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活動教案集合【10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生活中常見的鏡子。
2、尋找生活中可以反射影像的物品或場地。
教學重點:
尋找生活中的鏡子,讓幼兒留意生活周圍的景物,培養(yǎng)敏銳的觀察力。
教學難點:
尋找生活中可以反射影像的物品或場地。
活動準備:
鏡子、窗戶、黑色書面紙、鐵制餅干盒、光亮的.鍋子、臉盆、水龍頭、門把、汽車后視鏡
活動過程:
一、照鏡子
1、教師先以“照鏡子”為題引起幼兒的注意。
2、與幼兒討論:我們什么時候會照鏡子?
3、請幼兒想一想,除了鏡子外哪些東西也可以當做鏡子使用?
二、教師帶領幼兒,在教室中尋找像鏡子一般的物品,并一一驗證幼兒們剛才的想法,看看這些東西是否真能照出自己的影像?
三、帶幼兒回歸幼兒用書第26、27頁面,讓幼兒觀察頁面中的畫面,并說出觀察到的情形。
1、餅干盒可以清楚地照出自己的樣子。
2、商店街中的櫥窗像面鏡子。
3、亮晶晶的水龍頭也可以當做鏡子。
4、汽車的車窗玻璃,也是很棒的鏡子。
5、廚房的大湯勺也可以當做鏡子。
6、地上的小水洼有時也可以照出模樣。
7、家中的電視機熒幕也可以當成鏡子。
四、教師讓幼兒利用手邊發(fā)現(xiàn)的、準備的東西照照看,然后把可以當成小鏡子的東西畫在頁面上。
五、接著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觀察玻璃,并了解用玻璃可以當鏡子的條件。
1、先請幼兒觀察窗戶玻璃,看看是否能看出自己的影像?
2、接著在窗戶玻璃的另一面鋪上黑色書面紙,讓幼兒再次觀察,看看有什么不一樣,并比較影像的清晰度。
讓幼兒實地操作后在進行討論與分享。
活動延伸:
在陽光晴好的日子里帶領幼兒到戶外玩“陽光接力賽”的游戲活動。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感知將幾根線兩端任意兩兩連接后出現(xiàn)的有趣變化。
2.會用符號記錄,并能用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的猜測和發(fā)現(xiàn)。
3.體驗動手操作和小組合作學習的快樂,產生進一步探究的興趣,提高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大記錄紙1張,小組記錄用紙和筆,棉線。
2.經驗準備:幼兒人人都會打結。
活動過程
一、兩根線的連接——初步感知連接后的變化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兩根線,你有什么好辦法能夠把它們連接起來?請小朋友每人拿兩根線試一試。
師:你們都連接成功了嗎?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連接后線變得怎樣了?
教師小結:用打結的方法可以將兩根線連接起來,一頭連接后線變得更長了,兩頭都連接起來就變成了一個圈。
二、六根線的連接——感知不同的結果
1.設置情境,激發(fā)興趣,引發(fā)猜測。
師:我這里還有6根線,今天我們就要用打結的方法來玩一個非常有趣的游戲,游戲的名字叫做“線的連接”。這個游戲需要三人合作才能玩,誰愿意做我的朋友,和我一起來游戲?
師:請你們面對面站在我的兩邊,我來握住線的中間,右邊的小朋友把右邊的線用打結的方法兩根、兩根連接起來,左邊的小朋友把左邊的線用打結的方法兩根、兩根連接起來。
師:游戲正在進行中.我想請小朋友一起來動腦筋猜一猜,等他們打完所有的結,我把手松開,這6根線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
2.分組討論,記錄結果,展示交流。
師:看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現(xiàn)在請你們和組里的小朋友討論一下,把你們的'想法記錄在藍色的記錄紙上。記好以后請組長把它貼在大記錄表上“我的猜想”這一欄,你是第幾組就請貼在第幾格。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家的想法。哪一組的小朋友愿意先來介紹?你們認為我把手松開以后,這6根線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為什么?還有不一樣的想法嗎?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的想法很多,有的認為會變成一條長長的線,有的認為會變成三個圈.還有的認為會變成一個大大的圈……
3.動手操作,實踐驗證,記錄發(fā)現(xiàn)。
師:那么到底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呢?還是讓我們自己動手尋找答案吧!
師:老師給每個小組都準備了6根線,請你們三人合作玩這個游戲。既然是游戲。就得遵守游戲的規(guī)則:(1)中間拿線的人一定要等兩邊的人將所有的結全部打完才能松手;(2)打結的人一人負責一邊,要兩根、兩根連接在一起。(3)打完結松開手以后,請仔細觀察,把發(fā)現(xiàn)記錄在粉紅色的記錄紙上,并展示在大記錄表上“我的發(fā)現(xiàn)”這一欄。
4.交流分享,表述發(fā)現(xiàn),總結提升。
師: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哪一組的小朋友愿意先來介紹一下?
師:哪一組的結果和他們是一樣的?還有不一樣的結果嗎?
師:我和小朋友合作的結果會和你們一樣嗎?讓我們一起來揭曉謎底!居然和你們不一樣,線的連接真有趣!
三、多根線的連接——進一步體驗、感受連接的多樣性
師:如果用更多的線來玩這個游戲,會有更多的變化、更多的結果嗎?為什么?真的會是這樣嗎?想不想試一試?
師:這一次的玩法和剛才的玩法有些不一樣,請聽清楚游戲的規(guī)則:老師站在圓心握住線的中間,請每個小朋友在圓上找個點子站好,依次上來每人拿一根線,然后和邊上的同伴一起合作把兩根線連接起來。
師:檢查好了嗎?讓我們一起來揭曉謎底!
教師小結:線的連接真奇妙!用同樣多的線做連接竟然會出現(xiàn)這么多不同的結果!那么,6根線的連接究竟會有多少種不同的結果呢?以后我們可以在科學區(qū)繼續(xù)探究,把每次游戲的結果都記錄下來,統(tǒng)計一下到底有多少種不同的變化!把你們的發(fā)現(xiàn)和老師一起分享。
活動延伸
在區(qū)域中投放6根線,讓幼兒繼續(xù)探究,記錄新的發(fā)現(xiàn),統(tǒng)計變化的種類和數(shù)量。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感知“軟”、“硬”、“光滑”、“粗糙”等特性。
2、能用語言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感受。
3、積極參與活動,有探究欲望。
教學準備:
物質準備:
課件、四條路、顏料、盆、白紙、抹布等
知識準備:
知道脫下來的鞋子和襪子放在哪里的常規(guī)。
教學重點與難點:
能通過自己的活動感知“軟”、“硬”、“光滑”、“粗糙”等特性。
教學方法與手段:
多媒體課件展示法觀察法操作法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幼兒活動設計意圖一、觀看幻燈片,導入活動。
1、你們看這個小朋友在干什么?她光著腳玩真高興呀,今天我們也來光腳旅行,去到大森林里玩好嗎?
2、請幼兒脫鞋子、襪子,要求把襪子放在鞋子里, 鞋子放在椅子下面。
師:我們看看自己的小腳是什么樣的?(有5個腳趾、腳底、腳是長長的等)腳有什么用呢?(能走路)寶寶們你們準備好了嗎?我們走吧!1、 幼兒觀看課件,知道要玩光腳旅行的游戲。
2、 脫下襪子和鞋子,擺放在正確的地方,襪子放在鞋子里,鞋子放在椅子下面。觀察自己的小腳的樣子。通過觀察課件,激發(fā)幼兒參加光腳旅行游戲的興趣,觀察自己的小腳比觀察圖片更來得認識,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小腳師什么樣子的。
二、幼兒操作實驗感知“軟”、“硬”、“光滑”、“粗糙”等特性。
1、師:哎呀!前面有幾條路呢?它們都是什么路?
2、寶寶們我們選一條“路”走過去,走的時候可要慢著點,路上不知道有什么東西呢!(教師用動作示范慢走),看看走在這些“路”上有什么感覺?
幼兒嘗試后提問:你剛才走的是哪條路?走上去有什么感覺?
3、剛才我們是走一條“路”過來的,你們想不想走走其他的“路”,看看它們走上去的感覺一樣嗎?
師:你又走了哪條“路”?這條“路”走上去有什么感覺?它和你前面走的“路”感覺一樣嗎?有什么不一樣?
教師小結:沙子路和石子路走上去是粗糙的,地板路走上去師滑的,墊子路走上去是軟的。
1、 幼兒認識旅行的路途中有沙子路、石子路、地板路、墊子路。
2、 幼兒選擇一條路,走一走試一試,說一說剛剛走的是什么路,這條路走起來是什么感覺。
3、 幼兒嘗試剛剛沒有走過的路,嘗試新的感覺。讓幼兒在自己嘗試和操作中感知“軟”、“硬”、“光滑”、“粗糙”,更有利于幼兒自主性的發(fā)展,通過教師小結,了解到沙子路和石子路走上去是粗糙的,地板路走上去師滑的,墊子路走上去是軟的道理,能進一步加深幼兒的了解。三、遷移經驗,游戲活動。
1、小朋友你們看我們剛剛走的四條“路”,哪條“路”讓人一看就知道有人走過?為什么呢?
2、快看!森林的前面也有幾條“路”,你有什么好辦法能在白紙“路”上留下我們小朋友來過森林里的痕跡呢?
3、請一幼兒示范腳印畫,教師講解要求。
4、請幼兒找自己喜歡的顏色在白紙“路”上印腳印,要排好對不爭搶。幼兒進行游戲用腳印畫,找到自己喜歡的顏色,在白紙上印腳印,排好隊不爭搶。本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讓幼兒在游戲用腳印花的過程中,遷移經驗,感受到整個活動的樂趣。四、結束整理活動。
師:這四條“路”好看嗎?你們真能干,別人來一看“路”上的腳印就知道我們小朋友來過大森林了。今天我們在大森林里走了很多不同的“路”它們的感覺一樣嗎?(不一樣)那我們小朋友穿上拖鞋拿上自己的鞋子和襪子到班上把小腳洗洗干凈,把你光腳旅行大森林的`事情告訴其他的小朋友。幼兒欣賞自己用腳印畫印上去的路,清洗好自己的小腳,穿戴好自己的襪子和鞋子,結束活動。結束活動環(huán)節(jié)不拖沓,干凈利落,讓幼兒清洗好小腳,提醒幼兒保護自己的腳,保持干凈等衛(wèi)生方面的常識。教學反思:
《光腳旅行》主要是要讓幼兒感受赤腳在不同路面上行走的感覺,發(fā)展觸覺,同時用合適的詞匯表述自己不同的感覺。不同的地面有不同的質感,通過小腳丫去碰觸,會有多種不同的感覺,同時小班幼兒正處于感知覺發(fā)展的關鍵期,這對于他來說,是一種非常寶貴的經驗。
本次活動中,我們根據(jù)以尊重原教材的原則,制定了兩個方面的目標:一是感受赤腳在不同路面上行走的感覺,發(fā)展觸覺。二是學習用合適的詞匯表述自己不同的感覺。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玩具是孩子童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現(xiàn)如今,孩子手中會動、會唱、會亮的玩具應有盡有,大班的孩子已經不再滿足于簡單擺弄、重復操作,他們常常會冒出許多富有教育價值的問題:它為什么會動。它的肚子里有什么,怎么弄它才會跑得更快……甚至會產生拆開看看的欲望。順應孩子的興趣,為了引導他們積極探索、大膽思考,我們創(chuàng)設條件,讓孩子在玩一玩、分一分、拆一拆的過程中。熟悉玩具的不同啟動方式,初步感知慣性玩具汽車的運動原理,激發(fā)參與科學探究的熱情。
活動目標:
1.熟悉常見玩具的多種啟動方式,通過操作、觀察、比較,初步感知慣性玩具汽車的運動原理,了解一些常見的民間慣性玩具。
2.樂意參與科學探索活動,體驗動手操作的快樂。
3.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xiàn)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fā)現(xiàn)的結果。
4.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收集慣性、電動、回力、發(fā)條、拉線等多種玩具。
2.畫有電池、發(fā)條、回力、拖拉線等各種標志的簍子。
3.玩民間慣性玩具的視頻一段,包括竹蜻蜒、空竹、木質陀螺等。
活動過程:
初步分享玩具,感知不同啟動方式并分類
1.幼兒自由玩玩具,感知不同玩具的不同啟動方式。
師:小朋友們帶了很多有趣的玩具,我們一起來玩一玩,等一會兒請你說一說:玩的是什么玩具,用什么辦法讓它動起來的。
。ㄔu析:開門見山式的導入方式是大班孩子樂于接受的。教師有意讓孩子帶著問題去探究,在自由玩玩具的同時,了解玩具的啟動方式是多種多樣的。)
2.集體交流操作情況,教師隨機出示相應標記。
師:你玩的是什么玩具?它為什么會動?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評析:教師提出開放式的問題,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同時,隨機出示的標記卡無形中將幼兒自主操作獲得的信息進行了梳理、概括和分類。)
3.引導幼兒按啟動方式的不同將玩具分放至不同標志的簍子內,并請幼兒相互檢驗操作的正確與否。
。ㄔu析: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操作對大班幼兒來說沒有太大難度,是他們能直觀感受到的較為熟悉的內容。教師有意識地"后退",讓幼兒承擔檢驗的任務,給予幼兒更大的自主思考、判斷的空間。)
探究慣性玩具的奧秘
1.出示慣性玩具汽車,鼓勵幼兒大膽猜想。
師:這個玩具汽車,既沒有用電池,也不用上發(fā)條,更沒有拖拉的線,輕輕一推,它就能開出很遠,它是靠什么啟動的呢?你玩過這樣的玩具汽車嗎?
(評析: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突然提出的問題,激發(fā)了幼兒再次探究的欲望。)
2.個別操作,集體觀察,大膽猜想慣性玩具汽車的運動原理。
師:請你們猜一猜,為什么它能一推就開出很遠?秘密在哪兒呢?
。ㄔu析: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應鼓勵幼兒大膽猜想,充分調動幼兒的已有經驗,激發(fā)幼兒動手操作驗證猜想的興趣。)
3.教師介紹分組拆卸的工具及要求。
師:玩具汽車到底是靠什么開得這么遠呢,光猜也不行,我們動手拆開看看吧!老師準備了螺絲刀、小盤子,知道怎么用嗎?
(評析:分組拆卸玩具汽車是幼兒很樂意參與的任務,但兩人分工合作、螺絲逆時針拆卸、有序放置螺絲釘?shù),都是需要幫助幼兒明確的操作要點。)
4.幼兒分組合作拆卸,觀察慣性玩具汽車上獨特的慣性輪裝置。
(評析:從猜想到驗證,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整個活動的高潮。慣性玩具汽車后輪軸上帶動著的慣性齒輪終于揭開了神秘面紗。教師不妨多留些時間,讓幼兒充分觀察和嘗試。)
5.集體交流發(fā)現(xiàn),教師進行小結。
師: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它和玩具汽車的什么部位連在一起?猜猜它的作用是什么?
教師小結:這就是慣性玩具汽車上才有的慣性輪裝置。它的作用就是把慣性力量放大,慣性輪越重,小汽車開出的距離就越遠,明白了嗎?
。ㄔu析: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幼兒有充分的直觀經驗想表述出來。教師在鼓勵幼兒大膽介紹自己的發(fā)現(xiàn)的同時,要給予幼兒正確的概念,幫助幼兒將所見所思整理成有效的經驗。)
觀看視頻,拓展經驗,了解更多有趣的民間慣性玩具
師:現(xiàn)在的小朋友玩的玩具很多很多,電動的、遙控的,還有聲音控制的呢?墒,你們知道嗎,在老師小的時候,玩的玩具很多都是不用電池、不用機械的慣性玩具,它們不但好玩,還能鍛煉身體呢!你們想知道這些玩具是怎么玩的嗎?
播放玩竹蜻蜒、空竹、木質陀螺等民間慣性玩具的視頻,讓幼兒欣賞。
(評析:民間慣性玩具豐富多彩,具有很好的教育價值。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既是上一環(huán)節(jié)所獲新經驗的延伸,又幫助幼兒拓展了經驗,激發(fā)了幼兒對慣性玩具進一步探究的'興趣。)
延伸活動:
1.組織幼兒將拆卸后的慣性玩具汽車重新組裝起來,培養(yǎng)幼兒做事有始有終的好習慣,提高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
2.進一步創(chuàng)設條件,讓幼兒嘗試拆卸發(fā)條玩具,觀察其中彈簧圈的構造和作用,培養(yǎng)幼兒大膽猜想、專心操作、細致觀察的科學探究精神。
活動反思:
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媒介把它表現(xiàn)出來的操作活動。在《有趣的陀螺》這節(jié)繪畫和操作相結合的美術活動中,色彩繽紛的陀螺讓孩子們眼花繚亂,充滿了好奇……
本次活動,主要讓幼兒通過“玩陀螺、看陀螺、說陀螺、畫陀螺、制作陀螺”來感受陀螺轉時色彩的變化,培養(yǎng)其動手操作能力,并在玩的過程中體驗自制玩具的愉悅和成功感。
說到“玩陀螺”,孩子們在情境游戲活動中都很感興趣,他們都能各顯神通的用自己的方法玩著陀螺。在玩的過程中,我讓孩子們根據(jù)老師提出的問題去思考、觀察:陀螺的形狀和顏色是什么樣的?再看一看陀螺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在“說陀螺”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運用集體討論法,讓孩子們大膽討論,說出自己在玩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秘密?(轉之前,陀螺有齒輪,轉的很快的時候,齒輪線變圓了)(顏色變了)等。“畫陀螺”和“制作陀螺”是本次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我運用講解、示范法讓孩子們了解陀螺的制作過程。(涂色、剪、做)
在大家共同制作陀螺的過程中,部分孩子存在的問題是陀螺轉不起來,經討論原來是陀螺卡片中間的點被弄大了,所以小棒松了導致轉不起來。如果改用火柴棒而不用牙簽,效果會更好。這是一節(jié)比較有趣的美術活動,孩子們玩的很開心,制作得也很開心!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觀察氣象的興趣。
2.了解常見的天氣情況,并知道通過哪些途徑可以了解天氣情況。
3.知道氣象與我們生活的關系,嘗試設計氣象預報表。
活動準備
課件、表格、趣味練習
活動過程
一、了解氣象與軍事的關系
1.讓幼兒先來欣賞一段小故事“草船借箭”
故事里有個非常聰明的人叫諸葛亮,他利用天氣在3天時間造了10萬支箭,是怎么辦到的呢?
2.讓幼兒通過故事思考諸葛亮是怎么知道會有霧天呢?
二、了解常見的和惡劣的天氣情況,并知道通過哪些途徑可以了解天氣
1.除了霧天,你們還知道哪些常見的天氣?
2.了解一些惡劣的天氣情況。并觀看課件。
3.你們是怎么知道天氣情況的?
。ǘ绦、電視、報紙等)
4. 欣賞一段天氣預報,了解天氣預報的主要內容。
。ㄌ鞖、溫度、穿衣指數(shù)等)
三、了解天氣與我們生活的關系
1、趣味問答
教師:天氣和我們的生活有著非常大的關系,今天我就要考考你們。
。1)高溫天怎樣避暑?
。2)雷雨天怎樣維護自身?
。3)雨天出門準備些什么?
四、嘗試設計氣象預報表
1、教師:天氣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我們應該關心天氣情況,根據(jù)天氣變化學會維護自身。
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份表格,上面有天氣、溫度、溫馨提示3欄。
2、請小朋友來當一當氣象員,在表格上記錄一下天氣。
1.趣味問答
教師:天氣和我們的生活有著非常大的關系,今天我就要考考你們。
。1)高溫天怎樣避暑?
。2)雷雨天怎樣維護自身?
。3)雨天出門準備些什么?
五、嘗試設計氣象預報表
1.教師:天氣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我們應該關心天氣情況,根據(jù)天氣變化學會維護自身。
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份表格,上面有天氣、溫度、溫馨提示3欄。
2.請小朋友來當一當氣象員,在表格上記錄一下天氣。
科學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看、摸、嘗知道糖果的外形、味道、顏色等特征。
2、在操作活動中感知糖的多樣性,并愿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樂意參加品嘗活動
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的糖若干。
2、糖果袋幼兒人手一個,裝4種糖果。
3、教師裝扮成糖果媽媽,身穿有很多大口袋的圍裙。
活動過程:
一、列舉各種糖果
1、“糖果媽媽”(教師):我是糖果媽媽,我有很多糖。小朋友,你們都吃過糖嗎?把你吃過和見過的糖告訴我,看誰說的多!
2、幼兒列舉各種各樣的糖,教師隨即神秘地從身上的.口袋中拿出幼兒說出的糖。
3、引導幼兒說己吃過糖的味道。
二、糖果找家:出示糖果,讓幼兒認識糖果的顏色或形狀等特征。(不同顏色、形狀、的糖3—4種)
1、“糖果媽媽”:今天糖果媽媽給每位小朋友帶了一份小禮物,我們一起看看禮物袋中有什么?好多糖,你們喜歡這些糖嗎?我們一起仔細看看這些糖一樣嗎?(大家摸一摸、看看、說說)
2、糖果媽媽幫助幼兒找找袋子中的糖果。(說出糖果的名字)
3、糖果媽媽:“糖果都住在一個袋子里太擠,請你們把我的孩子分別送到他們的家里吧!碧枪麐寢屖痉秾⒚總口袋上夾一個糖果做標志,提醒幼兒按要求送糖果回家。
4、糖果媽媽檢查糖果送的對不對。
三、幼兒品嘗,說說品嘗的感受。
1、糖果媽媽:“謝謝你們把我的孩子都送回家,你們喜歡這些糖果寶寶嗎?你喜歡什么糖就來他的家里取一顆嘗嘗吧”
2、幼兒跟糖果媽媽說:“我喜歡吃×××糖”然后自己拿一顆。
3、幼兒品嘗并說說品嘗的味道。
科學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科學活動,體驗動手摸一摸帶來的樂趣。
2、初步了解物體具有軟和硬等特征,學習用語言表達對物體的認識和感覺。
3、能用手摸一摸感知物體軟硬的特征。
活動準備:
1、每人1個小布袋,袋口是有松緊的,便于手伸入其中。
2、每人的布袋里分別裝有軟硬不同的物體,如:玩具娃娃、積木、海洋球、水彩筆、軟糖、海綿、棉花團、軟糖、橡皮球等。
3、2只小動物玩具(其中1只是長毛絨的軟軟的小貓,另1只是木頭或塑料做的硬硬的恐龍)作為歸類的標記,分別放在兩只筐邊。
活動過程:
1、情境創(chuàng)設,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創(chuàng)設“神奇的口袋”情境,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教師:魔術團里有一位神奇的老爺爺,老爺爺有一個神奇的口袋。里面有很多很多好玩的東西,你想看一看嗎?
。2)引導幼兒猜測口袋里的物品及其特征。
教師:口袋里會有什么?不用眼睛看,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里面有哪些東西?
。3)請幼兒摸一摸、說一說。
教師:摸了之后的感覺怎樣?會是什么東西呢?
2、引導幼兒用手觸摸感知物體的.不同特征并大膽說出自己的感受。
。1)教師引導幼兒用手摸一摸、抓一抓、捏一捏,說出自己的感覺。
(2)鼓勵幼兒用“好像”或“可能”等詞語,大膽地說出自己摸到的物體。
教師:你摸到的是什么?像什么?可能是什么呢?
。3)取出摸到的物品,師幼共同檢驗幼兒的猜測。
3、游戲:按要求從口袋中摸出相應的物體。
。1)幼兒根據(jù)教師的指令摸出相應的物體。
教師:請你摸出一個軟軟(或硬硬)的東西。
。2)當幼兒摸出后,鼓勵幼兒說出物體名稱,豐富對軟硬物體的認識。
教師:你摸到的這個軟軟(或硬硬)的是什么東西?
4、游戲“送禮物”。
。1)師幼共同合作,將摸袋中軟硬不同的物體加以歸類。
。2)教師將兩只小動物分別擺放在不同的位置,引導幼兒送禮物。
教師:摸摸捏捏這兩只小動物有什么感覺?想一想,軟軟的禮物送給誰?硬硬的禮物送給誰?
(3)幼兒分組自由從摸袋中摸出軟硬不同的物品,分別送到相應的小動物面前的筐里。
5、鞏固對軟硬物體的認識。
(1)引導幼兒觀察并檢查筐內的軟硬物體是否歸類擺放的,如果有放錯的,大家一起重新歸類。
。2)引導幼兒自由講述周圍軟硬不同的物品,進一步鞏固對軟硬的認識。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運用觸摸的方法感知身邊的物體,尋找哪些是軟的?哪些是硬的?
科學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感知襪子的特征和不同用途。
2、初步形成“雙”的概念。
3、嘗試按特征自己整理襪子,體驗成功的愉悅。
活動準備:
神秘箱一個,多彩的襪子若干雙。
重難點分析:
重難點:感知襪子的特征和不同用途。
活動過程的分析:
一、感官感受,初步了解襪子的特征
1、出示神秘箱,請幼兒摸摸里面有什么?
2、教師打開箱子后,舉起箱子把襪子抖下來,落在桌面上,讓幼兒觀察。
二、觀察比較,進一步了解襪子的特點
1、教師請幼兒找一找老師的另外一只襪子,引導幼兒說出為什么這只襪子是老師的。(讓幼兒感知一雙襪子要顏色一樣、大小一樣、花紋一樣。)
2、教師小結:剛才找到顏色一樣、大小一樣、花紋一樣的襪子,跟老師腳上的是一雙,它們是好朋友,誰也不能離開誰。
3、請幼兒摸一摸襪子,說說摸上去什么感覺,看上去什么樣的,什么顏色的`。
4、請幼兒說一說襪子有什么用呢?
三、運用認知,整理操作游戲
1、老師家的襪子小鋪要開張了,請小朋友幫老師家的襪子整理一下,一雙一雙地夾起來。
2、交代操作要求。
。1)衣架兩頭有兩個夾子,請大家找出一雙襪子夾在夾子的兩端。
。2)請個別幼兒操作。
3、請幼兒找一個空的位置幫忙整理襪子。
4、評價、小結。
四、延伸活動:了解襪子的種類。
科學活動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探索活動,知道手電筒是多種多樣的,能夠幫助人們照亮。
2.學習用推、按、擰等方法開手電筒。
活動準備:
1.各種不同形狀,不同開法的手電筒。
2.圖片《手電筒亮起來》。
活動重點:
認識不同外形的手電筒,了解手電筒的用途。
活動難點:
學會用不同的方法開手電筒。
審美元素:
在活動過程中,鼓勵幼兒大膽探索,通過用推、按、擰等方法打開手電筒,體驗探索的樂趣。感受利用電光進行的手影、彩影等游戲所帶來的快樂。
活動過程:
1.出示手電筒,供幼兒認識,觀察。
師:小朋友們看這是什么呀?(手電筒)手電筒是什么樣子的?(長長的,里面有電池,有小燈泡,開關)
2.引導幼兒自由觀察、擺弄手電筒,感知手電筒的不同外形特征:
師:今天小朋友們也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手電筒,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幼兒相互觀察同伴手中的手電筒,你們手中的手電筒一樣嗎?(不一樣,形狀不同,有的大、有的小,顏色不同)你手中的手電筒是什么樣的?(請幼兒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手電筒是什么樣的)
3.和幼兒一起討論手電筒的用處:
師:手電筒有什么用處?在什么時候你要用到手電筒?
師小結:手電筒主要是人們用來照明的,天黑了,人們走夜路時要用手電筒來照亮路,家里停電了,我們也用手電筒照亮屋子等等。
4.幼兒自由探索,嘗試開各種各樣的手電筒。
(1)幼兒自由探索使用手電筒。
。ǎ玻┮龑в變航涣髟谔剿鬟^程中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在幼兒探索的基礎上,幫助幼兒總結:電筒是各種各樣的,打開的方法也不一樣:有的手電筒開的時候要推一下,有的要轉一下,有的要按一下。
5.出示圖片《手電筒亮起來》,讓幼兒一起玩"手電筒的游戲"。
科學活動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觀察并且了解動物與人一樣也有家,有自己的生存環(huán)境。
2.知道不同小動物有不同的居住地,能初步學習按動物的居住場所進行分類。
3.培養(yǎng)幼兒愛護小動物,愛護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動物的家》
2.山林,土壤、草叢、水的大掛圖。
3.各種小動物的頭飾。
活動過程:
1.觀看課件,并思考:
。1)課件中有哪些小動物?說出動物的名稱
。2)這些小動物有家嗎?它們的家都在什么地方?
2.再次播放交互式白板課件,呈現(xiàn)不同動物居住場所的圖片,請幼兒說說這是誰的家?并把相應的小動物送回家。
3.學習按動物的.居住場所進行分類。
如:山林——獅子,老虎,熊貓等。
土壤——蝸牛,蜈蚣等
水——鯊魚,魚,蝦等
4.請幼兒戴上頭飾,扮演小動物回自己的家,再次加深幼兒對不同動物的不同居住環(huán)境的印象。
5.再次播放課件,請幼兒觀看環(huán)境污染,小動物的家遭到破壞的情境,請幼兒討論:
“如果小動物們失去了家,會怎么樣?”
——動物失去場所,會面臨死亡。
——所以要保護大自然,保護小動物們的家,讓小動物們生活得開開心心的。
6.參與操作課件中的交互式游戲,指出哪些做法是正確的,送給他們小紅花,哪些是錯誤的,及時進行制止。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活動教案[精選]07-25
科學的活動教案11-25
科學活動教案02-16
科學活動教案06-14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07-20
【經典】科學活動教案07-20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07-26
科學活動教案(經典)07-27
[經典]科學活動教案07-29
科學活動教案【合集】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