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和氏獻璧》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和氏獻璧》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和氏獻璧》教學反思1
從淮北聽名師授課回來,收獲頗多,但真正要把這種收獲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體現(xiàn)出來并非是件容易的事。像名師那樣吧,是盲目的模仿,更何況我也沒名師那種駕馭課堂,隨機應變,順血二導的能力。搞不好會東施效顰鬧出笑話。課堂沒變化吧,那豈不是白跑了一趟?真難!
最終自己抱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上完了《和氏獻璧》一課,一堂課下來自己感受頗多,學生這不是完全能自己來完成課堂內容嘛!以前怎么就放不下呢,費上時間精力辛辛苦苦的備出課來,課上只能引起幾個學生的“興趣”,老師是唾液漫天飛揚,嗓子干啞,學生是昏昏欲睡這又是何苦呢?我們的語文課堂應是活的、動的、充滿生機的;是能打動孩子那純真的心靈,讓孩子展現(xiàn)出燦爛的笑容或是留下感動的淚的。
教學中,我從卞和的動作神態(tài)以及語言入手,用“卞和捧著那塊石頭,在楚山腳下一連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眼淚流盡,血都流了出來!焙汀啊也⒎菫槭ルp腳悲傷,而是痛心有人把寶石看成石頭,把堅貞之士當作騙子,這才是我悲傷的原因!’”這兩句話統(tǒng)領教學,使課堂教學的思路清晰。我先讓學生自由讀課文找出描寫卞和動作神態(tài)的句子(“卞和捧著那塊石頭,在楚山腳下一連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眼淚流盡,血都流了出來。”),因為整篇課文就那么一句描寫卞和神態(tài)動作的句子,所以學生很容易就能找到。然后我讓學生理解這句話,并結合學生的理解讓學生反復練讀這句話,體會卞和的痛苦之心。學生了解了這句話的含義后,問學生:卞和如此痛苦的原因是什么?引出卞和說的話(“我并非為失去雙腳悲傷,而是痛心有人把寶石看成石頭,把堅貞之士當作騙子,這才是我悲傷的原因。 保。然后我讓學生自由匯報,抓住對“堅貞之士”這個詞的理解回到課文的前兩段,看看卞和前兩次獻璧的結果,讓他們體會、理解人物的品質。搞清楚卞和痛苦的真正原因,從而深刻地感受卞和的忠誠。這么設計,脫離了繁瑣的分析,給了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讓學生做了學習的主人。
在教學時,我還對文本進行了加工處理,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我在教學卞和第一次獻璧時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你認為卞和第一次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去獻璧的?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還有在最后,我問學生:學了課文你有什么話要說?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再一次被激發(fā),他們發(fā)言踴躍,思維活躍,其中不乏一些個性化的回答。如:“我覺得卞和太笨了!這樣做太不值得!”“我覺得玉匠太不負責了應該治他的罪!”“卞和可以把這塊璧買了,把所得的錢用來救濟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不也是一種對國家的忠誠嗎?”等等。其實學生的回答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上У.是由于時間關系我沒能讓學生進一步去探討這個問題就草草地進行了總結。我覺得學生們有這樣的想法也是無可厚非的,。我在試教時也有同學提出過這個問題,事后有不少老師提醒我要把握住課文的中心,不能偏離了主題。當時我也為這個問題所困惑了好幾天。到底如何去解決這一問題,我沒少費心思?墒冀K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最有效的合適的辦法。后來我索性不去考慮了,隨便學生怎么說吧。恰恰這節(jié)課學生又提出了這個相同的問題,F(xiàn)在靜心想來,學生有這樣的想法也不為過。畢竟讓一個生活在現(xiàn)代的開放的社會里的小學生去單純地看待和接受這樣一個歷史故事和人物也太過于牽強了。社會文明已經(jīng)進入到了二十一世紀,我們都提倡以人為本,關愛生命,厲王和武王那么輕易就把汴和的腳砍掉,汴和卻還要對他們忠心耿耿,這種愚忠根本不值得提倡。人的思想觀念、價值觀念會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變化,并非一成不變。因此,我認為教師在教學時應大膽突破教材預設的思想局限,甚至大膽地推翻歷史上沿續(xù)幾千年的說法。這樣,我們的教學才會海闊天空,我們的思想才能不斷地躍上一個新的境界,我們也才能培養(yǎng)出有獨創(chuàng)精神的一代新人。其實學生能有這樣的想法恰恰說明了他們對課文已經(jīng)進行了深入的探究,而且學生不唯書,不唯權,只唯實的精神是難能可貴的。一切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正是從懷疑開始,我們的課改不正也是倡導大膽質疑,張揚個性嗎?向權威挑戰(zhàn)——我們新時代的教育就是需要這樣的學生,這樣的學習精神。
在教學中,我注重指導學生讀文章,在讀的過程中,讀出人物的不同心理來。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和體驗,讓學生在獨立,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礎上平等對話,以讀悟情,培養(yǎng)讓學生主動領略和體會語言文字,在體會語言文字中積累語言,陶冶情操,實現(xiàn)用人物的神態(tài)、語言來體悟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點,使學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感受卞和的忠誠。
人們常說“教學是一種遺憾的藝術”,通過這次教學活動,我深刻地理解了這句話的含義。在這次教學中,也發(fā)現(xiàn)了不少問題,在今后的教學中,要進一步改進:
對學生的評價還不夠及時,評價的語言還不夠豐富。評價學生,是對學生現(xiàn)階段學習方法的一個小結,也是調動其他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一個手段,因此做為老師一定要關注并評價每一次學生的發(fā)言,用真心的鼓勵換取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中沒有適當?shù)狞c睛之筆。當學生體會到人物的品質時,做為教師要有梳理、概括學生的零亂的發(fā)言的能力,把學生語言中提到的閃光點做一下恰當?shù)慕Y語,這樣對文章的內容學生就會產(chǎn)生整體的認識。我在這方面做得還不夠。
《和氏獻璧》教學反思2
《和氏獻璧》是一個在中國歷廣為流傳的故事。楚國時期,一個叫卞和的人,他把一塊含有珍貴玉石的石頭獻給國君,卻被誣為欺君,砍去左腳。歷經(jīng)三代,卞和失去雙腳仍然堅持自己的信念,終于使楚文王破璞得玉,遂名之為“和氏璧”。
這篇課文作為本單元的第二篇主體課文,旨在使學生能夠通過一塊石頭,結合重點詞句,體會到文章中所蘊含的道理,掌握正確的讀書方法。課文中所講的故事雖然離學生的實際比較遠,但語言通俗易懂,生動感人,其中“寶玉,卻被說成是普通的石頭;堅貞之士,卻被說成是騙子,這才是我悲痛的原因!”是全文的中心,告訴我們忠貞是做人最寶貴的品質。
學生已經(jīng)有三年的學習經(jīng)歷,掌握了一些學習語文的方法,具備一定的語文學習能力。本課雖然離學生的生活實際比較遠,但語言通俗易懂,感情強烈,很容易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文中含義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既是學生理解學習上的重點、難點。也是激發(fā)學生思維的興奮點。因此,對本課的教學,可以從“悟”字出發(fā),著眼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我創(chuàng)生,悟情悟理。但是本文所講述的故事的發(fā)生時間離現(xiàn)在很遠,故事的歷史背景學生不太熟悉,會影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因此,課前搜集與本課有關的資料對于學生學習好本課有一定的作用。
按照預設的教學計劃完成了整堂課的教學,有幾點值得自己深深地思索。
一、小組合作初顯能力
隨著學生年齡增加,我們班級內的小組合作方式漸漸成型。課內多次小組有效合作,生生互學、互動,四人小組分工匯報,學生善于從別人觀點中提取自己所需信息,這是學校堅持提倡四人小組合作學習的結果。以后我可以嘗試小組內的成員到其它小組里交流,起到合作學習的根本目的。
二、學生思辨能力的提升
課堂上,學生有疑惑,有思考,有理解;氐轿闹姓页霰搴腿潍I璧的不同和相同之處,絕大多數(shù)學生能夠抓關鍵句和關鍵詞理解,表格學習方式一目了然,應正皮亞杰兒童思維發(fā)展理論中具體運算思維階段是這個階段兒童發(fā)展的特征。
三、老師引導過多局限學生語言表達
縱觀課堂,我的提問和引導太過于繁雜,生怕學生游弋于標準之外,灌輸太多,學生生成太少。古今對照的原文也沒有過多比較和朗讀體會是一大敗筆。我們“三主”創(chuàng)新性課堂所追求的就是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讓學生全方位地創(chuàng)造性學習。
四、大膽預設不能脫離文章主旨
在備課之時,請教幾位老師后我大膽把卞和頂撞玉匠的行為歸謬于卞和不講究語言藝術,性格莽撞,和后面他的結果有必然聯(lián)系,引申到現(xiàn)實社會中我們應該注重語言的藝術,換一種方式說話以達到別人的理解。后來經(jīng)過專家的指點,我應該多了解時代背景,不能脫離了文章的主旨,也就是說對卞和說的這句中心句“寶玉,卻被說成是普通的石頭;堅貞之士,卻被說成是騙子,這才是我悲痛的原因!”沒有更好的把握和琢磨。
一堂課下來,我收獲的不僅僅是自己能力亟待提升,更重要的是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上更好地展示自己,一課一得是的目標!
《和氏獻璧》教學反思3
抓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是閱讀教學中的一種重要方法,在《和氏獻璧》這課的教學中,我就采用了對比的方法讓學生學會怎樣抓住重點詞句來體會課文。從學生的反饋來看,效果不錯。
師:請孩子們齊讀5-7自然段,思考:第三次獻璧時,卞和是否直接將璧獻給文王?而是怎么做的.?
生:卞和沒有直接將璧獻給文王,而是捧著那塊石頭,在楚山腳下一連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雙眼淚盡,血都流了出來。
師:讀了這個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你從哪些詞語感受到的?
生:讀了這個句子我感覺卞和很傷心。
師追問:你從哪些詞語感受到的?
生沉默。
師相機出示對比句式:“卞和捧著那塊石頭,在楚山腳下一連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雙眼淚盡,血都流了出來!焙汀氨搴湍弥菈K石頭,在楚山腳下痛苦了三天三夜,哭得眼淚都流完了。”
師:仔細讀這兩個句子,體會它們有什么不同?你認為哪個好?為什么?
生一:第一個句子是“捧著”,而第二個句子是“拿著”;
生二:第一個句子是“一連痛哭了三天三夜”,第二個句子只是“痛苦了三天三夜”。
師:相比,多了哪個詞語?
生二:多了“一連”這個詞。
生三:第一個句子是“直哭得雙眼淚盡,血都流了出來”,第二個句子只是“哭得眼淚都流完了”。
師:你認為哪個好?請你結合一處不同說出自己的理由。
生一:我認為第一個句子好。因為捧著說明卞和很小心,而“拿著”覺得很隨便。
師追問:為什么卞和會這么小心呢?
生一:因為和氏璧很珍貴,他怕把璧弄壞了。
師:說得非常好,希望下一個同學也能像他一樣抓住重點詞來談體會。
生二:我也認為第一個句子好。因為“一連”這個詞語說明卞和一直在哭,中間沒有停過。由此可以看出他非常傷心。
生三:我覺得第一個句子好。因為第一個句子說明了卞和哭的程度,不僅眼淚流完了,而且血都哭出來了,更體會出他的難過。
在這個小片段中,我就通過對比的方法,降低理解的難度,讓學生學會在對比中找準關鍵詞,從而通過關鍵詞體會人物的情感。在今后的教學中還可以多運用這種教學方法。
《和氏獻璧》教學反思4
《和氏獻璧》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奇妙的石頭"主題中的一篇主體課文。在教學中,要注意從課本內容到生活實際,從課內知識到課外知識的拓展與延伸!逗褪汐I璧》這篇主體課文是一貫在中國歷史上廣為流傳的故事。
我所教學的是《和氏獻璧》這篇課文的第1課時。它的教學目標是:
學習《和氏獻璧》這篇課文,讓學生了解課文告訴我們什么是真正的寶石--忠誠是做人最寶貴的品質;結合上下文理解"我并非為失去雙腳悲傷,而是痛心有人把寶玉看成石頭,把堅貞之士當騙子,這才是我悲傷的原因啊"這句話的`含義。在教學前,與學生一起收集關于"和氏璧"的資料,初感知。
《和氏獻璧》在教學時,為了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我從課題入手,讓學生理解"獻"、"璧"的意思,導入新課,并質疑。
然后,在新課的教學時,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了使學生能在民主平等、和諧活躍的氣氛中學習,我設計了三個步驟。
第一步,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你正在瀏覽《老百曉在線》提供的文章
1、讓學生默讀課文,并指名說說:讀了課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說說:和氏獻了幾次璧玉?使學生整體感知課文。
第二步,再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學習卞和第一次、第二次獻璧。學生自愿起立朗讀,知道卞和前兩次獻璧的結果。
2、學習卞和第三次獻璧。讓學生在小組中學習卞和第三次與前兩次有什么不同?畫出描寫和氏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的句子讀一讀,體會體會;
思考討論:卞和為什么把寶玉捧在手里,哭了三天三夜,直到眼淚流盡?這時,并引導學生讀上下文,從而理解"捧"在這里的含義及如此悲傷的原因,再讀卞和說的話,談一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不是真誠、忠心的人,才是最痛心的事,最后把領悟的內容有感情地朗讀出來。
3、讓學生審題:"和氏獻璧"他獻出的是什么?進一步理解課題的含義。
最后,拓展延伸學習,讓學生將自己收集的關于"和氏璧"的資料,互相交流。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既說明玉的珍貴,又襯托出卞和的忠誠之心。并布置作業(yè):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交流自己了解、搜集的和氏璧的故事。
《和氏獻璧》教學反思5
《和氏獻璧》是北師大版三年級第六單元"奇妙的石頭"主題中的一篇主體課文。這篇主體課文是一貫在中國歷史上廣為流傳的故事。
學習《和氏獻璧》這篇課文,讓學生了解課文告訴我們什么是真正的寶石--忠誠是做人最寶貴的品質;結合上下文理解"我并非為失去雙腳悲傷,而是痛心有人把寶玉看成石頭,把堅貞之士當騙子,這才是我悲傷的原因啊"這句話的含義。
《和氏獻璧》在教學時,為了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我從課題入手,讓學生理解"獻"、"璧"的意思,導入新課,并質疑。
然后,在新課的教學時,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了使學生能在民主平等、和諧活躍的氣氛中學習,我設計了三個步驟。
第一步,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讓學生默讀課文,并指名說說:讀了課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說說:和氏獻了幾次璧玉?使學生整體感知課文。
第二步,再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學習卞和第一次、第二次獻璧。讓學生抓住重點語句讀一讀并說一說自己的理解,并從中得出卞和前兩次獻璧的結果。
2、學習卞和第三次獻璧。讓學生在小組中學習卞和第三次與前兩次有什么不同?找出描寫和氏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的句子讀一讀,體會體會;
思考討論:卞和為什么把寶玉捧在手里,哭了三天三夜,直到眼淚流盡?這時,并引導學生讀上下文,從而理解"捧"在這里的含義及如此悲傷的原因,再讀卞和說的話,談一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我并非為失去雙腳悲傷,而是痛心有人把寶玉看成石頭,把堅貞之士當做騙子,這才是我悲傷的原因啊!最后把領悟的內容有感情地朗讀出來。
3、讓學生審題:"和氏獻璧"他獻出的是什么?進一步理解課題的含義。
卞和一次又一次地冒著生命危險去獻璧,他主要是為了向歷代君主、向人民表達自己的忠誠,因此卞和獻出的不僅是寶玉,而主要的.是一顆忠誠的臣子之心!
最后,拓展延伸學習,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課文中的人物那個人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有什么話想對他說嗎?通過這一活動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既說明玉的珍貴,又襯托出卞和的忠誠之心。并布置作業(yè):1、收集帶有“玉”的成語,了解它們的意思。2、同學間互相推薦有關和氏璧的故事讀一讀。3、將學習了這篇文章后你的感想寫到練筆本上,明天同學們進行交流。
《和氏獻璧》教學反思6
記得,20xx年在觀摩竇桂梅、孫雙金等名師的現(xiàn)場教學后,我有種熱血沸騰的感覺,當時印象最深刻的是課堂教學一定要主線明確,而這條主線必須是自己對教材的深讀熟思、精心琢磨后的成果,這條主線就是課堂教學的靈魂,就是教材的精髓。此后,我在自己的語文教學中開始這種嘗試、摸索,或許有時做的很粗糙,但確實對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起到了巨大作用。今天,我就以《和氏獻璧》為例談談自己的`成長與進步。
初讀《和氏獻璧》覺得這故事如此精短,一讀就通,怎么用、怎么講?當十幾遍讀下來,感覺這文章有嚼頭,最終我確立了以 “獻”字為主線,以關鍵詞句為突破口,理清人物內心世界的教學思路。課堂上我從課題入手,先理解“獻、璧”的意思,指導孩子們查字典、聯(lián)系生活中的實例理解何為“獻”,它同給是否一樣,使孩子們初步感知到卞和對國家的忠心、對楚王畢恭畢敬的誠心,為后面的學習鋪路搭橋。再以“卞和抱著這塊石頭,連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血都留了下來”拋磚引玉,引導孩子們反復朗讀體會之后比較抱字的表達效果,從而與“獻”字融為一體,再次感受卞和的忠心耿耿;接著,我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想象空間,假如你是卞和,在接連兩次獻璧之后痛失雙腿,是否會第三次獻璧?為什么?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紛紛暢談,“如果我是卞和,我還會第三次獻璧,如果不去獻璧,那人們就認為我真的是個騙子,為證明自己不是騙子,必須獻璧!薄叭绻沂潜搴,我還會第三次獻璧,這樣才能讓無價之寶的說法得到證實!薄 如果我是卞和,我不會第三次獻璧,因為我不想再讓自己的身體遭受痛苦,不值得。”……學生的爭議在我的意料之中,課堂上每個學生有所想、有所表達,這不就是我們所追求的嗎?最后,回歸整體,回味全文,結合自己的想法再次探討卞和的“獻”的價值、意義,從而讓學生的學與個性體驗巧妙結合。
這堂課我上的激情飛揚,學生熱情洋溢,我想正是有了課堂主線的捕捉,才讓課堂活起來,今后我想在教材主線的捕捉上繼續(xù)努力!
《和氏獻璧》教學反思7
1、鼓勵學生以主人翁的態(tài)度對待學習,努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有些環(huán)節(jié)也較新穎,如“學了課文,你準備給和氏打幾分?”讓學生對教材中的人物進行正確地繼承與批叛,達到揚長避短的教育作用。在課文內容的理解中,老師抓住三次獻璧的不同,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自主感受,通過比較第三次獻璧和前兩次獻璧的不同、找出描寫卞和動作、語言的詞語,達到積累語言,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目的。同時對于一些難以理解的詞語,注重學法的指導,如“獻”字的解釋。
2、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民主、平等、和諧、活躍的氣氛中學習。教師對學生的發(fā)言能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表揚,如“你很棒,提了個重點問題!,“你提的問題很有個性!,“你能通過對比,提出問題,這很好!薄
3、教師具有敏感的課程資源意識,課前立足課本,放眼課外,讓學生廣泛涉獵相關資料,增加感性認識,激發(fā)學生對課文的`學習興趣,促進對課文的理解,使學生由封閉的課堂走向廣闊的世界,溝通了課內與課外,拓展了學習的領域。老師先向學生介紹了和氏璧本屬楚國,后來又是怎樣流落趙國的有關資料。還有學生交流了自己收集的資料,如生1說:“我在課外書中了解了另一個有關和氏璧的故事《完璧歸趙》……”又如生2:我上網(wǎng)查找了有關“玉”的成語資料,如玉石俱焚、冰清玉潔、拋磚引玉、金玉滿堂、如花似玉……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匯報課前搜集的有關資料,并且說明搜集渠道,培養(yǎng)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體現(xiàn)了語文學習的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另附個人的一點看法:
1、在積極倡導自主探究和評價方面還有點欠缺,學生聽寫完后的講評及發(fā)表意見后,老師代替了學生的評價,應把評價的權力還給學生,要注重評價在課堂上的作用,讓學生成為評價的發(fā)言人,成為課堂的主人。
2、教師把問題拋出后,應留給學生思考的余地,不要急于點撥指導。
【《和氏獻璧》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蒙氏工作教學反思02-07
蒙氏工作教學反思11篇02-15
比和比例教學反思02-24
和的加法教學反思02-22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11-22
電流和電路的教學反思12-30
電流和電路教學反思01-06
《平移和旋轉》的教學反思10-25
平移和旋轉教學反思(精選)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