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fā)現自己的講課缺點,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學反思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
《匆匆》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著“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揭示了舊時代的年輕人已有所覺醒,但又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復雜心情。
文章創(chuàng)作于二十年代,在表達上與現代文章有所不同,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但文中運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等多種手法,而且大多數句子都是一些短句,適合朗讀。因而在教學設計時,我力求讓學生在讀中感悟,抓重點句子,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課文,從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通過課堂實踐,我覺得有些環(huán)節(jié)落實的較好,而有些地方還不盡人意。
首先,能較好的創(chuàng)設情境:上課伊始,通過課件一分鐘的展示,使學生切身感受到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雖然只有短暫的一分鐘,但緊緊扣住時間這一概念,激活了學生的情感,為下面的學習打下感性理解的基礎。接著播放《匆匆》一文的配樂朗讀,舒緩的音樂,低沉的語調,把學生帶入一種情境,奠定了整節(jié)課那種淡淡憂傷的基調,學生在這種基調中很容易入情入境。
其次,精心選用教學語言,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任何散文都是作者情感的抒發(fā),心靈的傾訴和思緒的流逝,語言都很美。因而在課堂上,我所使用的語言盡量與一致,與課堂的基調相符。如:是啊,從這些句子中我們也感觸到了時光流逝的.蹤跡,歲月如梭,時光飛逝,時間在我們每個人的眼前飛快的閃過,一日復一日,一年復一年,這就告訴我們要珍惜美好的時光,把握住自己生命的每一刻……”。
第三,注意引導學生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激活學生的閱讀積累:說一說學了課文后,你想到的關于時間的詩詞或格言。
教學不足之處:
1、教學中,沒能準確把握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由于學生是初次接觸散文這一體裁的文章,如能引導學生比較與記敘文,說明文的不同,會有助于學生更好理解課文。
2、關于作者朱自清的資料,不應出自教師之手,這樣便失去了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及整理信息能力的大好機會。
3、設計中雖是以讀為主線,以讀激情,以讀導練,但在教學中讀的還不夠,語言的感悟還不是很到位。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2
所謂“語文味”,就是讓學生品味語言,運用語言,體悟情趣。對于科學小品文的學習,同樣也要引導學生關注知識背后的語言文字,摸索表達方式和語言規(guī)律,獲得語言智慧,得到人文精神的滋養(yǎng),使我們的語文課堂充滿濃濃的“語文味”。
下面以《只有一個地球》為例,談談在科學小品文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中,如何體現“語文味”的.。
一、抓關鍵詞語,揣摩科學小品文的語言特點——科學性、嚴密性。
文中有這樣一句話:“科學家已經證明,至少在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千米的范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辈捎脤Ρ乳喿x的方法讓學生品讀:去掉“至少”一詞后讀讀句子,體會句子的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學生在對語言的斟酌中理解了“至少”一詞是強調了目前的科學研究成果還只限于“40萬億千米”這個范圍,至于“40萬億千米”以外的情況目前還不能確定,自然而然就感受到了科學小品文用語的嚴謹性。在此讓學生去文中找找類似的語句,運用刪減詞語的方法讀讀、品品,既增強了學生語言的敏感性,又訓練了學生準確運用語言的能力。
二、借品讀感悟,注重讀書方法地指導。
例如:學生在感悟地球的可愛時,先讓學生了解地球的美麗、壯觀和慷慨提供資源,此時學生萌生了對地球的熱愛之情,趁機引導學生帶著贊嘆、感激的語氣自由讀“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這段話,再指名讀,最后全班齊讀共同感受地球的可愛。這個時候告訴學生讀書不能僅僅停留在讀上面,要心腦并用,要把文字讀成畫面,那樣才能讀出自己的體驗,才能真正觸摸到語言的精妙之處。
相信只要我們挖掘出了科學小品中的語文因素,就一定會讓我們的課堂煲出濃濃的語文味。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3
《夾竹桃》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描寫了萬紫千紅、五彩繽紛的花季里,夾竹桃花期之長、韌性可貴、花影迷離的動人情景,表達了作者對夾竹桃的喜愛之情。
在教學本課時,我以新課程課改理念為指導,結合本課內容和學生生情,安排了以下幾個學習內容:
1、出示圖片,仔細觀察。
夾竹桃對學生來說可以說是陌生的,所以在上課伊始,我出示了夾竹桃圖片,不僅拉近了學生與夾竹桃的距離,更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這就為后文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墊。
2、合作學習,人人參與。
在新課程理念下,我們提出讓學生每節(jié)課每個人都要有不同程度的進步,所以我們的學生采取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這樣人人都參與到學習當中,人人都有事干,不僅能使優(yōu)生、中等生有較大的提高,還可以促進差生學習的勁頭。
3、小組展示,人人登臺。
在小組學習后,我要求學生以組為單位上臺展示自己小組的學習成果。這個環(huán)節(jié),不僅是優(yōu)生的展示舞臺,更是差生的展示舞臺;不僅可以提高優(yōu)生的水平,還可以增強差生的自信。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不僅展示了自己組的學習成果,還為大家展示了他們讀文的.功夫。
4、質疑問難,群策群力。
在學習過程中,不免有一些在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這個環(huán)節(jié)就是要解決難題,但是還要首先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潛能。學生質疑,學生解決,如果學生真正解決不了,再由老師幫助解決。
5、達標測試,檢驗結果。
在本環(huán)節(jié),我由易到難設計了3道練習題,這不僅是對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的鞏固,也是對學生本節(jié)課學習成果的檢驗。
6、反思提高,激勵前進。
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學生自己對自己本堂課學習過程、學習成果的評價,是一個自評過程。這樣可以讓學生對自己有一個全方位的認識,讓他們自覺激勵、鞭策自己不斷進步。
對于本節(jié)課,我認為自己的教學不僅遵循了新課程理念的指導,而且也融入了自己對學情、生情的了解與分析,構思還是比較合理的。但也有不盡如人意之處,比如只注重了學生的展示,未對學生進行及時的評價;只為學生搭建了展示平臺,卻未考慮到學生的展示能力還有待提高。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4
這節(jié)課結束之后,我想了很多很多。平時講課,我經常是串講串問,有時學生脫離軌道馬上拉回來,生怕浪費一點教學時間。有時又害怕學生造成尷尬的場面,自己下不了臺,每當涉及質疑問題,經常是“蜻蜓點水”,有時甚至牽著他們走?山裉爝@課堂,反而使我感到了教學的輕松,學生創(chuàng)造的火花也在不斷閃爍。真正讓我體會到了“學生不是有待灌滿的容器,而是等待被激活的精靈。”
在教學本課時,學生能與教師積極互動,課堂氣氛活躍,較好地體現了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的參與率高,課堂收效明顯。最值得欣慰的是,在引導學生想象“孩子們怎樣‘熬’過艱難貧窮的日子”這一環(huán)節(jié)時,問題剛一提出,同學們的小手便紛紛舉起。等叫到苗子恩同學時,他站起來,堅定地說:“他們會靠著勤勞的雙手,長大后,推翻沙皇這個一合理統(tǒng)治制度!蔽衣犃撕眉樱⒖淘u價說:“你真了不起!是的,這是一條能徹底改變窮人命運的出路。
事實正是這樣,推翻了沙皇的剝削統(tǒng)治,使俄國所有窮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泵缱佣魍瑢W能結合時代背景,能把課外學到的知識與本課內容聯系起來想象,實在難得。我心里確實為學生這一合理而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想象而高興。仔細想一想,學生之所以能出現如此精彩的`發(fā)言,正是因為這一問題觸動了學生情感的琴弦,調動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激發(fā)了學生想象的愿望,因此,我深深地感到:只要教師提問開放靈活,學生在課堂上就會有精彩的智慧生成。
又如《窮人》的教學片斷中,我努力創(chuàng)設了一個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教學氣氛,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讀出不同的感情色彩。教學中充分讓學生自說,自讀,自評,通過自己的情感體驗,說出感受,讀出感受。有的說怕丈夫回來,要讀得非常緊張;有的說怕丈夫責怪,要讀得害怕、擔心;有的甚至說因為桑娜擔心要讀得慢,而有爭議的說因為桑娜緊張、著急要讀得快……教學中不僅讓學生“解讀”,更引導學生“創(chuàng)讀”,甚至允許“誤讀”。而從另一個角度,學生們從讀中也體會到了桑娜的善良,達到情感陶冶。教師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體現了審美價值的個性化。
我再一次深刻體會到尊重個性就是尊重生命。在閱讀教學中,要逐步培養(yǎng)學生情感性朗讀,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構建富有個性化的閱讀教學,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自由飛揚。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5
作為一名教師,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上出一節(jié)好課,一節(jié)大家都認可的成功課。而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面對內涵豐富、可操作性極強的語文教材,渴望成功的心理會更強烈一些。面對講完的《山中訪友》一課,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這一點,F將自己教完這篇課文后的反思如下:
一、課堂構建了良好的師生交流平臺
課堂上我靠自己洋溢出來的激情,親切到位的鼓勵性語言,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愿意、樂意與老師交流。在我的積極引導下,學生通過聽、說、讀、寫各種方式,對課文的理解逐步深入,而且閱讀理解能力、想像能力、思維能力等也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提升。這充分體現了教師是引導者,學生是學習主體的新課改教學理念。
二、感悟語言,注重寫作方法的傳授
本課作者通過豐富的想象與聯想,運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將靜態(tài)的事物寫活了。在講課的過程中,我便注重了這種寫作方法的傳授。如:分析“你好,飛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渾的男高音多么有氣勢!睂W生知道這句話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體現了瀑布流水所產生的`聲音渾厚、響亮的特點。我以這句為例,我讓學生明白了,描寫事物不管運用什么修辭都要抓住事物的特點,同時使用修辭也可以讓文章生動、形象、有韻味。
教學這篇課文,學生們較有收獲,他們是快樂的。但課堂還有很多不盡完美之處,比如,有些環(huán)節(jié)間的過渡不自然,課堂評價激勵性不強,沒能很好地照顧到學困生。
總之,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會繼續(xù)取長補短,讓自己不斷的成長。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6
《蘇武牧羊》一課記敘了蘇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押,但寧死不屈、維護國家尊嚴的感人事跡。這篇課文所寫的故事,距離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十分遙遠,學生不易理解蘇武的所作所為,更不易被蘇武的民族氣節(jié)所感染。所以課前我讓學生查找有關蘇武的'資料,借助史書、音像材料進一步了解蘇武的來龍去脈,使學生對這段歷史了然于胸。
教學中我采用有扶有放引導學生主動閱讀,以讀貫穿教學過程。讀是文言文教學的重要方法,也是培養(yǎng)語感的重要途徑,所以我在教學時讓學生多讀、賞讀、品讀。在反復誦讀時,要求學生讀出課文的抑揚頓挫,讀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讀出自己的理解和體悟,從而更真切地體會到蘇武的堅強品質,感受到蘇武那不屈不撓的崇高民族氣節(jié)。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7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生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教學開始,我就把學習和思考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首先讓學生從詩歌中去感受“愛”字,去體驗“愛”所帶給人們的溫暖。也為教學的開展奠定了較濃厚的情感基礎。
在教學過程中,我把閱讀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自己去找句子,寫體會,為了讓學生在閱讀中能更好地理解自己所找的句子的內涵,我讓學生帶著感悟讀自己的句子,區(qū)別于以往教師牽著學生讀的被動局面,讓學生在自學階段就擁有屬于自己的閱讀天地。
在教學結束時,為了讓學生更深入的體會如茉莉般平淡卻真切的愛,我積極引導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入手去思考,去感悟身邊的愛,讓學生明白愛就在身邊。這一設計使課文思想得到升華和延伸,關注了文本與學生學習、生活實踐的聯系,能讓學生更清楚地感受到每天來自不同角落的關愛,并懂得回報,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讓愛真正“鉆”入學生的心田。
陶行知指出:“真正的教育必須培養(yǎng)出能思考會創(chuàng)造的人。”學生置身于這種主動、生動、活潑的學習情境中,對課文進行了多角度的'、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盡展其獨特的思維和豐富多彩的個性。課堂上,不斷閃爍著學生美麗的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學生體驗著成功的喜悅,追求著創(chuàng)新的價值,走向創(chuàng)新的人生。
實踐證明,只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語文課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心靈自由”、“言論自由”、“行動自由”,語文課堂才會真正成為師生共同學習探討的樂土。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8
《只有一個地球》是本冊中一篇的科學說明文,教學目標是要使學生了解一些有關地球的知識,受到環(huán)保教育,同時培養(yǎng)其思維的靈活性、獨創(chuàng)性,并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由于在五年級時已經學習過一個單元的說明文,因此,有關說明方法的類型和作用在本文中也要有所強調。作為一片較為嚴肅的說明性課文,在上完以后也是感受頗深。
首先是在本課教學中,在提出“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地球母親”這一問題并進行簡單交流之后,就馬上提出中心問題“實際上人類又是怎樣對待地球母親的,使她面臨著怎樣的危機?對此你又有何感想?”組織學生進行自讀與小組探討。這樣就使學生全面清楚地了解到由于人類對地球的無節(jié)制破壞,已使地球面臨資源缺乏甚至枯竭的危機,認識到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危害等問題。在與之前地球的美麗壯觀,哺育人類的內容形成反差,學生心靈受到較大觸動,水到渠成地發(fā)出“保護地球”的呼吁。因此為了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能力范圍之內的最深刻理解、得到最大提高,就必須緊扣中心。
其次盡管文中明確提出“人類不能指望,在破壞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這個觀點,但是受科幻作品的`影響,不少同學提出諸如“月球家園”、“火星之家”、“空際旅館”等幻想中的人類未來家園。這是學生思維活躍的表象,也表明學生開始敢于質疑。此時,把“只有一個地球”的結論強加給學生,顯然是不明智甚至是愚蠢的。于是我出示了火星等其他星球的圖片,并結合文中出現的“科學家已經證明,至少在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千米的范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睂⑵湔酆铣赡壳帮w機的速度,讓學生明白即使能到達其他星球,以目前的人類技術也是無法移居的,加深學生對“只有一個”的理解。
最后為了教學的需要,可以對文本的順序進行調整,以更適應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促進閱讀理解。文中宇航員的話是在接近尾聲時出現的,起到了總結前文、激發(fā)感情的作用。但當學生了解到地球的被破壞程度,便發(fā)出了類似“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也太容易破碎”的感慨,因此調整原順序,在“讀議”之后請學生讀一讀宇航員的話,不僅沒有妨礙教學進程,反而使學生加深了理解,情感也得到自然的升華。
課堂上也有許多不足之處,最明顯的,在上說明文的時候,科普性加強了,但是語文味卻少了很多,到后來感覺語文課變成了科學課。我想最大的問題還是老師自己對課文的研究和把握還不夠,尤其是對文中的一些重要的詞語或者句子沒有抓準。而恰巧這些語句對理解課文中心又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如何能將說明文上得更有語文味,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繼續(xù)加以重視和研究。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9
今天的課堂,簡單、務實,沒有華麗的設計,只有扎實的訓練。我想,對于六年級的同學的課堂來說,扎實、有效的訓練要比精美設計來的更加實惠些,在充分閱讀課文的基礎上,既為第二課時的閱讀教學做了很好的鋪墊,也能讓孩子在無形之中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整堂課基本上是在檢查孩子的預習,不僅有字詞的掌握情況,課文的朗讀情況,更包括整體把握文章的能力,把握文章能夠脈絡的能力。 我覺得,扎實上好第一課時是高效完成第二課時的前提,那些沒有進行第一課時教學而直接進行第二課時的教學看似高效,實則有些囫圇吞棗,孩子們是否真正理解了教師上課硬塞的“知識”。又到底能夠吸收多少?是有待于進一步了解的。
所以,在上第二課時我突然想起一個詞——放手。 于是,我對孩子們說,我給他們二十分鐘的時間,讓他們自學:自己讀生字,自己讀詞,自己理解不懂的字詞,自己想一想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不會的可以來問我,可以問同桌,也可以下位與別的同學交流,還可以去查閱手頭的資料,可以去問不開口的老師……
二十分鐘左右,匯報開始,我想,可以讓學生先說說對詞語的理解,學生只要一開口,字音的問題就可以隨機解決了。 拋出來了磚,引來的是學生的玉了,我這樣想。
生:(一位同學率先站了起來)我向大家匯報“府邸”這個詞的意思,“府邸”就是指當官司的人家住的地方。
生:我來補充一下,“府邸”不僅是指做官的人家住的地方,只要是有權有勢的人家住的地方都可以叫府邸。
生:大財主家住的地方也叫府!
師:你們這一說,老師心里明白了,“府邸”絕對不是茅草房,那種連大門口都掛著燈籠,都臥著石獅子,都站著門衛(wèi)的人家,他們住的地方一定是府邸了。
生:我知道“針鋒相對”就是“針尖對麥芒,寸步不讓”。
生:我知道“寬容大度”就是心胸很寬廣。
生:“寬容大度”就是宰相的肚量,能撐船。
生:“寬容大肚”就是大肚之人能容天下難容之事。
生:“昏庸”就是耳聾眼花老糊涂。
生:“昏庸”就是不明白糊里糊涂。
生:我知道“上卿”是古代的.一種官職。
生:“上卿”大概相當于宰相。
生:就像國務院總理,像外國的總統(tǒng)。
生:“懼怕”就是害怕。
生:跟害怕還不一樣,“懼怕”是說內心很恐懼,非常害怕。
生:我弄懂了“門客”就是指家里的傭人。
生:是跑堂的。
生:不是,“門客”是藺相如出錢供養(yǎng)的能為他出謀劃策的人。
師:對,門客可不是傭人,剛才這位同學說的很對,門客可是謀士!
生:我知道“負荊請罪”就是背著帶刺的荊條到別人的家里去請罪。
生:“負荊請罪”就是指登門謝罪。
生:“負荊請罪”這個故事出自司馬遷的《史記》中的《廉頗藺相如列傳》,“負荊請罪”還是一個成語,比喻誠心誠意地道歉。
……
不知不覺,下課的鈴聲響了,我們卻久久地沉醉在交流的氛圍里。
曾經看過這樣一段話:“精彩的有智慧的語文課,不在于教師講授無數個知識點,而在于學生提出更多的為什么;不在于教師運用什么方法,而在于學生是否在學習過程中有大量的參與和自由表達的機會;不在于設計的課堂有無其基礎型、拓展型或研究型之分,而在于學生是否對所學的東西感興趣,通過學習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不在于學生從課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們質疑和評判了多少,在于他們是否展開想像的翅膀,拓展廣闊的心靈,在于學生對自己的發(fā)展是否有足夠的自信。”能夠讓學生借助課本發(fā)展語言、訓練思維、培育智慧也一直是我的追求,雖然我的課堂還存在著許多缺點,還留下了不少遺憾,但正是有了這樣地探索,我們才能不斷地前進。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是語文課堂教學研究的主題,是時代的呼喚。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更應該巧妙點撥,善于激勵,讓學生學得有趣,學得實在,從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底能夠吸收多少?是有待于進一步了解的。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0
對于情感濃的文章,如果學生學完了,沒有動情,那恐怕不能說很好地體現了人文性。情從哪來?情從文本來。教師除了懷著滿腔的情來教學,還要找準生情點,恰當地喚醒它,點燃它,讓它在學生的心中燃燒。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童話中的名篇,它打動了無數人的心,《你別問,這是為什么》一首詩就是最好的說明。無論是“寫幾句話送給賣火柴的小女孩”還是“賣火柴的小女孩來到我家”的寫話設計,都給了學生運用語言宣泄情感的很好的平臺。但宣泄是需要情感的積蘊的,閱讀中怎樣找準“生情點”,點燃學生的情感呢?
師:賣火柴的小女孩每一次擦燃火柴,看到了怎樣美妙的情景?誰來讀一讀?
生:(讀四次幻覺)
師:你們注意到這些句子了嗎?請讀一讀,這些句子在暗示什么呢?
出示:
1、火柴滅了,火爐不見了。她坐在那,手里只有一根燒過了的火柴梗。
2、這時候,火柴滅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墻。
3、這時候,火柴又滅了。只見圣誕樹上的燭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閃爍的星星。
4、第二天清晨,這個小女孩坐在墻角里,兩腮通紅,嘴上帶著微笑。她死了,在舊年的大年夜凍死了。新年的太陽升起來了,照在她小小的尸體上。小女孩坐在那兒,手里還捏著一把燒過了的火柴梗。生:它其實告訴我們,小女孩看到的一切不管有多么美妙,它們只是一個夢幻,短暫的夢幻而已。
師:是啊,多么美妙的夢啊!可惜它太短暫了,短暫到只有火柴燃燒的幾秒鐘。小女孩何嘗不知道呢?大年夜她擁有的,只有賣不出去的'火柴,只有冰冷的墻角,只有在漆黑的夜空閃爍的遙遠的星星。可她還是不斷地擦燃火柴,陶醉在短暫的滿足和快樂中。那么從小女孩這些幻覺中,你讀懂了什么?
生:我讀懂了,小女孩之所以想到火爐,是她太冷了。
生:小女孩想到烤鵝,是她太餓了,并且因為是大年夜,應該吃烤鵝的。
師:從哪里看出她太餓了?
生:從“這只鵝從盤子里跳下來……一直向這個窮苦的小女孩走來”看出她餓的程度,她想馬上吃到烤鵝。
生:我還看出她向往圣誕節(jié)的快樂,想念疼愛她的祖母的溫暖的懷抱。她沒有一點歡樂,也沒有親人的疼愛。
師:溫飽、快樂、親情,擁有它們的時候,有多少人感覺不到它們的珍貴,又有多少人感覺不到其間的幸福!對于這個可憐的小女孩來說,一個火爐,一只烤鵝,一棵圣誕樹、奶奶的懷抱,就是“幸!钡娜堪!就是小小的她夢寐以求的全部啊!
讀了這個故事,有個孩子寫了一首詩──《你別問,這是為什么》,請同學們來讀一讀吧。(生讀)你讀了這個故事,不想寫點什么嗎?“幸福是什么”已經從一個最基本的角度得到了詮釋!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9
我們小學教師特別是六年級的教師肩負著學校領導的厚望,承載著家長對學生寄予的無限期望,托付著學生對未來的美好愿望,更重要的是我們培育的是祖國明天的未來與希望。可謂是眾“望”所歸。如何讓學生在這即將畢業(yè)的一年中,尤其是在語文學習方面學有所取學有所獲呢?下面我謹對參加工作以來在語文方面的教學實際情況談幾點個人看法:
一、狠抓生字詞教學不松手
生字詞教學是整個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六年級雖然是高年級,生字詞的教學不像低年級那樣繁瑣,但是,我們教師應當把學生對生字詞的掌握情況作為語文教學的頭等大事來看待。
在平日教學中,每講一篇課文之前,都要求學生預習課文,預習時學生要將所預習的本課生字每字寫五遍上交,在沒有老師指導的情況下,看學生到底能把生字寫到什么什么程度,出錯錯在哪里,這樣老師就掌握了學生書寫生字的第一手資料,講新課的時候就可以針對出錯多的生字重點指導書寫。這樣就把對問題的發(fā)現提前,為解決問題留足了時間,世間萬物的發(fā)展變化都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語文生字詞教學活動也不例外,根據艾賓浩斯遺忘規(guī)律,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取決于復習的次數及每次復習所間隔的時間的長短,所以我在每教完一課都對學生進行聽寫,記錄學生出錯多的生字,每課過關,這次聽寫沒有過關的在此聽寫,直至所有學生過關為止。單元結束后以每單元為單位進行聽寫,也是直到所有學生過關為止。單元過關以后再把每一課聽寫時出錯多的生字聽寫一遍,加強鞏固,加深記憶。練的次數多了,學生自然而然也就熟了,考試的時候就會像平時老師聽寫一樣輕松應對了。
二、從教材整體出發(fā),扣住重點訓練項目,提高課堂效率。
小學語文教材的編排特點是全冊課文分成若干組,而且也體現了一組課文的訓練重點。這樣編排對我們掌握教材,把握文章的重點也是十分有利的。一篇課文,要講的東西往往很多,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即使能做到,學生的收獲也是甚微,抓住重點訓練項目,從一組教材整體出發(fā),以訓練重點為主線,就可以把教學重點凝聚到每篇課文,集中體現重點訓練項目,抓住了這一點,也就抓住了教材所要教的精華。
三、實行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畢業(yè)考試中,語文課外閱讀所占的比重是相當大的,憑空拿幾篇學生從未學過的文章來讓學生做,實際上這是對學生平日學習能力的考察。所以,我們在上課的時候應當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在平日上課或課后練習時,不只是把一篇文章或某篇閱讀講完了就完事了,()還要教給孩子做某一類題目的方法,比如在講解一篇課外閱讀時,看這篇文章是寫人的還是狀物的?寫人的是從哪些方面來寫的?狀物的文章又是抓住了事物的哪些特點來寫的?這兩類文章在考試的時候一般會怎樣考?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這一類題目怎么做?概括段意要怎樣概括?不同類的文章概括段意又有怎樣的區(qū)分?……凡是在我們平日上課和做練習時能夠遇到的文章或是題目類型,我們老師可以給學生歸類整理,把這些學習方法都教給孩子,讓學生在閱讀和練習中學到好的做題方法,久而久之轉變成他們自己的學習方法和能力。相信學習成績也會有明顯的提高。
四、勤寫多練,積累素材,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能力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樣,要想讓學生在作文能力上有一個好的提升,也并非一日之功。在教學中我要求學生寫觀察日記、讀書札記,建立課堂小練筆本,把課堂的小練筆寫到一本本子上,時間久了,這也是很好的作文材料,在學習中遇到優(yōu)美的段落、句子,甚至是一個好的詞語,都讓學生摘抄下來熟讀甚至是達到背誦,我想只有我們在平日里勤寫多練,不斷地積累作文材料,才能為學生寫好作文打下堅固的基礎。當然,學生不可能如老師之愿總是把作文寫得流暢優(yōu)美,這就需要我們教師想辦法去幫學生一把,就拿今年我所教的班級來講,全班63名學生,上交上來的作文在一個星期內批改完是比較困難的,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成績,學生打好草稿后我先是讓他們把作文抄到作文活頁紙上,每天定量批閱,我先把每名學生的作文批閱一遍,寫得好的地方大加贊賞,不盡人意的地方委婉提出建議,和學生共同修改后,讓學生把修改后的作文抄到作文本上。再次批閱就比較省時省力了,寫好的作文讓學生熟讀,讓這相對來講比較流暢的文章在學生腦海里流下深刻印象,那么日積月累,長時間這樣修改下去,學生的作文能力應該會有很大提高的。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1
《山雨》是本冊教材的第一篇閱讀課文,作者趙麗宏寄情于景,把我們帶進了如詩如畫般的夢境,看似一場普通的山雨在作者筆下卻變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山林雨景圖。山雨是那么的美,宛如一縷縷輕絲,又像一支支婉轉優(yōu)美的樂曲,在山中回蕩,讀后令人心曠神怡。
本文線索清晰,層次分明,因此,重點我放在想像課文所描繪的情景上,從閱讀中感受大自然的秀美,為了突出這一重點我以讀代講,進行了如下的教學嘗試:
一、讀入聲音
本課的摹聲狀物細致入微,遣詞造句形象生動,突出了山雨和雨中山林的特點,為了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山林中雨來時、雨中、雨后的聲音變化,我在讀上大做文章,讓學生先聯系生活實際想象“風聲”、“雨聲”、“鳥叫聲”以和“雨滴落在小水洼里的`聲音”等等,然后再把這種感受帶入文本,讓學生生情并茂地朗讀。
二、讀入文本
本文對山雨的色彩美描寫得淋漓盡致,因此讓學生在讀中感悟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綠之中,綠得耀眼,綠得透明的清新感覺,比任何語言都更有感染力。難怪在這段的朗讀中,我班的李鈴育同學說:“這清新的綠色仿佛真的流進了我的眼睛,流進了我的心胸,真美呀!”
三、讀出個性
在本課中,我沒有大段的分析、講解,而是鼓勵學生自主練讀,讀中自悟。讓學生選擇自身喜歡的局部,有感情的練習朗讀,并說說為什么選擇這局部讀?為什么這么讀?這樣進行平等、輕松的閱讀感受交流,給了學生個性化閱讀的展示機會,使學生能帶著個人的感受、體驗,從不同的角度進行閱讀交流和賞析,這對學生是很有益的。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2
本篇略讀課文文字淺顯,采用預習、自學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強生生互助的學習交流。此環(huán)節(jié)重在通過思維交流、朗讀交流,啟發(fā)學生之間的思維碰撞,體會松鼠的可愛以及家人對松鼠的喜愛。學習作者通過具體事例和動作詞語及恰當的修辭方法描述得真實具體,這是高段學習的一個重點,并注意引導學生旨在意會,能在以后的習作中加以運用。教學設計真正讓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人,通過預習自學、小組交流掃清了字詞障礙,課堂上學生自己擬訂自學提綱,然后自學、交流,完完全全把學習的權利還給了學生。教師作為教學的傾聽者,教學思路清晰,環(huán)節(jié)緊湊,教學重難點突出,在學習中能作些許指導,通過學生預習自學、小組交流的方法形成互動,并注意知識的積累,完完全全把學習的權利還給了學生。充分利用教材資源,注意知識的前后比較與銜接,通過自己的想象進行補白,跳出文本,放開視野,進行適當的學法與寫作的指導,進行仿寫練習,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這節(jié)課我是這樣設計的:
1、導言:
上學期我們學了《松鼠》一課,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松鼠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今天我們來學習《跑進我們家的松鼠》這篇課文,看一看這篇課文描寫的松鼠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快速地瀏覽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3、再讀課文,說說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
4、再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可結合學生的自讀,讓學生說說最喜歡其中的哪件事?并結合相關的語句說說自己的體會。
5、再讀感悟作者的表達方法,重點與上一篇區(qū)別開。同時研究文中的側面描寫,即爸爸說的話和作者的議論。
。、最后想像松鼠跑到你家里你會怎么做?把你想到的寫下來。
從六點設計分解來看:第一點的設計讓學生學會理性學習,運用已有的學習知識,學習和感悟新篇章。第二和第三點的設計是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第四點是勾畫、批注。勾畫、批注已成為高段學習的一種重要的思考方式,教學中要讓學生多動筆,“不動筆不讀書”。在這一點的設計我還尊重學生獨特的閱讀體驗。在交流時,學生在思維碰撞中感受松鼠的可愛、聰明、靈巧和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在學生交流的過程同時,我還相繼指導學生讀好、悟好有關的句子和段落。使感悟和朗讀有機結合,讀體現悟,悟促進讀。第五點和第六點是寫的訓練。此環(huán)節(jié)的教學采用了先整體感知再深入感悟,最后寫的訓練,做到了讀寫結合,此設計很符合學生的思維特點,我感覺這節(jié)課上的比較好。
本篇略讀課文文字淺顯,采用預習、自學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強生生互助的學習交流。此環(huán)節(jié)重在通過思維交流、朗讀交流,啟發(fā)學生之間的思維碰撞,體會松鼠的可愛以及家人對松鼠的喜愛。學習作者通過具體事例和動作詞語及恰當的修辭方法描述得真實具體,這是高段學習的一個重點,并注意引導學生旨在意會,能在以后的習作中加以運用。教學設計真正讓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人,通過預習自學、小組交流掃清了字詞障礙,課堂上學生自己擬訂自學提綱,然后自學、交流,完完全全把學習的權利還給了學生。教師作為教學的傾聽者,教學思路清晰,環(huán)節(jié)緊湊,教學重難點突出,在學習中能作些許指導,通過學生預習自學、小組交流的方法形成互動,并注意知識的積累,完完全全把學習的權利還給了學生。
在充分利用教材資源的基礎上,學生又補充了松鼠的課外資料,這樣進行知識的前后比較與銜接,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想象進行補白,跳出文本,放開視野,進行適當的學法與寫作的指導,進行仿寫練習,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3
《一夜的工作》是何其芳寫的《回憶周恩來同志》中的節(jié)選,安排在了第三單元的最后一篇文章,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內容很簡單,但是里面的含義卻是深刻的,由于學生對周恩來同志也比較熟悉,所以課文的學習不是很困難,而且其間的情感也很容易用自己對文本的理解,用朗讀的方式呈現出來。整節(jié)課從視頻入手,進而以自讀要求為抓手,從文章的兩個方面:生活儉樸、工作勞苦進行學習。在品讀的過程中學生把握得很準確,因此到后來的對周恩來的認識由剛開始的簡單到深刻,由一般的情感到產生崇敬之情。尤其讓我感動的是孩子們的一顆善良的心,后面的'拓展部分,我自己感覺到自己的聲音已經有些哽咽了,但是我控制住了自己的情感,但是孩子們卻已經深深的沉入到了整個文本的學習中,很多孩子眼睛已經濕潤,說明他們已經對文本有了一個深入的了解,借此機會,我讓孩子們就本節(jié)課的內容寫了小練筆,從今天的小練筆來看,真的是太好了!
針對這一節(jié)課也讓我想到了很多,學生地學習在很大一方面是一種情感的升華,同時也是一種人格的再教育,不僅僅是我們文本的學習,而且也是我們作為教師的,對學生人格的塑造。真心的希望我的孩子們能夠在自己學習的生涯上有一個突飛猛進的進步!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4
《開國大典》是一篇長文,整體把握是必須的,那么在整體把握的基礎之上,該怎樣來引導學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理解文章而不僅僅是走過場呢?如何在深入中避免煩瑣和肢解,來達到“長文短教”,提高效率呢?這是我在備課的時候深入思考的問題。一篇優(yōu)秀的文章,總有那種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點”,抓住這些“點”拓展到全篇,就能順暢地實現“整體感知”和“整體把握”。我在教學中采用了“叩其一點,散發(fā)開去”的方法,在整體把握課文的基礎上找到文本的一個支點,牽動整個文本的學習,使課堂線條簡單,條理清楚,仿佛是找到一條串聯珍珠的.絲線。
“用一個詞概括對開國大典的感受”——抓住中心,統(tǒng)領一文。
“會讀書的學生可以把文章讀成一句話,甚至讀成一個詞!边@是對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人性化描述。在課堂上以中心詞為切入點,將詞語的理解和課文思路,中心思想有機糅合在一起組織教學,就可化繁為簡,使課堂教學主脈絡清晰,順藤摸瓜,有利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有條理地思維,幫助學生形成思維的系統(tǒng)性,直達教學目標。另外,抓住這些詞語做為整體突破的切入口,也有效地引導了學生讀書的興趣。當學生把“隆重”、“熱烈”、“莊嚴”寫在黑板上的時候,學生對于課文內容的整體感知便有了具體的落實。
“這些感受照應了題目中的哪個詞?”——緊扣題眼,教活一課。
文章的題目是全文的中心體現,尤其是題眼,學生可以通過它“窺一斑而見全豹”。從文章的題眼切入,可以準確地把握住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從而以此為主線展開語文能力的訓練和語文情操的感染。引導學生發(fā)現“隆重”、“熱烈”、“莊嚴”與題目中的“大”的聯系,學生有了頓悟感覺,極大地調動了他們學習的興趣,也為下一步直奔重點作好了鋪墊。
“課文中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大”?”——整合問題,串聯一篇。
問題是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源頭活水,問題也可以作為指導學生閱讀的切入點。這就要求老師設計的問題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關鍵問題,是一問抵許多問的主問題。當然,我們現在更多的是提倡引導學生大膽提問題。但是學生設計的問題一般都比較瑣碎膚淺,這就需要老師做適當的引導,將學生的多個小問題,整合成一個能夠推進閱讀的“大問題”,這個問題覆蓋了全文,可以給學生留有較大的思維空間,在這個空間中,又可讀,又可想,可說,可辯。學生自主思考、討論并回答了這個問題之后,不僅較為深刻地理解了文章的內容,而且訓練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深刻性。有言曰:“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只有在“高”“闊”的空間里,才能“任飛”“憑躍”!
叩其一點,散發(fā)開去,牽動對全文各部分的閱讀感悟,就能實現閱讀結構的優(yōu)化,關鍵是我們老師能深入的理解課文,從整體上把握教材、把握課堂,多從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出發(fā),深入理解新課標的精神,長文短教,提高效率這個目標就一定可以實現。長文短教,教師“教”的時間壓縮了,相應地,學生“學”的時間就增加了──他們在閱讀時就有時間進行感受、進行理解、進行欣賞,進而真正感受語文學習的快樂和幸福。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5
《山谷中的謎底》是第五單元最后一篇文章。這篇散文展現了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一條南北走向的山谷,山谷西坡長滿雜樹,而東坡只有雪松的奇怪現象,成為人們難解的謎,兩個旅行者在漫天飛舞的大雪中終于揭開了這一謎底,揭示了以退為進的人生哲理。
在教學時,我按照“謎——謎底——悟理”的順序展開,先讓學生自讀自悟,說說山谷中的謎底謎面是什么?根據學生的回答,我在黑板上畫出簡筆畫,這樣一來學生對謎面就很清楚了。接著,再請學生走進文本,找到山谷中的'謎底,并用﹏﹏畫出,然后我們合作完成了簡筆畫剩余的內容。為了讓學生對雪松的特殊本領有個感性的認識,我讓同學們反復研讀,再到用實物演示,這一活動既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見識了雪松的本領。為了讓學生對雪松以退為進的人生哲理有更深刻的認識,我讓學生聯系《臥薪嘗膽》《盧溝橋的烽火》以及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來理解適當的退讓不是屈服和毀滅。從教學效果看,這樣處理教材還是不錯的。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教學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4-19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4-22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01-14
小學語文比尾巴教學反思04-08
小學語文期末教學反思04-09
小學語文假如教學反思04-20
小學語文上冊教學反思04-13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07-15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02-15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