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白鷺》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fā)現(xiàn)自己的講課缺點,那么什么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部編版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白鷺》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白鷺》教學反思1
《白鷺》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它生動地描寫了白鷺顏色、身段的精巧以及覓食、棲息、飛行時的韻味,給人以美的享受,表達了作者對白鷺的喜愛。全文條理清楚,主要寫了白鷺的外形和活動之美,語言流暢而傳神,營造出自然清新而又濃郁綿遠的意韻,恰如清風拂過讀者的心田,又似純凈的溪水蕩滌內心的焦躁與煩悶。
在教學本課時,我的成功之處有以下幾點:
一、邊閱讀邊理解,邊內化邊嘗試著表達。
例如:在學習課文的一至五自然段時,我先讓學生認真閱讀課文,畫出文中描寫白鷺的外形的語句,然后讓學生根據(jù)文中的語句想象一下白鷺的樣子,然后嘗試著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自己通過閱讀課文想象出的白鷺是什么樣子,接下來讓學生再次閱讀課文第一至五自然段,和自己的語言比較一下課文語言好在哪里,最后讓學生嘗試著用課文描寫白鷺的外形的語言的模式描寫一下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外形。這種做法為學生提供了學習語言、運用語言的機會。
二、以問題為引領,圖文對照,理解課文內容。
我在學習課文第6至9自然段之前,先提出問題:讀課文第6至9自然段說一說你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哪幾幅優(yōu)美的畫面?然后引導學生邊觀察插圖,邊閱讀課文。這樣圖文結合很快孩子們就歸納出了“釣魚圖”“望圖”和“低飛圖”。然后引導孩子們品析課文內容。
三、抓住關鍵詞品析課文內容。
例如,在教學“釣魚圖”的時候,我引導學生抓住“釣”字去品味。邊讀課文內容,邊聯(lián)系插圖想象畫面之外的內容:一位老漁翁悠閑地在垂釣,這位悠閑的`老漁翁慢慢地變成了學生們在插圖中看到的白鷺的形象,這時候白鷺那種悠然自得之美展示在孩子們的面前。孩子們因此而理解了課文的內容。同時學會了理解課文內容的方法之一——品味語言時要抓住關鍵字詞體會。
四、對文本的研讀有助于我們在正確理解文本內容的基礎上走出文本,然后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感悟文本的美,體會祖國語言文字的奧妙,增強孩子們的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這是語文課程所承載的任務之一。
本節(jié)課的不足之處是:自己的課堂駕馭能力還有待提高。例如:雖然我課前自認為完美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但是到了課堂上出現(xiàn)了突發(fā)性的事件,而這些突發(fā)性事件脫離了我的教案,我就有些慌亂了,迫不及待地將學生的思路拉回到我的教案上。這說明我還沒有真正放手,課前預設得不夠。在教學機智上我覺得我是很欠缺的。
如果我再教學本課,我會充分地把自己的預設設計好,在課堂教學中,努力讓自己保持清醒的頭腦,不為課堂上突發(fā)事件所引領,以至于讓自己的備課心血白白浪費。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白鷺》教學反思2
《白鷺》是篇文質兼美的散文,生動地描寫了白鷺顏色、身段的精巧以及覓食、棲息、飛行時的韻味,給人以美的享受,表達了作者對白鷺的喜愛。全文條理清楚,主要寫了白鷺的外形和活動之美,語言流暢而傳神,營造出自然清新而又濃郁綿遠的意韻,恰如清風拂過讀者的心田,又似純凈的溪水蕩滌內心的焦躁與煩悶。但是對于孩子們來說理解起來很困難。
在教學時,我重點讓學生自讀課文,談談你感受到白鷺哪些地方很美?找到句子畫下來,再讀,說說自己的體會,學生基本上能找到描寫白鷺外形的語言,接著引導學生借鑒文本語言來對白鷺進行描述,是讓學生對文本語言進行模仿,將文本語言通過內化再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通過這一進一出,便為學生提供了學習語言、運用語言的機會。
為了讓學生體會到白鷺還是一首韻味無窮的詩,在學習6——9小節(jié)時,先讓學生輕聲讀六至九小節(jié),想一想:在你的眼前出現(xiàn)了哪幾幅優(yōu)美的畫面?并給畫面題名。學生很快就會進入“清田釣魚圖”、“樹頂站立圖”、“黃昏低飛圖”所勾勒出的優(yōu)美的意境。再讓學生選擇最喜歡的畫面品讀,在認為值得咀嚼的詞句下作上記號。
在欣賞“釣魚圖”時,我主要是讓學生抓住“釣”字去品味。讓學生可以感受到:在青山秀水間,一位老翁悠閑自得在垂釣。慢慢的釣魚人變成了白鷺,體現(xiàn)著白鷺那種悠然自得之美。此時我再組織學生帶著這種感情齊讀此段。這時,語言的魅力立刻顯現(xiàn)出來了。學生也將意識到:品味語言時要抓住關鍵字詞體會。
郭老的文章的確很美,詩一樣的語言,在感受美的時候又給我們無盡的想象,在欣賞“樹頂站立圖”時,我重點引導學生想象:“白鷺登高到底是在干什么呢?”讓學生在欣賞中展開想象,陳述自己的見解,在合理的想象后學生對白鷺更多了幾分了解。就這樣,學生在多元解讀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望圖的.回味無窮。
如果說“釣魚圖”讓學生感到詩趣橫生,“樹頂站立圖”使學生回味無窮,那么“低飛圖”則給學生帶來無窮樂趣。欣賞“低飛圖”時,重點引導學生欣賞畫面,并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從中體會白鷺給人以美的享受,給人帶來無窮樂趣。
雖然我設計教案時采用了讓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但是在實際課堂教學中,一旦發(fā)現(xiàn)學生脫離了我的教案,我就有些慌亂了,迫不及待地將學生的思路拉回到我的教案上。這說明我沒有真正放手,課前預設的不夠。在教學機智上我覺得我是很欠缺的。
總之,教無止境,我將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實踐、不斷反思、不斷提高。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白鷺》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04-07
一年級語文上冊部編版教學反思02-08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02-17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慈母情深教學反思03-30
部編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17篇09-27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草原》教學反思10-03
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陀螺教學反思06-26
一年級語文上冊部編版教學反思11篇02-08
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總結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