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讀書讀后感(集合15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有什么領悟呢?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讀書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讀書讀后感1
《給教師的建議》是前蘇聯(lián)當代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專著,這本書帶給我極大的啟發(fā)和深深的感觸,書中每條談一個問題,既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捧讀此書,不由自主有一種感覺:一位慈祥、睿智的長者,坐在你的對面與你聊天,他的豐厚學養(yǎng)、他的思想、他的智慧正慢慢地滋養(yǎng)著你的心靈,提升著你的智慧。這時候,大師的形象依然模糊,但大師的指引卻是那么具體。
這里的每一篇文章都振撼著我,作者蘇霍姆林斯基如道家常般的每一句話是那么實在又那么在理,列舉的每個事例是那么熟悉,就好像是自己曾經(jīng)碰到過的許許多多的問題,他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態(tài)度不得不讓人欽佩。
最先吸引我的是《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談談對后進生的工作》,因為這是我迫切希望解決的幾個問題,看了后真的對我?guī)椭艽,主要是在思想上、觀念上有了轉(zhuǎn)變,我也經(jīng)常抱怨沒有時間,忙;對后進生我更是一直認為這是智力問題和一個人的質(zhì)地問題,無論是誰,無論用什么方法教育都是無濟于事的,很多道理只能從理論上行得通,而實踐中要想讓一個智力有問題的人有進步有發(fā)展是不可能的,要讓一個品質(zhì)不好的人真正棄惡從善也是不可能的,也就是所謂的“秉性難移”,對現(xiàn)在很流行的一句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嗤之以鼻。但看了蘇霍姆林斯基的話后,觀念轉(zhuǎn)變了,從心底里認可了這個道理,只是認為操作起來還是會很困難很困難。
那個“費加”是蘇霍姆林斯基難忘的,也是我印象特別深刻的。蘇霍姆林斯基是這樣描述費加的,她“簡直是來不及記住應用題的條件,在她的意識里,來不及形成關于作為條件的依據(jù)的那些事物和現(xiàn)象的'表象:當她的思想曲折要轉(zhuǎn)向另一件事物的時候,去又忘記了前一件事物。和我常認定的笨的學生非常相似,那我們平時對這樣的學生往往采用補課的方式,使他們掌握該掌握的知識,傍晚留下來反復地給他講解、背誦直到他“懂了、會背”為止。而蘇霍姆林斯基卻不這樣做,他給她編了一本特別的習題集——《給思想不集中的兒童的習題集》,給她搜集了一套供她閱讀的書籍,都是關于智力訓練的。蘇霍姆林斯基也從來沒有給她補過課。就這樣,費加到了五年級,學業(yè)成績趕上來了,七年級畢業(yè)后,費加進了中午技術學校,后來成了一名高度熟練的機床調(diào)整技師。真的是不可思議啊,費加碰到了蘇霍姆林斯基這樣的老師真是她的幸運,這樣的教育為她今后的一生打下了扎實的基礎。我想,我們雖然不能像蘇霍姆林斯基那樣地去對侍一個后進生,但至少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啟發(fā),不要讓像費加這樣的孩子在短時間里一下子記住要背的課文,一下子理解這道應用題,不要把他們看得和優(yōu)秀學生一樣的能干,這樣只會越學越死,越學越笨。而要更注重鍛煉他們的思維,發(fā)展智力,為他們今后的不斷學習,不斷發(fā)展打磨“腦機器”。
教師讀書讀后感2
《做卓越的教師》,書中一個個鮮活、有趣的事例,一個個哲理小故事,都讓我不由得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教學,思考以后的努力方向。這本書猶如一盞明燈,指引且明確地告訴了我,要當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就該做到書中的七個“做”: “做卓越的教師”、“做幸福的教師”、“做會育人的教師”、“做會上課的教師”、“做會寫作的教師”、“做會當家長的教師”“做會培訓教師的教師”……每一個題目都讓我想盡快了解里面的內(nèi)容,于是靜下心來,慢慢翻閱、品味。
其中使我感觸最深的是彭興順老師在書中反復強調(diào),“愛心是好教師的基本條件”,“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
這并不是創(chuàng)新觀點,從孔子的“愛之,能勿勞乎?忠之,能勿誨乎”到魯迅的“教育根植于愛”。古今中外,教育家的教學思想雖不盡相同,教育風格也各有千秋,但對學生的情感都離不開一個“愛”字。
我們都知道愛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我認為心中有愛,才能真正成就卓越的教師。作為一名教師首先應關心學生的'成長,應多與學生談心、交心,做學生的知心人。古云:師者,傳道授惑解惑也。教師想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什么人,教師自己就應該是什么人。
教育上的愛,不是為了達到一個目的而做出的一種姿態(tài),它是一種思想,一種情感,一種氛圍,運用得恰當,它會把“愛”自然而然地貫穿于教育的某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會不聲不響地體現(xiàn)在教育的每一個細節(jié),更會潛移默化地浸潤著每一個學生的心靈。
因此就讓我們“用情施教用心思考”開始,讓我們?nèi)硇牡娜勖恳粋學生,以愛感染每一個學生,為做一個卓越的教師努力。
教師讀書讀后感3
當我拿起《愛的教育》這本書時,本以為這只是一本普通的教育類書籍,但讀完之后,我深受感動,心中充滿了溫暖和力量。
書中以小學生的視角,通過一系列生動的小故事,向我們展示了愛的力量。這種愛不僅僅是父母對子女的愛,還包括師生之間的愛、同學之間的愛,甚至是對陌生人、對大自然的愛。每一個故事都充滿了真摯的情感,讓我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小學時代,感受到了那份純真與美好。
作為教師,我更加明白了自己的責任。我們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培養(yǎng)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通過閱讀這本書,我意識到,教育的境界就是用愛去教育學生,用愛去感化他們。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才能真正成為有愛心、有責任感的人。
此外,書中還提到了許多教育方法和技巧,如如何與學生溝通、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等。這些方法和技巧對我來說都是寶貴的財富,我將它們應用到自己的教學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總之,《愛的'教育》是一本值得每一位教師閱讀的好書。它不僅讓我感受到了愛的力量,還讓我學會了如何更好地教育學生。我相信,在未來的教育工作中,我會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和價值觀,讓他們成為有愛心、有責任感的人。
教師讀書讀后感4
近日,我讀了《塑造教師:教師如何避免易犯的25個錯誤》一書,感到這本書是一本難得的好書。 《塑造教師:教師如何避免易犯的25個錯誤》一書中,著名的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卡羅林博士,收集了職前教師們回憶的近200個在學生時代所經(jīng)歷的最不愉悅,且記憶猶新的事件。內(nèi)容豐富,舉例生動形象,真實地反映凝固了教師在教育管理中易出現(xiàn)的種種錯誤。讀著這本書,如身臨其境,從所舉教師的錯誤當中,思索著,對照著,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特別是從這些案例中進一步理解了學生的感受,又一次站在學生的視角審視我們的許多教育現(xiàn)象和處理方法。
這本書更吸引我的是,在每一個案例后都有“處方”的形式,對發(fā)生的事件給予分析,幫助讀者找出問題的根本。這些分析根據(jù)人的心理發(fā)展的理論,提出許多現(xiàn)代教育理念,強調(diào)了對學生的尊重、理解,關注、欣賞、支持、幫助,突出了作為教師應有的對學生真誠的愛。
做教育教學工作三十多年來的我看完這本書,我覺得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成功與失敗,表揚學生還是批評學生,促進學生進步還是抑制學生發(fā)展,是我們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想想自己也許在不經(jīng)意間我的言語傷害了孩子,我卻不知道。這本書中介紹的知識能讓我恢復平靜,保持心理平衡。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學生的成長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對教師的職責概括為:傳道、授業(yè)、解惑。這其實只指出了老師“教書育人”的職責中教書的一面,而“為人師表”則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
師生關系主導在教師,據(jù)有關調(diào)查表明,教師的行為和態(tài)度是決定師生關
系親疏的決定因素,70%以上的受訪問者認為影響師生關系的主導因素在于教師,66%的學生認為自己和班主任的關系還可以,24%的學生認為和老師關系比較融洽,因為老師和藹可親,或是因為自己學習好老師喜歡。只有少量學生認為和老師關系不太好,原因是因為自己的學習成績不好或不守紀律。過去那種認為師生關系情同父子母女的傳統(tǒng)認知受到了挑戰(zhàn)。要想讓學生真正地走進知識,愿意學習,還需要教師先走進學生的心靈。在心與心的交流與碰撞中,當學生感受到身邊的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平等的朋友關系時,當他們聽到老師一句句親切鼓勵的話語時,他們一定會感受到什么是愛,同時懂得學會去愛別人,在這平等和諧、充滿愛的環(huán)境里,他們也一定會對學習充滿信心。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師生關系的潤滑劑。
影響師生關系的重要原因其實是師生之間缺乏正確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造成的。其實教師都是本著教書育人的態(tài)度來要求學生的,他們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子女來看待,基于恨鐵不成鋼的想法,教師希望每一位學生提高自身的'能力,發(fā)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質(zhì),達到他們所期望的目標。教師嚴格要求學生是為每一個學生著想,教師本身并不能得到任何的回報。學生應該正確地理解教師的行為,不要產(chǎn)生厭學和反感教師的情緒。絕大部分學生還是很尊重自己的教師的,但也有少部分學生作為教師的成功的真諦——走近學生,就是完善生命。愛是師德的最高境界,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我們不能光給學生知識,還要對學生的人格成長發(fā)生影響 ,把愛傳遞給學生,使學生懂得愛,接受愛,傳播愛。教師應重視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視教師職業(yè)的特質(zhì)修養(yǎng)和個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標。
如教師的形象,既要“德才兼?zhèn)洹、“嚴格負責”,又要“幽默風趣”、“熱情活潑”;對教師素質(zhì),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喜歡的“幽默”、“熱情”、“機智”等特質(zhì);對自身形象的追求,既要“自然”、“文明”,又要有“舉止優(yōu)雅”、“談吐高雅”等較高素質(zhì)修養(yǎng)層次的追求。
教師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修養(yǎng)。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和有關規(guī)定,以身作則,潔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為學生樹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師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責任感。一名稱職的教師要以對歷史、對社會、對家長、對學生高度負責的精神,努力做好教書育人過程中每個環(huán)節(jié)的工作。熱愛學生的老師最受歡迎學生渴望的不僅僅是從老師那里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師的關愛。
當今社會流行的一句話:“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已不合時宜,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一桶水遠遠不夠,要開鑿一眼泉,有了源頭活水才能勝任今天的教學!遍_鑿一眼泉,就是教師要終身學習。在當今信息化時代,知識的更新程度是驚人的。在教育教學中涉獵的范圍不能局限于課本上的知識,還要走出課本,善于拓展相關的知識,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融匯到教育教學活動中,保護學生愛問為什么的好習慣,讓自己的課堂更充實、更豐富。
教師讀書讀后感5
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位高尚的人談話。最近我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的作者是海倫·凱勒,自幼患病,因故導致失明,兩耳失聰,她的世界只有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獨歲月,幸運的是她遇到了莎莉文老師,在老師的幫助和關愛下,在親朋好友的鼓勵下,海倫·凱勒克服了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完成了哈佛大學的學業(yè),以優(yōu)異的成績獲得了學士學位。
這本書中海倫身殘志堅的精神讓我震撼。雖然她也有過痛苦和絕望,但最終她克服種種困難,最終在逆境中崛起。與海倫相比,我們是幸福的,我們擁有健全的體魄,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有什么理由不學習呢?有什么理由不要求進步呢?
“讀書有助于積累詞匯,提高寫作。讀的`書多,寫起文章來才會有信手拈來的感覺,讓我們讀書吧,養(yǎng)成讀書的好習慣!”我這樣對班上的孩子們說。堅持每天閱讀,首先要克服自己的懶惰思想,克服其他因素,更重要的是要有恒心、毅力。海倫的成功就充分的說明了這一點:只要有毅力有恒心,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正所謂:“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倍覀冏鳛榻∪,擁有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可以觸摸東西的手、善于表達的嘴,就更應該努力學習,做一個有志向、有規(guī)劃的人!
教師讀書讀后感6
書是知識的海洋,讀書對每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讀書能改變一個人的品德,提升一個人的思想,鑄造一個人的靈魂。讓我們學會了本領,掌握了技能,得以在這個世界上有了生存的資本,通過讀書,讓我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讀書是一種享受;讀書是一種情懷。堅持讀書是教師最起碼的職業(yè)底線。尤其是處在這樣一個學習社會化的時代,只有讀書,才能不斷完善自己,提升人生品位,促進專業(yè)發(fā)展,超出“匠”的局限。
讀書,能夠促進教師的精神生長。人,最可怕的是靈魂空虛和精神萎縮。由于生存的壓力和物質(zhì)利益的誘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關注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其結果是靈魂日益萎縮和空虛,只剩下了一個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軀體。對于一個人來說,沒有比這更可悲的事情了。避免陷入這種“更可悲”狀況的最可行的辦法唯有讀書。
閱讀對教師的重要性無法忽視。它能夠激發(fā)教師不甘平庸、俗不可耐的精神狀態(tài)。通過閱讀,教師可以擺脫“職業(yè)倦怠”和生活的消沉,擁有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和不斷成長的靈魂。在書籍中,大師們的言辭充滿了生命力和智慧,他們超越塵世的情懷會使我們變得開闊、靈動、開放、樂觀和豁達。一個對書籍漠不關心的人,無論如何包裝自己,都很難展現(xiàn)出優(yōu)雅和風度。只有通過閱讀的浸潤,才能超越自我,實現(xiàn)個人的發(fā)展。當我們獨處時,享受閱讀的樂趣;當我們交流時,感受到閱讀帶來的文雅和氣度;當我們創(chuàng)造教學和與生命相關的體驗時,感受到閱讀帶來的魅力。這時,我們會產(chǎn)生一種奇妙的感受:書中那些珍貴的思想和獨特的智慧已經(jīng)成為我們生活和存在的一部分。蘇霍姆林斯基曾說:“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是我對教育信念的真諦之一!睆哪撤N意義上講,一個教育者的成長歷程就是他閱讀歷程的體現(xiàn)。作為傳承文化的使者,教師必須伴隨著閱讀不斷發(fā)展和超越自我。
讀書,能夠使教師不斷增長職業(yè)智慧。讀書是課改的需要。新課程的.實施,對教師的素質(zhì)提出了尖銳而有力的挑戰(zhàn)。新課程不再像傳統(tǒng)課程那樣統(tǒng)一機械、墨守成規(guī),很少變通,而是具有許多不確定性:多元智力和多元價值取向,決定了教學目標和結果的不確定性;個別化教學決定了教學對象的不確定性;綜合性的加大決定了教學內(nèi)容的不確定;師生共同探討新知決定了教學過程的不確定性;教師作為課程具有的自主性決定了教學方法的不確定性;……教學的多樣性、變動性決定了教師必須是個嫻熟而高超的教育教學設計者、決策者、支配者、智者、專業(yè)知識的發(fā)展者和創(chuàng)造者。
不讀書,不曾想到,當今的教育觀念已經(jīng)發(fā)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教育形勢也發(fā)展得如此之快,而我卻不知道自己的教學觀念已經(jīng)落后到了何種程度;仡欉^去,我發(fā)現(xiàn)自己以前的教學方式實在可悲、可笑。但是,只要我開始重新學習,重新思考,我相信“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會涌上心頭,我內(nèi)心將變得更加明朗。
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我們應該廣泛涉獵各類學術領域的理論,從教育改革的角度讀取集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總結,深入研究哲學、文學、歷史和科學等方面的著作。通過與大師和杰出教師的對話,我們可以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并進一步審視自己在實踐中的教育教學方式。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將閱讀與思考、閱讀與教學、閱讀與研究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不斷完善自身的教育思維和實踐能力。
書讀多了,當我們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實踐也就有了明確的方向,信心和力量也隨之而來。這樣,我們就能讓自己的教學煥發(fā)睿智之光,充滿創(chuàng)造的魔力。教育需要淵博的知識,以培養(yǎng)智慧的人才,而只有掌握廣博知識的教師才能培養(yǎng)出具備智慧的學生。
讓書籍的真諦滲透進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內(nèi)心,使我們的人生更加豐富多彩、充滿活力,那就讓我們積極閱讀吧。
教師讀書讀后感7
幸福是人生的主題,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才是快樂和陽光的,追求幸福是每個人的畢生所求所愿,無可非議。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想自己有所成就,每天都在尋求幸福的人生,但是,并非人人都能在追求中得到幸福。幸福是夏日的井水;是雨后的朝陽;是雪中送炭;是為他人忘了自己;是給別人帶來快樂?勺鳛橐幻胀ǖ娜嗣窠處-幸福在哪里?
讀了于永正老師的《教海漫記》后,我徹底醒悟了,作為教師的幸福就是把自己畢業(yè)的經(jīng)歷都無私的奉獻給教育事業(yè),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才是最幸福的。
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是一種感受,它是教師個人價值觀的體現(xiàn)。在物欲橫流的世界,教師追求職業(yè)幸福的腳步當朝著精神"行走";蛟S大學生的人生價值和理想是為了西部的貧困孩子受到教育,為了西部的開發(fā)、發(fā)展,奉獻著、快樂著、幸福著;教師這個職業(yè)的本身就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有了這種蠟燭、春蠶般的價值觀、人生觀、幸福觀,就能"一意孤行"地干好自己的工作;就會真心對學生,走進"激情燃燒的歲月";就會用心靈點燃心靈;就會固守這份職業(yè),堅守這份信念,并綻放出許多精彩與豪邁。
教師職業(yè)的勞心勞力、社會地位、勞動報酬確實很難輕言幸福,也感覺不到幸福,但這并不意味著就沒有了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事實上很多教師在享受著教育、體驗著幸福,他們以多元、多姿、多態(tài)的幸福觀詮釋著什么是教師的幸福,怎樣才能在平凡、清貧、煩瑣中不斷汲取幸福和快樂的元素。其實對于教師對說,是否能時時處處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為這不僅僅影響著其人生是否快樂,更影響著學生,只有教師幸福,學生才會感到幸福。那么教師如何去感受幸福呢?要懂得享受課堂。課堂是教師生命最重要的舞臺,一個懂得享受上課的人,課堂便自然會成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臺,營造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和學生一起痛苦、一起歡樂,你就會少了許多教學的焦慮和煩惱。要懂得享受學生。教師職業(yè)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學生的成功和他們對你的真情回報,影響教師職業(yè)幸福感的許多不利因素都可以從學生對教師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彌補。
其實,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是一種心態(tài)和狀態(tài),也是信念與追求的體現(xiàn)。教師是精神的"傳道士",必須擁有好的心態(tài)面對工作和社會,這與我們的幸福"魚水情深"。心態(tài)決定狀態(tài),有了好心態(tài)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傳遞的,教師是愛的事業(yè),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對生活,就能愛每一個學生,同他們"打成一片",非常專一的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就能通過言傳身教讓學生陶醉,接受情感的洗禮、引導和激勵。況且,有了好心態(tài),就會少些煩惱多些快樂,少些狹隘多些豁達,就會視教師為一種藝術,在忙碌之中、創(chuàng)造之中收獲更多的幸福,樂此不疲雖苦猶甜。我認為,當我們教師的勞動被他人、社會認可時,必然會帶來無比的快樂,會被幸福緊緊"包裹"。
我想,教師的職業(yè)幸福就是來源于平凡、忙碌而又充實的每一天。這也許正是所謂天長地久的幸福吧!那么,我也會說我愛教師這個職業(yè),我也會為教師這個光榮的職業(yè)貢獻畢生的精力。
教師讀書讀后感8
朱教授是一個扎根于實踐的教育理論家,同時也是一個有積極行動的理想主義者。十幾年前,他就在思考什么是理想的教育?然后他就做出了〝新教育〞,并且現(xiàn)在還在路上。〝新教育〞旨在倡導廣大師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讓學生脫離單一評價機制下學習痛苦。生活失敗的情況,讓教師擺脫嚴厲刻板的形象,讓一切回歸〝正常〞,因為成長本應是人的本能,它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如今,〝新教育〞在全國各地已有200多萬參與者,以后還會有更多。他們相信,理想的學生熱愛生活。積極進取。自信自強。善于和人相處。有豐富的想象力。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他們認為,理想的教師充滿激情和詩意。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追求卓越。勤于學習。關注人類命運。堅韌剛強。而理想的教育,就是去幫助人成為他自己。 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這本書就是朱教授的〝答教師問〞。但在本書中我們不會看到空中樓閣般的來自所謂權威的冰冷的方法論,而是一個認真。有理想的教育者的人生智慧。它們不但有針對性地解決了那些老師們的具體問題,更在廣泛意義上提出了具有適用性的方法。這本書從修正〝教師〞的定義出發(fā),先讓我們知道什么是教師,然后朱教授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先給我們分析了什么是幸福。對于〝幸福〞,許多名人都曾發(fā)表過自己的看法,比如左拉說:〝每一個人可能的最大幸福是在全體人所實現(xiàn)的最大幸福之中。〞拉美特利說:〝有研究的興味的人是幸福的!能夠通過研究使自己精神擺脫妄念并使自己擺脫虛榮心的人更加幸福。〞別林斯基說得更徹底:〝幸福,假如它只是屬于我,成千上萬當中的一個人的財產(chǎn),那就快從我這兒滾開吧!〞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幸福〞的基本特征——創(chuàng)造。服務。研究及分享。而教育,恰恰具有這些共同的特征。因此,教育本身應該能是一個讓人幸福的事業(yè)。人的幸福大概有三個重要來源:一是人與外部物質(zhì)世界的關系;二是人與人的關系;三是人與自己的關系。從時間看,工作占據(jù)一個人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段光陰。從結果看,工作最后呈現(xiàn)一個人一生創(chuàng)造出的價值。因此,從實現(xiàn)自我的角度看待工作,不斷調(diào)和上述三種關系,收獲內(nèi)心的寧靜,這就是幸福。作為教師,我們每天的工作是平凡而瑣碎的,不僅辛苦,而且要有高度的責任感,這種高度的'責任感不只是盡職盡責地完成每天的任務,而是要把學生的安全放在首位。在每天單調(diào)而重復的工作中,怎樣收獲到幸福呢?我們必須具有科研的心態(tài)和精神,一旦有了研究的心態(tài),我們才能帶著研究的眼光去看待身邊所發(fā)生的一切,那么,每一天都是有區(qū)別而有意義的一邊工作,一邊研究,我們就能一邊收獲,一邊伴隨著學生的成長而成長,然后,我們的內(nèi)心才能充盈,幸福感便由此而生。
一說到科研,許多老師總會認為那是一件非常神圣。神秘。困難的事,認為那是專家。教授們的〝行當〞;或者是感到?jīng)]有時間,不知從何下手。但其實,朱永新教授說教育科學研究遠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復雜。反而,一線教師因為最貼近教育實際。最貼近學生活,所以擁有大量的一線實踐經(jīng)驗,更應該成為教育科學研究的主力軍。
在書中,朱教授主要把教師教育科研的方法分為兩種:一種是〝在游泳中學會游泳〞,扎根于教育實踐,從自己的教育生活出發(fā),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另一種是〝學院式或?qū)W者型〞的科研訓練,學會精確地處理資料,超越實踐。超越時空的局限,站在更高的層次思考問題。總的來說,找到要解決的問題,找到需要的材料,找到可行的方法,奏響了這三部曲,也就吹響了教育科研的沖鋒號。
教師讀書讀后感9
課堂教學沒有既定的程序、軌跡可循,有時是個性化的行為,有時是隨機產(chǎn)生的思維的撞擊,有時是始料不及的“特色”表現(xiàn)……。要想深入地推進新課改,使課堂也像生活一樣豐富多彩,那就要下功夫進行有效性自主學習的研究,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的新境界。
一、課堂上學生有話總愛跟老師講,有事總愛找老師幫
學生被動學習乃至厭學的原因之一,就是在他們眼里知識是枯燥乏味的、是灰色的,要改變這種現(xiàn)象,就要善于發(fā)掘蘊含于知識本身的情感,善于藝術性的賦予知識以情感。有了情感,知識就有了生命,學生就會感受到其中的魅力和價值,對于自己感到有魅力和價值的東西,學生怎能不孜孜以求呢?
在傳統(tǒng)的課程實施中,我們往往容易忽視其中的“情感”。有好多教師認為,只要做到“傳道、授業(yè)、解惑”,就是盡了自己的責任。只要盡了這個責任,那么教師的所作所為、教師的付出都是正確的。其實不然,新課程不僅要求我們“傳道、授業(yè)、解惑”,即使是為了“傳道、授業(yè)、解惑”,沒有情感的教學也是沒有生命力的。
對學生而言,積極的情感比淵博的知識和高度的責任感都重要。帶著沉重的心理惶恐感,學生怎么能自主學習呢?如果沉甸甸的責任和淵博的知識伴著的是漠然的神情,那么,帶給學生的只能是被動消極乃至失望、沉淪和彷徨。學校里的學習,是師生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接觸。教師的良好情感能引發(fā)學生積極的情感反映,要使學生主動學習,教師就要善于營造情感交融的`良好氛圍,把更多的“情”和“愛”注入平日的教育教學,要給學生以足夠的心理安全感,這樣,學生才能帶著信心和勇氣主動地投入自主性的學習活動。
要給學生以豐富的情感,教師應該用一顆童心對待學生。教育是針對人的,而且是初為人的人。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我們必須變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苯處熤挥袘阎活w童心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也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也只有這樣,師生才會成為朋友,學校才會成為樂園。 要給學生以豐富的情感,教師還要用微笑來贏得學生的微笑。一個慈愛的眼神,一次輕輕的撫摸,一份小小的禮物,都會使學生如臨春風,如沐春雨。
要給學生以豐富的情感,我們還要把富有激勵呼喚、鼓舞和關注性的語言當作傳遞情感的靈丹妙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把命令式的、居高臨下式的語言轉(zhuǎn)化成商量式的、平等交流式的語言,把生硬冰冷的語言變成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 只有在上述富有情感的平等和諧的交流中,學生才能“有話總愛跟老師講”,“有事總愛找老師幫”。這種“求學”的境界,也正是學生主動學習、自主發(fā)展的重要標志。
二、課堂上使學生既要放得開,又要收得攏
“放得開”是指教師不要怕孩子暴露問題,要解放孩子的身心,要尊重學生的思維成果。一些看似錯誤的回答也可能蘊含著創(chuàng)新的火花,教師不要輕易否定學生在深思熟慮的基礎上的答案,不要把教材上的結論強加給學生,要允許學生對問題有獨特的見解!笆盏脭n”是指在尊重孩子多種答案的基礎上,還要引導他們推敲出盡可能完美的答案。學生能夠經(jīng)常說:“我想……我要……我能……我來做……我還有……我認為……”這是學生投入了自主性學習的又一標志,要達到這樣的憤悱狀態(tài),教師就不能輕易否定學生的思維成果,不要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
教師讀書讀后感10
最近讀了xxx老師《做幸福的教師》一書,認為確實是一本值得教師去讀的好書,里面的故事也許都是我們正在經(jīng)歷、或許未來即將會遇到的。我以為,人最快樂的,并不是別人給你帶來了快樂,而是你給別人帶去了多少快樂。這本書讓我懂得了教師的職責就是讓學生在愛的懷抱里快樂的學習、無限的想象、獨立的思考,讓人生之舟安全駛向幸福的.彼岸。要想讓孩子幸福,教師首先就得成為一位幸福的人。那么,如何成為一位幸福的老師呢?
首先,要微笑面對工作。人的一生不會是一帆風順、事事如人愿的,教師也不例外。雖說現(xiàn)在教師的地位和待遇在不斷提高,可是古語有云:家有九斗糧,不做孩子王?梢娊處煹墓ぷ魇怯挚嘤掷塾智遑,尤其是小學教師。如果我們一味地帶著情緒去面對孩子,對自己不利不說,孩子的身心健康及學習也會受到影響。也許我們改變不了一些事實,但我們可以試著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也許我們改變不了我們的心情,但我們可以試著面帶微笑?抟彩且惶,笑也是一天,我們?yōu)槭裁床恍δ兀课⑿Γ粌H是對他人的信任,也是對他人的賞識,還是心與心溝通的橋梁,更是鼓舞學生的一劑良藥。
其次,要心懷大愛。把愛奉獻給學生,和學生在一起快樂的學習、生活是一種緣分,更是一種職責。真心去愛了,慢慢的你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眼中的那份純真和美好,他們對你的尊重和認可會讓你感覺無比的輕松自在。每年教師節(jié),辦公桌上一簇簇的鮮花、紙花和塑料花、一張張用彩筆繪成“老師,我愛你”的賀卡,你會發(fā)覺學生是多么地可愛,當個老師是多么地幸福,
那是予人玫瑰的回報。因為你童心未泯,學生會不由自主地和你一起游戲、學習;因為你稚氣尚存,學生愿意和你朋友般的高談闊論,這時你便真正成了幸福的“大孩子”。
第三,要和學生做朋友。教師應該放下架子,彎下身子,與孩子們一起去探討學習。尤其是對“后進生”而言,教師更應以朋友的身份和學生相處。我們喜愛優(yōu)等生,其實后進生更需要老師的關愛。后進生內(nèi)心敏感而脆弱,他們渴望得到老師的理解、關注和鼓勵。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多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哪怕是一丁點的進步,也要予以充分肯定。
記得有個叫小楊的學生,我剛認識他時,他對學習英語總是流露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字寫得很難看,英語成績也不好,常遭同學白眼,他便破罐子破摔。我發(fā)現(xiàn)這個情況后,從抓他的寫單詞入手,以此改變他對英語的學習態(tài)度。他有個不好的習慣,寫單詞總會把字母“粘”在一起,我詼諧的對他說:“你有你的家,把你送給別人家,你一定不樂意,是不是?字母也有字母的‘家’,我們把每個字母都送回自己的家好不好?”這樣堅持了半個月,他的書寫進步很快,我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了他,他綻放了開心的笑臉,后來英語成績也大幅度提高。
漫步校園,聽到學生們面帶微笑叫著老師好;登上講臺,看到臺下幾十雙信任的眼神,我充滿著自豪與幸福。有人說教師是一支蠟燭,我愿做一支幸福的蠟燭,去享受燃燒和照亮的幸福。
教師讀書讀后感11
《斯賓塞的快樂教育》:這是一本對世界上許多家庭和學校都產(chǎn)生過巨大影響的著作,作者斯賓塞博士客觀地分析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了快樂教育的原則和方法,為父母探索教育孩子的道路點亮了一盞明燈。在這本書里,斯賓塞博士告訴父母:孩子在快樂的狀態(tài)下學習效果最好,父母要遵循孩子心智成長的自然規(guī)律,誘導孩子的興趣發(fā)展,鼓勵孩子進行自我教育,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習慣,發(fā)揮父愛的積極作用,幫助孩子樹立快樂的心態(tài)和學習方式
那我們到底需要的怎樣的課堂教學呢?陶行知先生為我們指出了課堂教學的出路:就是要把教與學聯(lián)系起來:一方面要教師負指導責任,一方面要學生負學習的責任。他又為我們指出了具體的做法:對于一個問題,不是要教師拿現(xiàn)成的解決方法來傳授學生,而是要把這個解決方法如何找來的手續(xù)程序安排妥當,指導他,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里,經(jīng)過相類的經(jīng)驗,發(fā)生相類的理想,自己將這個方法找出來,并且能夠利用這種經(jīng)驗理想來找別的方法,解決別的問題。我仔細思量,他的想法含義深刻,不僅為我們指出了教師教的方法,還為我們指出了學生該如何去學,同時也告知我們學生到底要學什么。
想想我們開展的活動教學,要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教師要提出學生進行小組活動的問題,正是學生解決問題所要進行得的手續(xù)、程序,一此討論問題設置得恰到好處,學生就能在最短的時間里找出解決問題提的方法,同時也就是依靠了自己的.能力解決了問題,掌握了新知,最后還能起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再想想新課程的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tài)度。陶行知的這種教學思想不正是為我們指出了落實新課程三維目標的具體方法?老師把“解決方法如何找來的手續(xù)程序安排妥當”實際上也就是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教學的活動,強調(diào)了教學活動的過程,讓學生根據(jù)手續(xù)程序在過程中學習,學生自然會在一次又一次的嘗試、失敗、成功中掌握學習的方法,最終掌握學習的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技能。在整個過程中一定伴隨著學生的情感與態(tài)度,伴隨著學生學習的價值觀。
再想想在新課程下的師生關系。教師把“解決方法如何找來的手續(xù)程序安排妥當,指導他”這正是體現(xiàn)了教師引導作用、指導作用;在教學的過程中真正是把學生放在了學習的主體位置,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性。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博大精深,值得我們繼續(xù)研讀,讓他的教育思想來指導我們教師工作,全面落實新課程改革。
教育家和教書匠,一個最大的區(qū)別,就是教育家有一種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他們以不教之本為基本的教育教學指導思想,追求的是一種充滿靈性與智慧的教育教學。而教書匠往往忽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灌輸作為教育教學的指導思想和主要的教育教學手段。接受教育的時間越長,卻使學生的思維更加單一,視角更加狹窄,更加缺乏想象力,更加不自信,這難道是我們教育的最終目的嗎?我們該如何保護兒童的想象力與好奇心呢?我想,或許我們會從中獲得一些啟示。我覺得像這樣的教育才稱得上是讓人終身受惠的教育。其實這種教育也在進行灌輸,但它不同于傳統(tǒng)的灌輸,它充滿著靈性與智慧,能給每個孩子以深深的心靈震撼,又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能給每個孩子樹立起遠大而切實可行的目標!耙粋教師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币恍┙處煟桃荒,然后重復五年十年乃至一輩子;有些教師,實實在在地教了五年。一個實實在在教五年的教師與一個教了一年卻又重復了一輩子的教師,他們的成就是不一樣的。因此,作為一個教師,我覺得應該具有不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的精神,做一個教育上的有心人,千萬不要成為一個高高在上的教書匠。
讀完這本書,我感覺到自己過去似乎都在沉睡之中,而這本書一下子就把我喚醒了。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是我們永恒的主題。沒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動中洋溢著激情、詩意,也不可能有優(yōu)質(zhì)的教育。為了未來的教育,我們這些做教師的必須要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也許我們離人們心中的理想教師還有一段距離,但我們有決心更有信心將這段距離逐漸縮短。我深信:“教育的理想會奏響新世紀中華民族的英雄樂章,理想的教育會開創(chuàng)新世紀中國文明的燦爛輝煌!”
教師讀書讀后感12
1、信任是基石
以前讀過這樣一段感同身受的文字:“人能夠長期忍受物質(zhì)上的匱乏,卻無法長期忍受精神和情感上的匱乏。人對他人的需要和依賴,是遠遠超過我們每個人自己所了解和想象的程度的。沒有他人提供的物質(zhì),我們無以為生;沒有他人對我們精神上的慰藉,我們會度日如年。我們每個人所渴望的關心和愛護,我們每個人所希冀的理解和友誼,我們每個人所需要的尊重和承認,都只有在他人那里才能得到。沒有他人對自己的期待、信賴、友情與尊敬,我們就無從獲得我們所需要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成就感,我們的存在也會失去價值和意義。 ”
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中做事,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一層鏈接必須是信任,沒有信任,我們會活在“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世界里。是啊,那樣的話,我們的存在和價值又有什么意義呢。
雷夫在第56號教室,就首當其沖地印證了這個道理。開學第一天他就把信任當做第一個議題,并分享信任游戲的案例,以告知孩子們:破裂的信任是無法修補的,除此之外其他的事情都可以補救。
一個偌大的團體,有了信任,還有什么事能進行不順利呢!
2 、方法很重要
舉個閱讀的例子吧。
雷夫要教孩子閱讀,首先他懂得借助網(wǎng)查幫助年幼孩子找到更有益的書單,幫助個別落后的學生閱讀合乎自己程度的書;
雷夫老師自己也以身作則陪讀,樹立榜樣,帶領學生舉辦讀書討論會,通過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秉持自己的觀念去思考問題;
除此之外雷夫還善用圖書館環(huán)境,為了建立孩子們的價值觀,讓孩子們置身于熱愛閱讀的人群中。
在此基礎上又重視對孩子們的指導,幫助孩子學會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敞開心扉接受新觀念,孩子們不是只為了閱讀而閱讀,他們懂得閱讀的樂趣和擁有閱讀的熱情。
最后,通過講授基礎語法和必要的寫作技巧,引導孩子們寫每周作文和每月讀書心得。期間也不忘記在寫作時間管理和內(nèi)容價值方面,層層遞接地有效性。所以,才有了極具影響力的“少年創(chuàng)作計劃”。
一項優(yōu)秀的成長計劃,沒有縝密細致的有效方法何以成功呢!
3、參與相當必要
建立了信任,擁有了方法,參與也相當必要。
美國著名教育學家杜威,也提出過在做中學,在學中做的教育思想,讓孩子參與到一切可行性活動中來,即著重培養(yǎng)孩子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
雷夫和孩子一起做剪馬蒂斯貼畫,做萬圣節(jié)面具,進實驗室做實驗,學習蒙德里安魔術,甚至外出旅行等一切活動,將教育取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
今年的寒假,我也想試試雷夫的方法。恰巧,家里包年夜餃子,我就問一旁的外甥女,覺得媽媽搟餃子皮怎么樣啊,她竟然說很簡單,就是壓一壓就行了。后來追問在火堂點火的事,她更是自信認為:比搟餃子皮簡單,放好柴,用打火機一點就著。
于是我準許她試一試,結果餃子皮弄得又厚又難看,火也沒點著,最后還弄了一臉的灰。還垂頭喪氣對我說:“為什么我什么都做不好呢?”
當然,在我細心的指導下,她做到了,體驗到了不一樣的成就感,也終于露出了笑臉。這個過程里,我允許她犯錯,只有懂得找出錯誤,加以改正,才能更好的前進。
一件事想做好,不去親自嘗試又怎會成功呢?
4 、學會獨立思考
雷夫利用運動賽事教育學生和平時滲透的道德價值觀影響學生,他們有自己的獨立判斷。他們能明白“贏”和“輸”代表的真正意義,知道對賽場上任何技藝精湛的球員都給予肯定,不會只因個人崇拜而只偏袒一方,不取笑或揶揄另一方。
孩子們有自己的一套行為準則,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有思維,有雅量,有風度,有原則,更懂得仁慈與關懷。獨立的思維,成為了貫穿人格的一種強大力量。
這在雷夫和弗蘭克的對話中,展現(xiàn)地淋漓盡致。弗蘭克問雷夫黑澤明的作品《羅生門》和《大鏢客》哪個最好,在雷夫認為兩部都好時,他已經(jīng)轉(zhuǎn)身離開,堅定的說:“我覺得《大鏢客》好”。雷夫震驚得目瞪口呆。
相反,我接觸過很多孩子,他們總是學著從大人的口氣和表情中,說出討好的答案。
一個人良好品格的形成,能獨立思考多么可貴呢!
5、 強化意志力
我偶爾住在姐姐的家里,時長能無意中觀察到外甥女的生活,有一次和她看一部有意義的兒童電影,他竟然看到一半就做其他事去了。還有寫作業(yè)的時候,常常寫一會就說起話來,又或者去廁所,甚至玩起其它的東西來。當然,可想而知其它事情也是如此。
雷夫用莎劇的藝術魅力,引導孩子們分析、研究、拆解、建構一出戲劇,從而使他們看待自我和世界的觀點自此改變,讓他們逐步感染到學習語言的力量和團隊合作的樂趣,他們對莎士比亞劇的熱愛與執(zhí)著深深感染著我,我又何嘗不希望外甥女這樣呢。
一份成功,怎么離得開源源不斷的付出和堅持呢!
雷夫說得沒錯,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比得上溫暖的家。教室是孩子們的家。我們也應該如此,最好的教育是我們一起參與,這里就該有關乎語言、團隊協(xié)作、冒險、紀律、勤勉、美好、榮耀、深刻的滿足感以及自我發(fā)現(xiàn)在內(nèi)的一切。
教師讀書讀后感13
瀟灑桐廬,悠悠分水,作為植根于桐廬分水的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感榮幸同時也飽含責任,“師德”二字沉沉地壓在我的心上,于是乎一本《師德新語》就成為我的枕邊書,時時鞭策著我。為好師,要傳承傳統(tǒng)文化,弘揚法治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好為師,要樂于歷練和探索。當做到了這些,苦樂年華終不悔,還是那句“為師好”,就像書里說的“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一份耕耘一份艱,一份收獲一份甜”。我讀著它們,想著自己。
記憶定格在20xx年秋那個難忘的一天,沉悶了許久的夏日,好像正在醞釀著一場不可避免的暴雨,為我及時送來清涼,就在這一天,我正式成為了一名高中數(shù)學教師,平常習慣少言的我,卻不知為何一反常態(tài),用熱情抒發(fā)著心中的困惑和好奇。大學所學的“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開始真正得以實踐。
佛不度我,我自度;不為彼岸,只為海。生活中除了茍且,還有詩和遠方。雖然我不知道教育是不是我最喜歡的行業(yè),但總覺得這片土地上到處都有我渴望的風景。一個人如果選擇了自己想做、能做而且社會需要的事情,并沉醉地做著,這個人無疑就是最幸福、最快樂的。秉承家人意志,帶上自己夢想,我樂在其中。
在修煉自己“心路”的過程中,我一直努力、勇往直前。
一、講臺上的“精彩”我想說:教學的點滴,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
也許你可以拿著別人的教案上得很順手,但是那種流于表面的順手又怎能體現(xiàn)內(nèi)在的同化?而只有心與心的交流才是真正的藝術。
作為一名教師,我每天都上課,每一節(jié)課我都會自己反復演練幾遍,做到“心中有教案”,但即便是這樣,我也還是會陷入課堂的深淵,陷入其中的漏洞;同時,我花同樣的精力在備課,有些內(nèi)容就上得很順手,有些內(nèi)容就上得很吃力,有些知識上得很活躍,有些知識上得很沉悶,許許多多的感覺一觸即發(fā),許許多多的疑問匯聚成一點,其實就是一個“活”字!
教學永遠是一項遺憾的藝術“心中有教案”,那是我的“一廂情愿”,因為我永遠也不能猜到學生心里面真正的想法。所以,教學永遠都是一項遺憾的藝術。
1。預設和生成備課是由無數(shù)的“預設”構成的,我也是同樣如此,我在預設學生的反應,我在預設學生的答案,我同時也在預設課堂的進程,當然,這種種的預設都是必須的,它們是我們走上成功教師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課堂上的“生成”才是教學的關鍵,如果說摒棄這種“生成”,一味去尋找自己心中的“預設”,這樣的課堂是沒有活力的。
2。學生異樣的活躍新課標下有了一批新老師和新學生,同時也產(chǎn)生了一種新的教學方式,這種方式一改過去的“一言堂”,強調(diào)師生之間的互動。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就會在備課的時候設計一些環(huán)節(jié),讓學生來“說”,這又給教師加上了一層挑戰(zhàn),引導的能力,應變的能力。當學生用他們那期待的眼神看著你,等著你來給他們點播時,如果你只是拋出去一句:這個問題我們待會再解決。學生的心理落差該多大,而你也會因這個不解答而引發(fā)學生們的倦。阂詾檫@位老師沒水平,上課積極性就不高,這樣又哪來的活躍?異樣的課堂活躍要有異樣的對待方法,沉下來心來,從文字中去尋找那份寧靜,從語言中去感悟不同時代的人物形象,也許將會是不錯的選擇。遺憾,但又滿足。
3。時間調(diào)控時間調(diào)控上,我的最大的感想是:不要為了上完原本的教案而拼命趕時間,充分觀察學生的反應,一個環(huán)節(jié)一個環(huán)節(jié)上透,細讀語言才是硬道理。所以,我會把教案當作一種途徑,把學生當作目標,至于這個目標達成需要多少時間,這誰也說不準,因為學生永遠都在“變”!如果一篇課文學生真正體會到了某一點,那就已經(jīng)很成功了!
教學永遠是一項有挑戰(zhàn)力的藝術站在高高的講臺上面,承受住學生們面孔的好奇,承受住學生們眼神的質(zhì)疑,承受住學生們異樣的微笑和言語,這是需要巨大的勇氣和毅力的。老師們也在一次次的磨練中,挑戰(zhàn)著學生,挑戰(zhàn)著課堂,挑戰(zhàn)著自己,最終才可能被人們稱為經(jīng)驗豐富的老師!課堂也是開放的,里面充滿著有活力、有智慧的元素,再者,每個人對每一篇課文的生命體驗也是不一樣的,每個班對每節(jié)課的共鳴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每節(jié)課下來,有成功有失敗,但每一節(jié)課都呈現(xiàn)著一個未完成狀態(tài)。未完成狀態(tài)下的.我們,在繼續(xù)完成那該有的不一樣的生命感悟!
二、講臺下的“不精彩”。
有一句老話:要想上課很精彩,就要下課不精彩。上課(不管是班主任教育課還是語文課)的精彩建立在下課的準備工作上,課后與書籍的對話,與學生的交流,與同事的交往,與社會的接觸,很多時候都是我們上課精彩的資本。
與書籍對話《給年輕班主任的建議》、《魏書生漫談班主任》等是我當班主任的陪伴者,閑暇之時翻翻,學習他們處理班主任事物的技巧,感受他們的班主任風度,踩在巨人肩膀上,希望自己快速成長。雖然書上知識純屬理論知識,真正實踐起來比較困難,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班主任的胸懷和眼光,我覺得優(yōu)秀班主任都有共性,必須要有博大的胸懷和長遠的眼光,還有一點就是要學會反思。
與學生交流我一直記得方海東老師的那句話:“和學生相處,是和一個年輕的朋友相處!”所以我們需要有一顆寬容和博愛之心,包容學生種種,并且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尊重他們。路上碰到學生,學生羞于叫一聲“老師好”,我們都可化尷尬為融洽,立馬來一句“同學,你好!”;學生內(nèi)心有挫敗感,我們也應當給予幫助,當學生的傾訴者,寬慰他們敏感而脆弱的心;課后學生拿著作業(yè)來交流,我會請他們坐下,耐心講解,并且融入自己的生活,拉近彼此距離;時不時主動找一些“問題學生”談談心,分享自己的求學經(jīng)歷,希望他們帶著老師的鼓勵充滿學習干勁。
不敢說自己做得有多好,但求用心,用力,用真情。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每一瞬間,你看到學生,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學生,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檢驗自己的人格。”作為一名教師,我正檢驗著自己的人格。愛學生等于愛自己,我也將以對學生的愛書寫我人生的大愛!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借用書中的一段話“人生在世,來去匆匆,今生既做了教師,與孩子結下不解之緣,那我們就立志做一個優(yōu)秀的人類靈魂工程師,做一個立足三尺講堂的藝術家,為人類文明、為祖國繁榮貢獻一切,終身耕耘,期待桃李芬芳”。
停下駐足,原來我已經(jīng)收獲了滿滿;不斷反思,原來已經(jīng)刻骨銘心。走上講臺會上課,走下講臺會親近學生,這二者將會是我今后的努力方向。
陌上花開緩緩歌,到處都有不一樣的風景!
教師讀書讀后感14
今天,學校給我們每人發(fā)下了新的讀書筆記!統(tǒng)一裝訂,新穎的封面設計,上面印有我校實行新教育的核心理念:“讓師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薄跋嘈艢q月,相信種子。”里面的紙張厚實,而且印有較寬的格子。每張紙的右側(cè)用條豎線隔開,用來批注、記錄我們的心得、體會、感悟。這本筆記設計獨具匠心,包含了學校領導對我們讀書活動的大力支持。老師們手捧筆記,非常滿意,決心倍加珍惜,要認真地記錄自己的讀書收獲。我們沒有一個人在上面隨心所欲地胡涂亂抹,剛拿到手,就已經(jīng)開始談論:首頁該寫什么內(nèi)容、怎么安排最合適妥當……自從我校倡導讀書活動以來,我讀到了平時沒看過的書。讀書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作為教師,本是讀書人,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尤其重要。人類創(chuàng)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教師我們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yǎng)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凈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我喜歡讀書,書帶給了我許多樂趣,也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高爾基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臺階,書也是讓我笑對生活的勇氣的源泉。
通過讀書,我更深刻體會到了教育的民主。在孩子們眼里,老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里話告訴我,向我訴說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從讀書中,從眾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深深體會到:做人貴在“求真”。只有“真”才是美,只有“真”才會善。一直以來,我經(jīng)常以教育家的成功經(jīng)驗為借鑒,堅持以“認真負責”處世,以“嚴于律己,寬于待人”為原則,勉勵自己做一名對孩子們負責的、受孩子們喜歡的好老師。
讀書時,常有“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感覺。以前總以為,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但是,從讀書中,我更加明確: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來水”、“長流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后知困,學然后知不足也”。因此,在學習中,書本是無言的老師,讀書是我工作中最大的樂趣。
讀書,一次次使我體會過“莫名感動”;一次次在書中我進行自我審視,我也在書中看到人生百態(tài)……我只愿心情伴書平和而寧靜,靈魂伴書純潔而超然。書,陶冶了我的性情;書,豐富了我的知識;書,開闊了我的視野;書,給予了我人生的啟迪。讀書中我深深體會到那一句至理名言:不讀書的人只生活在現(xiàn)在,而讀書的人生活在三個時代: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我愿讀書伴我行,我更愿和我的孩子們一起讀書,把他們一個個培養(yǎng)成會讀書、會創(chuàng)造幸福的讀書人!
教師讀書讀后感15
對教師職業(yè)生命負責是教育政策制訂者和管理者的職責,也應當是教師自身的追求,如果教師不敬重自己的職業(yè),沒有自覺的進德修業(yè)的意識,他能有職業(yè)幸福感嗎?這是致青年教師的警醒文集,也是青年教師的職業(yè)范本……
吳非老師的第三本教育著作《致青年教師》仍然沿襲了前兩本書的寫作風格。三本教育著作,都在告訴所有的教育者和非教育者,教育就是把“人”當做“人”來培養(yǎng),教育就是把“人”培養(yǎng)成“人”!現(xiàn)實是,我們現(xiàn)行的教育在很大程度是不把“人”當做“人”來培育的。吳老師所做的一切就是在大聲疾呼:只有把“人”當“人”來培育,把“人”培育成“人”,才是真正的教育,當然前提是,教育者知道“人”是什么;在往前推,教育者首先應該是“人”,真正的“人”。不是“人”的教育者無論如何都是培養(yǎng)不出真正的“人”的,這樣的人從教簡直就是教育的災難。現(xiàn)實是,這樣的“偽教育者”比比皆是,他們不學無術,只知嘩眾取寵,借教育之名中飽私囊,最可悲、最可恨的是:他們已經(jīng)和正在傷害著千千萬萬無辜的、鮮活的'、本來可以擁有美好生活的生命。吳非老師的書是每一位有教育良知的教育者一定要讀的書。讀吳老師的書你時而會義憤填膺,時而會感動不已,時而會心潮澎湃,但更多的是深刻的反思……
【教師讀書讀后感】相關文章:
教師讀書讀后感03-14
教師讀后感04-01
教師讀后感05-29
《做個幸福的教師》教師讀后感05-23
[經(jīng)典]教師讀書心得09-15
教師讀書心得06-14
教師的讀書心得01-10
教師讀書心得06-11
教師讀書心得06-19
《給教師的》讀書心得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