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導師制心得體會3篇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但是心得體會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導師制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導師制心得體會1
一、學生“成長導師制”在學院應用情況
筆者學院開展學生“成長導師制”以來,實施了百名導師幫扶工程,由全院副科級以上干部或具有副高職稱資格的教師與學生結對子,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起到了積極地引導和促進作用,拓寬了學生管理工作思路,在教育教學中發(fā)揮了顯著作用,具體如下。
一是探索出具有特色的學生“成長導師制”實施方案,形成軍隊化管理面向全體學生。學生“成長導師制”注重個體,成為學生軍隊化管理的有益補充,為創(chuàng)建技工特色教育教學奠定了基礎。
二是引導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配合“學四德教育”工作全方位開展,形成良好教風、學風、校風,進一步塑造學院的良好社會聲譽,實現(xiàn)了和諧校園、平安校園的創(chuàng)建。
三是學院教職工的教育理念進一步得到提升,推進了全面育人局面的形成,培養(yǎng)出了一批德才兼?zhèn)涞母刹繋熧Y隊伍,成為學院教育教學的中堅力量。
四是讓師生關系更為融洽,教師對學生的親和力進一步提升,把對學生的學習指導、品德教育、心理健康干預、生活的關愛融為一體,讓受導學生都體會到成長的愉悅。
二、現(xiàn)在實施的“成長導師制”存在的問題
首先,導師資源匱乏。筆者學院在校生有8000多人,而導師制工作中選拔的都是副高職稱以上或是副科以上干部,只有100余人,導師與學生比例僅為1:80,很多需要輔導的學生得不到導師輔導。
其次,學生“成長導師制”配套制度、監(jiān)管措施、考核評價體制有待完善,F(xiàn)行的學生“成長導師制”考核,停留在查看工作記錄、進行論文交流評比等方面,其他配套制度、監(jiān)管措施幾乎沒有,考核成果的應用、激勵配套措施更是無從談起。工作全靠導師的自覺完成,時間一長,部分導師對這項工作熱情大減,導致導師制流于形式、名不副實,影響后續(xù)深入推廣實施。
三、進一步深入實施學生“成長導師制”需解決的問題
學生“成長導師制”對技工教育來說,是一種全新的嘗試,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教育教學模式。為更好探索研究,繼續(xù)深入有效地推進導師制工作,筆者認為還需要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
1.解決好誰來導的問題
導師隊伍應該是學生“成長導師制”工作的核心和靈魂,導師既是學生信賴的好老師,又是學生生活的長輩,更是學生成長的益友。所以導師首先要有一顆愛心,關心關愛學生的成長,以自身淵博的知識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影響、感染學生。其次要熟悉教育教學規(guī)律,具有高度責任心和使命感。所以要建立導師選拔培養(yǎng)機制,打破副科級以上干部或副高以上職稱的限制,盡量從與教育管理工作相關的.部門中選拔,鼓勵具備教育管理工作經驗的中青年教師報名參加,拓寬師資來源,增加導師數(shù)量。采取先培訓后聘任,通過過程考核,建立一支素質高、品德優(yōu)、業(yè)務強的導師隊伍。
2.解決好導什么的問題
一是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受導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面對自己外形的變化,容易出現(xiàn)焦慮和不安。他們渴望獨立,又因生活經驗、社會經驗不足,是非辨別能力不強,思想極易受到不良影響。通過導師的言傳身教,受導學生的人格受到熏陶,讓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植根于學生心中。
二是采取靈活多樣的交流方法,經常和學生溝通,關心鼓勵學生學國工匠執(zhí)著專注、精益求精的精神,學好一技之長,培養(yǎng)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形成良好職業(yè)道德。
三是由于生理發(fā)育特點,加之受到社會上各種不良現(xiàn)象的影響,讓技工院校的學生更易產生心理上的動蕩不安、緊張惶恐。并且由于他們自我管控能力弱,容易出現(xiàn)打架斗毆等現(xiàn)象,在心理上易出現(xiàn)自卑心理障礙、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障礙、躁動型心理障礙等。所以指導學生的生活,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進行適當?shù)男睦磔o導,培養(yǎng)受導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防止和糾正不良行為的出現(xiàn)和發(fā)展,是導師的一項重要工作。
四是指導受導學生合理安排課余生活,引導學生參加積極向上的文化娛樂活動,培養(yǎng)良好的業(yè)余愛好和特長,陶冶情操,凈化心靈,轉化思想,促進綜合素質的提高。
五是通過與學生家長、任課教師聯(lián)系,全面掌握受導學生各方面的綜合表現(xiàn),指導學生逐步進行職業(yè)規(guī)劃,為其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一方面,導師結合當前的就業(yè)形勢和市場需求,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分析自我,樹立正確的就業(yè)觀念;另一方面,導師可以從專業(yè)發(fā)展的角度,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專業(yè),制定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
3.解決好怎樣導的問題
一是建立學生成長檔案制度。通過填寫導師工作手冊、做好輔導記錄、整理學生書面匯報等資料,記錄每位受導學生成長過程,跟蹤學生成長軌跡,研究受導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
二是建立師生談心輔導與學生匯報制度。導師與受導學生采取面對面的方式,談心交流、輔導學習,每兩周至少一次。學生采用書面匯報形式每兩周一次向導師匯報思想、學習、生活等情況。平時借助微信等溝通方式,導師隨時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及時為學生排憂解難。
三是建立受導學生家庭檔案。導師通過電話訪問或直接家訪的形式,掌握學生家庭有效信息資料,對家庭情況進行必要分析,包括家庭人員構成,主要收入來源等,把單親、重組的家庭作為關注重點。
四是豐富輔導交流形式。不局限于一對一的個別指導,根據(jù)情況,可以一對多或者多對一輔導?梢越M織多名導師和多名受導學生參加座談會、討論會、經驗交流會、案例分析會、總結表彰會以及學生之間的聯(lián)x會和其他團體活動等。
4.落實好學生“成長導師制”的保障制度
為使學生“成長導師制”切實有效運行,必須進一步建立、完善相應的保障制度。
首先,要組建一支強有力的領導隊伍,干部要帶頭參與導師制工作。院長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各部門分工合作。
其次,學院要創(chuàng)造條件,鼓勵導師們學習研究教育理論,堅持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完善理論的方法,不斷探索實踐與受導學生情況相適應的輔導方案,不斷提高師生溝通與交往的藝術,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再次,建立導師交流平臺,定期開展導師制工作交流活動,通過論文評選、個案分析、經驗交流、座談聯(lián)誼、成果展示等豐富多彩的交流活動,激發(fā)導師責任感,提高導師的思想素質和業(yè)務水平。
導師制心得體會2
學分制是對傳統(tǒng)學年制的一種根本性變革,因而,它與學年制有著本質的不同。學年制的特征主要反映在規(guī)定學習年限和統(tǒng)一的必修課數(shù)量以及強調對教學過程和目標的集中統(tǒng)一的管理。而學分制則是以學分計算學生學習量的柔性教學管理制度,以取得所選課程的總學分作為畢業(yè)和獲得學位的標準,采用多樣的教育規(guī)格和較靈活的過程管理方式。從本質來看,它強調學生個性差異的存在,貫徹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通過給學生發(fā)展創(chuàng)造比較自由的空間,提倡競爭,使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發(fā)揮。
一、學分制下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挑戰(zhàn)和機遇
1.1學生觀念轉變無法“與時俱進”
學生對自主學習,個性化自我教育的認識不到位,觀念改變較慢,學生觀念的轉變跟不上學年制到學分制的內在理念改變。比如學生對自主選課的意義缺乏正確的認識,有些故意把所有課程集中修在周二至周五期間,以至產生每周“四休”日。比如學生故意會選擇一些難度較低、容易過關的課程,只要拿到規(guī)定學分畢業(yè)就可以。學生因為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計劃,沒有足夠的學習動力和自主性,相當一部分同學仍舊是定向學習或不考慮個人條件盲目跟從其他同學選課。這樣,學生在“自主”性的掩護下,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無故曠課現(xiàn)象會更嚴重,學生學習紀律松弛,這給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更大的難度。
1.2個性化課表沖淡了固定化班級
學分制以選課制為前提,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的專業(yè)情況、學習能力、興趣專長等來進行自主化的選擇課程、選擇教師、選擇上課時間和地點,因此每個學生“自主選擇”下會產生一個具有個性化的“課表”。分散的上課,加之不同的寢室分布,學生缺少了天然溝通交流的平臺,學生集聚的平臺更多承載在“學術團體”或社團協(xié)會上,于是學生的班級觀念逐漸變弱變淡,班級活動很難開展,班級凝聚力不斷減弱,以班級為基礎的緊密型體系變得松散,高校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名存實亡,同時學生管理工作的“抓手”慢慢失去了。
1.3學生心理問題“日漸端倪”
本人所在學校的大學生大多數(shù)家庭條件較為優(yōu)越,是在家深受父母寵愛的獨生子女,他們個人意識強、集體觀念弱,上進心強、相容觀念弱,參與意識強、責任觀念弱;面對日益復雜的校園生活和社會形勢,各種壓力增大。另一方面,實施完全學分制后,因為缺少必要的交流機會,選修同一門課學生除了上課時間外很少交流,學生找不到集體歸屬感,很難形成較融洽的人際關系;而居住在一起的同學由于選修課程不一致,作息時間也不同,相對來說在一起交流時間也少。所以,當面臨困惑而又缺乏交流伙伴的時候,同學們更容易變得孤僻、焦慮、狂躁。
1.4班主任的“用武之地”逐漸流失
學生的成長成才,班級的凝聚力建設離不開班主任的工作,一個好的班主任不僅能夠建設一個具有很強凝聚力、和諧向上的班級,也能對學生在思想教育、生活關心、科研指導、就業(yè)服務、心理咨詢上提供幫助和服務。“做學生知心朋友、幫學生排憂解難、為學生出謀劃策、助學生健康成才”。但隨著班級觀念的淡化,學生心理問題的凸顯,學生對自主化學習的不同認識,使班主任工作找不到重心。
二、學分制給學生思政工作帶來新的思路
2.1學分制給學生思政工作帶來新的“增長點”
學分制作為體現(xiàn)“以人為本”,實現(xiàn)學生個性化自主教育的新型教學管理制度,重在尊重個體的差異,重在學生的選擇,重在學生的主體性教育。學分制必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優(yōu)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但是應該清楚的是學分制只是針對專業(yè)課程上的教學管理制度,建構的是學生基礎知識結構和專業(yè)基礎框架,以及在此基礎上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學習、分析或研究方式,既是學習內容的擴寬和深入,也是學習研究方法(或者說是思維方法)的職業(yè)訓練。而缺少其他基本能力的訓練和鍛煉,比如說團隊協(xié)作能力,人際溝通能力,組織協(xié)調能力或表達能力。而這些能力更多的是需要通過第二課堂實踐活動的鍛煉而成,即要展開具有實踐意義和鍛煉性質的校園文化活動或項目來實現(xiàn)這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霸谡n堂中認真起來,在課堂外忙碌起來”,通過第一課堂帶動第二課堂,通過第二課堂推動第一課堂。在理想條件下,學分制下的第一課堂教育和訓練更能讓學生認真起來,讓學生真正從“要我學”要“我要學”,并且能夠獲得專業(yè)知識的積累、專業(yè)理論的掌握和專業(yè)研究方法的熟練。當學生在第一課堂中獲得這樣的收獲和體驗時,再來投入到第二課堂中的實踐和鍛煉,兩者相得益彰,相互促進。而這正是學生思政工作的“落腳點”所在。
2.2學分制推進了思政工作“專業(yè)化”打造
思政工作需要貼近實際、貼近學生、貼近生活,這樣才有生命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思政工作需要創(chuàng)新理念、創(chuàng)新思路、創(chuàng)新方法、創(chuàng)新載體和創(chuàng)新內容,而學分制下對思政工作的創(chuàng)新內容和載體提供了一個嶄新的發(fā)展空間,即學分制下思政工作應該緊緊結合學生所學專業(yè)進行“專業(yè)化”打造。理想狀態(tài)下學分制下學生的學習和工作都是以專業(yè)提高為目標導向的,并且對專業(yè)已有了一定的認識和理解。其實每個人要對一樣事物產生感情,首先要去了解和熟悉,然后才有感覺,到最后才會產生感情,有感覺或有感情后就自然而然會繼續(xù)投入到這件事物上去了,不斷產生一個良性的循環(huán)。同樣道理,如果在對學生的思政工作中,開闊視野,開拓創(chuàng)新,把“專業(yè)”的元素融入到學生具體第二課堂活動中,學生自然會更有興趣參加,從而提高了思政工作的成效性。
三、學生管理教育制度的再思考和再設計
3.1導師制的'應運而生
同志說過:“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面對學分制所帶來的挑戰(zhàn)和機遇,唯有積極探索,勇于嘗試,才能獲得出路,也才能求的人才培養(yǎng)的新局面。
學院在全面了解學分制實質及學生教育管理所面臨挑戰(zhàn)的基礎上結合工作的實際,充分論證,大膽探索,努力構建了與這一新型教學管理體制培養(yǎng)相配套的新型教育管理制度——本科生導師制。本科生導師制的最大目標就是建立“三全育人體系(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從而克服學分制下對學生管理工作帶來的問題,以及借用學分制帶來的新特點和發(fā)展空間,相互促進,共同推動學院人才的培養(yǎng)。本科生導師制是學生在臨近大一結束選擇專業(yè)后進行和導師的相互選擇,即大一由行政人員擔任班級班主任,借用行政人員特有的行政、教育管理經驗和坐班制,實施對新生的一年級轉型教育,開展了以適應性發(fā)展為目標的各項教育管理活動。學生在大二時就有明確的專業(yè),在此基礎上進行和導師的相互選擇,并以導師為核心,導師麾下的三個年級學生組建成新型的導師班。
3.2導師的工作職責
導師既是學生所在導師班的班主任,負責班級凝聚力和文化建設,負責學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同時也是學生選課學習、學術科研、畢業(yè)論文的指導老師。導師的主要工作職責有:
、偌訌妼W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引導,推動學生德育的自我提高;加強對學生自主成才意識的培養(yǎng)和激發(fā),推動學生奮發(fā)努力,健康成才。
、谠瓌t上要求導師每月至少組織一次師生集體活動,了解學生各方面情況,并為學生交流經驗和相互學習提供機會和條件。參加學生工作有關會議,配合分院做好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
、坶_展各類主題明確、形式多樣、富有吸引力的集體活動加強班級凝聚力建設。結合專業(yè)方向、班級學生和自身特點,加強對導師班的研究和特色凝煉,打造富有特色的集體。
、苤笇W生短學期實踐教育和專業(yè)實習活動,并做好評審和推薦工作,動員和組織學生參加校院的課外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指導學生科研課題立項申請、研究開展和論文答辯等,吸收學生充當科研助手,促進學生科研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
、葜笇W生進行職業(yè)設計和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加強就業(yè)指導工作,幫助學生正確定位、調整心態(tài),為擇業(yè)就業(yè)做好思想準備。
3.3導師制的實踐意義和預期“收益”
導師制是學分制條件下對學生教育管理工作體系和模式有益探索和有效實踐,它對于完善學院“三全育人”體系的構建、推動教師“傳道授業(yè)解惑”全方位育人功能和促進學院“三型二能一高”人才的培養(yǎng)起到了積極作用。
、賹熤剖翘剿餍滦蛶熒P系內涵和優(yōu)化師生關系的重要渠道,導師制是雙向選擇的結果,師生在專業(yè)研究領域和興趣特點上較傳統(tǒng)的班主任有很大的優(yōu)勢,類似于早時期的師徒關系,這是超越一般師生關系和感情的特殊關系。在這種感情的基礎上,師生更容易在生活、學業(yè)和科研等各方面的交流和溝通,導師對學生的指導針對性強,力度更高,效果更明顯。
、趯熤葡碌膶煱嗍且蝗骸爸就篮稀钡膶W生所組成,因有很多專業(yè)上的共同追求以及共同喜歡的導師,學生也易于相互交流,導師班也會體現(xiàn)出較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學生有著較為明顯的集體感和歸屬感。這對排解學生的心理困惑,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幫助作用,同時對于思政工作也有較好的工作“著力點”。
、蹖熤葡拢瑢W生在一個導師班里學習和工作,促進不同專業(yè)方向和不同年級學生的交往交流,推進學生知識結構完善和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導師吸收了相同專業(yè)不同方向的學生充當科研助手,學生以不同的視角和理論來研究某一個現(xiàn)象和實體,導師在整體上給與整合和復合,有效地拓寬了學生的研究視野,提升了研究能力,這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yǎng)是大有益處的。
四、結束語
從長遠來考慮,導師制這一學分制下新型教育管理制度既需要完善還需要發(fā)展!巴晟啤钡母拍罴仁且鉀Q管理成本和管理漏洞的問題,也要對導師制下各項教學學生管理工作的合理“轉型”。因為在導師制的運行和推進當中,我們也碰到了很多現(xiàn)實而直接的問題,比如教學和學工事務上的“信息流”(信息的上傳下達)和“物流”(材料的收集和發(fā)放)障礙問題,比如在具體學生工作(評獎評優(yōu))模式和辦法上的大幅度調整。“發(fā)展”的概念主要是注重導師制(新型教育管理制度)的效益問題,這種效益主要體現(xiàn)在教師的發(fā)展和學生的培養(yǎng)成才上,導師制真正不斷發(fā)展了,伴隨而來的應是教師也不斷發(fā)展,學生也不斷成長成才了。經歷兩年的工作實踐基礎上,對導師制以后發(fā)展已有一定的工作思路,有幾個切入點可以重點抓落實,比如加強特色導師班的建設;比如新型師生關系的不斷烘托。學分制(新型教學管理制度)和導師制(新型教育管理制度)的相互促進,不斷形成合力,將有力推動學院“三型二能一高”人才的培養(yǎng)。
導師制心得體會3
【關鍵詞】“網絡導師制”語文教學以人為本減負增效
隨著科技的進步,經濟的發(fā)展,基礎教育已經基本實現(xiàn)由精英化到大眾化的轉變;A教育如何實現(xiàn)與日益發(fā)展的高等教育的實質性接軌,已成為每一個基礎教育工作者亟待思考的問題。而語文作為基礎性的人文學科,筆者認為,更需要回歸本真,以人為本,關注個體,力爭實現(xiàn)減負增效。要實現(xiàn)這樣的目標,就必須在教育方式和手段等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我校所開展的“網絡導師制”部級課題研究正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平臺。本文就在“網絡導師制”背景下對語文學科的教學進行一些探究。
首先簡單介紹我校開展的“網絡導師制”課題!熬W絡導師制”是網絡教學和現(xiàn)實中導師結對的完美結合。從網絡教學的角度來說,“網絡導師制”是利用高度發(fā)達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通過人機互動,科學合理地實現(xiàn)學業(yè)指導、在線面批、心理疏導的網絡交流平臺。從導師結對的角度來說,導師即本班級任課老師,導師與學生雙向選擇,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和喜好,選擇自己喜歡的導師,導師則根據(jù)班級整體情況和本學科教學情況,選取班級部分學生作為自己的受導對象。導師需要對受導學生的學業(yè)和思想動態(tài)進行全方位的指導。整體而言,“網絡導師制”是順應社會發(fā)展,結合學生成長需要,面對全體學生展開有針對性、有重點的教育教學活動。而語文老師應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網絡導師制”這一新體制,使其更好地為我們的語文教學、為我們的學生服務呢?下面我就針對該問題進行具體闡述。
一、導師對結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和學業(yè)指導,補充強化課堂教學效果
語文學科的特點是人文性強,注重情感體會和交流。而在傳統(tǒng)的高中語文課堂中,老師更加注重的是面對全班同學的集體教學,很難針對學生的個體體驗進行深入的交流和點評,久而久之,學生所獲得的更多的是規(guī)范的解答、統(tǒng)一的理解,而喪失了自己的個性體悟,這并不利于真正的語文教學。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這更是非?膳碌,長此以往,學生形成思維定式,喪失自我,非常不利于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更是與我國素質教育的初衷相違背。
1.心理輔導
在“網絡導師制”背景下,我會在平等的前提下定期或不定期的和結對學生進行一對一、心對心的交流。首先我會完全以朋友的身份和學生進行平等交流,了解他們在生活中的'情況以及面對的問題,幫助他們從心理上進行疏導,并盡可能提供幫助,一般而言都會獲取他們的信任,為后面的工作做好鋪墊。有些時候學生可能比較內向,這時我會以更加誠懇的態(tài)度,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誠意。學生選擇導師本身就說明了他對導師在一定程度上的認可,只要我們抱著一顆真誠的心,就一定會換得學生的認可和信任。
2.學業(yè)指導
導師與學生結對時就是雙向選擇,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和喜好,選擇導師,導師則根據(jù)班級整體情況和本學科教學情況,選取學生作為自己的受導對象。所以,就我而言,結對的學生往往是在語文學科相對薄弱或者是特別喜愛語文進而想有一定程度突破的。在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中,這部分學生的問題可能會因各種原因而無法及時得到解決。
經過第一階段的心理輔導,師生間已經形成了信任而融洽的關系,在第二階段,我則會更加注重對他們在學業(yè)上的指導。除了平常的課堂教學之外,面對語文學科薄弱的學生,我會主動詢問,幫助他們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明確具體的薄弱知識板塊,幫助他們制定可行的階段性計劃,讓他們有的放矢,使成績得到有效提升。面對基礎較好的學生,我則會更多關注他們對一些內容和問題的具體理解,和他們進行討論和交流,肯定他們的個性化認識,在此基礎上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提高性的輔導,使他們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3.發(fā)展性評價
在前兩項工作的基礎上,導師會定期對受導學生的狀態(tài)做出發(fā)展性評價,并上傳到“網絡導師制”平臺,記錄下學生的成長軌跡。學生不在學校的時間里,比如說周末或寒暑假,可以直接進入網絡平臺,看到導師對自己的發(fā)展性評價,并直接利用網絡平臺及時與導師交流,從而實現(xiàn)時間上無死角。
以上三個階段性做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普通課堂教學中所帶來的忽視了學生個體的弊端,從而真正做到以人為本、關注個體、個性發(fā)展。
二、“電子教室”網絡教學互動,與傳統(tǒng)教學形成良性互補
平時學生在校學習,有任何困擾和疑問可以及時和老師交流溝通,求得老師的幫助,但是學生在雙休日、節(jié)假日等時間的學習如果安排不當也將直接影響他們最終的學習成果,語文學科更是一門需要長期積累素質養(yǎng)成的學科。我校開發(fā)研制的電子教室網絡互動系統(tǒng)則可以解決這些問題,也更加有利于我們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
現(xiàn)代社會家庭網絡已經基本普及,學生家中只需要有一臺可以上網的電腦即可進入我校的“電子教室”網絡互動系統(tǒng),參加與老師的教學互動。
“電子教室”集語音、視頻、電子書寫板三位于一體,在學生與老師綁定的前提下,可以實現(xiàn)雙向交互式“在線指導”。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相比,優(yōu)勢更加明顯,比如,學生通過耳麥可以清楚地聽到老師的聲音;學生可以通過電子教室的屏幕、電子書寫板功能,清楚看到老師的所有板書;教師的提問或自由討論可以通過電子教室的語音對講、電子舉手等功能,在教師的組織下有序進行;教師還可以點擊任何一個在線學生,查看學生“在線解題”并實現(xiàn)“在線面批”。就具體操作而言,老師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課表及規(guī)定時間進入“電子教室”系統(tǒng),并等待學生的加入。需要參加的同學只需在相應的時間里登陸“電子教室”,即可參加本節(jié)課的學習。通過“電子教室”,教師可以完全實現(xiàn)預設的教學目標,甚至可以獲得超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所能達到的效果。
【導師制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導師制心得體會05-14
導師制心得體會12-01
導師制心得體會10篇04-14
導師制心得體會(10篇)04-14
導師制心得體會11篇05-08
導師制心得體會合集10篇04-14
全員育人導師制工作總結12-06
軍訓心得體會心得體會02-03
心得體會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