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大全[6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班教案 篇1
名稱:螞蟻找家
目標:了解螞蟻的生活習性。
準備:
1、餅干屑、糖、調(diào)味品、飯粒等
2、記錄用的紙、筆、
3、螞蟻的課件、黑紙、瓶
過程:
一、投放各種物品,吸引螞蟻。
到屋外投放各種物品,吸引螞蟻。
二、觀察螞蟻的動態(tài)并記錄
1、觀察什么地方螞蟻最多?螞蟻在干什么?
2、記錄各自的發(fā)現(xiàn)。
三、交流各自的發(fā)現(xiàn)。
1、交流各自發(fā)現(xiàn)螞蟻的情形。
2、討論螞蟻各自有沒有家,他們會把找到的食物怎樣搬運?他們怎樣通知朋友?
3、觀看課件后了解,了解螞蟻的生活習性。
四、延伸活動:
小實驗“螞蟻造家”。
將幾只螞蟻放在裝土的`瓶子中,先觀察瓶中的土是怎樣的?然后用黑紙將瓶包住,數(shù)天后觀察土里的變化?
小班教案 篇2
其實幼兒在角色游戲中是最能夠發(fā)揮其最大潛能的,角色游戲的材料、人數(shù)等都直接影響到了幼兒在游戲中的情況,因此,就角色游戲這一內(nèi)容我們幼兒園和牌樓幼兒園進行了一次聯(lián)誼。
我們針對小班年齡的幼兒的角色游戲情況進行了一次經(jīng)驗的分享,在聯(lián)誼中牌樓幼兒園的老師們對于小班幼兒的.角色游戲的特點進行了梳理,她提到小班幼兒對角色游戲很有興趣,但是往往不能意識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會重復操作自己的角色,依賴于主題提供的東西。而我們現(xiàn)在主題替換得又快,所以幼兒在活動時具有不穩(wěn)定的特點,對于規(guī)則的了解比較差,幼兒彼此間缺少交往,自己不會解決矛盾,例子:娃娃家的媽媽抱著娃娃,聽到菜場的聲音就夾著娃去了,聽到別的地方的聲音把娃娃一扔就走了。老師要增強幼兒的角色意識,家庭成員扮演爸爸媽媽司機等,知道角色的名稱。在老師的幫助下能夠整理玩具、愛護玩具。
所以我們在進行角色游戲時,要考慮到幾方面的問題:創(chuàng)設主題條件,提供形象主題材料,不要求品種多,但是數(shù)量要多,提供角色標記。比如:廚師需要帽子、服務員的圍裙、小汽車的司機需要方向盤、媽媽需要圍裙、醫(yī)生要白帽子、白大褂等提醒幼兒的角色,老師要在游戲中提醒幼兒的角色意識。允許幼兒在游戲中扮演相同的角色,教師不應進行過多的干涉,比如兩個幼兒要當媽媽老師可以同時開設兩個娃娃家,在角色游戲中老師以角色身份進行游戲,老師先去銀行取錢再去菜場買菜再去娃娃家做客,這樣老師能夠了解每個區(qū)域幼兒的游戲情況。在講評時,比如在進行娃娃家的講評時,老師可以請娃娃家的爸爸媽媽重復一遍游戲情況,運用情景再現(xiàn)的講評方式,促進幼兒游戲水平的提高。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觀察初步了解手指的名稱及用途。
2、發(fā)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錄有《我有一雙小小手》的磁帶、錄音機;手的掛圖一張。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引出課題《我有一雙小小手》。
十個好朋友,你有我也有。
五個在左,五個在右。
只會干活,不會開口。
二、認識自己的手。
1、引導幼兒觀察自己的手,教師提問:小朋友的手是什么樣子的?哪兒是手心?哪兒是手背?哪兒是手指和手指甲?你有幾只手?每只手有幾個手指頭?
2、認識并學說手指名。
(1)師:“(伸出雙手)小朋友你們也和老師一樣都有一雙手。它們是好朋友,非常友好,互相幫助,還幫我們做了許多好事。(做神秘狀)小朋友,手指在說話呢,讓老師聽一聽它們在說什么(做傾聽狀)。噢!它們在說,小朋友都有好聽的.名字,可是我們沒有名字。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給手指起個名字好嗎?”
(2)師:“(伸出大拇指)小朋友,你們看它是家里最大的,我們就叫它大拇指吧!”(幼兒學說“大拇指”)
“(伸出食指)它在大拇指的旁邊,在點數(shù)和拿食物的時候經(jīng)常用到它,就叫它食指好不好?”
“(伸出中指)它在中間,又是個子最高的,就叫它中指吧!”
“(伸出小指)它最小,就叫它小指!”
“(伸出無名指)我們給它起個什么名字呢?咱們一起動動腦筋(做思考狀)可名字都讓它們幾個占去了,沒有名字了。哎,小朋友,沒有就是無,那么我們就叫它無名指吧!”
(3)教幼兒學讀兒歌《手指歌》,并表演相應的動作。
3、做“玩手指”游戲。
(1)教師伸出手指或出示圖片,請全體幼兒或個別幼兒說出它的名字。
(2)引導幼兒按教師指令,讓某個手指“彎下去”或“站起來”,練習手指的靈活性。
4、啟發(fā)幼兒聯(lián)想手還有什么用?用“我們的手做什么?”說一句話。
四、活動延伸
1、在一日活動中,讓幼兒反復練習伸手指,說指名。
2、開展“我的小手真能干”活動,鼓勵幼兒學著用手做自己能做的事。
活動的設計反思:
在設計活動時,我首先考慮到以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思維能力和活動的趣味性,盡力讓幼兒能積極地參加活動。
活動過程反思:
1、對幼兒發(fā)展的反思,在整個活動中,先讓幼兒猜謎語,猜到是手后,認識自己的小手及每個小手指的名稱,接著做表演動作讀兒歌。讓幼兒知道自己的小手原來這么靈巧;顒又性O計了多種形式,使課堂氣氛活躍,激發(fā)了孩子的參與興趣,為有效達成目標做好了鋪墊。因此,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都表現(xiàn)得不錯,積極性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反思,我是個轉崗教師,還沒有真正接觸幼兒,是剛接觸幼兒教育,所以對這班的幼兒的基本情況不夠了解,對他們的經(jīng)驗水平、學習的特點和個性特征都沒有很好的掌握,所以沒有很好地把握教育內(nèi)容的核心及其發(fā)展線索,所設計的活動方案可能沒有促進幼兒很好的發(fā)展。
3、對師幼互動的反思活動:開始是用謎語導入新課,之后教師用多種形式引導幼兒認識手指的名稱、讀兒歌、做手指游戲、想象手指的用處等,使幼兒在游戲中發(fā)展了多種思維。但對個別膽小的幼兒還沒夠關注。
4。、如果讓你重新上這節(jié)課,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jié)課,我會與其他教師共同學習,在活動設計上多花點心思,把活動過程設計得更有趣些。要多照顧膽小的幼兒,讓他們多說,使全體幼兒全身心的投入活動中。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染纈工藝的特點和歷史,以及圖案的基本知識。
2、掌握染纈的基本方法和要領,在實際操作中感受色彩的變化與韻味。
3、培養(yǎng)學生耐心、細致的學習態(tài)度和對民間傳統(tǒng)藝術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各種圖案的折疊方法,運用不同折法、染法設計制作出漂亮的花手帕。
教學準備:
課件、生宣紙、餐巾紙、彩色墨水、染紙作品等。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變一個魔術,想不想看?”教師表演變花手帕魔術。
2、教師小結:老師變出來的手帕漂亮嗎?(漂亮)其實剛才老師表演的這個魔術是借用了我國傳統(tǒng)的民間手工藝——染纈的制作方法,只是把傳統(tǒng)制作中的布換成了紙。
3、簡介民間手工藝——染纈。
“我這里收集了一些資料,誰來讀給大家聽?”出示課件,學生念讀。
4、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玩一個制作花手帕的游戲。
板書課題:花手帕。
二、學習染制步驟和方法。
1、出示準備材料,學生回憶變魔術似的情境。
“大家看,這就是老師變魔術的神奇道具:好玩的彩色水、調(diào)色盤、生宣紙。通過觀看剛才的魔術表演,誰能說一說老師在變花手帕時用了哪些步驟?”(學生發(fā)言)
教師板書:折——染
2、學習折法:
。1)、“怎么折呢?有哪些折法?老師這里有幾幅圖案,他們都是用不同折法染成的`,你能找到他們的折法嗎?”(田、米、川、州、井的折法及相應染出的作品。)“那同學們能試著折一下他們嗎?”師生共同練習田、米、川、州、井的折法。
(2)、尋找更多不同折法!敖酉聛恚覀儊硗?zhèn)挑戰(zhàn)智力的游戲,比比誰最聰明,看誰能找出更多不同折法。”學生練習后說說自己找到的折法。
。3)、教師小結:同學們很聰明,看大屏幕,這里有許多不同的折法,因為折法不同,所以染出的圖案也會不一樣。而我們折出的田字格、米字格等,我們
叫他--------基本骨架(板書)
3、學習染法:
“學會了折法,那要怎么染,有哪些染法呢?”學生回答。
。1)、教師示范浸染,學生觀察,提醒學生:染色時要注意時間的控制,浸在彩色水中的時間長則吸色多,染色的面積大,反之則小。
。2)、教師示范點染學生觀察回答。(點染時因為彩色墨水擠出的水量過少,有時會染不到反面,所以同學們在染色時注意看看反面的染色情況。)
(3)、演示撞水法。除了浸染和點染外,還有一種方法叫做撞水法,就是用清水點已經(jīng)染了色的地方,從而顯現(xiàn)出淡色斑痕。
三、欣賞不同折法染制完成的作品。
師:接下來,我們一起欣賞一些不同折法和不同染法染制出來的花手帕作品。(出示欣賞圖片)
四、學生初次嘗試制作。
1、看到這么多美麗的作品同學們都躍躍欲試了,那就讓大家來一展身手試一試,用我們學到的步驟方法染制一張花手帕并注意找一找你在制作中遇到了什么問題?(播放音樂)
學生開始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2、請說一說自己在制作中遇到了什么問題?怎樣解決?(學生自由發(fā)言)
3、選擇不同效果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學生評一評,不好的作品問題在哪?
五、學生再次自主創(chuàng)作。
經(jīng)過第一次的制作有的同學嘗到了成功的滋味,有的同學作品不理想。不過沒關系,別灰心!剛才我們已經(jīng)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那么,我們再來制作一次,記住制作中的注意事項,爭取染制出更美麗的花手帕。
1、制作要求:每人制作2~4張作品,用先折疊再染的方法自己設計一張有特色的花手帕,在做以前,你要想一想可能出現(xiàn)什么效果?哪些顏色搭配才好看呢?注意畫面色彩的控制,應以一種顏色為主,色度要有深淺的變化。染色時要注意時間的控制,浸在彩色水中的時間長則吸色多、染色的面積大,反之則少、染色的面積小?纯凑l的制作最有創(chuàng)意。
2、學生制作,教師隨堂巡視指導,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提請注意,浸染得好的應叫學生適可而止。
六、作品評價交流與拓展。
1、展示作品,學生評一評:你喜歡哪幅作品?它有什么特點?
2、我們還可以再變魔術把這些美麗的花手帕變成夠多有趣的東西。(展示用花手帕制作的各種創(chuàng)意作品)
3、教師總結:同學們,老師很高興,因為每個同學都在用心創(chuàng)作,今天我們學會了染制美麗的花手帕,大家表現(xiàn)都非常出色,從中我們也得到一個啟示我們只要有一雙靈巧的手,一個善于創(chuàng)新的大腦,就能將平凡幻化為神奇!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玩一玩、想一想、說一說,初步了解顏色的簡單變化。
2、激發(fā)幼兒對科學小實驗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三個瓶蓋上涂有不同顏色的透明塑料瓶。
2.幼兒人手一個瓶子,瓶中有部分水、一根棉簽;每組三個顏料盤,分別是紅黃藍三種顏色、一塊抹布。
活動過程:
1.以變魔術的方式,激發(fā)幼兒探索的興趣。
搖一搖手中的瓶子,讓水的顏色發(fā)生變化。
"水變成什么顏色了? 為什么會這樣呢?"
2.再出示一個準備好的瓶子,請幼兒觀察:水會變顏色的.秘密。
小結:瓶蓋上有顏料,顏料溶化到水里面,顏色就變了。
3.示范如何讓水變顏色。
4.小結操作過程:
1)打開瓶蓋,
2)用棉簽涂上一種顏料,放在桌上。
3)擰緊瓶蓋,搖一搖。
5.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6.小結活動。
引導幼兒用"我最喜歡X色,我做的是X色瓶子"的句式說說自己的游戲結果。
7.幼兒再次游戲。
嘗試在瓶蓋上涂上另一種不同的顏色,看看水變成了什么顏色?
8.說一說自己的水變成了什么顏色?是哪兩種顏色變成的?
引導幼兒用"我用X色和X色,作出的是X色瓶子"的句式說說自己的游戲結果。
8、對活動進行總結,結束活動
師:今天我們一起玩了有趣的顏色,發(fā)現(xiàn)了顏色的秘密,今后我們要把這許多五彩冰粉的顏色運用到美術活動中去,讓我們的作品變得更加美麗。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設計】
小板凳是我們農(nóng)村地區(qū)最常見的家庭用品之一,每家每戶用它來坐著洗衣服、洗腳,到了夏天還用它來納涼。記得我小時侯就經(jīng)常和小伙伴們一起圍繞著小板凳開展過一系列的游戲活動。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現(xiàn)在的家庭里傳統(tǒng)的四條腿的小木凳逐漸消失了,現(xiàn)在的孩子們也不像我們小時侯再對小板凳有那么多的想象空間,去制造各式各樣的玩法了。課程指南指出“借助各種材料和器械進行活動,嘗試新的內(nèi)容和玩法從而獲得身體運動的經(jīng)驗”,這是幼兒運動活動的特性。結合我們對鄉(xiāng)土游戲的理解和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因此我設計了這一活動,旨在抓住這一具有鄉(xiāng)土特色游戲的尾巴。在這個活動中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主要是想讓幼兒通過接觸板凳產(chǎn)生興趣從而有意愿參與教師所設計的'活動中來,第二個環(huán)節(jié)第三個環(huán)節(jié)通過讓幼兒自主的玩,使他們愿意大膽的參與玩板凳,體驗玩鄉(xiāng)土游戲的快樂。
【活動目標】
愿意參與玩小板凳的游戲,體驗鄉(xiāng)土游戲的快樂。
體驗游戲的快樂。
引導幼兒樂于交流,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人手一個小板凳,繩子若干,竹竿若干,沙包若干。
【活動過程】
1、引起幼兒興趣。
、龠@是什么?(小板凳)②請你們坐到小板凳上
2、念兒歌“排排坐”兩遍
3、請幼兒自己玩板凳
師:預測玩法:①接橋;②學著騎馬;③倒著開車;④拿繩子拉車;⑤坐凳子上跳下來;⑥拿竹竿抬凳子;⑦拿凳子搭房子;⑧搖小船。
4、集體游戲:拖車運貨
玩法:板凳反放,用繩子穿過板凳的腿,形成拖拉小車,將小沙包放在車上從一個籃子運到另一個籃子。
5、結束,師將凳子反放,學會搖啊搖,引起幼兒興趣,在區(qū)角或以后的活動中有延伸。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9-19
小班教案[精選]07-22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9-02
(精選)小班教案09-12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8-02
小班教案(精選)07-30
小班教案【精選】07-31
小班教案07-20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