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員培訓心得體會(15篇)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里,讓自己銘記于心,這樣有利于我們不斷提升自我。那么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研員培訓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教研員培訓心得體會1
培訓第三周,也是我們比較期待的有關評價和考試命題的專題講座,分別聽取了楊向東教授《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學業(yè)質量標準與考試命題》,方張松老師《數(shù)據(jù)驅動評價改革與教育教學改進》兩個報告。兩位專家高屋建瓴、鞭辟入里、同中有異,各有側重,互為補充,專業(yè)性都很強。他們均針對中高考評價、命題的改革提出了問題,指出了解決路徑;楊教授側重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的考試命題中的問題和方法。方老師則利用大數(shù)據(jù)下的考試評價結果與教育教學的關聯(lián),分析了其中的問題成因。
兩位專家站位高,理論強,具有前瞻性。學習起來頗感吃力。但是,細細思考之后,這對于我們今后的教育教學是一次引領和啟發(fā)。現(xiàn)總結如下:
一、考試評價的指揮棒已發(fā)生變化
根據(jù)《高中課程標準》(20xx版)和中國高考評價體系(20xx年)的明確要求,看考試評價的改變:以知識點為目標為以核心素養(yǎng)為綱。由傳統(tǒng)的“知識、能力立意”向“價值引領、素養(yǎng)導向”評價的轉變。
學業(yè)質量標準即學科核心素養(yǎng)測評,摘錄楊教授的理解就是:“修訂后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中的學業(yè)質量標準,是以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綱,整合了特定課程領域的知識、技能、方法或觀念,對學生學業(yè)成就的整體描述和界定。這種學業(yè)質量標準揚棄以學科知識點為綱,以識記、理解和應用為質量水平,轉而采用一種整合的、實踐取向的學業(yè)成就觀。
首先,它強調的不是學科固定的知識和技能,而是特定學段結束后學科核心素養(yǎng)表現(xiàn)及其特征。每個學科核心素養(yǎng)都是在整合或重組學科知識,以學科特有的觀念、思維方式、探究模式應對現(xiàn)實情境中形成的。
其次,學業(yè)質量標準提供了對各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不同水平及其表現(xiàn)特征的刻畫。與知識技能的掌握不同,核心素養(yǎng)的每個水平都指向現(xiàn)實問題或任務的解決。
素養(yǎng)本位的'學業(yè)質量標準明確了各學科的育人價值和質量要求,系統(tǒng)闡明了學生在高中階段素養(yǎng)發(fā)展水平及其表現(xiàn)特征。像身高、體重刻畫物理屬性的水平一樣,特定學段的學業(yè)質量標準刻畫了該學段學生在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上的水平。在設計學科核心素養(yǎng)測評時,要以學業(yè)質量標準為依據(jù),確定考試命題的價值方向、理論框架和水平依據(jù)!
也就是說,以素養(yǎng)本位的考試評價取代過去的知識本位的評價。所以,我們的教育教學必須要及時更新理念,積極開展新的研究,與時俱進,方能順應時代所需。
二、重建素養(yǎng)導向下的教學觀
余文森教授曾提出:觀念是行動的指南,教學改革必須從改革觀念開始。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的教學改革首先必須確立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的教學觀念,這些觀念包括基于立德樹人的教學、基于課程意識和學科本質的教學、基于學生學習的教學三大基本觀念。其中,基于立德樹人的教學,旨在解決為什么而教的問題;基于課程意識和學科本質的教學,旨在解決教什么的問題;基于學生學習的教學,旨在解決怎么教的問題。
1、立德是前提,樹人是目的,培育健康完整的人是課堂教學的首要任務和根本使命。人,才是教學的共同對象。我們不是教語文、教數(shù)學,而是用語文、數(shù)學教人。這是培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必須首要確立的教學觀念。
2、相對于傳統(tǒng)的教學意識而言,教師要有課程意識。教學意識是戰(zhàn)術,著眼于學生的眼前,注重一時的得失;課程意識是戰(zhàn)略,面向未來,注重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教師的課程意識是一種教育的專業(yè)意識,是教師教育思想觀念的核心,是教師教學行為和教學活動背后的“假設”和依據(jù)。教師教得好≠學生學得好。從深層次的角度來說,教學改革之中的存在的各種問題就是緣于教師只有教學意識而沒有課程意識。所以,教學改革的必要前提就是確立正確的課程意識,教學改革唯有進入課程層面,才有可能取得實質性的突破。
3、學是教學的出發(fā)點、落腳點,教學的中心、重心在學而不在教,教學應該圍繞學來組織、設計、展開。檢驗一種教是不是好的教,就是看它是不是有助于學生的學。所以教學改革要正本清源、回歸初心,要以學習為中心來重建教學體系和模式。為了構建真正意義的學習中心課堂,我們在教與學關系的具體操作上要變“先教后學、以教定學、多教少學”為“先學后教、以學定教、少教多學”。
三、閱讀能力的提高必須要高度重視
方張松老師深入為我們解析了當前學生閱讀能力不足的問題。這一點,大家都深以為然,但是,實際生活和教育教學中,閱讀能力這個問題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也沒有采取有效的對策與措施。那些靠刷題提成績的方法,是不能夠提高閱讀能力的。方老師還給我們指出了具體的方法:買書,讀書。還針對怎樣讓孩子看書的問題,具體進行了講解。出門帶書的習慣,經常去圖書館、新華書店,記下孩子的疑問。如何進行讀書的任務驅動,評價問題。
我們縣教體局大力實施的“書香家校一體化星級建設”項目,真得需要我們所有教育人的共同關注和積極實踐。不僅是小學生,我認為,中學生更需要來參與這個項目。讀書,會使知識得到豐富,讀書的過程就是提升個人修養(yǎng)的杰作。一個人,當他熱愛閱讀,內在的精神就會純凈如水,外露的氣質自然而然的讓人感到舒適,淡雅。
學生有了知識和能力,有了素養(yǎng)的提升。我想,無論什么樣的考查方式,都會從容應對的;有了素養(yǎng),孩子們也才會更加自信、樂觀;也定會獲得一個幸福、充實、美好的人生。
教研員培訓心得體會2
一年一度的全省中學教研員培訓研修開始了,記得去年是在xxxx市的xxxx渡假村培訓,今年改在xxxx市電教館培訓,培訓學習之余順便也可逛一逛xxxx市的夜市,感受一下xxxx市的夜生活。
本次培訓的時間是從20xx年9月13日到15日,日程安排得滿滿的,時間非常緊,本次培訓是從上海華東師范大學請來的兩位教授、博士生導師——崔允漷、胡惠閔老師和省教育研究培訓院的陳夫義院長、龍官吾副院長,專家們分別做了《xxx等精彩報告,報告以課堂教學中不同的案例為切入點,緊緊圍繞著課程標準、課堂教學的熱點話題以及近幾年的中考試題展開,既有高深的理論,也有豐富的自身的實踐經歷,講解深入淺出,語言幽默,使我聽以后感受很深。
通過聽了專家和院領導們的報告后,感覺耳目一新,對多年來日復一日的重復機械教研行為頓有所悟,對如何扮演好教研員這一角色有了全新的認識,我覺得教研工作應實實在在,我認為教研員應努力學習專業(yè)知識,提高自己的品位。
崔允漷教授談起新課程對教研室、教研員,對學校、教師提出的新要求,教研室應該是地區(qū)課程發(fā)展中心,教研員是專業(yè)的指導者,兼具五個角色:政策的執(zhí)行者、課程設計者、發(fā)展服務者、專業(yè)指導者和質量促進者。講座中,崔教授重點分析了如何備課的三個問題。首先引導大家討論什么是教學。在大家各抒已見后,他指出,教學是引起、維持、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教學有三種形態(tài):呈示行為、對話行為和指導行為。第二個問題是怎樣教得更有效。對有效教學問題,崔教授認為學生得到什么是有效教學的唯一證據(jù),要從教學準備、教學實施和教學評價等方面思考。第三個問題是怎樣教得更好,更有意思。唯一的途徑就是研究,他說研究應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提出教學研究的三種途徑: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專業(yè)引領。崔教授還提到,教師要有課程觀,要從課程看教學,將目標、內容、實施、評價一致性思考,要準備一學期的教學計劃,這是解決新課改“兩張皮”現(xiàn)象的關鍵;胡教授談到要做到有效教學,使學生在學習方面學得愉快,考試考得滿意。
從某種意義上說,教研員應成為教師的教師,這是對它比較科學的定位。教研員與教師相比,其優(yōu)勢主要表現(xiàn)在接受外來信息的機遇多一些,學習、研究的時間也多一些等等。如果我們不能充分利用這些得天獨厚的條件,整日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其優(yōu)勢很快就會蕩然無存,這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我們應該有這個危機感、緊迫感。不學習就是不知不覺,毫無疑問,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在于人們觀念的轉變。如果教研員和一線教師死抱著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不放,以一種被動應付的心態(tài)對待新課程改革,即使是一流的課程標準、一流的教材,實施起來也會事倍功半,甚至還會南轅北轍,這決不是危言聳聽。轉變教育觀念的根本途徑就是要學習,學習,再學習。首先,教研員必須積極參加通識性培訓,逐步加深和了解這次課程改革的國際國內背景、指導思想、內容目標和實施方法等的認識和理解,增強參與意識。在此基礎上,抓緊對本學科課程標準的鉆研和研究。必須將理論學習貫穿課程改革的始終。同時,教研員還要閱讀古今中外教育名家經典學說,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蘊。因為教育改革是一個漸進的歷史過程。它既是對傳統(tǒng)教育積弊的革命,又是對人類優(yōu)秀文化遺產的繼承和發(fā)展,不了解昨天的中國和當今的世界,就會使自己一直處于混沌之中,難于自覺地、有效地參與課程改革。學習的目的在于應用,通過這次學習,我認為每個人都要對自身的思想方法和思維方式進行深入的剖析,對自身的工作內容和工作方式進行深刻的反思,以先進的理念、全新的視角來研究教育教學的實際問題,提升教研工作的品位和質量。
我認為一名稱職的教研員,要善于理論聯(lián)系實際,能有效溝通上下左右,具有較強的交往和組織能力,同時要樹立一座所謂的“橋梁”既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的橋梁,教育機關與基層學校的橋梁。我以為這是對教研員形象的'精確概括。稱職的教研員,是一位有使命感的教育改革者,敢于發(fā)現(xiàn)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且銳意革新,想方設法使教學雙方獲得滿意。
確有少數(shù)教研員因為久疏講臺,沒有牢固的專業(yè)知識和理論知識,指導教學缺乏良策,加之調研又不得力,所以失去了教研員的威信,但我認為,不僅因為教研員是橋梁,更因為教研員是特殊的教師,雖然不是一線教師,但經常進入課堂聽課,是教育教學的旁觀者,也是親歷者,雖然不像大學教授那樣自成體系,但經常學習并且運用理論,進行聽課后的評課、指導,教研活動中的講座,所以教研員既是教學的指導者,又是研究者。我認為稱職的教研員,既是一顆鋪路石,又要有一雙慧眼,永遠對教師滿懷熱情,給有潛力的年輕教師以無私的幫助、指導和奉獻。
總之,我認為要想當一名稱職的教研員,除了要學好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及高深的理論知識外,平時還要博攬群書,關注生活,收集資料。
教研員培訓心得體會3
11月26日的學習,從張志偉老師幽默、風趣的開場白中拉開序幕。張老師圍繞實際、實在、實效三個關鍵詞,以案例漫談的形式告訴我們教研活動是為了學會思考,讓課上得更好。張老師認為課堂教學應立足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和認知水平。每一堂課的設計和實施,都應以學生為主體,腳踏實地的以學生的獲得為準則。教師要在其中學會反思和改進課程教學。張老師說,我們要用故事的方式做教研,做一位會講故事的老師,教研活動就是組織老師講教學中的故事。張老師的結束語深深地啟迪了我:“復雜的事情簡單,簡單的事情認真做,認真的事情重復做,重復的事情創(chuàng)造性地做!
一、復雜的`事情簡單做
我們總是把簡單的事變得復雜化,而我們應該做到的是把復雜的事情簡單化。張老師在講座中講到,有一位山村老師在缺少實驗器材的教學條件下,用漫畫的形式講課科學實驗,收到超凡的效果。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簡單就是有效,就是高效。
我們遇事應該探究“有沒有更簡單的解決之道”。比如,我們講解單詞win(贏得獎品、獎項等)與beat(贏了某人、某隊等)的區(qū)別時,大量的語言輸入后,很多學生還是不能理解。而如果換一種方法,使用下面兩幅圖,兩個單詞的區(qū)別是不是就一目了然,而且印象深刻呢。
二、簡單的事情認真做
天下之事不難,難在持之以恒的做。再難做的事情,都是人做出來的。再復雜的事情,都可以分成很多簡單的事情來完成。每天堅持做一點,以愚公移山的精神,總有把事情做完的時候。每天進步一點,365天,就是365個進步。張老師講到,如果我們每星期三節(jié)課,一年下來就是120節(jié)。我們在評他人的課時,比對自己。然后,我們就可以師人之長而自長了。
“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崩蠋焸湔n、講課不用心,學生自然不會喜歡,教學質量也不會好。簡單的東西重復做,重復的事情用心做,就會找到合適的方法,就形成了流程,就有了標準化。
三、認真的事情重復做
熟能生巧,百煉成神。一件事情認真做,重復地認真做,到最后,就是憑著經驗和直覺去做,根本不用去多加思考。這就是出神入化的地步。張老師列舉案例:《我教口琴十三年》。一位從教室三年的音樂教師心聲:從日復一日的日常教學活動中,提煉凝華,總結自己的三大收獲、三大變化以及變的原因。我們反反復復地認真地做好每天的工作,我們就離“燦爛”很近了。
海爾董事長張瑞敏有一句名言:什么是偉大,偉大就是把一件事重復做一萬次。世界上大部分真正有所作為的人,都是一生在從事一個同樣的事情,并努力為之奮斗。
四、重復的事情創(chuàng)造性地做
我們反復做同一件事情并不是讓我們墨守成規(guī),不思進取。張老師以評課活動舉例,時機、內容不同、作用不同、方式不同,給不同的評課的老師安排不同的聽評課任務。,
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不能滿足于“傳道,授業(yè),解惑”,也不能滿足于照本宣科,更不能搞題海戰(zhàn)術。我們要善于運用新的教學方法,更好地整合社會教學資源,結合新的教學裝備,用適合學生的方式去提升學生素養(yǎng)。
化繁為簡,專注一事,熟能生巧,革故鼎新……我們如此這般去做“事”,終將美好!
教研員培訓心得體會4
非常有幸參加德州市教研員遠程培訓活動,進過聆聽各位專家的講座,讓我的教學思路逐漸明晰起來。
考試評價的改革意味著教學的變革,我們只有順應時代的發(fā)展,才能在不斷進步的社會上立足,才能讓我們的教育發(fā)揮最大的作用。作為教師的我們,需要認真學習考試評價改革的方向,及時糾正自己教學中的不足,把學生培養(yǎng)成對社會有用的人,讓學生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葉圣陶老先生說:“教無定法、教學有法、貴在得法”。教學就是一門藝術,需要老師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真正的實現(xiàn)教育的價值。學習中我知道了作為一名教師應具有三種魅力:人格魅力、教學魅力、知識魅力。在人格魅力中,教師必須做到尊重學生。時代不同,學生的思想意識也在變化,這屬于正常的過程,教師只有真正尊重學生,才能取得學生的信任和喜愛,才是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教學魅力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教學設計、教學藝術和教學評價。做好教學設計是一位教師必備的素質,在教學過程中要講究教學藝術,注重教學評價的方式和方法,這樣才是真正的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教師。
在信息技術背景下我們需要開展的生物學科的有效教學,所謂有效教學最終落實在學生身上,核心是學生有沒有提高,如果學生有成長,這個教學就是有效的。作為教師始終應該把課程標準放在首位,教學過程的設計應該以課程標準為依據(jù),訓練學生的科學思維,提升思維品質。信息技術在生物教學中的運用不是面面俱到,而是用的恰到好處。重點是突出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的效率。多媒體課件的制作不能流于形式化和粗糙化,只有在教學活動中恰如其分地使用,才能真正發(fā)揮現(xiàn)代教學媒體的`功效。
教學設計是每一位老師進行課堂教學工作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學設計是教育實踐工作者以各種學習和教學理論為基礎,依據(jù)教學對象的特點和自己的教學理念、風格,運用系統(tǒng)的觀點和方法,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對教學活動進行系統(tǒng)規(guī)劃、安排和決策。只要以生物學科核心思想為引導的教學設計,才是更有底蘊的教學設計。有效的生物教學設計,必須圍繞三個基本問題展開:
1、合理分析與確定恰當?shù)慕虒W目標,這是課堂教學的靈魂。
2、組織教學要素,這是教與學的結合點。
3、教學效果的正確評價,這是教與學的成果所在。
命題是評價教學的一項重要手段,我們只有做好教學工作才能培養(yǎng)出現(xiàn)代需要的各種人才,才能體現(xiàn)出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雙減政策的開展要求教育更應該面向全體學生,五育并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特長,讓我們的學生都能得到發(fā)展。
通過學習,我深深的體會到自身知識的缺乏,更加堅定了終身學習的信念!叭松灿醒,而知也無涯”不善于思考和學習的人,永遠跟在別人的后面,也就永遠落后于別人,成不了職場的成功者。就像托普勒說的:“我們現(xiàn)在生活在一個為我們提供了無限機會的時代。傳統(tǒng)作用對我們的影響越來越小,無論年齡大小,我們都面臨無數(shù)條新的路徑”人只有終身學習,才能適應這個社會,不被時代所淘汰。
我更加堅定信心,努力學習,不斷的充實自己。生命不息,學習不止!
教研員培訓心得體會5
緊張充實的教研員培訓結束了,首先感謝縣研訓學校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這次培訓就像一盞明燈給我指明了方向,特別是幾個專題講座,使我受益非淺,感觸頗深。
教研員是學校教育教學教研工作的組織者、引導者,教研員的專業(yè)水平直接影響著學校的教學工作。因此教研員就是教師中的教師。這次培訓雖然時間短且較辛苦,但我感到值得,且收獲非常大,這是給自己的一次充電機會,使我對教研員的工作有了一個更新更全面的.認識,同時也擴大了自己的知識面!奥犝n評課是一門科學,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作為教研員我們應該怎樣聽課評課。通過本次的培訓,使我更進一步掌握了聽課評課的模式,特別是陳夫義院長對教研員“兵法六”的強調,使我茅塞頓開,真不虛此行。
教研員培訓讓我重新感受了一次學習的幸福,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禮。但培訓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作為教研員,要想有所作為,有所發(fā)展,需要的是自己平時不斷學習、不斷研究、不斷進步,才能真正成為名副其實的教研員。
教研員培訓心得體會6
4月22日我有幸參加了大慶市骨干教研員(培訓者)培訓學習,聆聽了遼寧省鐵嶺市教師進修學院黨委書記鄭重老師的講座——《教研員的溝通藝術》。我想從我感受最深的幾個方面來談幾點體會:
一、樸實無華的語言中蓄含著深刻的寓意。鄭老師的講座沒有華麗的語言,一上臺便深鞠一禮更是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在平易近人的談話中能讓你明白很深刻的道理;簡單的道理經鄭老師口中講出亦有別樣的韻味。讓你在回憶和細細品味中一次又一次地接受著鄭老師春風雨露般的教育指引。溝通的藝術不僅僅對于我們教研員以及培訓者有著重要意義,而且在生活中我們與他人溝通也要講究藝術。溝通無處不在,學會藝術的與人溝通會讓我們的工作生活更加精彩。我們教研員(培訓者)還要學會在自己頭腦中設置不良信息的防火墻,學會自己和自己溝通,多想想自己還有哪些地方沒做好,還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夠完善,盡量不要去指責別人做沒做好,人們往往把成功歸功于自己,把失敗歸于他人,我們要做積極的歸因,有效歸因才有意義,才會讓我們的工作更加出色。
二、簡單生動的例子讓講座精彩紛呈。鄭老師的課中沒有生搬硬套,用案例貫穿了講座全過程,每次都是舉一些例子來說明一個道理,讓人一看就懂一點就透,不用費心思再去琢磨,很放松。例如:課一開始就講了一個案例以此來詮釋溝通的重要性,緊接著又出示了一張圖片,讓聽課的老師說說看到了什么。有的說看到了一個少女,有的則說看到了一個老婦人,有的說兩個都看到了,由此引出溝通的前提是信息不對稱,是我們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就是這樣一個個生動的案例加上鄭老師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的生動講解,讓我們覺得三個小時的講座是那么短暫,都有意猶未盡的感覺。這也讓我想到了我們教研員(培訓者)在培訓基層老師的的時候是否也能像鄭老師一樣用案例來說明道理,來打開老師們的心中的困惑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而不是說一些大家都知道的道理,這樣不僅拉近了彼此間的距離,而且讓培訓更加人性化。
三、師生間的互動讓我們在笑聲中體會溝通的藝術。鄭老師的課不僅生動活潑而且時時與聽課的老師們互動,讓短短三個小時的課堂中充滿了歡聲笑語。
四、感悟:正如鄭老師課中講到的,教研員要給自己個定位:先做師之生,再做師之友,后做師之師。這個定位我覺得很有道理,尤其像我這樣剛接觸教研員(培訓者)崗位的新人,更應該多學習、多交流、多請教。我會珍惜每次學習的機會,珍惜每次成長的機會!
教研員培訓心得體會7
短短的幾天的培訓學習,我感受頗深,縣里為我們搭建這次學習與交流的平臺,有幸聆聽了海南省教培院的陳夫義、周積昀兩位院長及縣培訓學校各位領導的學術報告,使我茅塞頓開,受益非淺。
坦白地說,我是第一次參加教研員培訓學習,對我來說,一切都是新的,對教研員的職責認識還模糊不清。這次學習,使我了解了教研員工作的宗旨,教研員的崗位要求,在新時期里,教研工作如何適應教育發(fā)展的要求,怎樣有效地推動教育基礎改革,促進發(fā)展等等。使自己找準了角色,找準了位置,明確了責任,明確了目標?蓭滋斓呐嘤枺覅s茫然了,感覺到心頭的壓力很大,也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一個老師到一個教研員的差距!教研員是教師中的教師,是教學中的評價者、監(jiān)督者、管理者、研究者,是教學改革的帶頭人,肩負著教育的重任。我想:自己要成長為一名教研員,還要不斷地學習,向專家學習,向同行學習,向有經驗的教研員學習,并注意與自身的工作聯(lián)系,活學活用,逐漸豐富自身的`實踐經驗。
這次培訓是短暫的,但是留給我的記憶與思考是永恒的,我將以自己的不足為起點,讓“差距”成為自身發(fā)展的原動力,不斷梳理與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斷成長,為使自己能夠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研員而不懈的努力!
教研員培訓心得體會8
三月十日我參加了縣英語教研員培訓,會議時間為一天。這一天的學習時間帶給我的不僅有收獲,還給我留下了深深地思考。下面我就把我學習的一點體會總結一下:
感悟:
一、王主任講話中的感觸。
大會的第一項是縣教研室王主任總結過去一年的得失。從王主任的講話中,我了解了作為一名英語教研員索要擔負的責任。
1、教研員要擔起英語教學質量提高的重任。要指導教師運用好教學策略,抓實、抓好常規(guī)教研,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
2、要明確責任,扎實工作,著力提高英語教師的教育教育教學能力。督促教師做到8個精心。教研員自己要做到主動工作、創(chuàng)新工作、團結協(xié)作。
二、李艷紅老師典型發(fā)言的感觸。
聽了李艷紅老師的典型發(fā)言,我為二小的團結感動,羨慕他們優(yōu)良的研討氛圍。特別是他們的集體備課形式讓我記憶深刻。發(fā)揮集體力量集中討論,完成預設教案,經過上課實驗后,在討論研討,反思評課形成二次教案。這些活動聽起來簡單,但他們背后付出的心血我們很難知道。
三、聽課感觸。
下午,我們集中聽了一節(jié)研討課。講課的是一位新教師,從這位老師身上能看到所有新教師的影子。也找到在以后在指導教師或自己上課時應注意的問題。
1、注意任務型活動的趣味性和全員參與性。
2、注意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
3、注意自身口語、肢體語言的運用。
反思:
經過一天的學習,我在收獲的'同時也深深的陷入了反思。反思我一年以來的英語教研工作,雖說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有很多不足。
1、作業(yè)教學還不盡完美。我校的英語作業(yè)只是在作業(yè)本上布置了簡單的題型。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準備除了作業(yè)本外,再設計一套課堂達標作業(yè)。盡量使作業(yè)教學有實效性。
2、學生養(yǎng)成教育差得不夠。學生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是學習成績提高的保證。在下一步工作中,我準備設計一項學生常規(guī)檢查表,以督促教師對學生常規(guī)檢查的培養(yǎng)。
3、教學質量還不是很高。教師的課堂質量是教學質量提高的關鍵,在以后教研工作中,我要把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打造高效課堂放在第一位。努力提升自身素質,能對我校英語教師有所幫助。
4、教研活動仍缺乏實效。好的教研活動是英語教師提升的平臺。我打算在今后的教研活動中,加強互動研討。利用好訂購的優(yōu)秀光盤,學習優(yōu)秀教師的口語、活動設計等,優(yōu)化自己的課堂教學。
教研員培訓心得體會9
我認為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社會各界都在提倡給學生減負,不能占用學生的休息時間,向課堂40分鐘要效率,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是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要研究的課題,把老師和學生都從題海和加課中解放出來,讓教師快樂地教,讓學生快樂地學。
一、王主任就如何構建高效課堂進行指導
在教學實踐中,課堂低效一直是管理的一大難題。課堂的低效能導致學生厭學和教師厭教。為了改變這種狀況,不少教師都在探索構建高效課堂的途徑。那么,究竟什么是高效課堂呢?如何構建高效課堂呢?就是王主任講的10個構建。從教師角度來說,高效課堂應具備:1、教學目標的定位2、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精心設計3、突破教學重難點的有效途徑4、師生互動平臺的.構筑5、教學手段的選擇運用6、達標練習的設計與落實7、準確的語言表達能力8、恰當?shù)纳眢w語言9對學生的鼓勵性評價10、合理的板書設計。從學生角度來講,高效課堂應具備以下兩個條件:一是學生對教學目標的達成度要高。二是在實現(xiàn)這種目標達成度的過程中,學生應主動參與并積極思考。從這個角度來說,高效課堂就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課堂,是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的課堂,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
二、八個精心
1、精心備課2、精心上課3、精心進行作業(yè)教學4、精心組織考試評價5、精心指導學生課外學習與生活6、精心進行教學反思7、精心制訂教學計劃8、精心開發(fā)課程資源。讓我們的課堂更精彩。
總之,我覺得不管當教師還是當教研員都要有實干精神;要有揚棄昨天的改革熱情和創(chuàng)新精神;為振興沂南教育出一分力。
教研員培訓心得體會10
6月16-17日,我參加了縣教研室組織的樂都縣中小學 、幼兒園教研員培訓學習,在培訓過程中,我有幸聆聽教育局領導、縣教研室蔡主任、教研員培訓心得體會王斌、陳澤良兩位老師及海南省教培院兩位院長的精彩報告。通過本次培訓,讓我增長 見識,開闊了視野,使我對教研員的角色定位有進一步的認識,同時也為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本人將這次學習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愛崗敬業(yè),甘為人梯,是做好教研員的基本前提。
。⒏梢恍,愛一行",才能干好本職工作。作為教研員,必須熱愛教研工作。教研員的工作是很艱辛的,工作中加班加點是常有的事,為老師提供周到的服務是教研員工作的需要。面對工作中這樣的不“公平”,如果不情愿的話,那么教研工作干得怎樣就可想而知了。因此,作為教研員必須端正工作態(tài)度,對教研工作始終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把工作中的忙碌看作是一種樂趣,使自己覺得工作因忙碌變得更加充實。
二、加強學習,鉆研業(yè)務,是做好教研員的必備條件。
教研員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引領者,是教師課堂教學的指導者、服務者,因此,教研員加強自身的充電式學習是十分必要的。培訓過程中蔡主任、王老師和陳老師多次要求教研員要加強學習,可見,教研員只有加強學習,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研員。教研員要學習教育政策法規(guī)、教育教學理論、課標、教學策略、教材等必備的知識,同時,還要加強研究的性的學習,如:研究高效課堂的構建,研 究有效的作業(yè)教學等,爭取通過學習逐步逐層提高自己,確實成為學科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引路人。
三、提高學科教育教學質量,是教研員的本職所在。
學校的辦法宗旨就時想方設法地提高教育教育質量,這樣一來,學校學科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任務就在學科教研員身上。教研員應如何幫助學科教師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呢?我覺著從以下三個方面做起:首先,要樹立好服務意識,讓教師樂于接近你。作為教研員,要正確的審視自己的工作崗位,不要把自己當作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而是把自己當作教師教學的服務者。在工作中,要主動去接近教師,加強與教師的溝通,讓教師切實感受到教研員的工作確實幫助了他們的教學,從而使教師主動走進教研員,使教研員的工作能得到順利開展。其次,要規(guī)范學科教師的教學常規(guī)管理。教師的'備課、作業(yè)設計批改及學生的教學質量監(jiān)測等教學業(yè)務要加強管理,作為教研員,要根據(jù)上級部門的要求,結合學校的實際,制定出科學的評價體系,以此來督促規(guī)范學科教師的教學工作,從而夯實學科教學質量基礎。最后,以教研活動為載體,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研活動開展應注重實效性。這就要求教研員根據(jù)自己平時的教研,及時發(fā)現(xiàn)學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爭取通過教研活動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例如:集體備課、聽評課、課題研究、學生綜合質測試、教師業(yè)考試等活動都能從一定程度促進學科教師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四、促進校本研訓的開展,是教研員工作的重中之重。
校本研訓是教研活動的主要方式。在如何開展校本研訓,校本研訓走向規(guī)范化。在聆聽省教培院兩位院長的報告中給了我們許多的參考答案。如校本教研的三大思考:一是中小學生為什么要開展校本教研活動。二是校本教研的方法、方式和途徑。三是教研員在校本教研中如何作為。為今后的校本研訓的開展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總之,這次參加縣中小學教研員的培訓學習,使我受益匪淺、收獲頗豐。不僅提升了教育理念,也拓寬了視野,使我認識到教研員的重要性。教研員個人素質會直接關系到學校教研活動的開展。只有把本研訓搞好了,教學質量才有保障,教學研究才能深入,教學成果才能豐富。
教研員培訓心得體會11
“學習”一詞,在本次培訓學習中出現(xiàn)頻率比較多的一個詞。不管是從專家的講座中,小組討論中,還是研討交流中頻頻提到。給我的感觸很大。
常言道:“學無止境”、“活到老學到老”,因此學習對于教研員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陸云老師在“注重專業(yè)素養(yǎng)、文化底蘊”中要求教研員加強讀書、積極反思,“為了理念而讀書”。李家棟老師的要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研員,就要“加強修養(yǎng),重視學習”。 鄧文珍老師也要求我們教研員“能吃苦耐勞,潛下心來看書、學習”。
邢益寶老師認為教研員不但要讀書,并且讀的書量要大,只有書讀多了量變了才能導致質變, 質不變,是因為因為量不夠大。
是啊,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我們所處的環(huán)境也發(fā)生著重大的改變。由原來的工業(yè)經濟社會發(fā)展到今天的知識經濟社會,知識在不斷的創(chuàng)新,老化加速。據(jù)調查顯示,一個人學習過的知識,如果每年不能更新7%的話,那么這個人便無法適應社會的`變化了。而每個人都遭受著知識半衰期的困擾,據(jù)了解一個工程師知識的半衰期是5年,一般技術人員的知識半衰期也只有7年。也就是說,如果不繼續(xù)學習,那么5年后這個工程師將面臨被淘汰的危險。而一般技術人員7年后也將面臨這樣的命運。所以學習要實行社會化、終身化。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充實自己,讓自己與時代同步,才不至于被時代所淘汰,搞教研亦如此。
教研員培訓心得體會12
縣研訓學校于20xx年6月16日——17日在樂東中學多媒體教室組織舉辦的全縣教研員培訓學習已經結束。這次培訓雖然時間短,但學習內容多,涉及面廣。特別是幾位專家、領導精辟的專題講座,給我印象深刻,感觸頗深,獲益匪淺。
可以這么說,這次培訓是給我縣全體教研員很好的充電。
教研員顧名思義,就是指從事教育教學研究的人員。作為教研員,在課改不斷深化的過程中,怎樣去調整好自已的心態(tài),擺好排已的位置,如何去應對在教育教學中不斷出現(xiàn)的新問題、新情況,進一步強化教研員的職責,提升教研工作能力,使教研工作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這是一個舍得大家關注和引起重視的熱點話題。
記得這次培訓,蔡運慎主任作《中小學科研課題的研究和管理》專題講座時,他以縝密的理論思維方式和超前的.意識以及生動有力的案例,使我對教育教學研究課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的講座給我們今后去開展這方面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開辟了新的路子。
教研員怎樣去聽課評課,這是對教研員最根本的要求。而王斌老師的《教研員怎樣聽課評課》專題報告是一個很好的解讀。他以從事教育教學幾十年且來自最基層的有效經驗,為大家上了一堂精彩的課。的確,聽課評課,在眾人看來,似乎容易,其實不然,它不僅要講究方法和技巧,還包含著以人為本的哲理。對于不同的課型,不同的場合和環(huán)境以及不同的對象,只有采取不同的策略和多維度的點評方式,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有利于促進教師轉變教學行為,提高他們自身的教學水平。這一點,我作為老教研員深有同感。
網絡時代,教育的快速發(fā)展,催生了網絡教研。陳澤良老師的專題講座,使我深刻地認識到了當今網絡教研的地位,與其功能作用。過去單一的傳統(tǒng)教研已被打破,我們不僅要構建一個強大的教研平臺,而且還必須培養(yǎng)一大批懂得運用、熟練操作的教研員,使他們成為網絡教研的領頭軍。這又是教研員的重大課題和嚴峻的挑戰(zhàn)。
陳生發(fā)副校長在談到有效教研時,他針對當今的教研教學現(xiàn)狀作了全面的剖析,并用“困惑、感悟、期待”六個字來概括。值得在座的聽者深思。
海南省研訓院的陳夫義院長的互動式講座值得提倡,周積昀副院長的幽默令人興奮不已。他們的專題報告全面地詮釋了課程改革以來取得的成就和出現(xiàn)的誤區(qū)。為我解開了課程實施中產生的困惑。改變了我過去的一些看法,消除了曾經的顧慮,增強了對課程改革的信心。
我認為,這次培訓是及時的,富有成效的。我身為教研員,只有加強自身的學習和修養(yǎng),不斷地探索、鉆研和創(chuàng)新,才能成為一個與時俱進,經得起考驗的教研員。
教研員培訓心得體會13
翹首以盼,本周的培訓如期而至。11月25日下午,我們再次相聚教體局七樓會議江蘇省室,聆聽南通市教師發(fā)展學院馮衛(wèi)東老師的講座——《讓“好課”成為“好作品”》。
馮老師結合一線老師的課堂實例,分享自己團隊的教育科研經驗,他獨到的分析、理性的評價、精辟的見解讓老師們佩服不已。兩個小時的講座,生動精彩,馮老師深入淺出地讓老師們了解了如何讓好課成為好“作品”。馮院長從創(chuàng)新“做課”精彩寫、推開“微窗”有景深、“主張”催放花滿樹等方面給大家做了詳細的解讀。馮老師還給老師們提了關于教師寫作的幾點建議:不要小視課例研析及其在此基礎上的論文寫作,它是最適合于我們的寫作樣態(tài);論題角度要小,開掘要深;要做到“語勿驚人意開新”,努力擬出新而不險、美而不媚的文題,努力做到讓文題“無須解釋就能明白,一經詮釋非常深刻”。
今天的講座給我最大的啟示就是:讓“好課”成為“好作品”,我們需要在課堂教學的路上多走一步。
一、教學設計多走一步——新創(chuàng)意
英語課堂的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分層融合的過程。在融合過程中,我們要抓住學生的不同認知水平和元認知水平,根據(jù)不同的英語學科素養(yǎng)和知識水平,進行教學設計時量體裁衣。例如:在教學外研九上Module3HeroUnit2Myhero-DrNormanBethune時,將學生分為三個梯隊幣進行一下不同的作業(yè)設計:第一梯隊學習本文的寫作手法,并使用英語學會介紹自己心中的'英雄;第二梯隊能夠理解白求恩醫(yī)生的品質,并進行評價;第三梯隊只需要掌握本文的重點詞匯、句型和基礎語法。
二、課堂教學多走一步——增厚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蔽覀冃枰〞r間深入研究教材和學生,做到“兩個吃透”——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我們的教學設計要做到既把豐富的課程資源引入課堂教學,又要凸顯教材的本質,讓整個教學設計有“生命意義”。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通過互動讓學生暴露思維弱點,使其思維互相碰撞,內化語感。我們更要逐步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激發(fā)其求知欲,要在重難點的地方質疑,引發(fā)學生深層次思考,培養(yǎng)學生主動質疑的習慣……這樣,我們的課才會有厚度。
三、課堂語言多走一步——強美感
教師的語言美可以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潛在作用。如果學生經常受到“語言美”的教師的熏陶,自然而然在語言表達和興趣等方面遠遠超越其他學生。
作為英語教師,我們的語言不僅要具有與其他學科一樣的形象性與確鑿性,還應追求語言的韻律感、幽默感、新鮮感。所以,除了口語流利外,還要學點洋腔洋調,注重語意與語境、語調與語速相結合。當教師在課堂上講英語時,具有節(jié)奏感的語調,聽起來像外國人特有的那種韻味會讓學生從聽覺上感受到語言的另一種美。學生在欣賞中獲得了令人陶醉的美感,就會增強說英語的欲望。
對好課的追尋,是我內心不竭的渴求。古人說:“十年磨一劍”。今后,我將自己的教育教學情況進行適時地“反芻”,不斷地“斟酌損益”……我相信:我的課也可以升華為“好課”,在實踐中不斷反思,來一番“教后思”,做一些“教后記”,寫一點“教育隨筆”,我也能寫出“好作品”。
教研員培訓心得體會14
從XX年2月22日-2月24日,在xx進修學校我有幸參加了教研員、學科組長培訓學習,通過此次培訓,我收獲頗多。xx老師關于有效開展校本教研的實踐與思考中說到學校要成長為一個科研型的學校,那么老師就要成為科研型的教師。通過此次培訓,讓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收獲很豐厚,真正了解教研員的工作方向、工作方法、工作職責,同時感到教研員的責任重大。以下兩點是我在學習中的最大收獲:
一、反思自己,提高認識
通過x老師的講解,讓我明確了校本教研的方式與流程。聽了包頭市教研員王榮和內蒙古電教館劉彥澤等專家的講座,不禁反思起自己的工作。我們除了缺少專家自身的優(yōu)勢和理論研究者的扶持外,實踐經驗不該缺乏,我們本身是一線的教師,都深入課堂,平時聽的課也不少,只是把握不準方向,使我們的問題改進并不大。反思自己在平時的教研活動中,稀里糊涂,只是就事論事,沒有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沒有一個具體的活動流程和有效的活動方式,所以教師參加活動的積極性不高,每次的活動效果也可想而知。通過學習讓我跳出來看自己的所為,由于我們自身的欠缺和條件限制,致使我們的眼界狹窄,看問題沒有深度。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們忽略了好多關鍵性的東西,對一些教學現(xiàn)象、教學行為所引發(fā)的結果,分析不透,甚至不會分析。我們不僅僅缺乏嚴謹務實的學術態(tài)度、理論聯(lián)系實踐的認知、科學可行的操作方法,我們更缺少的是做業(yè)務的心境。所以在盡頭的教研活動中應多注意以上問題,爭取有大地突破。
二、找準切入點,開展教研活動
有培訓就有學習,有學習就會與收獲,構建有效教研,才能提升教學質量。我們要結合自己學校的.實際,從五個環(huán)節(jié)來進行教研活動:
1、明確教研活動的目標;
2、找準教研活動的切入點;
3、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
4、精心設記教研活動內容,滿足教師的實際需求;
5、讓教師帶著問題、困惑來,明明白白的回去。在每次的教研活動后,要認真反思,正如專家所講“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寫三年反思就一定能成為名師!苯萄袉T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完成每次的教研活動。我們應該既要做一個與時俱進的教研員,更要做一個求真務實的教研員。
通過這次培訓,讓我深知自己的綜合素質離一個合格的教研員還有很大的差距,還要系統(tǒng)的掌握學科知識,還要掌握教研的總體趨勢、學科的發(fā)展趨勢。因為只有了解前沿的態(tài)勢,了解所在區(qū)域教研狀況,知己知彼,才能準確的為自身工作定位,把握好研究方向。
今后的工作中我將對所學知識認真進行消化吸收,使之成為自己工作的財富,把本次培訓中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指導好自己的工作,并以這次學習為新的起點,自己增強學習意識,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與工作能力。
教研員培訓心得體會15
聽了兩位專家老師的講座,我收獲很多,極具現(xiàn)實指導意義。兩個講座,一個主要關于“教學寫作”,一個主要關于“教研開展”,表面看來不相關,實質上相輔相成,無論是“好課寫成好作品”,還是“有效開展教研活動”,都需要我們思考、創(chuàng)新、總結,更促使我反思:自己怎么做才能更好,團隊如何帶真正成長,印跡怎樣留才能看見。
一、自己怎么做才能更好
馮教授的報告,我最大的想法就是“該寫了,該動筆了”,我們每節(jié)課上課之前都有很多精心準備的思路;上課之后,也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上課中的靈感閃現(xiàn),我們會覺得真好;教學的時間長了,我們每個人肯定有自己的一些經驗,或者想給年輕老師的一些指導的想法;但是你要讓我們說出個123來,好像不是那么容易,因為我們沒有精心的去整理過我們的思路,沒有歸納過我們的經驗,沒有隨手把它記下來,也沒有把他歸納梳理一下。近些天,我也正在給我的主持的小課題結題整理所有的資料,課題研究的事我們都做了,資料也都有,但是要把結題總報告寫流暢,還是覺得不知道怎么下筆,好像有一大堆的東西,要按照一個非常清晰的思路寫明白,讓別人也能看明白,好不容易!反思原因就是在行動中沒有隨手記下來把想法寫清楚。
原來為什么沒寫?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自己的懶,“不動筆”的懶,更是“思想上”的懶。那些專家教授,也是從我們的普通教師中走來,為什么他們會成為我們的榜樣?關鍵是因為他們有思想,在每一次行動當中去思考,去總結,聽了馮教授的講課,我突然信心倍增,如果我能夠寫,堅持寫,把我平時的教學偶爾閃現(xiàn)的思想火花總結歸納,說不定也會成為專家呢!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和教研能力,深入思考,每節(jié)課后都要分析自己得意和不足的地方,想辦法提高,不能故步自封,不能原地不動。
每次參加局里的教研會,郭局長多次提到教師要有寫作的能力,現(xiàn)在看來,這是逼著我們不能不寫了。我們看作家的文章,很多細節(jié)感覺好像都在我們身上發(fā)生過,他們就是寫出了我們想說,而沒能說出來的話,那么,這些教育專家就是寫出了我們的行動,并在行動的基礎上深挖了一點,這些深挖,就是他們的思想總結,是他們在需要寫出來的時候,進一步的思想創(chuàng)造。希望我們都不要停留在原地,講座讓我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有一個很好的成就我們爬的更高的梯子,那就是“寫作”,把“好課”寫成好“文章”。
二、團隊如何帶真正成長
反思:作為學校的教研組長和學科中心的帶頭人,我如何帶好我的團隊?兩年的學科中心團隊教研能力開發(fā)了多少?有沒有實質性的提高?怎樣才能真正成長。
兩年多來,學科中心執(zhí)行主任的重擔倒逼著我成長了很多。比如,我們成員都是優(yōu)秀教師,在每次活動中,尤其是在聽課后的評課過程中,很多老師都發(fā)表了自己的意見,最后需要我來總結,那我總結什么呢?“我重復老師們的話?我推倒老師們的`理論?我一句話總結很好很好?”都不行,所以在每次活動之前,我都要在心里多次的想,我把話怎么說大家更明白,把這個事怎么讓大家更清晰的了解。評課老師們研討的時候,我思想飛轉,我有什么更深的理解能讓大家眼前一亮,讓大家能夠深入領會每次聽課評課的深度。所以我覺得成長是逼出來的。
怎樣帶動團隊教研能力的提升?張志偉老師的講座真是“及時雨”。聽了張教授的教研活動開展過程的案例,我收獲了一些直接可用的方法,比如教研先從“分享自己的教學故事”開始,既能讓大家有話可說,又能發(fā)現(xiàn)問題,展開對問題解決的思考,總結經驗規(guī)律,這個方法我會馬上運用在下次的教研活動中。
教研活動的開展,還需要我們根據(jù)實際情況做創(chuàng)新的研究,用心思考活動如何開展才能有效。不做流于表面形式的教研,只為所有教師通過教研有收獲有提高。
三、印跡怎樣留才能看見
“人過留名,雁過留聲”,我覺得我們教書也要留印跡,在講臺上留下了幾十年的足跡的同時,還能留下點什么呢?希望留下幾篇好作品,留下一點教研成果,當我們離開講臺的時候,能看到自己的回憶,為自己而驕傲。但是不容易啊,任重道遠!
趁我們現(xiàn)在還站在講臺上,努力思考和總結,留下我們教學路上成長的印跡,這樣也能“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了。
【教研員培訓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教研員培訓心得體會05-25
教研員培訓心得體會08-29
教研員培訓心得體會05-19
(精品)教研員培訓心得體會09-13
教研員培訓心得03-03
教研員培訓心得體會(精選16篇)10-22
教研員培訓心得體會(精選19篇)10-05
語文教研員培訓心得體會10-21
教研員培訓心得體會(精選19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