亮就出工。哪天不出工,準是下雨或刮風。
提問:“它是誰呀?”——太陽公公
大晴天的時候,我們都能看到太陽�?墒悄阒狸P于太陽的知識嗎?這節(jié)課就向大家介紹一下板書:太陽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出示課件2)
1、學生齊讀課文。
2、學習生字生詞:
�。�1)齊讀詞語表中的.詞語。
�。�2)教師指導正確書寫易錯字:殖蔬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
三、細讀課文,交流收獲
1、我們可以把課文分成幾部分?請概括每部分的段意。
生總結,匯報
課文可以分成兩部分。
第一部分(1—3)介紹太陽遠、大、熱三方面的特點
第二部分(4—8):講太陽和人類的關系。
2、我們來讀第一部分。思考,這部分介紹了太陽哪些特點?
生總結、匯報
板書:特點:遠大熱
3、作者先給我們講了一個傳說。你知道介紹傳說的作用嗎?
生總結、匯報
師:介紹神話傳說,增加文章的神秘感,引起閱讀興趣。
4、找出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之間的過渡句,說說過渡句的作用
生總結,匯報
生:“雖然……但是……”用這個關聯(lián)詞結束上文,引起下文“關系密切”的介紹。所以,這是過渡句,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板書:關系密切
5、第二部分在結構上有什么特點?
生總結、匯報
第二部分是總分總的結構,文章先說“太陽和我們的關系非常密切”,緊接著就分段告訴我們動植物的生長和人的繁殖靠太陽,雨雪的形成、風的形成、太陽的殺菌能力和給我們送來光明和溫暖。最后用“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來結束。前后呼應。
四、作業(yè)超市
1、抄寫文中你喜歡的詞語兩遍。
2、熟讀課文,進一步把握課文內(nèi)容,上網(wǎng)查找說明方法。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復習生字以及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2、了解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的方法。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復習導入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太陽的哪些特點?
二、學習1---3自然段,品味說明方法。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課文是用什么方法來介紹太陽的“遠”、“大”、“熱”的特點呢?在前三個自然段中找出相關的句子。
生交流、匯報
師出示句子
(太陽離我們……也要飛二十幾年。)
思考:A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B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這個句子,讀出“遠”,讀出感情。
師總結:這段話采用了列數(shù)字和作比較的說明方法,使說明對象更具體,更準確,更容易理解,突出了“遠”的特點。
2、課文是怎樣寫太陽“大”的特點呢?生找句子,并匯報
出示句子
�。ㄎ覀兛吹教枴晕覀兛瓷先ブ挥幸粋€盤子那么大。)
A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好處?
B有感情地朗讀。
板書:作比較。
3、體會描寫“熱”的句子:
A找出描寫“熱”的句子,說說用了哪種說明方法,好處是什么。
生總結,匯報
出示句子
�。ㄌ枙l(fā)光,會發(fā)熱,是個大火球……)
板書:列數(shù)字。
B讀一讀,讀出“熱”的特點
4、小結說明方法。
師:在介紹太陽的特點的時候,作者主要運用了列數(shù)字、作比較的說明方法。這些說明方法的運用,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更易于理解。
三、學習4---8自然段,認識太陽與人類的密切關系。
1、體會第四自然段第一句的作用。
2、默讀5---7自然段,說說太陽和我們的關系密切在哪里。
A指名答,根據(jù)學生回答,隨機出示相關資料圖片。
B請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展示自己的朗讀,并做出評價。
板書:動植物的生長和人的繁殖靠太陽形成雨雪形成風殺菌
C出示最后一自然段,反復朗讀,體會太陽作用之大。標出中心句。
D想象一下,如果沒有太陽,世界將會變成什么樣子?
四、布置作業(yè)。
上網(wǎng)查找關于太陽的其他知識。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偻ㄟ^講述讀書故事、交流讀書體會、介紹采訪心得、開展辯論等活動,增強學生的表達、傾聽和與他人交往溝通等能力,促進學生養(yǎng)成多讀好書的良好習慣。
②根據(jù)開展活動的情況,選擇一個角度進行習作,學習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練習修改自己的習作。
教學重點
根據(jù)開展活動的情況,選擇一個角度進行習作,學習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
教學難點
根據(jù)開展活動的情況,選擇一個角度進行習作,學習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
教學準備
教師活動預設
執(zhí)教者個性化調(diào)整
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鋪墊孕伏.
二、探求新知
三、實踐應用
四、全課總結
五、拓展練習
六、作業(yè)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激發(fā)興趣,明確目標
同學們,一本好書,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和美好的情感。閱讀一本好書,就是跨越時間和空間,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對話,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在這次“我愛讀書”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大家一定有不少收獲吧?
今天,我們就來交流一下。
組內(nèi)討論,人人參與
①你們小組開展了哪些活動,有什么收獲呢?請同學們在組內(nèi)交流。
�、趯W生在組內(nèi)交流。教師巡視檢查、督促,要求人人發(fā)言。對個別表達、交流有困難的學生,可采用個別輔導或同學互助的方法,讓其發(fā)言。
�、刍ヂ牷ピu,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語交際水平。
④推薦代表參加全班交流。為了使代表的發(fā)言能取得好的效果,小組成員可集體出主意、想辦法,使發(fā)言的內(nèi)容更全面、更精彩。
全班互動,交流評價
①提示互動內(nèi)容:
《竊讀記》中的小女孩,在書店里品味了“竊讀”的快樂,在你的讀書經(jīng)歷中,有什么樣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中的小女孩,在對長輩的訪談中獲得了讀書的啟示。如果你采訪了身邊愛讀書的人,你可以和同學交流采訪的經(jīng)過,談談采訪的心得體會。
�、谌嗷印�
以小組為單位在全班介紹,小組成員互相補充。
你對誰說的話有同感?學生自由交流評價,感受閱讀的快樂。
開展辯論,啟迪思維
�、偃藗兂Uf:“開卷有益�!钡灿腥苏f:“開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書反而有害�!蹦銓︖@個問題怎么看?請同學們擺事實、說道理,咱們可以展開一次辯論。
�、趯W生分成正、反兩方展開辯論,教師及時指導、點撥。
�、蹘熆偨Y:好書會像營養(yǎng)品一樣滋潤我們的.心靈,像朋友一樣陪伴我們的人生,像窗戶一樣打開我們的世界,給我們力量、勇氣和智慧。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和好書交朋友呢?讓我們養(yǎng)成愛好閱讀的習慣,一生都與好書相伴吧!
第二、三課時 習作
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在口語交際課上,同學們通過講述讀書故事、交流讀書體會、介紹采訪心得、開展辯論等活動,體會到讀書帶給我們的樂趣。大家的發(fā)言都各有見地。把你們交流的內(nèi)容進行加工整理,寫下來就一定會成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請大家選擇一個角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內(nèi)容寫下來吧!
閱讀提示,明確要求
①學生默讀提示,劃出習作內(nèi)容。
②出示習作內(nèi)容:讀書故事;采訪記錄;記一次辯論活動。
試寫初稿,反復修改
�、賹W生進行習作,教師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诤梦恼率歉某鰜淼�!請同學們完成初稿后,自己認真進行修改。
�、劢M內(nèi)互讀互改,提出修改建議。
�、馨凑招〗M同學的建議,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
朗讀佳作,共同賞評
每小組推薦一至二名同學,分別朗讀各自的習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賞析。
謄寫作文,制作小報
�、僭俅涡薷淖约旱牧曌鳎钡綕M意后抄寫在作文本上。
②整理習作和資料,小組合作辦一期“讀書樂”為主題的手抄報。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13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借助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作者通過寫事表現(xiàn)人物品質(zhì)的方法。
3、了解挑山工的話,從其登山中感受腳踏實地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理解挑山工的話所蘊含的深刻哲理,并從中受到啟發(fā)。
預習要求:
1、讀課文圈出不認識的字,查字典解決。
2、再讀課文,圈出不理解的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或借助查字典理解。
3、課文讀通順后,找出不理解的句子,提出不懂的問題,并試著回答課后問題。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泰、衡、黝、咧、唄、哲、憨”7個生字,正確讀寫并積累下面的詞語:節(jié)奏、平衡、飽覽、誦讀、不解之謎、耽誤、哲理、意味深長、心悅誠服。
3、理解課文內(nèi)容和文章說明的道理。了解挑山工,感受其腳踏實地、勇往直前的精神。
4、學習課文通過寫事來表現(xiàn)人物品質(zhì)的方法。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談話渲染、主題導入
從今天起我們學習新的'單元《快與慢》。一提起快慢,老師就會想到《龜兔賽跑》的故事。這個故事對你有什么啟發(fā)?(生說)
這節(jié)課我們一塊兒來學習與快慢有關的一篇課文:《挑山工》。
[設計思路:由單元主題為切入點,從學生熟悉的童話故事導入新課。]
二、交流資料,鏈接文本
課前布置同學們上網(wǎng)或通過其他的渠道搜集有關泰山和挑山工的資料,下面誰愿意向大家匯報一下。(生匯報)
[設計思路:通過此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對挑山工有個初步的了解,明白他們是怎樣一群人,他們是干什么的。既考查了學生搜集相關信息的能力,又為學習課文內(nèi)容打下基礎。]
三、初讀感知,自主質(zhì)疑
1、讓學生帶著任務,充分地自讀課文。
(1)自學生字,打開智慧門,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憶字形。
(2)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3)對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質(zhì)疑。
2、組織交流;
(1)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如果覺得自己說不好,也可以說一說你通過讀課文知道了什么或讀懂了什么。
(2)小組討論解疑釋惑。各小組選擇出一個最有價值的問題準備在全班交流。
(3)組織全班交流,各小組匯報,師生共同提煉出有研究價值的問題。
學生的問題可能會有如下幾個;
�、佟拔覀兏銈儾灰粯��!碧羯焦ず陀稳擞惺裁床灰粯�?
�、谔羯焦ぜ绫持匚�,走折尺形路線,可速度為什么不比游人慢?
�、壅n文最后一句里的“它”指什么?……
[設計思路:此環(huán)節(jié)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通過安排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自學,讓他們自主學習,學習在探究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這也為后面以疑促讀,深入自學,自主解疑做好了準備。]
四、布置作業(yè),熟讀延伸
把課文多讀幾遍,直到能夠讀流利為止。
[設計思路:以學定教,學生對課文的熟悉程度決定了后面理解課文思想內(nèi)容,感悟人物精神品質(zhì)的教學,所以此環(huán)節(jié)的設置并非可有可無,而是至關重要。]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開火車”讀課文。師生從正確、流利、朗讀習慣、技巧等方面進行評議。
二、以疑促讀,讀中感悟
1、按處理的次序出示上節(jié)課提煉出的有價值的問題。(內(nèi)容見前)
2、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挑山工和游人的不同;
(1)各自默讀思考,然后填寫表格中概括差異的部分。
對比結果:
(2)在小組內(nèi)分析交流,開展合作學習。
(3)全班交流,統(tǒng)一認識。
[設計思路:通過自學,學生認識到:游人輕裝上山走直線,挑山工肩挑重物上山走折尺形路線。游人上山是玩賞,挑山工則是工作。]
3、挑山工的速度為什么不比游人慢呢?在挑山工的回答中,有一個問句:“你看,是不是這個理?”挑山工是怎樣理解“這個理”的呢?請同學們勾畫出挑山工說的話,反復朗讀,精讀細品,然后填寫表格中“對比結果”部分。
(1)放手讓學生自學。
(2)組織交流評議。
(3)通過朗讀,你覺得在挑山工身上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有一種不怕吃苦,腳踏實地,勇往直前的精神。)
(4)鼓勵學生讀出挑山工的精神。
4、組織學生討論:課文最后一句話“因為我需要它”里面的“它”指的是什么?
[設計思路:該環(huán)節(jié)是課文學習重點難點突破的關鍵所在,緊緊圍繞學生提出的疑點,引導學生精讀細品,感悟內(nèi)容。]
三、再讀深思,學習表達
1、快速默讀課文,看看作者是通過什么方法來表現(xiàn)人物品質(zhì)的。
2、組織交流,形成共識,指導習作。
[設計思路:使學生體會到寫人的文章可以通過寫事來表現(xiàn)人物的品質(zhì),使“讀”和“寫”有機地結合起來,以“讀”帶“寫”。]
四、情境交融,心靈互動
通過作者的介紹,我們認識了令人肅然起敬的挑山工。他們身上具有吃苦耐勞,腳踏實地,認定目標,勇往直前的可貴品質(zhì)。假如有一天你有機會去登泰山,你會和挑山工進行一次怎樣的對話?(出示畫面《與挑山工“面對面”》)
[設計思路:創(chuàng)設具體生動的語言情境,喚起學生暢所欲言的愿望,訓練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也給了孩子一次觸動心靈的機會,深化了思想認識。]
五、賞讀品味,激發(fā)情感
同學們,在這篇課文的學習即將結束之時,你覺得哪些內(nèi)容是自己最喜歡的,請你富有激情地讀一讀,再說一說理由。如果你心里的想法一下子無法表達出來,那么就用自己的朗讀來表現(xiàn),行嗎?
[設計思路:用品讀來結束教學,讓挑山工的具體言行去感染學生的心靈,激發(fā)起學生腳踏實地,勇往直前的精神。又照顧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提出了可供選擇的學習要求。]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1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認讀8個字。
能力目標
默讀課文。借助注釋理解詞句的意思,了解課文內(nèi)容。能講述武松打虎的情景。
思品目標
感受武松打虎的精神,產(chǎn)生喜愛這個英雄形象的感情。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內(nèi)容,講述武松打虎的情景。
教學難點:
繪聲繪色地講述武松打虎的情景。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閱讀興趣。
1.誰知道武松打虎的故事,你是怎么知道的?
2.今天我們要讀讀武松打虎故事的原文,同學們你們知道嗎,讀原文比看電視、聽人說的收獲大多了�,F(xiàn)在請你們打開書91頁,自己讀一遍課文。
二、自學課文,注釋理解詞句的意思,了解課文內(nèi)容。
1.我們讀課文前,老師給你們一點提示
①自學認讀字表中的字。
�、谀x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自學帶注音的字。邊讀邊看注釋,理解詞句的'意思。畫出不理解的詞句,準備與同學交流。
③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集體交流。
�、僬l能把下面的字音讀準。
挑著一面招旗在門前(讀三聲) 景陽岡讀一聲 一雙箸 少刻讀三聲
綽了哨棒 將哨棒綰在肋下 氈笠掀在脊梁上 袒開 踉踉蹌蹌 光撻撻 攛將下來 一步步捱下岡子來
②了解課文內(nèi)容,給課文劃分段落。
按照提取中心段法給課文分段。提問:課文從哪自然段至哪自然段寫的是武松打虎的經(jīng)過。結果怎樣呢?
第一段(1——4)一天晌午時分,武松來到一家酒店喝酒。
第二段(5——9)傍晚的時候,武松走上景陽崗,知道山上真的有老虎,但他仍舊向山上走去。_
第三段(10——13)太陽落山后,老虎真的來了,武松赤手空拳打死了老虎。
�、壅f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你覺得最精彩的是那部分?能不能給大家講一講
�、鼙荣愔v述武松打虎的情景。
自己先練習講——然后倆人一組講評出一人——組內(nèi)比賽——最后展示
在學生講述時給提示
大蟲 武松
躥、撲 —— 只一閃
用腰胯掀 —— 只一閃
用尾巴剪 —— 又一閃
哨棒斷了
又撲過來 —— 只一跳
前爪搭在 —— 揪住頂花皮,摁、踢
沒了氣力 —— 用拳頭打 用棒撅打
死了
�、荽︖@段文字的準確性,學習寫法,感受讀書的魅力。
三、再讀課文,讀出對英雄的敬仰之情。
四、推薦《水滸傳》。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15
【教學目標的確定】
�。薄㈤_展“有趣的漢字”綜合性學習,感受漢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漢字文化。
�。�、通過綜合性學習,學習制定活動計劃,培養(yǎng)探究合作意識。
�。场㈤喿x四篇相關資料,查找更多與漢字有關的資料。
通過綜合性學習,激發(fā)對漢字的熱愛,從而樹立從小為純潔祖國的語言文字做貢獻的意識。在活動中培養(yǎng)合作意識和探究精神。根據(jù)閱讀提示,制定活動計劃,讓綜合性學習活動有序展開。通過“閱讀材料”,了解漢字的起源,演變。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漢字的演變。
(2)、認識錯別字產(chǎn)生的危害,防止和糾正錯別字。
�。�3)、學習欣賞漢字書法藝術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
綜合性學習。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對祖國語言文字的自豪感,提高對純潔祖國語言文字的.認識,養(yǎng)成防止和糾正錯別字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分析】
重點:策劃并開展簡單的小組活動,學寫活動計劃。
難點:體會漢字的豐富有趣。
【課時劃分】
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走近漢字
1.對于“漢字”同學們是最熟悉不過了,我們每時每刻都在學習她,都在跟她打交道。許多世界名人是這樣評價漢字的。
2.課件出示:
�。�1)漢字像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在紙上玩笑嬉戲,像一朵朵美麗多姿的鮮花愉悅你的眼睛。
�。�2)愛漢字,就是愛自己的祖國。
(3)漢字有形象、有色彩、有氣味。
(4)一個漢字一幅畫,一個漢字就是一段歷史。
過渡:一個漢字一幅畫,一個漢字就是一段歷史,請同學們靜靜的欣賞(課件演繹漢字的演變過程)
師:從甲骨文、鐘鼎文、篆書、隸書一直到現(xiàn)在的簡化字,看一看最原始的甲骨文到現(xiàn)在與之相對應的簡化字,當兩個跨越幾千年的漢字同時出現(xiàn)在眼前,你們心里有何感想。
相機板書:有趣神奇
師:請同學們翻開課文,快速默讀,你對漢字又會有新的了解。
3.學生默讀
4.同學們,想去了解更多的漢字嗎?讓我們在這段時間里一起遨游漢字王國,開展綜合性學習,感受漢字的有趣和神奇。(板書課題有趣的漢字)
二、閱讀材料,初感漢字
�。�、師:漢字神奇,有趣,讓我們一起瀏覽“閱讀材料”,看看漢字有趣在哪里?
�。�、提出閱讀要求:
認真閱讀課文的“閱讀材料”1~4思考這四份材料分別從哪個方面說明漢字的有趣沒,為什么說是有趣的。
�。场W生個性閱讀后同桌交流。(課文以字謎,諧音,倉頡造字,冊,典,刪的來歷向我們講述了漢字的神奇。)
三、合作學習,制定計劃
�。薄煟和瑢W們,漢字如此神奇,我們怎樣開展綜合性學習很好地認識它呢?
�。病⒆詾^課文提示,明確學習方法:(自由組成小組,討論活動內(nèi)容,指定活動計劃,活動結束展示成果。)
3、指導制定活動計劃:
⑴活動計劃有哪些內(nèi)容?(活動計劃包括時間,活動內(nèi)容,參加人員,分工情況等。)
⑵默讀活動建議,明確活動內(nèi)容:
①自瀆活動建議。
�、趨R報交流:(圍繞漢字的有趣,有選折地開展活動。)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2-16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珍珠鳥》11-19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05-31
小學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02-13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所見》語文教案06-14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5篇02-19
五年級語文上冊《珍珠鳥》教案04-01
語文S版五年級語文上冊《月下槳聲》教案01-17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計劃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