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的麥穗》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最大麥穗》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jīng)驗,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大麥穗》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最大麥穗》教學反思1
把課上到孩子們的心里,在我看來,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其一,情感撞擊;其二,心靈對話;其三,學會分享。
所謂情感撞擊,首先意味著課堂是一種情感的課堂;其次意味著師生情感同時運動,相互碰撞;再次意味著它是促使學習者以最佳心境投入到學習中的有效保證。
如果說滔滔河流是兩山之間的橋;綿綿細雨是天地之間的橋;縷縷陽光是天宇和地球之間的橋;那么,濃濃情感就是教師和學生心靈之間的橋。
情感似一股撲面而至的春風,似一場淅淅瀝瀝的春雨。情感的力量可謂綿中有堅,軟中有硬,輕中有重,柔中有鋼。而且,越是形無實有,無中生有,潛移默化,越使學生覺察不到你是在實施感染,這種情感的勁往往越足,神效越大。
“水嘗無華,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對擊始發(fā)靈光!闭n堂上,教師把學生看作心上的朋友,學生將視教師為眼中的親人。教師眉開眼笑,學生眉飛色舞;教師歡聲笑語,學生鶯歌燕舞;教師柔情似水,學生情深似!嬲饬x上的情感撞擊,將帶給師生同品共享合作學習的愉悅,將帶給師生曼妙豐盈的心路歷程。
所謂心靈對話,它既是優(yōu)秀課堂教學的一種本質性標識,又是藝術課堂教學的一種具體操作。成功的心靈對話離不開精心打造的場景,我們可以想像:星空月朗,涼風習習,地碧天藍,襟懷若谷;話語如涓涓細水,潺潺而流;心門似春的`柴扉,輕輕洞開;那該是多么美妙的對話場景!身置此境,只要話,談清了;理,擺透了;情,交融了;心,貼緊了;哪有心聲不能聆聽?哪有心靈不能理喻?哪有心靈不能點燃?哪有心花不能怒放?
所謂分享,是雙向的溝通、彼此的給予和共同的擁有。分享,意味著教師有更多的喚醒,而不是灌輸;更多的引領,而不是強制;更多的平等給予,而不是居高臨下的施舍。
所謂學會分享,首先意味著學會傾聽,學會走進兒童的內心世界,學會用兒童的眼光看待世界。課堂上的傾聽是師生心與心的碰撞、愛與愛的交流、情與情的融會;是一種親切的對待,一種由衷的信賴,一種美妙的心境。一個心情浮躁、功利熏心、心胸如豆、城府深藏的教師,由于缺少穎悟的耐心、適度的寬容、舒展的心靈、好奇的天真,他所能聽到的只能是銅臭的撞擊、生活的噪音,而不是學生真情的呼喚,心靈的吶喊。其次意味著學會欣賞。有人講,我們不見得喜歡我們所賞識的人,但一定喜歡賞識我們的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對別人的真誠褒揚和欣賞會使我們的生活陽光明媚、溫馨浪漫。
教師學會欣賞學生的本意在于欣賞學生的真。天空最攝人心魄的美麗,并不是白云朵朵、彩霞飄飄,而是那一汪高遠的湛藍,那一份肅穆與深邃;原野最震撼心靈的風景,并不是姹紫嫣紅、繁花似海,而是那蒼茫廣漠的皚皚雪景中,鉆出一枝搖曳的竹綠。豪華落盡見真淳,鉛華洗卻見本真。真,是生命固有的本色;真,是生命美的極致;真,是每一位教師永遠值得欣賞的生命圖畫。
在教學中欣賞,在欣賞中教學,教師就會變得胸襟開闊、氣度恢弘,就會變得得心應手、左右逢源,就會變得心智靈慧、行為機敏,就會變得尊重多樣性、珍視個性,就會變得習慣于“一個世界,多種聲音!
把課上到孩子們的心里,是一種觀念,是一種理想,更是一種境界。它需要教師具有一種心胸寬廣、樂觀向上的氣質;需要教師具有自尊、自信、自持的精神;需要教師具有一種關心人、關心社會、關心自然的情懷;需要教師具有一種求實致遠、質樸高雅的品位;需要教師具有一種“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
《最大麥穗》教學反思2
教學片斷:
師:請同學們細讀課文第三四小節(jié),用心體會:弟子們是如何來找尋“最大的麥穗”的?為什么會“兩手空空”?
(生自讀體會)
生:“弟子們埋頭向前走!麄兛傉J為最大的一穗還在前面呢!蔽矣X得,弟子們找尋麥穗是認真、仔細的。
生:從“并不滿意”可看出,弟子們摘麥穗并不情愿。既然不認為它是最大的麥穗,弟子們又為什么要摘呢?弟子們根本就不知道哪個才是最大的麥穗,他們只會盲目地挑撥,一再地錯失良機和浪費麥穗顆粒。
生:弟子在尋找麥穗時很用心,很認真。但他們總認為自己見到的不是最大的,以為最大的麥穗還在前面,所以一再地錯失良機。
生:我從“看看”“用心地挑挑揀揀”中看出弟子們找尋麥穗是很努力的。但他們無法對麥穗作出準確的判斷,雖然“試著摘了幾穗”,又“隨手扔掉了”。所以最后走出麥地時“兩手空空”。由此,我想到:人的一生有許多機會,但如果你不抓住機會,你就會虎度光陰,一無所獲。
師:剛才同學們都談了自己的見解。首先大家都感覺弟子們尋找麥穗是認真的,具體從哪些詞語感受出來呢?(學生讀出相關語句)是呀,兩個“看看”,還有“用心地挑挑揀揀”可以看出弟子們找得很仔細。那為什么沒有找到呢?(學生又讀文中句子)是呀,從“埋頭”“低著頭”可看出,他們的眼睛只盯著眼前,搜索尋找的范圍是比較小的。而“搖了搖頭”“又搖了搖頭”可看出他們對自己挑選的麥穗并不滿意。而且有的是“摘了”,又隨手扔掉了。他們?yōu)槭裁磿@樣做呀?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出示:他們總認為……他們總以為……)
生:(讀這兩句話)他們認為自己看到的不是最大的一穗,最大的還在前面呢;以為選擇的機會還很多,也許能碰上更大的麥穗呢!
師:是呀,機會就在一次次的猶豫中溜走了……
反思:
文本是師生教學活動的重要載體,教學的實效性最終是由對文本的把握和運用來檢驗的!缎抡n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那么如何引導學生緊密結合文本來展開個性化的閱讀呢?
由以上教學片斷看出,學生對文本的閱讀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僅僅能浮光掠影地從文中獲得一點大概的印象,有的能結合文中的關鍵詞句來深入體會。如何指導并提高學生“抓關鍵詞句來體會”的能力非常重要。因此,在師生交流對話的過程中,教師還要善于根據(jù)學生的回答來進行點撥。當學生回答粗淺時,我們適時追問,引導他結合文本中的關鍵詞句作深入的`思考;當學生回答深入時,我們及時表揚鼓勵,為其他學生提供成功的范例;當學生回答錯誤時,我們也不能一概否決,而要根據(jù)他回答的情況來巧妙引導。下面結合上述教學片斷具體講講。
例如:當學生僅僅讀出相關句子,說出一點兒體會(弟子們找尋認真)時,教師可追問:從這段話的哪兒來看出?/體會到?引導他找出關鍵詞:兩個“看看”、“用心地挑挑揀揀”,再讀讀這幾個關鍵詞,并在腦海中想象“弟子們“用心尋找”的模樣(或者也可以演一演,以加深印象)。這樣,學生對文本的解讀便較為到位,且能“依據(jù)文本”,“有感而發(fā)”,改變閱讀時的“泛泛而談”,增強閱讀感悟的“針對性”與“有效性”。而在學生能依據(jù)文本理解比較到位時(第四個學生的回答),教師可以輕輕點撥:某某同學理解透徹,關鍵在于她能細讀課文,并抓住關鍵的詞語深入思考,不僅理解語言文字表面的意思,而且能聯(lián)系實際談出自己深刻的體會。這樣結合學生的實際來引導,比較實在,效果也好。因此,以上教學中引導學生體會“弟子們兩手空空”的原因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反復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他們的一舉一動,然后緊扣“埋頭”“低著頭”感受他們找尋時目光短淺,只盯著眼前一塊等等。
同時,在組織學生交流自學體會時,也要注意回答學生的層次性。如將平時閱讀水平比較好的學生放在后一點,避免他的回答達到了一定的深度,影響其他學生回答的積極性。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根據(jù)學生交流的不同情況,進行點撥引導。在點撥引導的過程中,一定要指導學生細讀文本,依據(jù)文本來深入感悟。可通過朗讀、找出關鍵詞句,通過想象,讓枯燥的語言文字在孩子的眼前、心里活起來,動起來,提高學生“個性化閱讀”的水平,同時,在不斷深入的交流互動(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中,充分利用“生本資源”,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最大麥穗》教學反思3
這是一篇借事說理的散文,敘述了古希臘學者蘇格拉底讓弟子們到麥地里摘一個最大的麥穗,弟子們挑挑揀揀,結果兩手空空的故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須實實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機遇,而不能東張西望、錯失良機的道理。
本文故事情節(jié)較為簡單,而蘊含其中的道理卻讓人深思,對于六年級的小學生來說,為何要抓住眼前一穗?什么是人生的機遇?如何正確處理追求與實際的問題?這些都太深奧,難以真正透徹理解。這些都是教學的重點、難點,是需要我想辦法突破的地方。
在強化的預習的基礎上,在教學中,我做了一下幾點的嘗試,感覺對本課重難點的處理有些作用:
反復品讀、以讀促悟
只有給予孩子充足的反復朗讀課文的時間,才能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走進文本,才能讓我們的'孩子打開心靈的窗戶與文本交流、相融。反復品讀、以讀促悟,也是新課標倡導的思想。在整節(jié)課中,“讀”始終貫穿課堂,上課伊始,初讀課文,讀準詞語、讀通句子,掃清閱讀障礙,了解掌握故事梗概;深入理解,默讀課文,讀中思考、讀中品悟,勾畫、批注、交流;再次品讀、心領神會……設計了很多讀的環(huán)節(jié),整個課堂,書聲瑯瑯。
聯(lián)系生活、內化升華
“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本驼n文內容而言,孩子們說的頭頭是道,然而,是否真的就是懂了呢?學習語文也要學以致用,于是我讓孩子們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一說“你把握住機遇了么?”經(jīng)過一番回顧討論,孩子們說道“上次老師要我們自己推薦當班干部,我退縮了,沒有把握住機會。”“我的哥哥,找工作時,嫌棄人家這里不好那里不好,結果畢業(yè)兩年了還是沒有正式工作,而他的同學,就在一個地方好好干,現(xiàn)在都升職了,哥哥后悔的不得了!”……
“同學們,你有什么收獲呢?你會如何處理遠大理想和眼前機會的關系呢?”
語文教學來源于生活實際,在教學中應該引領孩子走進生活,由生活中提煉出哲理,相信,此時,這個哲理對孩子們來說已不是高高在上而是身臨其境,更加深刻。
《最大麥穗》教學反思4
《最大的麥穗》是一篇精美的哲理散文,講述了古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讓弟子們從麥地里找一顆最大的麥穗,從中引導弟子們悟出了“人的一生應該有遠大的理想追求,但必須實實在在地把握眼前的機遇”的道理。
初讀課文時,我不禁被蘇格拉底氣定神閑的哲人風范,以及他用麥地模擬人生的道路,用麥穗模擬人生中遇到的大大小小的機遇來深入淺出教導弟子的教育藝術所折服,同時又被蘇格拉底帶給我們的引人深思的人生哲理所打動。
再讀課文,深入地探討本文的哲理。發(fā)現(xiàn)個人理解的角度、深度、廣度又各不相同。反之,想想自己的教學,如何讓學生體會,讀懂文中蘊涵的哲理,確有一定的困難。假如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理解、討論,看似輕松愉快,但恐怕學生對語言文字所蘊涵的人生哲理浮于表面,恐怕學生的價值取向出現(xiàn)偏差。反復琢磨,決定采用導讀法。給自己的本課教學定了兩個原則:一是既要注意尊重學生的多元理解,又要注意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二是既要讀懂語言文字中所蘊涵的哲理,又要學生能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水到渠成。從以下三方面入手進行教學:
一、抓主線導,層層深入。
本課我教學內容的重點(主線)就是緊緊抓住蘇格拉底的三段話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地理解。第一段話引導讀懂人生的道路也是只許進不許退。第二段話看似簡單,僅僅一句話,卻是蘇格拉底對弟子們的一聲斷喝,蘊涵著蘇格拉底對弟子的行為敲醒警鐘。讓學生明白了兩手空空的弟子是怎樣走到麥地的盡頭,沒有收獲,沒有輝煌,美好年華,白白浪費。第三段話時,學生已讀懂蘇格拉底是在用麥地模擬人生,用麥穗模擬人生中的機遇,引導學生句句刨析理清這段話的三個層次,人生肯定有機遇;但未必碰見,即使也未必抓住,使學生明白了人生有許多不確定的因素,有時我們也難以發(fā)現(xiàn),難以把握;因此,抓住時機,拿在手中,抓住的才是機遇,抓不住的再大的機遇也不是機遇。弟子感悟的道理才會水到渠成。
二、讀悟結合,相機點撥。
教學中朗讀有助于學生深入地理解課文。如果沒有仔細地朗讀,就談不上思想的感悟與語言的'積累,就會上不出語文課的語文味道來。
我始終認為語文課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感悟能力,在應當讀的時候讀,應該品的地方品。惟有如此才是真正的駕馭了課堂。在對學生放手時又不會讓學生信馬由韁地亂走。才能在品讀課文的過程中“潛移默化”。例如:在教學時,我特別注意點撥學生讀出一些關鍵的詞語,讀出蘇格拉底那洪鐘般的聲音,品味蘇格拉底的一番深入淺出的話。
三、尊重體驗,注意熏陶。
孩子是多元的,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內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內在感受,有著不同于他人的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式。也就是說,學生有著獨特的個性,每個學生的學習方式本質上都是其獨特個性的體現(xiàn)。所以我在設計教學時,就告訴自己要留心多聆聽學生思想,允許磋商的地方。
但同時,我還注意在學生自己聯(lián)系生活,聯(lián)系實際各抒己見,在彼此的探討與思辯中得到自己的所得時,對學生不同于他人的觀察、思考稍加引導,給予學生深層次的熏陶。例如;我在導讀蘇格拉底的第三段話時,就試圖在語言訓練、思維訓練中滲透人文精神,引導學生更深入的感悟本文哲理。
《最大麥穗》教學反思5
本文是一篇蘊含深刻哲理的文章,對于一個小學生來說要深刻理解課文中所蘊含的“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人生哲理是有一定困難的。要理解這一哲理,首要的是要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跟著蘇格拉底的學生到麥地里走一回,同撿一回麥穗。因此,在學習課文的第二部分時,我設計了幾個層層深入的問題:1、弟子們是怎樣撿麥穗的?為什么弟子們會這樣,是什么想法在支配著弟子們?2、弟子們最終撿到了那個最大的麥穗了嗎?為什么?3、如果你是弟子們,你現(xiàn)在兩手空空,你心中會怎樣想?這三個問題層層遞進,其中第三個問題是最關鍵的。由于有了上兩個問題的鋪墊,學生對第三個問題思考得很深刻,從學生們的.回答來看,學生已初步理解了這其中的寓意。有學生回答“哎,早知我現(xiàn)在兩手空空,當初就不該輕易地把一些較大的麥穗隨便扔掉了!庇袑W生說“我真后悔啊,但世上是沒有后悔藥的,現(xiàn)在我連一個最小的麥穗也沒有了!睂W生通過對這三個問題的思考,接下來由撿麥穗的事情引發(fā)的對人生哲理的感悟也就順理成章了。
《最大麥穗》教學反思6
《最大的麥穗》是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16課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講述了蘇格拉底讓弟子們從一塊麥地里摘一個最大的麥穗的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須實實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機遇,不能東張西望、錯失良機的道理。道理孩子們一般都知道,但是真正在現(xiàn)實生活中能做到的并不多。
課堂是一種情感的課堂,意味著師生情感同時運動,相互碰撞;意味著它是促使學習者以最佳心境投入到學習中的有效保證。故而在引入課文時,我學習了一些精彩設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設計了三處情景演繹,期待為重難點突破做好筆。
第一次:出示“黃燦燦的麥田流光溢彩,粒粒飽滿的麥穗沉甸甸的墜在稈上”的圖景,讓學生一下子就進入了特定的場景之中,并設身處地地思考:如果我也是蘇格拉底的學生,我會怎么辦呢?在此思慮的牽引下,進而萌發(fā)自主深入地探討問題,解決問題的念頭。
第二次:在學生為弟子們錯失良機而惋惜的一刻,讓其進行角色轉換:“如果你是其中的一株小麥,會對他們說什么呢?”
第三次:在學生理解了不可錯失良機,要善于把握的基礎上,讓學生真正的走進麥地,當一回現(xiàn)代的“求悟者”——“如果你也是蘇格拉底的弟子,讓你再一次以同樣的要求去摘麥穗,你會怎么辦呢?”學生在學習的基礎上能從別人的失敗中,總結經(jīng)驗,領悟要領何嘗不是一種收獲呢?因此在一番交流中,同學已逐步領悟到了蘇格拉底的這種智者的教育精髓!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重在引導學生不斷地朗讀,在朗讀中感悟一代哲人蘇格拉底的話所蘊含的深刻道理,通過關鍵詞如“最大的'一穗”“眼前的一穗”等,明白在我們的人生道理上一定要好好把握眼前的機遇。要知道,引導學生個性化閱讀,就意味著引導學生探究性、創(chuàng)造性地解讀文本。引導學生探究性閱讀,可以根據(jù)學生需要,因文而異,適當?shù)厍袚Q閱讀視角。有位朋友說得好:如果把目光投向文本,那只需獲得作品的原義;如果把目光投向作者,那是要獲得交往的意義;如果把目光投向學生自身,那理所當然是為了滿足學生的精神需要。在本篇文章的教學中,我力求做到以學生交流為主,以學生朗讀為重,以學生思想為點。從而使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能把握每時每刻,做好眼前必須的實實在在的事情!
《最大麥穗》教學反思7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2、通過語言文字,領悟必須善于抓住機遇,不能東張西望,錯失良機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能夠聯(lián)系實際,說出自己對“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受中,這才識實實在在的”這句話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讀題
2、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感知了課文,學習了第一段。請大家再讀蘇格拉底的話。(多媒體出示圖片。師引讀,面對滿地是沉甸甸的麥穗蘇格拉底嚴肅地對弟子們說……)
3、要表達蘇格拉底不給學生們重選的機會或者說沒有商量的余地,該如何用朗讀來表達,生再讀。
過渡:這節(jié)課,我們進一步探討弟子們?yōu)楹螞]有摘到最大的麥穗?蘇格拉底教育弟子的話到底有何目的?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一定能找到滿意的答案。
二、讀講第二段
1、自由讀課文2~6節(jié),用“——”畫出弟子們摘麥穗時的表現(xiàn)的句子,用“~~”畫出蘇格拉底教育學生的話。
2、交流:同學們讀得很投入,把你畫到的句子來交流一下。
3、四人組合作學習,讀中感悟。
師述:其實讀書有聲是個展示,合作討論也是一種學習形式。課文最大的麥穗如果是一個精神家園,那么,只要你走進這個家園,動腦去思考,用心去討論,一定會有許多美麗的收獲,不信你就試試。
要求:
⑴自由讀劃出的這些話,然后在小組中交流你體會到的。
、瓢迅形虻降耐ㄟ^朗讀表達。
、亲詈笮〗M長交流。
4、交流學習情況。
1)小組長交流弟子們表現(xiàn)的'句子。
出示:“兩手空空的弟子們才如夢初醒,他們回頭望了望麥壟,無數(shù)株小麥搖晃著腦袋,似乎在嘲笑他們!
抓住“兩手空空”、“如夢初醒”體會。
弟子們?yōu)槭裁磿䞍墒挚湛?(圍繞下面問題展開)
“如夢初醒”是什么意思?弟子們醒悟了些什么?明白了些什么?
【弟子們摘麥穗時很認真。(抓“埋頭”“低著頭”“用心挑挑揀揀體會)
體會弟子們摘麥穗時眼光不夠開闊,這樣是找不到最大麥穗的。(啟發(fā)學生抓重點詞體會,“埋頭”、“低著頭”)
體會弟子們摘麥穗時猶豫不決,不能當機立斷!渤鍪編字犒溗雸D〕,(啟發(fā)學生抓重點詞體會,“搖了搖頭”、“又……搖了搖頭”、“摘了幾穗……隨手扔掉了”)】
讀句子“雖然,弟子們也試著摘了幾穗,但并不滿意,便隨手扔掉了!
他們?yōu)槭裁催@樣?(引讀,他們總認為……他們總以為……)
正因為這樣,誰能用“雖然……但……”說說你對這些弟子們摘麥穗的有什么看法?(如何評價他們)
他們的心情如何?(懊悔)讀中表達。
過渡:面對弟子們的表現(xiàn),蘇格拉底有什么想法。請大家自由讀讀他說的話,就能體會出。
。2)小組長交流蘇格拉底對弟子們說的話。
讀第5節(jié)蘇格拉底說的話,你要表達出蘇格拉底的什么意思?(對弟子們的表現(xiàn)惋惜,方法的不對而不滿意)“到頭了”突出讀。(啟發(fā),你這聲音老師聽上去不夠蒼老,“洪鐘”的意思是聲音渾厚、凝重、洪亮,練了再讀)
蘇格拉底又說了一段話,誰來讀一下?蘇格拉底僅僅是在講摘麥穗嗎?你還體會到什么?(對弟子們的教育是語重心長或意味深長)〔出示圖〕在小組里讀的基礎上,交流體會。(各自感受一下,哪些詞突出讀了,在最能表達句子的意思的詞語下面加上?,再練讀一下)集體再來語重心長地朗讀蘇格拉底的話。讀到這,大家知道蘇格拉底用摘一棵最的麥穗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從中我們知道,蘇格拉底是一個(循循善誘)的人。
讀到這,同學們有什么感受呢?用上“雖然……但……”、“即使……也……”說幾句話。過渡,蘇格拉底用摘最大的麥穗這件小小的事來教育學生們,含蓄地告訴學生們一個很深刻的道理,他的學生聽懂了嗎?
三、讀講第三段
1、引讀:蘇格拉底的弟子們聽了老師的話,悟出了這樣一個道理:
出示并集體讀“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
抓重點詞語你體會到了什么?這段話,使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事,并談談體會。同桌間可以相互交流。
2、交流學習情況。(有多人聯(lián)系實際來談)
學生交流生活中的事例,師隨機板書(追求)眼前的一穗(實實在在),并出示名人名言。
機會是每個人都有的,但許多人不知道他們已碰到它!_爾文
機遇只垂青(重視)那些懂得怎樣追求她的人——查理?艮科爾
機會來的時候像閃電一樣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蜖栐
誰能把感悟到的用朗讀表達。板書(要抓住機遇)
“最大的”、“眼前的一穗”、“實實在在”突出讀。
學到這,你希望一生中找到最大的麥穗嗎?為了找到這最大的麥穗,你會怎么做?
3、朗讀句子,小結。
蘇格拉底告訴我們,生活實踐也告訴我們,名人名言告訴我們,一定要抓住眼前的機遇,完成當前的任務,這樣才不會虛度光陰,一事無成,其實,我們的古人也說過這樣的話,讓我們共同回憶三年級學過的,《明日歌》。
四、總結課文
學習本課后,你有什么收獲?寫一句凡人名言在書上,然后交流。
一晃,一課將結束,我們興致勃勃地走進最大的麥穗這座精神的殿堂,我們徜徉其間,我們留戀往返,不知不覺當中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變了,變得聰慧,變得有個性,變得更有創(chuàng)造性!
五、作業(yè)
1、最后一段話使你想起了生活中的哪些事,請舉一個具體例子寫一寫自己的體會。
2、背最后自然段。
附板書:
16最大的麥穗
追求
眼前的一穗
實實在在
《最大麥穗》教學反思8
上完《最大的麥穗》,我并沒有從那片金燦燦的麥地里緩過神來,相反卻再一次地深陷其中,愈發(fā)地困惑了。在蘇教版的第十一冊教材中,類似的蘊涵哲理的課文有三篇,分別是《山谷中的謎底》《哲學家的最后一課》和《最大的麥穗》。而其中情節(jié)性最簡,思想性最強的`又恰恰是《最大的麥穗》一文。我是一個性情中人,自感擅長于教授情感類課文,但是考慮到班級實情,思前想后還是選擇了我最不會教的哲理性文章,難免會“精講細剖”違反現(xiàn)在的教育理念。所以捫心自問成功者有二——在本文的教學中情景演繹,觸發(fā)了學生的主動性和運用智慧碰撞,激發(fā)了學生的獨特性。失敗者有三——分別是:朗讀體會一筆帶過,未能走出課文,和缺乏應有的教學機智。
從本質上講,感知不是學習產生的根本原因,產生學習的根本原因是“問題”。沒有問題也就難以誘發(fā)和激起求知欲,沒有問題,感覺不到問題的存在,我們也就不會去深入思考,那么探究也就只能是表層和形式的。所以在磨課的過程中首先要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并試圖解決,而后才能在以后的相互研討中促進語文教學的有效實施。我想下一次上此類蘊涵哲理性的課文我一定會有更佳的思路與設計,我會努力使自己在探尋的過程中化“不擅長”為“擅長”!
《最大麥穗》教學反思9
根據(jù)教材特點及我班學生情況,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夠讀懂課文內容,領悟必須善于抓住眼前的機遇,不能東張西望、錯失良機的道理。
3、能夠聯(lián)系實際,說說自己對“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這句話的理解。
課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第三段。作者所寫的摘穗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但小事中卻見大道理。文中所揭示的深刻人生哲理,對于小學生來說,是很難一下子就理解透徹的。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重在指導學生反復朗讀,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對文中的哲理有所感悟。
本堂課我力圖體現(xiàn)“雙積累、兩結合”的課題精神,下面就談談自己教學后的一些感受。
1、反復品讀,走進文本,讀中感悟。只有給予孩子充足的反復朗讀課文的時間,才能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走進文本,才能讓我們的`孩子打開心靈的窗戶與文本交流、相融,因此,我設計了很多讀的環(huán)節(jié),書聲瑯瑯的課堂才是語文的課堂,才是孩子的課堂。
2、反復品讀,形成語感,積累語言。通過對文中重點詞句的反復品讀,不經(jīng)意間培養(yǎng)孩子們的語感,幫助他們提高對語言文字的敏銳性。
3、利用教材資源,豐富生活積累!白非髴撌亲畲蟮模蜒矍暗囊凰肽迷谑种,這才是實實在在的。”我讓孩子聯(lián)系生活實際來談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就使得原本簡潔而又深刻的文字變得形象、具體、豐滿,適合孩子的理解水平。同時,把孩子的生活引入課堂,也有助于提高孩子對生活的理解,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4、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相結合,語文學習更顯魅力。課前的預習,我讓孩
子查找資料,對本課的人物背景做一個充分的了解。課上,搜集名人名言,學寫名人名言。這些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使得語文學習的內容更豐富。學生課前就已領略了世界級大哲學家的風采,沐浴著蘇格拉底智慧的光芒走進《最大的麥穗》,這不是學習一篇課文,而是學習一種人生的態(tài)度。搜集名人名言,學寫名人名言,更是思想的升華。
老師們,以上只是自己的一些粗淺的想法,執(zhí)教過程中也存在著許多值得探討的地方,現(xiàn)在對我來說摘取最大的麥穗就是能聽到您真誠的聲音!
《最大麥穗》教學反思10
其三,個體體驗反饋的獨特性。在學習完本文之后,學生的收獲應該是多元的,有的從課文本身認識了一個智者,學到了一個道理;有的則從蘇格拉底的的教學方式上得到啟示,明白了無處不教育的道理;更有的從本文的理解聯(lián)系了自己的生活實際,聯(lián)想到以后的選擇學校,求聘單位等等的處事之道
所以激發(fā)學生的獨特性。引發(fā)雙向的溝通、彼此的給予和共同的擁有。意味著教師有更多的喚醒,而不是灌輸;更多的引領,而不是強制;更多的平等給予,而不是居高臨下的施舍。
失敗處一、朗讀體會一筆帶過。在學生回答蘇格拉底的要求高嗎?的時候,原定打算讓學生在朗讀體會的基礎上,從字里行間找尋答案,比如從滿地都是滿是等詞中去理解麥穗多難以取舍為下一步理解弟子的猶豫奠定一個伏筆。沒想到學生滔滔不絕地談起了自己的想法,又句句入理,于是我急于求成,一時就將此處的朗讀體會忽略了。沒能讓學生細細感悟,顯出教學處理上的粗糙與隨意性。同時也讓我對自己的教學組織提出了質疑——在值得體味與感悟的地方是不能一味地隨意遷就學生的,這不是體現(xiàn)學生自主的'表現(xiàn),而恰恰是放過了一個很好的語文訓練點呀!類似的錯誤我還出現(xiàn)在引導學生感悟為什么沒有摘到最大的麥穗這一問題上。本來也要通過圈畫詞語看看、用心地挑挑撿撿、埋頭、低著頭、搖了搖頭、又搖、摘了隨手扔掉等來耐心地體會弟子的心理動態(tài)的,可是學生的口若懸河又一次讓我樂暈了頭,我隨著學生的回答一路滑下,不知停頓、沒有回味更談不上思想的感悟與語言的積累。沒能上出語文課的語文味道來,是我的痛心之處呀!上語文課一定不能只注重形式的花哨,場面的熱烈,而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感悟能力,而且是每一個孩子!在應當停留的時候停留,應該回味的地方回味。惟有做到如此才是真正的駕御了課堂。在對學生放手的同時又不會讓學生信馬游繩的亂走。才能在品讀課文的過程中形無實有,無中生有,潛移默化。
失敗處二、未能走出課文。我記得畢校長的《哲學家的最后一課》的教學實錄,他是創(chuàng)設博士生應聘的情境,貫穿文章始終,開始導出課文,學完課文后又讓學生總結落聘的原因,學生能說出來,也說明他們理解課文,懂得課文要講述的道理了,教學目標得到了很好的落實。而我呢,雖然有名言作為學生學習的反饋,但是畢竟高腔者、引用者居多。沒能走出課本,更沒能高于課本。相對于蘇格拉底的智慧的引領而言,我的教學簡直就是低劣的牽絆,學生隨著我的思路說著弟子們的可笑與愚笨,談著機遇的可貴與易逝,背著現(xiàn)成的名言與詩歌。深入人思想與骨髓的教育才是為人的終生服務奠基的教育,我的教學除了讓學生死記硬背了最后一段的話語之外,可想而知是不能在孩子們的頭腦深處刻下深深的印記的。我倍感自己教育教學能力的不足,深感愧疚!
失敗處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總會有"創(chuàng)新的火花"在閃爍,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特的見解,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學生也是一種贊賞和激勵。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以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但是我卻沒能及時地對孩子的精彩發(fā)言給予高度的評價,也沒能對孩子言語中出現(xiàn)的漏洞進行有效的修補。比如,在學生們都在談自己通過這篇課文學到了珍惜機遇與把握機遇的時候,許凡同學卻語出驚人她談的收獲是對于蘇格拉底的智慧的引領的欣賞,可惜我卻說:那么,老師的教學給你的印象就不深了?這對她的精彩發(fā)言是極大的打擊,我深感后悔。在比如在小強回答問題時出現(xiàn)的不良念頭,也沒能無聲無息地化解。以上皆說明本人的教學機智不足,需要多加鍛煉,亟待提高。
從本質上講,感知不是學習產生的根本原因,產生學習的根本原因是問題。沒有問題也就難以誘發(fā)和激起求知欲,沒有問題,感覺不到問題的存在,我們也就不會去深入思考,那么探究也就只能是表層和形式的。所以在磨課的過程中首先要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并試圖解決,而后才能在以后的相互研討中促進語文教學的有效實施。我想下一次上此類蘊涵哲理性的課文我一定會有更佳的思路與設計,我會努力使自己在探尋的過程中化不擅長為擅長!
《最大麥穗》教學反思11
《最大的麥穗》是蘇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感悟人生”。《天游峰的掃路人》告訴我們豁達的人生,《山谷中的謎底》告訴我們智慧人生,而《最大的麥穗》則告訴我們智慧人生!蹲畲蟮柠溗搿肥且黄枋抡f理的散文,敘述了古希臘學者蘇格拉底讓弟子們到麥地里摘一個最大的麥穗,弟子們挑挑揀揀,結果兩手空空的故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須實實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機遇,而不能東張西望,錯失良機的道理。反思本課的教學,我認為有以下亮點:
一、不動筆墨不讀書
教學本課時為了突破重難點,讓學生領悟到必須善于抓住眼前機遇,不能東張西望,錯失良機的道理,我讓學生自主充分地讀,讓他們在讀中畫出描寫弟子們摘麥穗時的動作、神態(tài)、心理的語句,并體會說說感想。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認為設計的很好,通過讀課文、畫句子,同學們感悟到了很多。“弟子們埋頭向前走?纯催@一株,搖了搖頭;看看那一株,又搖了搖頭。”體會到了弟子們的猶豫不決,正是在他們猶豫之時,失去了許多機會。“他們總認為最大的那一穗還在前面呢。雖然,弟子們也試著摘了幾穗,但并不滿意,便隨手扔掉了。”體會到弟子們的不滿足,很隨便的放棄,不知不覺中一再錯失良機。
二、融入角色深理解
文中寫道:“無數(shù)株小麥搖晃著腦袋,似乎再為他們惋惜!苯虒W時我讓學生當小麥,想想當時會對弟子們說些什么。這些“麥穗”紛紛動腦,七嘴八舌說開了,都在勸誡弟子們不該錯失良機,不該猶豫不決,痛惜、遺憾之情溢于言表。緊接著我又讓學生們當?shù)茏樱凹偃缒闶翘K格拉底的弟子,讓你再一次按同樣的'要求去摘麥穗,你會怎么做?”同學們經(jīng)過對課文的理解,都懂得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的重要。
三、聯(lián)系實際談感悟
對于文中最后一段揭示的道理,特別是最后一句話的理解,又是一個難點,僅僅靠死記硬背,學生并不能真正理解,于是我在教學時,讓學生聯(lián)系結合身邊的實際事例,來談感悟,加深理解。同學們能聯(lián)想到身邊大學生找工作不停跳槽,卻一事無成;身邊的同學做事沒有穩(wěn)扎穩(wěn)打,結果錯失良機……大家暢所欲言,熱烈討論交流,進一步理解了做事不能好高騖遠,追求遠大理想應腳踏實地,擁有當下,才擁有未來。
四、搜集資料重積累
語文的學習離不開積累,學了這課,我們?yōu)槭澜缂壍恼軐W大師蘇格拉底,用麥地模擬人生的道路,用麥穗模擬人生中遇到的大大小小的機遇來深入淺出教導弟子的教育藝術所折服,同時又被蘇格拉底帶給我們的引人深思的人生哲理所打動。于是我借機讓學生查資料,更好的了解蘇格拉底。并讓他們搜集積累有關“機遇”的名人名言,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知識和積累。
通過教學本課,我從蘇格拉底身上也學到了很多,教育學生應該是潛移默化的,平時的一點一滴也很重要。對于課堂的靈活調控,以及運用評價語言等許多細節(jié)方面,我自己做的還很不到位,有待于今后更好的學習提高。
《最大麥穗》教學反思12
《最大的麥穗》是蘇教版第五單元第二篇課文。這是一篇說理的散文,敘述了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讓弟子到麥地里摘最大的麥穗,弟子們挑挑揀揀,結果兩手空空的故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須實實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機遇,而不能動張西望的道理。
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我是從三個方面設計的,讓學生通過感情朗讀,反復朗讀、品味,體會文中所揭示的`深刻人生哲理。然后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對文中的哲理進行感悟,重點理解“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這樣就突破了難點。
教學方法我采用自主學習、探究感悟,多種形式的讀,同桌交流,小組交流,合作學習等形式展開教學,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他們敢讀、會悟、想說,表達得充分,積極性很高,無形中提高了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教學流程分三大塊進行。
第一,貼近文本,復習導入。我由現(xiàn)在的季節(jié)、時間、名言“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讓學生抓住了學習時機導入了本節(jié)課,又以充滿激情的配樂朗誦走近了蘇格拉底,導入課題。讓學生回顧課文的主要內容,起到溫故知新的作用。
第二,精讀感悟,賞析文本。我分三個步驟來完成。首先讓學生從第一自然段中找蘇格拉底對弟子提出要求的句子,認真讀,用心去體會他的態(tài)度堅決果斷,不容置疑。其次,由蘇格拉底對弟子的要求,引入我對學生的要求,讓學生默讀、批畫、做批注、談體會,帶入文字去品讀等一系列活動,使學生明白了弟子們不能把握時機,當機立斷的原因,同時也失去了摘最大麥歲的機會,讓學生去想蘇格拉底老師和弟子們會怎樣想。過渡導入蘇格拉底老師會怎么說。最后,課件出示蘇格拉底老師所說的話,讓學生體會兩個“最大的”指什么?同桌合作交流最大的蘊含在文本后面的意思以及從這段話中體會的道理,師可以適時點撥,再通過朗讀指導,學生真正心領神會了,這是,趁勢抓住時機,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說說哪些人把握時機,哪些人錯失良機,今后自己應該怎么做?
第三,總結課文,課堂檢測,升華主題。通過總結課文,使學生回歸課文,明白了作者的寫作意圖。課堂檢測題的安排既是對整篇課文的總結、提升,又是對學生進行寫話訓練,內化文本。老師在學生表白心聲中送名言,激勵學生用名言鞭策自己,并積累名言,提高自己的語文底蘊。
《最大麥穗》教學反思13
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
1、讀通課文;
2、學習字詞;
3、了解故事主要內容;
4、探討:弟子們?yōu)槭裁礇]能完成任務?
評說一下,蘇格拉底是一個怎樣的老師?
其實在教學這節(jié)課之前,我思考著這樣一個問題:這一課時更多的是語文教材的原生價值還是教學價值?其實,我傾向于文本的原生價值與教學價值分開,因為閱讀的主體發(fā)生了變化,他們成了學習的主體,所以我們在教學中實施語文教材的教學價值。
在第一課時中,在確定教學價值時,如果按照我自己分的基礎價值、人文價值、訓練價值來看的`話,花了這么長的時間,實施的是基礎價值,或者就如胡立根老師所說的知識價值。這些語文知識,主要是字詞,散見于課文各自然段之中。而《最大的麥穗》這篇課文是比較淺顯易懂的,學生交流自學的成果,很快地就進入了下一個環(huán)節(jié)。
除了知識價值,還有智能價值也就是我想當然稱呼的“訓練價值”。我引導學生把各部分內容組合起來,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這是一個常規(guī)訓練。
第四個環(huán)節(jié)是探討兩個問題,這其實是讓學生對《最大的麥穗》這篇課文進行一個角度的探究。聯(lián)系上下文,學生們很容易地就完成了第一個問題。我看重的是第5自然段中的第二句話,因為其中有一個關于小麥的擬人句。特意問學生們,弟子們此時此刻是怎樣的心情?學生說,應該是失落、后悔莫及。我問,那么寫小麥干嗎?經(jīng)過討論交流,學生明白了,其實這兒也是“學習寫作”的一個不可忽視的細節(jié)。雖然小,但是也具有訓練價值。
解決第二個問題時,活潑的孩子們故意拿我跟蘇格拉底來作比較,你說他說,都是在贊美蘇格拉底而“貶低”我。面對如此“火力兇猛”的“群體攻擊”,我當然甘拜下風,表示要“痛改前非”,做一個好老師。
《最大麥穗》教學反思14
《最大的麥穗》是蘇教版11冊語文中的一篇非常精彩的課文。這篇散文文筆優(yōu)美,篇幅不長。它主要敘述了希臘學者蘇格拉底讓弟子們摘取一個最大的麥穗,結果這些弟子們最后兩手空空的故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須實實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機遇,而不能東張西望的道理。
我覺得,課文運用聯(lián)想,借事說理,是一個重要特色。在教學中,我們要抓住本文的寫作特點,反復朗讀。作者把在麥地里行走比做人生,將摘取最大的麥穗與追求遠大理想聯(lián)系起來;將眼看滿田沉甸甸的麥穗不去“定奪”,或遲疑觀望,或隨手扔掉已經(jīng)摘下的,與放棄機遇、錯失良機聯(lián)系起來;將“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與抓住時機認真去做、切實完成當前任務聯(lián)系起來。這樣看來,一件毫不起眼的`小事-----摘麥穗,作者就賦予了它深刻的意義。課文聯(lián)系十分自然,說理也格外透徹,給人的教育應該也是非常深刻的。
學生在學習中,已經(jīng)從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中讀懂了道理。他們也知道了做人應該抓住身邊的機會,不要放棄良機。但是我發(fā)現(xiàn),說歸說,大道理是明白了,聯(lián)系實際來理解,可能還有一段距離,因此,在課堂上,我設計了這樣一段對話,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寓意。
師:“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來理解的呢?請大家聯(lián)系實際,先自己說,然后在小組內說,最后我們一起交流。
生:(自由學習)
師:我來談談吧。從小開始,我就想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大英雄,所以,對于身邊的小事,我從來就不屑一顧。比如看見小朋友摔交了,比如看見鄰居的垃圾沒有時間倒了……我都不去過問。我總在找做大好事的機會,可是總沒有找到。就這樣,小的事情我不做,大的事情也不會遇到。我的同學,有的因為從小事做起,都已經(jīng)被評過“三好”或“優(yōu)秀”,我呢,到現(xiàn)在還是兩手空空。真是后悔!
師:你能認識到這些,我感覺到很高興。你就是想說明一個道理:抓住身邊的每一個機會,那才是實實在在的,對嗎?
生:對的,老師。
師:還有誰說嗎?
生:我也有過類似的經(jīng)歷。勞動課上,老師要我們制作一件手工藝品。我覺得做小的東西不足以反映我高超的制作水平,所以,我做這樣,做那樣,又是捏泥人,又是做模型,一心想做一件最好的,最優(yōu)秀的,可是結果貪大求全,做出來的東西都不滿意,就把它們全扔了?戳似渌瑢W做的,有小風車,有布貼畫,也蠻不錯的。這就應驗了今天課堂上的一句話:“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
師:你們能聯(lián)系實際說,這真好。有時候,失敗和教訓也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東西。失敗是成功之母啊,你們只要能吸取經(jīng)驗,就一定能在今后的生活中少犯錯誤或不犯錯誤。通過這樣的對話,學生就真正明白了課文中的哲理。至少對那些似懂非懂的人來說,這樣的對話給他們的教益是很大的。
《最大麥穗》教學反思15
非常有幸能在新教師培訓中聆聽到特級教師——倪宗紅老師的課《最大的麥穗》,通過倪老師精彩的上課,使我感觸頗深,尤其是與倪老師的交流,使我也摘到了麥穗。讓我進一步理解了在語文教學中以讀為主,努力提高學生理解能力的重要性。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中指出:“各年級都要重視朗讀,充分發(fā)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fā)展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睂W生朗讀能力的提高和朗讀習慣的養(yǎng)成,是小學閱讀教學的重要目標和方式,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能力的基礎訓練,也是發(fā)展思維,發(fā)展認識的一條有效途徑,因此,對于低年級兒童從小培養(yǎng)他們的朗讀尤為重要。
我剛接手一年級,對于新課標還很陌生,而小學低年級語文很短,內容又大都淺濕,生僻難懂的詞語不多,象這種課文就可以讓學生通過朗讀來理解課文內容。在低年級中,我們還應注意在不同的課文中運用不同的朗讀形式達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要求。(1)齊讀。齊讀可以激發(fā)情緒,渲染氣氛。(2)分角色讀。能身臨其境地體會課文,低年級不少課文適合分角色讀。分角色讀能增添課堂教學情趣,加深對課外情境的體驗。(3)范讀。為讓學生形成課文所需要的情感狀態(tài),進行有感情地范讀,能給學生一種語感直覺、誘發(fā)他們的情感沖動,范讀可以是老師讀,可以是讀得好的學生讀,也可以播放課文錄音帶進行。范讀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需要隨時進行。朗讀的方法還可有引讀、散讀、輕讀、領讀等等。
倪老師有一句話給我印象最深刻:“一篇文章不要每一段,每一句都讀好,能有二句讀好就了不起了,有一句就不錯了。”所以對于學生我們不應要求太高,要鼓勵他一步一步往前走,要學會找他的進步,這樣,學生心情放松,他的情感也就出來了。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朗讀訓練是不可忽視的。
【《最大麥穗》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最大的麥穗》教學反思03-21
最大的麥穗說課稿11-24
最大的麥穗教案九篇12-30
關于最大的麥穗教案四篇01-29
《最大的“書”》教學反思08-16
《最大的書》教學反思08-21
最大的書教學反思03-01
最大的麥穗教案范文錦集8篇10-20
《最大公因數(shù)》教學反思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