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步計算應用題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兩步計算的應用題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兩步計算的應用題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兩步計算的應用題教案1
教學內(nèi)容:練習二十一第9-12題。
教學目標:認識和解答先求兩個數(shù)的總數(shù)(或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再求它與另一部分的相差數(shù)(或和,倍數(shù))的.兩步計算應用題。
教學重、難點:會用分析法思路分析這類應用題,提高分析推理和舉一反三的能力。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出示:
�。�1)學校賣了15個足球,還買了4盒皮球,每盒6個,足球和皮球一共買了多少個?
�。�2)學校買了15個足球,還買了4盒皮球,每盒6個,足球比皮球少買了多少個?
�。�1)學生讀題
�。�2)思考:這兩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做在自備本上。
集體訂正時,學生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解答兩步應用題,可以看問題,想需要的條件,確定先要求的中間問題,求出中間問題后,再根據(jù)求題里問題的數(shù)量關系,求出題目的結果。
3、出示
(1)紅花比黃花多多少朵?
(2)花和黃花一共多少朵?
�。�3)紅花朵數(shù)是黃花的多少倍?
讓學生說出問題的數(shù)量關系式。
4、揭示課題:
我們根據(jù)看問題想條件的方法,可以找到所求問題的數(shù)量關系,確定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要怎樣算。這節(jié)課,就用這樣的方法,繼續(xù)練習兩步計算應用題。
二、發(fā)展題練習
�。ㄒ唬�1、出示:
少先隊員種了24棵蓖麻,還種了2行向日葵,每行4棵。
1、學生讀題,思考:這題有幾個條件?
2、缺少一個什么?(問題)
3、討論:可以提出哪些問題?
4、學生列式解答,并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ǘ┑�98頁第10題
1、學生讀題
2、思考:要求“樓上的座位比樓下少多少個?”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
3、學生列式解答。
(三)書第98頁第12題
1、學生說圖意
2、圖中告訴我們哪些條件?
3、思考討論:
�。�1)戴眼鏡男孩和扎辮子女孩各用了多少錢?必須要知道哪些條件?
(2)要求戴帽子男孩付了50元,應找回多少元,必須先算什么?
三、作業(yè):第98頁第11題。
兩步計算的應用題教案2
教學內(nèi)容:復習第1—5題。
教學目標:進一步認識有三個條件的初步計算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鞏固從條件想起的綜合法思路,提高分析能力。
教學重、難點:找出所求問題的中間問題。
教具準備:小黑板、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本單元學過的一些兩步計算應用題。(板書課題),通過復習,要進一步認識題里的數(shù)量關系,能比較熟練地用從條件想起的方法分析應用題,并能正確解答。
二、整理思路
1、學生練習
�。�1)果園里有8筐蘋果,每筐30千克。賣出100千克后還剩多少千克?
(2)果園里有150千克蘋果,梨比蘋果少30千克,橘子的`重是梨的2倍,橘子多少千克?
�。�3)果園里有150千克蘋果和120千克梨,香蕉比蘋果和梨的總數(shù)少70千克,香蕉多少千克?
學生說一說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怎樣想的。列式解答。
指出:解答兩步計算應用題,有時候可以從條件想起,先求出一個問題,再根據(jù)求出的問題和另一個條件求題目的結果。
三、練習
1、做復習第1題。
(1)說說每題怎樣想的?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說說每一步求的什么?為什么用這種方法?
2、做復習第2題
(1)學生先做,
�。�2)說說根據(jù)什么條件求的什么?
�。�3)比較:這兩題都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為什么第一步的算法不一樣?
指出:我們在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后,要根據(jù)條件與條件的聯(lián)系,正確選擇算法。
3、做復習第4題。
說說這兩題哪一步解法相同,哪一步解法不相同?為什么?
四、復習小結
今天復習是什么內(nèi)容?解答兩步計算應用題可以怎樣想?你還明白了些什么?
四、課堂作業(yè)
復習第3、5題。
兩步計算的應用題教案3
教學目標
�。ㄒ唬┦箤W生初步學會解答比較容易的兩步應用題,理解數(shù)量關系,掌握解答方法。
�。ǘ┡囵B(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答問題的能力。
�。ㄈ┡囵B(yǎng)學生認真審題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分析數(shù)量關系。
難點:理解數(shù)量關系。
教學過程設計
�。ㄒ唬⿵土暅蕚�
補充問題,再解答
1.商店里有24個皮球,賣出20個,________?
24-20=4(個)
答:還剩4個。
2.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個,________?
6×4=24(個)
答:一共有24個皮球。
師說:剛才同學們這兩道題做得很好,請同桌的兩個同學討論一下,能不能將這兩道題合并成一道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生答: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個,賣出20個,還剩多少個?
師說:這道由兩個一步計算的應用題合并成的兩步計算的應用題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例2,你們會解答嗎?
�。ǘ⿲W習新課
1.出示例2
例2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個,賣出20個,還剩多少個?
問:解答兩步計算的應用題先干什么?
生答:讀懂題意。
師說:請同學們自由讀題,讀懂題意的同學就坐好。(指名一同學讀題)
問:讀懂題意再干嗎?
生答:劃出已知、求。
師問:誰來說說這道題的已知、求?
生答:第1個已知條件是:商店里有4盒皮球。第2個已知條件是:每盒6個。第3個已知條件是:賣出20個。所求問題是:還剩多少個?(同時打出相應的投影圖或P7實物圖)
教師問:明確了這道題的已知、求,接下來要做什么工作?(分析數(shù)量關系)
教師問:這個工作非常重要,只有正確分析數(shù)量關系,才能正確解答。請同桌同學討論一下這道題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集體討論,教師板書:
�。�1)商店一共有多少個皮球?
6×4=24(個)
�。�2)還剩多少個?
24-20=4(個)
答:還剩4個。
教師總結:解答兩步計算的應用題,要先認真讀題,找準已知、求,再想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一定能正確解答出應用題。
�。ㄈ╈柟谭答�
1.做一做
小明有6套畫片,每套3張。送給同學5張,現(xiàn)在有多少張畫片?
�。�1)先讀題。
�。�2)劃出已知、求。
(3)想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學生說解題思路:根據(jù)小明有6套畫片,每套3張,可以先求出一共有多少張畫片,再根據(jù)送給同學5張,可以求出現(xiàn)在有多少張。自己在課堂練習本上解答。教師巡視檢查。注意要把相同加數(shù)寫在前面。
2.改一改
問:能不能將第3個已知條件改一改,變成另一道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小明有6套畫片,每套3張。又買來4張,現(xiàn)在有多少張?
獨立在課堂練習本上解答。
3.兩步計算
84-19+676-(28+20)
52-4×681-36÷6
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說說下面的.應用題先算什么
�。�1)工廠先蓋了5排房,每排9
間。又蓋了15間,一共蓋了多少間房?
(2)同學們栽了4行果樹,每行6棵。有15棵是杏樹,剩下的是桃樹。栽了多少棵桃樹?
�。�3)食堂買來60棵白菜,吃了56棵。又買來30棵,現(xiàn)在有多少棵?
�。�4)商店里有9袋乒乓球,每袋5個。賣了28個,現(xiàn)在還有多少個乒乓球?
5.判斷哪個列式正確
學校有5盒乒乓球,每盒9個,又買來1盒乒乓球,現(xiàn)在有多少個?
�。�1)9×5+1(2)9×5+9
�。�3)5+1×9(4)5×9+9×1
如果學生判斷不出,可用紅筆圈出1盒,如果有同學判斷正確,要大力表揚,告訴學生做應用題一定要認真審題。
6.比賽
看誰算得又正確,又迅速。
�。�1)同學們做了40朵花,送給托兒所30朵,還剩多少朵?
�。�2)同學們分5組做紙花,每組做8朵。送給托兒所30朵,還剩多少朵?
�。�3)老師出了20道乘法算式,16道除法算式。小華算了32道,還有幾道沒算?
�。�4)老師出了4欄算式,每欄9道。小明算了34
道,還有幾道沒算?
�。�5)同學們做了16只紅風車,20只花風車。送給幼兒園18只,還有多少只?
(6)同學們分4組做風車,每組做9只。送給幼兒園18只,還有多少只?
做得快的同學可以思考下題。
�。�1)同學們?nèi)タ措娪啊R荒昙壢チ?組,每組7人。二年級去了45人。一年級去了多少人?二年級比一年級多去多少人?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這節(jié)課是學生第二次接觸兩步計算的應用題,重點和難點仍然是理解數(shù)量關系,會分析數(shù)量關系,進一步了解兩步計算的應用題的結構,所以在復習準備過程中安排了兩道補充問題,再解答的應用題基本練習,通過兩道練習,學生理解了數(shù)量關系,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己將兩道題合并,編一道兩步計算的應用題,引出例2。在學習新課過程中,注重教學生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良好習慣。按照(1)讀懂題意;(2)找準已知、求;(3)分析數(shù)量關系即想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4)解答這四步來學習。在鞏固反饋過程中,先做一道練一練,完全仿照例2來解答,再讓學生把練一練改一改,進一步理解數(shù)量關系,接著通過兩步計算式題,找中間問題、判斷、比賽等大量練習,鞏固新知,最后給做題快的同學出一道雖然是3個已知條件,但用一步計算的應用題用以檢查學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數(shù)量關系。
兩步計算的應用題教案4
一.聯(lián)系實際,發(fā)現(xiàn)問題
1.出示學校各個興趣組的活動情況。航模組18人美術組25人數(shù)學組
2.引導思考,提出問題。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校園生活,創(chuàng)設現(xiàn)實情境,將數(shù)學問題寓于生活,使學生感悟到數(shù)學源于生活,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1.要知道數(shù)學組有多少人,你有什么好辦法?生自由回答,師小結:要知道數(shù)學組的人數(shù),必須補充一個和數(shù)學組有關的條件。出示所有條件。如果要把這些條件分類,你準備怎么分,說說為什么這么分。出示:數(shù)學組的人數(shù)比航模組多人數(shù)學組的人數(shù)比航模組和美術組的總人數(shù)少人
航模組的人數(shù)比數(shù)學組少人數(shù)學組的人數(shù)比航模組和美術組的總人數(shù)多人
數(shù)學組和航模組、美術組的總人數(shù)學組的人數(shù)是航模組和美術組的總人數(shù)的倍數(shù)一樣多
師小結:如果補充的是左邊的這些條件,要求數(shù)學組的人數(shù)所需要的條件就直接告訴我們了,只要用一步就可以求出來了;如果是右邊的條件,要求數(shù)學組人數(shù)的條件就沒有直接告訴我們,必須先把和數(shù)學組有關的條件求出來再進行計算。今天我們就從大家補充的這些條件中選出三種情況,一起來研究一下。選出三種情況:
數(shù)學組的人數(shù)比航模組和美術組的總人數(shù)少人
數(shù)學組的人數(shù)比航模組和美術組的總人數(shù)多人
數(shù)學組的人數(shù)是航模組和美術組的總人數(shù)的倍
誰來完整地這三個題目敘述一下。
2.學生嘗試獨立解題這些題如何解決呢?請大家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先選出一個最想解決的問題,每個同學先獨立思考,然后再和伙伴交流。
3.小組合作交流匯報[注重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每個學生嘗試解答,然后小組講座交流說出自己的想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裝不僅掌握了解決問題的策略,也培養(yǎng)了主體意識和合作精神。學生在自主探索的做數(shù)學活動中獲得了成功的喜悅。]
4.觀察比較提示課題提問:
�。�1)這在三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說一說為什么這兩題都用兩步計算?
�。�3)為什么都在求數(shù)學組的人數(shù),而解題方法卻各不相同呢?
�。�4)剛才這幾題都是先求航模組和美術組的`總人數(shù),觀察這幾題是不是也要和他們總數(shù)比呢?出示:數(shù)學組的人數(shù)比航模組和美術組的差少人
數(shù)學組的人數(shù)比航模組和美術組的差多人
數(shù)學組的人數(shù)是航模組和美術組的差的倍
生回答后小結:如果是數(shù)學組的人數(shù)是和兩組的總數(shù)在比,就要先求出他們的和,如果是和差在比,就要先把差先求出來,然后現(xiàn)進行計算。象這樣的兩步應用題還很多,但不管這些問題怎樣變化,都要先把和問題有關的條件求出來,然后再進行計算
三.實踐運用拓展延伸
1.百合花有3朵,玫瑰花有5朵,睡蓮有8朵,太陽花比百合花和玫瑰的總數(shù)多2朵。太陽花有多少朵?
學生獨立完成。
問:如果3+8=1111+2=13,條件怎么改?
2.學校每年都要進行各式各樣的比賽,比如跳繩比賽。
�。�1)指名說說能跳多少下?
�。�2)互相提供住處猜猜能跳多少下?
�。�3)根據(jù)教師提供的信息,猜猜老師能跳多少下?
3.大家都知道,如果誰表現(xiàn)好,老師就會給他加上紅五星�,F(xiàn)在,三(6)班的幾個小朋友正在為比誰的紅五星最多吵了起來,我們一起去幫他們分清楚,好嗎?明明說:我有5顆星蘭蘭說:我有3顆星亮亮說:我的星數(shù)比明明和蘭蘭的總數(shù)少4個小剛說:我的星數(shù)是蘭蘭的3倍小紅說:我的星數(shù)是明明和蘭蘭總數(shù)的3倍大家討論一下,誰的星數(shù)最多?并說明理由。[評析:本環(huán)節(jié)的練習設計具有開放性、靈活性、不確定性的生活情境。學生可以根據(jù)題目所提供的信息去尋找解決問題的不同途徑,找到不同的答案。最后一個練習題就是最好的例子,這樣的教學給學生求異思維創(chuàng)造了廣闊的空間,增強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動力。]
四.全課總結,知情并舉
師:你們今天學會了什么?最高興的是什么?對老師有什么建議?[評析:關注學生知識技能的同時,還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感、態(tài)度、信心等,促進其可持續(xù)發(fā)展。]
兩步計算的應用題教案5
教學內(nèi)容:第94頁練習二十第12-14題。
教學目標:進一步掌握剛學過的兩步計算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解答過程和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解答。
教學重、難點:能用綜合思路對兩步計算應用題進行分析、推理。提高思維能力。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練習思路
1、出示
(1)學校買排球12個,足球13個,買的籃球比排球和足球的總數(shù)多4個,買的籃球多少個?
(2)學校買排球12個,買的`籃球的個數(shù)比排球的2倍多4個,買的籃球多少個?
學生列式解答,并分別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二、對比練習
1、練習二十第12題
�。�1)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2)學生說一說各是怎樣想的?
�。�3)比較:這兩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計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2、練習二十第13題
�。�1)學生讀題。
�。�2)思考:這兩題哪里相同?它們的第3個條件和問題不同在哪里?
�。�3)學生列式解答,并說說是怎樣想的?
�。�4)這兩題第一步都是求的什么?
3、練習二十第14題
�。�1)出示表格
一班
二班
三班
25棵
31棵
28棵
�、艔倪@張表格里,你知道了些什么?
⑵討論:假如要求六年級植樹的棵數(shù),請你補充一個條件,要求六年級植樹的棵數(shù),可以補充哪些條件?
�、菍W生根據(jù)根據(jù)條件,一一列式解答。
三、作業(yè):
練習二十第12、13、14題。
兩步計算的應用題教案6
教學內(nèi)容:第86、87頁例2,練一練,練習十九第1-5題。
教學目標:
1、認識連續(xù)比較是兩步計算應用題的結構、初步學會解答這類應用題。
2、初步掌握用綜合法分析應用題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掌握應用題的結構,學會解答應用題的方法。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口頭提問題:
�。�1)面粉28千克,大米比面粉少5千克,?
(2)班級圖書柜里有科技書20本,故事書是科技書的2倍,?
學生根據(jù)題的問題,口答算式。
2、教學準備題
(1)學生讀題
�。�2)思考:這是一道怎樣的應用題?
(3)先要提一個什么問題?為什么要提柏樹多少棵?
�。�4)第一個問題怎樣求?第二個問題呢?
3、引入新課
如果去掉剛才提的問題,你會解答嗎?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兩步計算的應用題。(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2
(1)出示例2
�、賹W生讀題
�、谡f說有哪些條件和問題?
③根據(jù)條件畫線段圖。
15棵
松樹
6課
柏樹
8棵
楊樹
④求楊樹有多少棵?就是求線段圖上的哪一段?你會算嗎?
�、輰W生嘗試解答
�、匏伎迹合人闶裁�?再算什么?
15+6=21求的是什么?
21+8=29求的是什么?
⑦同桌互相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嘈〗Y:這里的三個條件是連續(xù)比多少的,解答問題時,可以根據(jù)兩個條件求出一個問題,再根據(jù)求出的結果和第3個條件求出題目的結果。
2、教學“想一想”
�。�1)把第一個條件改為
①柏樹比松樹少6棵
�、诎貥涞�'棵數(shù)是松樹的2倍
(2)學生嘗試解答
�。�3)集體訂正時提問:你是怎樣想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比一比
討論:
�。�1)這三道題在解題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這三道題為什么都要先算柏樹的棵數(shù)?
三、鞏固練習
1、練一練第1、2題
�。�1)學生讀題獨立列式解答
(2)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練習十九第1題
�、艑W生讀題獨立列式解答
�、葡耄合人闶裁�?再算什么?
四、作業(yè):
練習十九2、3、4、5題。
兩步計算的應用題教案7
一、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90、91例3,想一想,完成練一練和練習二十第1~4題。
二、教學目的:
1、使學生初步理解求比兩個數(shù)的和多(少)幾(或幾倍)的數(shù)的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能正確地解答這類兩步計算應用題。
2、使學生認識這一類應用題里不同情況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以及這一類應用題的結構特征;掌握用綜合法思路分析推理的過程,提高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
3、注意培養(yǎng)學生有序思維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掌握兩步計算應用題的分析方法。
四、教學難點:找準中間問題,進行有序思維。
五、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
1、根據(jù)出示的條件,提出問題。
白兔有24只,黑兔有8只,?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出示問題,并讓學生列式計算。
白兔和黑兔一共有多少只?
白兔比黑兔多多少只?
白兔的只數(shù)是黑兔的幾倍?
2、根據(jù)線段圖,讓學生列式計算:
(1)
�。�2)
二、教學新知:
1、教學例3。
出示例題,讓學生讀題,說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提問:題目中講了哪幾種果樹?桃樹有多少棵?梨樹有多少棵?
根據(jù)學生回答,畫出線段圖:
提問:蘋果樹的棵樹與桃樹和梨樹的棵樹有什么關系?
什么是桃樹和梨樹的總樹?
根據(jù)學生回答,老師把線段圖合并成:
指出:這表示的就是桃樹和梨樹的總數(shù)。
提問:蘋果樹的棵樹比桃樹和梨樹的總數(shù)少20棵,應該怎樣用線段圖表示出來?
根據(jù)學生回答,老師把線段圖畫完整:
提問:看線段圖,根據(jù)果園里有桃樹78棵和梨樹有26棵這兩個條件,可以先求什么?為什么?
根據(jù)回答板書:(1)桃樹和梨樹的總數(shù)是多少棵?
78+36=114(棵)
指名學生說出78、36和114各表示什么。
提問:求出了桃樹和梨樹的總數(shù),第二步應該求什么?根據(jù)什么條件來求蘋果樹有多少棵?怎樣求?
要求學生在書上列式計算,寫答句。再要求學生說說分析過程。
2、討論。
(1)把例3的.第三個已知條件改成蘋果樹的棵樹比桃樹和梨樹的總數(shù)多20棵,并出示改編的應用題,其中改變的條件用紅筆寫出。
提問:這一問題第一步應該求什么?為什么?再怎樣求蘋果樹的棵樹?
�。�2)把例3的第三個已知條件改成蘋果樹的棵樹比桃樹和梨樹的總數(shù)的2倍,并出示改編的應用題,其中改變的條件用紅筆寫出。
提問:這一問題第一步應該求什么?為什么?再怎樣求蘋果樹的棵樹?
3、比較。
提問:比較上面的三道題,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引導學生小結(略)。
�。ㄍㄟ^三題的比較辨析,讓學生從中找出一些共同的規(guī)律性的東西,即基本的分析解答兩步計算應用題的方法,同時,同中導異,由于第三個條件不同,所以解答方法也有所不同。引導學生在認真審題、認真分析的基礎上,來解答應用題。)
三、鞏固練習:
1、P91練一練第1、2題。(先獨立完成,再說說先算什么?)
2、做練習二十第3題。
3、先補充條件,再解答:(隨機安排)
動物園里有8只大象,12只長頸鹿,,猴子有多少只?
四、全課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兩步計算應用題。解答兩步計算應用題,有時候可以根據(jù)題里的兩個條件先求出一個問題,再根據(jù)求出的問題和另一個條件,求出題目的結果。
五、課堂作業(yè)
練習二十第1、2、4題。
板書設計:兩步計算應用題
�。�1)桃樹和梨樹的總數(shù)是多少棵?
78+36=114(棵)
�。�2)蘋果樹有多少棵?
114-20=94(棵)
答:蘋果樹有94棵。
兩步計算的應用題教案8
教學目標
�。ㄒ唬┦箤W生學會從一個數(shù)里連續(xù)減去兩個數(shù)的應用題的第二種解答方法,即減去兩個數(shù)的和。
�。ǘ┏醪脚囵B(yǎng)學生分析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和解答兩步應用題的能力。
(三)初步培養(yǎng)學生用不同方法解答同一道應用題的能力及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分析數(shù)量關系,學會第二種解答方法。
難點:正確分析數(shù)量關系,理解“減去兩個數(shù)的和”的意思。
教具和學具
寫有準備題和鞏固練習題的翻轉(zhuǎn)小黑板。
教學過程設計
�。ㄒ唬⿵土暅蕚�
1.口答下面各題(要求:先提出問題,再說出算式)
(1)書架第一層有600本故事書,第二層有200本。
�。▋蓪庸灿泄适聲嗌俦荆浚�600+200
�。ǖ谝粚颖鹊诙䦟佣喽嗌俦�?)600-200
�。ǖ谝粚拥墓适聲堑诙䦟拥膸妆�?)600÷200
�。�2)學校有30張彩色紙,做紙花用去11張,做小旗用去9張,
�。ㄗ鐾昙埢ㄟ€有多少張?)30-11
(做紙花比做小旗多用幾張?)11-9
�。ㄗ黾埢ê托∑旃灿枚嗌購垼浚�11+9
�。ㄟ€剩多少張?)30-11-9
2.以舊引新
學生提出第四個問題并列出算式后,教師指出:同學們回答得很好。要求還剩多少張,可以從總張數(shù)30里先減去做紙花用去的11張,再減去做小旗用去的9張,就可以求出還剩多少張。接著教師設疑:“那么這樣的題,還有沒有別的解答方法呢?請同學們思考�!苯處熗瑫r將例題完整地出示在黑板上。
(二)學習新課
1.出示例題
例3 學校有30張彩色紙,做紙花用去11張,做小旗用去9張,還剩多少張?
在學生認真思考的基礎上,讓學生討論,先試著讓學生畫出圖,再說說算法。教師同時將正確畫法和算法板書在黑板上。
�。�1)做紙花和小旗共用多少張?(11+9=20(張))
(2)還剩多少張?(30-20=10(張))
答:還剩10張。
2.畫一畫,做一做
小小圖書箱有圖書85本,上午借出32本,下午借出26本,還剩多少本?
(1)用上題的方法解答這道題,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在圖上畫出先算的那一部分。
教師出示題目和要求后,可請一名學生到黑板板演,其他學生做在課堂練習本上。
做一做的題完成后,可請同學們再說說思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上午和下午共借出多少本,再算借出后還剩下多少本)
3.想一想,說一說
出示同類型題“副食商店有食鹽32袋,上午賣出11袋,下午賣出14袋,還剩多少袋?”
先讓學生根據(jù)今天學習的解題方法想一想,說一說。要求還剩多少袋,需要知道哪兩個條件,這道題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需要知道商店有食鹽多少袋和上、下午共賣出多少袋。應該先算上、下午共賣出多少袋,再算還剩多少袋)
4.議一議,說一說
通過以上三個題的研究學習,學生對第二種解法的算理和算法已經(jīng)基本掌握,這時教師可引導學生討論歸納今天學習的'第二種解法的特點,都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
(三)鞏固反饋
1.第一組題:教師打出投影,要求同學看圖回答下列問題。
食品店有95瓶汽水,上午賣了36瓶,下午賣了45瓶,還剩多少瓶?
�。�1)用上面的方法解答這道題,要先算什么?(先算上午和下午共賣了多少瓶汽水)
(2)請畫出上午和下午一共賣出的部分。
2.第二組題:用第二種方法解答下面問題
(1)王老師買口琴用了48元,買笛子用了36元,給售貨員100元,應該找回多少錢?
(2)服裝店運來200米花布,做兒童服用了54米,做嬰兒裝用了46米,還剩多少米?
3.第三組題:選擇正確算式,并在( )里打“√”
�。�1)學校里原有80盒粉筆,第一天用去18盒,第二天用去26盒,還剩多少盒?
�。�2)商店有紅書包40個,藍書包50個,賣出37個,還剩多少個?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從一個數(shù)里連續(xù)減去兩個數(shù)的應用題第一種解答方法的基礎上學習的,學生已經(jīng)學會第一種解答方法,因此新課的引入直接出示例題。學生做出第一種解答方法后,教師設問:“那么這樣的題,還有沒有別的解答方法呢?請同學們思考。”這樣在教師指導下進行探討,學生通過畫一畫、說一說、做一做、想一想、議一議等教學活動,逐步理解第二種解答方法,最后又安排了3組鞏固練習,讓學生在比較中強化理解算理和算法,以便更好地掌握第二種解答方法。
兩步計算的應用題教案9
教學內(nèi)容:
第84、85頁練習十八第11-17題。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兩步計算應用題的綜合法思路,學會正確分析和解答比較簡單的兩步計算應用題,提高學生分析、推理、比較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提高學生用綜合法分析應用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
1、揭示課題
2、出示:
停車場原來有15輛大客車,12輛小客車,開走9輛,還有多少輛?
�、僮寣W生列式解答
②讓學生說一說這道題有幾個條件和什么問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二、變式練習
1、第84頁第11題
�、賹W生讀題
�、谕阑フf怎樣解答?
�、蹖W生列式解答,并說說這是一道什么應用題?
還有不同的解法嗎?為什么可以用連加?
2、討論練習十八第12題
�、僮x題
②這道題有哪幾個條件?求什么?
�、垡髢商旃部棽级嗌倜�?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
�、苓@道題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完成練習十八第13題
�、賹W生讀題
②思考:
這道題告訴我們哪些條件?三年級去的人數(shù)與一年級的同樣多是什么意思?
�、蹖W生獨立列式解答,并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4、完成練習十八第14題
學生獨立列式解答,集體訂正,討論:這兩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5、討論連續(xù)兩問應用題練習
�。�1)討論練習十八第16題
�、僮x題
②討論:這是一道什么應用題?根據(jù)什么求第二個問題?為什么要用蕓蕓有郵票的張數(shù)做條件求第二個問題?
三、開放題
出示練習十八第17題:
�。�1)有165人
(2)30個座位的面包車
�。�3)45個座位的中巴車
�、賹W生說出圖意
②討論:各種車各用幾輛比較合適?你能說出幾種不同的方法?
四、課堂作業(yè)
練習十八第12、15題。
兩步計算的應用題教案10
學習目標:
1、理解并掌握兩種相比較的量都未知的問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兩步計算的分數(shù)“和倍”應用題》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
2、通過自主探究、評價交流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分析培養(yǎng)思考的能力以及促進學生思維靈活性的發(fā)展。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知識的價值,增強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學習重點:理解并掌握兩種相比較的量都未知的問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
學習難點:根據(jù)題目中的信息靈活運用各種假設方法來解決問題。
課前預習導學:
1、填一填。
�。�1)桃樹棵數(shù)是梨樹的3倍,則梨樹棵數(shù)是桃樹的()。
�。�2)桃樹棵數(shù)是梨樹的一半,則梨樹棵數(shù)是桃樹的()。
�。�3)男生人數(shù)是女生人數(shù)的 ,把()看作單位“1”,看成()份,男生有這樣的()份,男、女生一共有()份,男生人數(shù)占男、女生和的(),女生人數(shù)占男、女生和的()�;虬雅藬�(shù)看作單位“1”,男生人數(shù)是(),男、女生的和是()。如果女生人數(shù)用x表示,則男生人數(shù)是(),男、女生總人數(shù)是()。
�。�4)果園里有蘋果樹x棵,梨樹的棵樹是蘋果棵樹的。梨樹有()棵,蘋果樹和梨樹一共有()棵。(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
課堂研討:學習例題6【閱讀與理解】:
讀題,理解題意。
引導學生通過交流從題目中獲取以下信息:
�。�1)上半場和下半場一共得了42分。(2)兩個半場的`得分都是未知的。
�。�3)下半場的得分是下半場的一半。(4)求上半場和下半場各得多少分?
【分析與解答】
(1)分析關鍵句。
說說“下半場得分只有上半場的一半”你是怎樣理解的?
可以有兩種理解:一是理解成“下半場的得分是上半場的 ”;二是理解成“上半場得分是下半場的2倍”。
�。�2)探究解題思路。
由于題目中上半場和下半場得分都是未知的,因此可以用方程來解答,假設其中的一個半場得分為x,這樣就可以根據(jù)兩個半場得分的關系得出另一個半場的得分。最后根據(jù)上半場和下半場一共得42分,也就是用“上半場得分+下半場得分=42分”來列方程解答。
�。�3)學生嘗試列方程解答。
根據(jù)下半場的得分是上半場的,則上半場得分是下半場的();
�、偃绻O上半場得分為X,下②如果設下半場得分為X,上
半場得分則用()表示。半場得分則用()表示。
�。�4)用算術法解答:
課堂小結:
我們學習了和倍應用題的解答方法,知道了此類應用題在數(shù)量關系上與“和倍”問題是一致的,明確了誰是單位“1”,就設誰為x,教學反思《《兩步計算的分數(shù)“和倍”應用題》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也可以用算術方法解答。應用的關系式是 :和÷分率和=單位“1”的量。
課堂鞏固練習:
1、列出數(shù)量關系式。
一張椅子X元,一張課桌價錢是椅子的 ,一張課桌多少元?
�。ǎ穑ǎ揭粡堈n桌的價錢
一套桌椅多少元?
�。ǎ穑ǎ揭惶鬃酪蔚膬r錢
2、某小學有學生1500人,女生人數(shù)是男生的 ,這所小學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3、小麗買了一枝圓珠筆和一枝鋼筆,共用去12元,圓珠筆的單價是鋼筆的 。圓珠筆和鋼筆的單價各是多少元?
課后拓展延伸:
1、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行了全程的 ,離中點還有42千米。甲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2、某牧場養(yǎng)有奶牛420頭,比羊的頭數(shù)的 多120頭,羊有多少頭?
兩步計算的應用題教案11
教學內(nèi)容:第92頁練習二十第5-11題。
教學目標:認識求比一個數(shù)的幾倍多(少)的數(shù)的兩步計算應用題的結構和數(shù)量關系,學會解答這類應用題。
教學重、難點:鞏固和掌握分析應用題的綜合思路,培養(yǎng)初步分析推理能力。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二、基本訓練
1、出示
(1)楊樹45棵,柳樹比楊樹多20棵,?
�。�2)楊樹45棵,柳樹比楊樹少20棵,?
學生補充問題,口頭列式解答。
2、對比練習
練習二十第6題
�。�1)學生讀題
(2)根據(jù)條件,線段圖應怎樣畫?
講解第(2)小題
根據(jù)雞21只和雞的2倍,可以求出雞2倍是多少只?
再根據(jù)求出的雞的2倍只數(shù)和鴨比雞的`2倍多4只,可求出鴨有多少只?
�。�3)學生嘗試,指名板演
�。�4)學生列式解答,并說一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比較:
�、俚冢�1)小題和第(2)小題的已知條件和問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②在計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為什么有不同?
三、綜合練習
1、練習二十第7題
�、賹W生讀題
�、谡f說已知條件和問題
③學生獨立列式解答,并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練習二十第9題
�、賹W生獨立列式解答
②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四、作業(yè)
練習二十8、10、11題
兩步計算的應用題教案12
《兩步計算的應用題》教案
教學目標
�。ㄒ唬┦箤W生初步了解比較容易的兩步計算的應用題的結構特點,會分析簡單的兩步計算的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會解答加減兩步計算的應用題,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ǘ┡囵B(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三)培養(yǎng)學生先認真審題,再列式計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分析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提出中間問題,并能正確解答加減兩步計算的應用題既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根據(jù)條件補充問題
�。�1)二(1)班男生20人,女生18人。(學生可能提出二(1)班一共有多少人?還可以提出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或者女生比男生少多少人?)
�。�2)汽車上有36人,到站下去8人。(學生可提出車上還剩多少人?)
2.根據(jù)問題和一個已知條件,補充另一個已知條件
�。�1)媽媽買來12個蘋果,________。還剩多少個?
�。�2)小明拍球50下,________。小明和小剛一共拍了多少下?
3.做書上的準備題
商店里有24個皮球,賣出20個,還剩多少個?(學生獨立在課堂練習本上解答,請一名同學上黑板板演)
4.訂正板演24-20=4(個)答:還剩4個。
問:說說這道題的已知、求是什么,這道題為什么用減法計算。
(二)學習新課
師說:剛才的復習題大家做得很好,老師知道大家對一步應用題的基本結構和數(shù)量關系掌握得很好。如果將第1個已知條件“商店里有24個皮球”不直接給出,而告訴你“商店里有6個白皮球和18個花皮球”你會算嗎?(出示例1),這道題就不能用一步直接算出還剩多少個。我們今天學習兩步計算的應用題。(板書課題)
1.解題方法
�。�1)讀題
小聲自由讀一遍,指名讀一遍,齊讀一遍。
(2)找已知、求
學生口述,教師在題中標出。
師問:和復習題比較,哪兒變了?哪兒沒變?(已知條件變了,問題沒變)已知條件變成幾個了?誰能再說一說?教師同時貼出皮球的實物圖。(課本P6圖)
�。�3)分析數(shù)量關系
師問:要求還剩多少個?必須知道哪兩個已知條件?(一共有多少個和賣了多少個?)哪個已知沒給?哪個直接給了?那應該先求出什么?(商店里一共有多少個皮球)根據(jù)哪兩個已知可以求出商店里一共有多少個皮球?(商店里有6個白皮球和18個花皮球)同時板書:
根據(jù)板書,請同學們討論一下,要求還剩多少個,必須先算什么?
通過充分討論,在教師的指導下,請好的同學分析數(shù)量關系。(要求還剩多少個,必須知道一共有皮球多少個和賣出多少個,賣出20個已經(jīng)知道,所以要先求出一共有皮球多少個。根據(jù)有白皮球6個和18個花皮球,就可以求出一共有多少個皮球)同時板書:
�、偕痰暌还灿卸嗌賯€皮球? ②還剩多少個?
6+18=24(個) 24-20=4(個)
答:還剩4個。
解答后,可追問:6+18=24(個)求出的是什么?24-20=4(個)求出的又是什么?以強化解題思路。
2.總結學習方法
師說:剛才我們一起學會了例1,在學例1時,第一要認真讀題,最少讀3遍,幫助我們理解題意。第二要找出已知、求,認真在題上標出。第三要認真分析數(shù)量關系,在此基礎上,最后再正確解答。要想正確解答兩步應用題,這四步一步不能少,而且還離不開認真二字,下面我們做一些練習,看誰做題認真,解答正確。同時板書。
�。�1)讀題。
(2)找已知、求。
�。�3)分析數(shù)量關系。
�。�4)正確解答。
(三)鞏固反饋
1.做一做
同學們做了20個泥人,老師做了8個泥人。送給幼兒園25個。還剩多少個泥人?按四步指導學生完成此題。
�。�1)默讀3遍題。
(2)在題上標出已知、求,指名說一說。
(3)互相討論: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4)獨立解答,指名上黑板板演。
20+8=28(個)
28-25=3(個)
答:還剩3個泥人。
(5)追問:20+8=28(個)求出的是什么?28-25=3(個)求出的又是什么?
2.獨立解答
�。�1)一輛汽車里有乘客36人,到新街車站下去8人。又上來12人,這時車上有乘客多少人?
�。�2)商店里有藍書包40個,綠書包30個。賣出37個,還剩多少個?
根據(jù)做題情況,進行指導。
3.比較練習
(1)學校里有14盒粉筆,又買來30盒,現(xiàn)在有多少盒粉筆?
�。�2)學校里原有40盒粉筆,用去26盒。又買來30盒,現(xiàn)在有多少盒粉筆?
認真讀題后,問:這兩題哪相同?哪不同?(都是求現(xiàn)在有多少盒粉筆,已知條件不同,第(1)題有兩個已知條件,是一步應用題,第(2)題有三個已知條件,是兩步應用題)
4.總結
今天學的兩步應用題都是用什么方法計算的?(先加再減,先減再加)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這部分教材是學習兩步應用題的.開始,先出數(shù)量關系比較容易分析的。以加減復合的應用題為主,適當出現(xiàn)乘加、乘減復合的應用題。它們的計算方法雖然不完全相同,但是解題思路相近,就是要求剩下多少或者一共有多少,必須先求出原有的數(shù)。
兩步應用題是由一步應用題復合而成的,所以在復習準過程中,安排了補問題、補已知條件和一步應用題,以此鞏固一步應用題的結構,根據(jù)兩個已知條件可以求出一個問題,由此引出其中一個已知不直接給出,而換成另外兩個條件,就不能用一步解答,引出新課: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在學習新課過程中,注意突出重點、難點,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解答應用題的習慣,按照
(1)認真讀題;
(2)找準已知、求;
�。�3)分析數(shù)量關系;
�。�4)正確解答這四步指導學生學習這部分知識,使學生明確找準中間問題是解答兩步計算的應用題的關鍵。
在鞏固反饋過程中,注意練習的層次,先完成做一做,引導學生按四步完成此題,并通過追問了解學生掌握的情況。然后獨立完成兩題,接著再通過一組應用題進行比較,使學生明白一步應用題和兩步應用題之間的聯(lián)系。
兩步計算的應用題教案13
教學內(nèi)容:第81、82頁例1,練一練,練習十八第1-4題。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了解兩步應用題的結構,初步學會解答比較容易的兩步計算應用題,
2、使學生初步學會用綜合法思路分析應用題,初步培養(yǎng)分析、比較和推理能力。
教學重、難點:用綜合法思路分析應用題。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導:
1、口頭提問題練習
同學們做了3種顏色的花,每種8朵,?
學生提問題,并列式解答。
2、師:剛才同學們補了一個問題成了一步計算的應用題,你能再補充一個相關的'條件和一個問題,成為兩步計算的應用題嗎?
3、思考:一道應用題至少需要幾個相關的條件?幾個問題?
二、新授:
1、教學例1:
出示例1:同學們做了3種顏色的花,每種8朵,送給幼兒園20朵,還剩多少朵?
指名說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讓學生四人一組討論:根據(jù)和這兩個條件,可以求出
��;根據(jù)和,可以求出。
匯報討論結果,并讓學生列式解答,并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思考:這道題和復習題在計算時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揭示課題:今天學習的就是兩步計算應用題。
2、教師:
提問:這樣的兩步計算應用題,我們是這樣分析和解答的呢?
再讓學生看書,讀一讀書上的思考過程。
3、教學“想一想”
出示題目,讓學生說一說想一想。
指名板演,其余獨立完成。
集體訂正,說一說第一步為什么用加法計算。
讓學生比較與例1的異同點,以及解題方法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三、鞏固練習:
1、“練一練”第一、二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指名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練習十八第一、二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指名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四、作業(yè):
練習十八第三、四題
兩步計算的應用題教案14
教學內(nèi)容:第83、84頁練習十八第5-10題。
教學目標: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兩步計算應用題的結構,初步學會解答兩步計算應用題,理解兩步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初步掌握兩步計算應用題從條件想起的分析方法,初步培養(yǎng)學生比較、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培養(yǎng)學生分析應用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訓練分析方法
1、出示:
⑴學校飼養(yǎng)了40只兔子,賣出18只,還剩多少只?
�、茖W校飼養(yǎng)了25只白兔,15只黑兔,賣出18只,還剩多少只?
�、菍W校飼養(yǎng)了8只兔子,每籠有5只,賣出18只,還剩多少只?
�、賹W生口頭列式
②比較:
�、诺谝活}為什么用一步計算?第二、三兩題為什么都用兩步計算?
一題與第二、三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二、對比練習:
1、第83頁第5題
①學生讀題,學生列式解答,
�、诓⒄f說各是怎么想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③比較:兩題在計算時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第84頁第6題
�、賹W生默讀
②思考:這兩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蹖W生獨立解答
�、芡阑ハ嘟涣�,各是先算什么的'?再算什么的?
3、第84頁第7題
①學生讀題,列式解答
②討論:這兩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塾袥]有不同的解答方法?
三、發(fā)散訓練
1、出示第84頁第9題:茶杯每只4元,茶壺每個37元,買15只茶杯和1個茶壺要用多少元。
2、告訴我們哪些條件?同桌互相交流。
3、學生解答。
4、討論:還可提哪些不同的問題?
學生提問題并口頭列式解答
四、課堂小結
今天練習的是什么內(nèi)容?剛才練習的兩步計算應用題都要怎樣想?在做每一步時要注意什么?
五、作業(yè)
練習十八第8-10題。
兩步計算的應用題教案15
詳細介紹:教學目標
(一)通過對兩種解題方法的比較,學生對兩種方法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更加清楚,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
(三)滲透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辯證唯物主義。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靈活運用兩種解題方法,選擇最佳解題。
難點:正確分析數(shù)量關系,選擇最佳。
教具和學具
寫有練習題的幻燈片和幻燈。
教學過程設計
�。ㄒ唬┳鲆蛔�,說一說
“一個縫紉組運來98米布,做兒童服用了48米,做嬰兒裝用了45米,還剩多少米?”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并動筆做在課堂練習本上(用兩種方法解答),教師課堂巡視,然后請兩名學生板演(每人一種方法)。
學生甲98-48=50(米)學生乙48+45=93(米)
50-45=5(米)98-93=5(米)
學生解答后,教師可請學生先分析數(shù)量關系,再說說解題思路和每個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ǘ┰O疑激發(fā)興趣
教師談話:剛才這道題同學們用兩種方法進行了解答,很好!但是在實際中我們一般只要求同學用一種方法解答,那么這里就有一個方法的選擇問題,就是選擇比較簡便的解答方法,怎樣選擇呢?下面請同學們研究兩道題,請你分別選擇一種簡便方法進行解答。
1.光明小學藝術小組做了96個風車,送給第一幼兒園16個,第二幼兒園38個,還剩多少個?
2.媽媽給小紅買了一雙鞋25元,又買了一雙襪子5元,給售貨員50元,請你算一算應該找回多少元錢?
經(jīng)過認真思考審題后,大部分學生第一道題選擇第一種方法解答,如下:
96-16=80(個)80-38=42(個)
答:還剩42元。
第二道題選擇第二種方法解答,如下:
25+5=30(元)50-30=20(元)
答:應該找回20元。
學生解答后,教師又請同學分別說說選擇算法的依據(jù)和解題思路及每步算式所表示的意義以加深對兩種算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為了提高學生識別能力,教師可再出一組題讓學生獨立選擇方法做。
3.王老師買口琴用了48元,買笛子用了36元,給售貨員100元,應該找回多少錢?
4.河里有40只鴨子,先上岸7只,又上岸13只,這時河里有多少只鴨子?
教師要求同學全體動筆,列式計算解答。教師課堂巡視,尤其要照顧一下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是否也掌握了。最后請中、下等水平學生說一說解答過程。
(三)鞏固發(fā)展
1.食堂有38筐蘿卜。午飯吃了9筐,晚飯吃的蘿卜的筐數(shù)跟午飯同樣多,還剩多少筐?(要求用多種方法解答,并比較哪種方法簡便)
請同學們做在課堂練習本上,然后分別請一名學生板演,其他同學可以補充。
如:學生可能做出如下幾種解法。
學生完成后,教師請同學分別說說選擇算法的依據(jù)和解題思路,對于用簡便方法解答的學生要給予鼓勵。
2.鉛筆每支4角錢,小剛買了3支,給售貨員5元錢,應找回多少元錢?請學生用多種方法解答在課堂練習本上。
�。ㄍ瑢W們可能做出以下幾種方法)
學生完成后,進行訂正,并請同學們敘述每種解法的解題思路。同時在比較中指出解法二為最簡便解法。
�。ㄋ模┍容^溝通聯(lián)系
通過上述幾道題的研究可讓學生討論一下兩種解答方法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第一種解答方法是從一個數(shù)連續(xù)減去兩個數(shù),即兩次求剩余;先減去第一個數(shù),再減去第二個數(shù)。第二種解答方法是減去兩個數(shù)的和,即先求和,再求剩余。兩種方法雖然有所不同,但實質(zhì)上是一回事,即從一個數(shù)里連續(xù)減去兩個數(shù),就等于從這個數(shù)里減去兩個數(shù)的和,其結果不變。這一知識是我們將要學習的減法性質(zhì)),以加深對兩種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解題能力。
(五)試著做一做
1.一支鉛筆4角錢,一塊橡皮2角錢,小華買了2支鉛筆,一塊橡皮,一共用了多少錢?
2.鉛筆每支4角錢,小紅有1元錢,要買3支,還差多少錢?
3.看圖解答下題
�。ㄏ胍幌�,怎樣解答比較簡便。)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是從一個數(shù)里連續(xù)減去兩個數(shù)的應用題綜合練習課,重在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因此課堂設計從整體設計上注意:通過具體實例讓學生在親自思考解答中比較兩種方法區(qū)別與聯(lián)系進而加深和理解兩種解答方法的算理和算法,提高解題能力,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
課堂設計用了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完成上述任務,即,“做一做、說一說”,“設疑激發(fā)興趣”、“鞏固發(fā)展”、“比較溝通聯(lián)系”,從而使學生在逐步理解、比較中強化解題思路,提高解題能力。
板書設計
兩步計算的應用題(五)
【兩步計算的應用題教案】相關文章:
兩步計算應用題教案01-08
《用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教學反思06-08
幼兒園應用題教案02-24
《列方程解應用題》教案12-19
列方程解應用題教案04-03
大班數(shù)學自編加法應用題教案09-16
小班計算教案01-29
《分數(shù)簡單計算》教案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