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了凡四訓(xùn)》心得體會(精選16篇)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應(yīng)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了凡四訓(xùn)》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了凡四訓(xùn)》心得體會 篇1
《了凡四訓(xùn)》,是中國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訓(xùn)。這本書是他用來教戒他的兒子袁天啟,認識命運的真相,明辨善惡的標準,改過遷善的方法,以及行善積德謙虛種種的效驗。書中他以自己改造命運的經(jīng)驗來「現(xiàn)身說法」,讀了使人心目豁開,信心勇氣倍增,是一本有益世道人心,轉(zhuǎn)移社會風(fēng)氣不可多得的好書。
全書共分為四章,開篇的第一章【立命之學(xué)】中袁先生就講述了自己從被命數(shù)所困到努力改變命運的真實經(jīng)歷,讀了之后我深有感觸。
從他的故事,讓我們切實的了解到,【立命】之意是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創(chuàng)造命運,改變命運,而不是被命運所束縛、禁錮。
因果之中,每個人的命運都有定數(shù),但是也并非不可改變。關(guān)于命數(shù)已定,云谷禪師這樣描述:但惟凡人有數(shù);極善之人,數(shù)固拘他不定;極惡之人,數(shù)亦拘他不定。我的理解是:人的命數(shù)雖定,但要看我們對待它的態(tài)度。行極善的人們,命運是固然拘束不住他的,因為他不斷的累積善果和福報,這極大的福報可以消抵原本命里的不吉變?yōu)榧;而行惡的人,命?shù)同樣不能確定的,因為如果做了極大的惡事,這極大的惡果也可以使原本的.福報變成禍事。
我們的命運終究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可以通過我們的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而改變,我們才是它的主人。
正如書中袁了凡追問命數(shù)是否可改時云谷禪師說的第一句:命由我作,福自己求。這句的意思是說:個人的命數(shù)是由自己造就,而福澤也是需要由自己去求得;個人造惡,就自然折福,個人修善,就自然得福。緊接著禪師又列舉出佛經(jīng)里的句子求富貴得富貴,求男女得男女,求長壽得長壽來證明個人可以通過自己的行為來改變命運的事實。但要注意,這句并不是鼓勵大家為求功名富貴、子嗣美色而去做善事,這樣單純只為一己貪念而為善,沒有真心誠意,反而是造了更大的業(yè)障。
我覺得,在現(xiàn)代的社會當中,知識改變命運,機會改變命運的例子有很多,他們都是經(jīng)過不斷的自我提升、努力才能達到的。要想有所改變,我們就應(yīng)該從現(xiàn)在起在平日里有所積累。有這樣一句古語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我們要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多讀書、多學(xué)習(xí),多做有意義的事、多做善事,不要學(xué)習(xí)不良嗜好,不做惡人。要心存善念、積德行善,無貪念、無惡念。只要這樣每時每刻的累積,就可以真的效法了凡先生那樣,來改造自己的命運。
正如《了》文后面章節(jié)中所說的: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貴者,必得富貴。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立定此志,須念念謙虛,塵塵方便,自然感動天地,而造福由我。
《了凡四訓(xùn)》心得體會 篇2
從同事手中借了一本《了凡四訓(xùn)》,是《凈空法師講了凡四訓(xùn)》這一版本。實在慚愧,之前并沒有聽說過這本大大有名的書,只是看到封面上改造命運心想事成這幾個字,當時運道正衰,就毫不猶豫借了來。
確實是本好書,雖然對于受到多年唯物主義教育的人而言,里面一些觀點不能認同,但仍是一本讀來大有裨益的書。剛剛讀,想把自己一些初步的感想寫出來共享。
《了凡四訓(xùn)》是一本家訓(xùn),簡單言是一本講改命的書,鼓勵人修身積善,改變命運。我讀了最大的感覺是要改命,先改心。要使自己有一顆平靜之心,能平靜的面對命運中不能改變的部分;要有一顆勇敢之心,使自己有勇氣去改變命運中更夠改變的部分;要有一顆智慧之心,有足夠的智慧能夠分辨哪些是能夠改變的哪些是不能改變的。
人生來有命,這命既是外在的環(huán)境,如時空背景,你生于哪個時代,地區(qū),家庭背景,也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天性,也許還有一些冥冥中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命運中很多不能改變,比如你是生于奴隸社會還是現(xiàn)代文明;生在米國還是利比亞阿富汗;父母是大富之人還是賭徒酒鬼;或者生來就有北京戶口還是長在偏僻山鄉(xiāng)。那些冥冥之中的東西就先讓它繼續(xù)說不清道不明吧,我們能改變的是我們的天性,也就是我們的.內(nèi)心環(huán)境,我們的心。命運的大部分已被時空環(huán)境所掌控,我們無法自主,可天助自助者,命運可以改善,要改善命運,就要先改變心靈。
很贊賞文中了凡先生與云谷禪師的一段對話:云谷曰:汝自揣應(yīng)得科第否?應(yīng)生子否?余(了凡)追省良久,曰:不應(yīng)也。科第中人,類有福相,余福薄,又不能積功累行,以基厚福;兼不耐煩劇,不能容人;時或以才智蓋人,直心直行,輕言妄談。凡此皆薄福之相也,豈宜科第哉。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余好潔,宜無子者一;和氣能育萬物,余善怒,宜無子者二;愛為生生之本,忍為不育之根;余矜惜名節(jié),常不能舍己救人,宜無子者三;多言耗氣,宜無子者四;喜飲鑠精,宜無子者五;好徹夜長坐,而不知葆元毓神,宜無子者六。其余過惡尚多,不能悉數(shù)。
有果必有因,了凡先生反躬自身闡述了自己不得科第,沒有子嗣的原因。由于自己不培養(yǎng)福德,不耐煩劇,不能容人,喜歡出風(fēng)頭,壓制別人,心直口快,輕言妄談這些毛病導(dǎo)致薄福,不能科第。因有潔癖,善怒,沒有愛心,心地殘忍,不能舍己救人,愛說話,發(fā)牢騷,喜飲酒,晚上不睡覺,傷害精神體力這些毛病,致使沒有子嗣。命運表象(科第不中無子)的產(chǎn)生與這些原因(自身性情、習(xí)慣)息息相關(guān),要改善命運,就要先改心。
希望我能勤快一點,盡快寫出《了凡四訓(xùn)》讀后感的下一節(jié)向善之心。
《了凡四訓(xùn)》心得體會 篇3
《了凡四訓(xùn)》又名《命自我立》,是我國明朝袁了凡先生結(jié)合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和感悟,為了教育自己的子孫而作的家訓(xùn)。全書共四篇,分別是立命之學(xué)、改過之方、積善之方和謙德之效。
偶然的機會讓我進入魯花,讓我有機會明白和學(xué)習(xí)《了凡四訓(xùn)》。剛開始的時間,我有一種抵觸情緒,以為那么淺顯的道理早已熟知,等到學(xué)到一半的時候,我才真正的用心去理會。既然有那么多人去學(xué)習(xí),定有它存在的道理。在蘭州的那天,我盯著我碗里的拉面,我意識到原先緣分無處不在,我吃過的每碗拉面、讀過的每一本書、相遇過的每一個人,都是緣分。
在開篇,主要講的是立命的學(xué)問。周總理在抗戰(zhàn)時期回到家鄉(xiāng)祭祖的連根養(yǎng)根情懷真切的詮釋了立命有根,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根,不論富貴貧困,亦不論漂泊他鄉(xiāng)還是安守鄉(xiāng)土。人的命運由先天注定,但我們能夠透過自己的行為完善自己的命運。如果我們積德行善,我們的命運將會往好的方向發(fā)展;如果我們作惡多端,即使命中富貴,而現(xiàn)實也會窮困潦倒。有一句勵志的話說得很好: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想想這一段時間的工作犯過很多的錯誤,有時就沒有思考再一次遇見這樣的狀況就應(yīng)怎樣解決,導(dǎo)致了二次吃虧。總是以為自己敢于承擔職責(zé)就能夠了,當從學(xué)?缛氲缴鐣殘觯靼捉鉀Q問題才是根本。知過改過,善莫大焉。認識到做錯是不就應(yīng)的,是羞恥的。舉頭三尺有神明,不管我們藏得多么掩飾,沒有別人看到的沾沾自喜,但我們不就應(yīng)忘記我們的良心在顫動。在懷著羞恥心的同時務(wù)必有著務(wù)必改過的決心,每一次大的錯誤都是在自己平時不注意細節(jié)的累積下釀成大錯的,而每一次在犯了一點小錯誤時總是倔著脾氣找理由!期望自己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夠做到。
智然老師反復(fù)強調(diào)的一句話就是“積善之家必有余慶”。在陽善和陰德之間做了鮮明的陳述,告誡我們在生活中樂于行善事。勿以善小而不為,積少成多便是大善。在與人交流時說臟話,與人一齊吃飯時不講禮儀都是不善的。長存著幫人的心,用德行渡人渡己!
《了凡四訓(xùn)》的文眼在最后的篇章—謙德之效。滿招損,謙受益。真正的從內(nèi)心做到謙虛很不容易,謙虛不只是善于說我錯了和對不起,但常說我錯了和對不起是謙虛的基礎(chǔ)。謙虛的途徑有很多種,知過改過、知恩報恩、敦倫養(yǎng)份和揚正氣化怨氣等都是謙虛的表現(xiàn)。從它們的'表意來審視自己,在生活中以此為標尺;箽馐亲陨憩F(xiàn)階段最欠缺的地方,在與商超各部門打交道的時候,心里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怨氣,感覺有些人總會在為難自己。期望在以后我能真心用感謝的心對待他們,感謝他們讓我快速的成長,感謝。我也感恩那些從內(nèi)心里為我著想、幫忙我的人。
《了凡四訓(xùn)》告誡我們,首先就應(yīng)有我?guī)湍恪⑽义e了的念頭,有真善美的念頭。體魄是短暫的,思想是永恒的。就像稻盛和夫經(jīng)驗思想的成功案例一樣。從思想根源上有善的念頭、謙的念頭,從而支配我們的行動。行動上的有所改善是我們的目的和結(jié)果。生活怎樣對待你我就看我們以什么態(tài)度期許我們了。見賢思齊,見不賢而自省。勉勵自己。
《了凡四訓(xùn)》心得體會 篇4
該書是一部動人心魄,污染人心的書,處處蘊含著命自我破,福自我求的道理,儲藏著求善求真的智慧;處處告誡后人要有喧擾心、善良心、同等心、真誠懇;處處能夠感想到佛法的真理,一切都是起于心。了凡四訓(xùn)有立命之學(xué)、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等四篇,有哲理,有故事,活潑出色,艱深易懂。書中立命篇,就是說要發(fā)明運氣,而不是讓命運來約束自己;第二篇就是講改過的辦法,有三種,一種是從事實上改,一種是從道理上改,一種是從心念;第三篇所說的都是積善的方式,發(fā)慈悲心,廣積陰德。有了慈善心,你能力有博愛的襟懷,去接收大家,去感召大家;第四篇專講謙虛的利益,謙遜的效驗。
此書所深藏的人生情理十分深邃,須居心領(lǐng)會,才干有得于心,若水不敢說自己有多深的覺醒,只敢說自己還有一顆仁慈的心。平時生涯中也碰到過一些決定,假如你能不違反本人的.良心那你的心是安的,如果的行動跟真心有涓滴的不契,那么睡覺也不會睡平穩(wěn)的。所以一切都是自己的本心,所有都要看開些,真正的看開———不計較一時的得失、甚至聲譽與好處
回想自己走過的三十多年,真是感到糊里糊涂,糊里糊涂,在人不知鬼不覺中做了很多錯事。所幸父母給了我一顆善良的心,不致在這滾滾紅塵中全體迷失了天性。當前為人處事必定不要違背善良的本心。
《了凡四訓(xùn)》心得體會 篇5
了凡四訓(xùn)是了凡先生的家訓(xùn),教戒他的兒子認識命運的真相,明辨善惡的標準,改過遷善的方法,以及行善積德謙虛種種的效驗。通過學(xué)習(xí)使我心目豁開,信心勇氣倍增,亟欲效法了凡先生,來創(chuàng)造自己的命運,以及社會國家,乃至全人類光明的前途。
了凡四訓(xùn)包括了立命之學(xué)、改過之法、積善之方和謙德之效。所謂“立命”,就是要創(chuàng)造命運,而不是讓命運來束縛人。要想改造命運,不被命運束縛住,就應(yīng)當遵循“斷惡修善”、“災(zāi)消福來”的原理,竭力行善,“勿以善小而不為”;同時必須努力斷惡,“勿以惡小而為之”,這樣一定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
人,既然不是一出生就是圣人,哪能沒有過失呢?孔子說:“過則勿憚改”,如果有了過失,就不要害怕改過。從小的過失起改過,那自然便不會犯下大的過錯。一個人必須要每天知道自己有過失,才能天天改過,若是一天不知道自己的.過失,就一天安安逸逸的算自己沒過失。如果每天都無過可改,就是每天都沒有進步。天底下聰明俊秀的人實在不少,然而他們道德上不肯用功去修,事業(yè)不能用功去做,就只為了因循兩個字,得過且過,不想前進,所以才耽擱了他們的一生。
改過能夠把今生的過失改掉,自然好命就不會變成壞命了,但這卻不能把壞命變成好命。那么怎么樣做才能使壞命轉(zhuǎn)成好命呢?這就要不但改過,還要積善、積德,多做善事幫助別人,善事積多了,命運自然也有所改變。
積善的方法,能夠積善,自然最好,但人在社會上,不能不和人來往,做人的方法必須加以講究,而最好的方法就是謙虛了。一個人能謙虛,在社會上一定會得到大眾廣泛的支持與信任,而懂得謙虛,便更知道“日新又新”的重要,不但學(xué)問要求進步,做人做事交朋友等等,樣樣都要求進步。與人相處,待人謙虛了,從中學(xué)習(xí),自然便有了進步。
一般人,對命運多是感到很迷茫,論語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所以要知命,也不簡單。如果對命運真正的了解,自然就理得心安,不可能怨天尤人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了凡四訓(xùn)在教我們做好人、說好話、做好事和存好心,F(xiàn)如今社會上亂象叢生,各種問題層出不窮,所以,對于人心來講,了凡四訓(xùn)有相當大的穩(wěn)定作用和凈化效果。同時,對國家社會的安定,也會會產(chǎn)生很大的力量。
《了凡四訓(xùn)》心得體會 篇6
此篇了凡先生通過多則公案來告訴我們積善能過改變命運的道理。同時也指出了明判善惡的標準,"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惡;有益于人,則歐人,詈人皆善也;有益于己,則敬人,禮人皆惡也".了凡先生很強調(diào)就是積善要出于至誠之心出于利他人之心,否則就是假善,而內(nèi)心期待回報也是偽善。我們凡人做"好事積善"不明善惡的標準,常常"好心辦壞事",比如一個人脾氣不好,你對他總是包容有佳,看似你的包容是善的,實際上你不對此人加以引導(dǎo)改正反而縱容他的不好的品行,這不是真正的善。也經(jīng)常能看到什么高管名人捐錢"行善",轉(zhuǎn)身拿此事做文章書標榜自己,或捐錢修廟,看似行善積德,其實心中是想賄賂神靈,祈求升官發(fā)財。這些錢也花了,"慈善"也做了,最后還是沒有好的福報,就是偽善假善的結(jié)果。
書中提出的很多觀點都顛覆性的摧毀了我之前看待很多善惡的`認知。另外了凡先生提出了行善的十點剛要,都很受用,具體的還得書友翻書閱讀才能真正體會運用?傊绻總人都能做到其中一兩點,相信我們的社會也會逐漸變成一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
《了凡四訓(xùn)》心得體會 篇7
《了凡四訓(xùn)》是袁了凡先生寫給后代的一本家書。 了凡先生一生原被算命先生不差分毫的算定,認為今生前世既然已經(jīng)成為定數(shù),無需迷茫,但同時也沒有了追求,而人生總是有那么一點不可知的意味才能過得興致盎然、回味悠長,直到遇到了云谷禪師改變了他的一生。了凡先生以自己的實踐說明了命運是可以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也印證了古圣賢孟老夫子所謂的:"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貴者,必得富貴。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立定此志,須念念謙虛,塵塵方便,自然感動天地,而造福由我。"的名句。
至于改過的方法,我覺得我能夠從事理上認識到自己錯誤的原因,卻很難從心中抹去做錯事、做惡事的想法,明白了錯誤的'根源,就會在做事之前用這些標準來評判這件事是否應(yīng)該去做,但是只有從心上改正,不起心動念,才能夠避免種下惡因。當人的想法專心于善時,就不會有惡的念頭涌入,正如我們專心于學(xué)習(xí),就不會有怠惰享樂的想法一樣,從心上去改過,應(yīng)該是我勇猛精進的方向。
積善之方用十個小故事,告訴我們積善能夠改變命運的道理,了凡先生很強調(diào)的兩點就是積善要出于至誠之心、出于利他之心,否則就是假善、小善。是非、端曲、半滿皆源于存心的不同。隨緣濟眾,其類至繁,約言其綱,大約有十,我覺得這十點綱要中最為重要的莫過于"愛敬存心",心中不存愛敬,其他的行為則非出于真誠,自然將是一文不值的。"萬品不齊,皆吾同胞,皆吾一體",我們都應(yīng)該心存愛敬,了凡先生說"愛敬眾人,即是愛敬圣賢,能通眾人之志,才能通圣人之志",不可能通過圣人先賢本身去愛敬當今世人,但是我們應(yīng)該代圣人立言,踐行圣人之志,來幫助、愛敬萬物,通過自己的行動把圣人的愛傳播給世人,這樣既是我們愛敬了世人,同樣也是圣人愛敬了世人,這樣才是"為圣人而安之矣"的真諦。
謙德之效的內(nèi)涵則顯得更為明了了,"滿招損,謙受益",生活中我們的行為太滿,我們的欲望太滿,我們的態(tài)度太滿,我們的心太滿,這恰恰是西方文化入侵的結(jié)果。資本的本性便是去創(chuàng)造新的資本,便是去實現(xiàn)利益的最大,所以說建立在資本上的文化必定是一種滿的文化,而這也是現(xiàn)代社會浮躁不安的根源所在。追名逐利,無非是為了滿足自己,我們要時刻的提醒自己在學(xué)問上虛懷若谷,認識到自己的鄙;處世上禮讓三分,得饒人處且饒人;精神上也保持一種永不滿足的精進之心,不斷完善自己,做到更好。謙,是虧,但也是得,關(guān)鍵看自己的態(tài)度與努力。
積德雖無人見,行善自有天知。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行善之人,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做惡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福禍無門總在心,作惡之可怕,不在被人發(fā)現(xiàn),而在于自己知道;行善之可嘉,不在別人夸贊,而在于自己安詳。
《了凡四訓(xùn)》心得體會 篇8
了凡四訓(xùn)至此已通讀一遍,文雖讀完,卻感到自己要做的事才剛開始。人們常說:生死由命,富貴在天。又云: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由此可知,數(shù)千年以來,人人皆知有命運的存在,也都感慨命運的不可捉摸,反復(fù)無常,對命運的無可奈何。了凡四訓(xùn)里面則把此謎底揭開了:人未能無心,終為陰陽所縛,安得無數(shù)?人因為有心,多生妄念,所以才有數(shù),才有天命,才會為陰陽所縛,不得轉(zhuǎn)動分毫。如果人無心,也便無數(shù)可講,又怎能為陰陽所縛?
看相算命,數(shù)千年來不絕,之所以能算準,是因為絕大部分的人都是有心的,所以有數(shù),所以用數(shù)學(xué)可以推算出來。但得無心,即是無數(shù),數(shù)學(xué)又如何能算定?數(shù)是如何來的呢?一切福田,不離方寸。福報也好,惡報也好,其實都是由心而起。用現(xiàn)代的話來講,就是意識決定。人的七尺之軀,其實大抵是差不多的,可是為什么有的人多行善事,有的人多行惡事?有的人得善報,有的`人得惡報?是身軀的關(guān)系嗎?不是的。關(guān)鍵在于心。身軀是受心的支配,要它東就東,要它西就西,很聽話的。有時做好事,有時也做壞事,全在于一念之間。肉身只不過是一個附庸而已,沒有絲毫自主權(quán)。由此可知,這三尺臭皮囊,實在沒有必要太珍惜的。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詩書所稱,的為明訓(xùn)。若不反躬內(nèi)省,而徒向外馳求,則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內(nèi)外雙失,故無益。
我們每天都在追逐名利,可是都沒有仔細想想,我們應(yīng)該擁有這些東西嗎?我們有福嗎?我們積功累行了嗎?我們有容人之量嗎?我們是不是喜歡捉弄別人,來抬高自己呢?是不是常妄言妄語呢?很慚愧,我們沒有修福德,沒有積功累行,沒有容人之量,更是經(jīng)常打壓諷刺別人來抬高自己,妄言妄語數(shù)也數(shù)不清。既然如此,我們還整天奢求什么功名利祿呢?從前我總怨天尤人,抱怨命運不公,自己懷才不遇,文章讀到此,捫心自問,不由得羞愧萬分。至于讀到無子的種種因由,自己更是無地自容了。了凡先生所言種種,自己哪一樣沒有呢?甚或有過之而無不及,可了凡無子,而我竟得之。我有何德何能受此福德呢?前半生自己雖走得不太順利,可是相比之下,還是得到了很多,而自己竟不知感恩,不知反省,反怨氣叢生,真是罪業(yè)深重了。
易經(jīng)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知道,開篇就是: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教人行善,這是易經(jīng)的第一要旨,否則,兇何可避,吉何可趨。可惜很多研易之人,并沒有重視這點。千方百計騙取他人錢財,易德敗壞者時有聽聞,真是愧對易經(jīng),愧對老祖宗。此種人,不惟難逃數(shù)之所拘,而且會自減福報。
讀這篇文章,對我震撼很大。從前,因家庭教育的原因,也知道要行正,行善,也不敢做過分之事,但都沒有如此深刻地反省過自己。從今之后,立志必須改過,務(wù)要積德,務(wù)要包荒,務(wù)要和愛,務(wù)要惜精神。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后種種,譬如今日生........即命當榮顯,常作落寞想;即時當順利,當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貧窶想;即人相愛敬,常作恐懼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學(xué)問頗優(yōu),常作淺陋想。遠思揚祖宗之德,近思蓋父母之愆;上思報國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濟人之急,內(nèi)思閑己之邪。日日如上述準則去做,相信我們的德行會增進不少。世間聰明的人太多了,到處可見,有改過念頭的人,也很不少。可是有成就的卻非常少,為什么?因為茍且偷安。自己起這些改過的念頭也很久了,但一直沒有大動作,當然也沒有大福報,就是因了“茍且”二字啊。
讀完此文,自己便長存了知恥心與畏懼心,勇猛精進心,剩下的就是如何付諸于行了。相信在同盟諸位老師的教誨下,必定能使自己的德行日益精進,同時也更明白了同盟設(shè)立易德學(xué)習(xí)的良苦用心。在此,感謝同盟,感謝眾師。
《了凡四訓(xùn)》心得體會 篇9
看到此篇時,還是頗有點驚訝,我以為改命,需要的品行素養(yǎng)會是什么發(fā)憤圖強,自強不息等等大氣磅礴的詞匯,沒想到了凡先生只提出了兩個字:謙虛!了凡先生教戒兒子說:能過積善,自然最好,但人在社會上,不能不和人交往,做人的方法必有講究,而最好的方法就是謙虛。一個人能謙虛,在社會上一定會得別人的支持幫助和信任,而懂得謙虛,便更知道"日日又新"的重要性,不斷的`學(xué)習(x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所有種種的好處,都從謙虛上得來,所以稱之為"謙得".
古人說"滿招損,謙受益".這話放到今天的社會也是十分受用的,F(xiàn)在時代的快速發(fā)展,人也開始膨脹起來,卻常常忽略了謙虛這一品德,謙虛的人,別人愿意和他交往,都愿意當他"老師"教誨他東西,也都樂意做他"貴人",這樣謙虛者得到的機會更多。
這一篇專講謙虛的好處,謙虛的效應(yīng)。如果讀者能仔細體會并運用于日常工作生活中,相信必定能受益終身。
《了凡四訓(xùn)》是研究中國古代思想的一部偉大著作。了凡先生將畢生的經(jīng)歷和修養(yǎng),結(jié)合真實生動的公案,兼容儒道佛三家思想,譜寫了一本啟迪人生的智慧之書。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讀后感,我有幸能讀到此書,希望你也是幸運之人。
真誠地希望能有更多的讀友能讀到此書,并從中受益。
《了凡四訓(xùn)》心得體會 篇10
此篇講述了凡先生從認命到?jīng)Q心改命的過程。了凡少年時被一名高人孔先生算定一生,后來各個階段發(fā)生的各種事情都在孔先生的算定中,這讓了凡先生對"命中注定"深信不疑,于是無欲無求,按照孔先生算定的人生軌跡行尸走肉般的活著,也陷入命中無時莫強求的宿命論里。直到有一次拜訪云谷禪師,云谷禪師曰:命由己作,相由心生,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在云谷的循序教導(dǎo)和點播下,了凡先生了解到命的定數(shù)和自求命數(shù)的原理,終于道出"命自我立,福自己求"的人生感悟。
我也終于在此篇里解讀到命運的真相,弄清了宿命與造命之間的關(guān)系。古人云:命由天定,運由己生。其實命運二字是分開的:命與運。可以認為人的"命"是確定的,而所謂"運"是個人行為,言語,心念與反應(yīng)的宿世果報。
每個人的陰陽運數(shù)不定,是動態(tài)的,是可以自我把握的。命中帶有此運,不代表已運此運。就好比一出生上天給到每個人的土地是不一樣的',有一些土地肥沃,有一些土地貧瘠,一些山巒起伏,一些溪水蜿蜒,就像我們"命"里初始的軌跡。但要在這片土地上種什么種子,怎么經(jīng)營結(jié)什么樣果還得看你怎么"運".有些先天土地富饒,但后天不好不好耕作結(jié)果可能斷送了命里本該有的福報,而相反有些土地并不算良好的,但經(jīng)過后天的辛勞努力,可能就會創(chuàng)造出命中本無的東西,以此造命改命,F(xiàn)實生活中總有出身平凡卻一步一步努力走向成功的"馬云",也有出身名門卻幾度蹲牢獄的"張默".所以我們都應(yīng)該正視我們的"命",把握好我們的"運":命中有時,需珍惜;命中無時,需努力!
《了凡四訓(xùn)》心得體會 篇11
《了凡四訓(xùn)》又名《命自我立》,作者是袁了凡。該書為袁了凡所作的家訓(xùn),以其親身經(jīng)歷教戒他的'兒子袁天啟,認識命運的真相,明辨善惡的標準,改過遷善的故事。
袁了凡,原名袁黃,是明代重要思想家,是迄今所知中國第一位具名的善書作者。浙江嘉善縣魏塘鎮(zhèn)(今屬嘉興)人。袁黃青少年時聰穎敏悟,卓有異才,曾受教于云谷禪師,對天文、術(shù)數(shù)、水利、軍政、醫(yī)藥等無不研究,補諸生。他的《了凡四訓(xùn)》融會道教哲學(xué)與儒家理學(xué),勸人積善改過,強調(diào)從治心入手的自我修養(yǎng),提倡記功過格,在社會上流傳甚廣。
《了凡四訓(xùn)》心得體會 篇12
春秋時期,有很多的“先知”,他們通過觀察一些人的行為習(xí)慣就能判斷出他接下來的禍福吉兇,《左傳》里記錄了很多這樣的例子。一個人做的好事多,就有福澤,壞事多就有災(zāi)難。
相對于做好事來講,不做壞事更容易一些,所以更正自己已有的錯誤,是獲取福報的.第一步。
曾子也說:吾日三省吾身。了凡認為,欲要改過,一定要有三顆心,一是羞恥之心,二是敬畏之心,三是發(fā)勇之心。
王陽明曾言自己的學(xué)說是“致良知”之學(xué),這個致良知就是羞恥之心。匪盜被王陽明關(guān)押起來,讓他們脫掉衣服的時候,他們依然會不好意思,這就是羞恥心。
所謂敬畏之心,就是說人生在世,一定要有敬畏的東西,舉頭三尺有神明,有所敬畏,人做事情就不會太出格。
第三個是發(fā)勇之心,就是說,人意識到錯誤之后一定要在行動上體現(xiàn)出來,要勇于改正錯誤。
比如,意識到每天熬夜是一種壞習(xí)慣,知道不對,但是就是不改,這樣是萬萬不可取的。天下沒有完人,每個人都會有大大小小的錯誤,我們要做的就是時刻反省,努力更正。
《了凡四訓(xùn)》心得體會 篇13
《了凡四訓(xùn)》電影看了第一遍,大致了解了《了凡四訓(xùn)》這本書的內(nèi)容。今天來說一說我的第一遍觀后感。
說真的,這部電影拍攝的條件實在是太簡陋了,但是有人可以把它看上十遍,便值得我從頭到尾看下去,甚至開始了第二遍的觀看。
這部電影,也應(yīng)該說是這本書,里邊涉及了很多鬼神的內(nèi)容。雖然我說過信佛、敬佛,其實是相信內(nèi)心的信仰。說實話,我到現(xiàn)在不信鬼神,至于這本書里講到的內(nèi)容,比如說某某人行善,后來子孫就做了大官,我想大概是因為古人解釋不清楚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所以把它歸結(jié)為神的點化和恩賜,但是我更愿意把它理解為環(huán)境的影響。
首先,相比于災(zāi)荒連年,餓殍遍野,能夠行善的人,家庭條件相對來說還算比較殷實,這是物質(zhì)上的豐厚;
其次,愿意行善之人,素養(yǎng)也比較高,相比于常人對子孫后代的教育也比較重視,后事子孫得以繼承祖先遺風(fēng),這是精神上的豐厚。
最后,根據(jù)吸引力法則,行善之人,必會引得更多文人士大夫等有識之士的`欣賞。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與良人為伍,必定可以催促其更加努力、上進。這就是現(xiàn)在人說的,你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就會吸引什么樣的人。
有慈父,有良師,有益友,再加上一生行善,民心所歸,子孫后代必然會一代勝過一代。這就解釋了為什么行善之人既可以得到仁義道德,也可以收獲功名利祿,即內(nèi)外雙得。其實這一切不是鬼神相助,而是自助也。我想這就是古書對現(xiàn)代人的教育意義吧。
《了凡四訓(xùn)》心得體會 篇14
“命由天做,福自求之”,袁了凡早年遇到過一個算命先生,這個先生給他算了一卦,說他將來在縣考中可以考到14名,府考能考到71名,提學(xué)能考到第9名。結(jié)果第二年的考試中,果然如這位先生所料,考試的名次分毫不差。
后來,這位先生又接連給他卜了幾卦,每次都算對了。于是了凡請教此生的`命運,算命先生說他只能活到五十三歲,做官只能做三年半,膝下無子,半生無福。因為算命先生的話屢屢應(yīng)驗,所以袁了凡對此深信不疑。自此之后,聽天由命,不思進取。
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一個和尚,和尚對他說,你雖然命中注定沒有多少功名,也沒有兒子,但是這一切都是可以改變的。
《周易》這本書就是用來趨吉避兇的,如果命運不能改變,那何來趨吉避兇?《詩經(jīng)》里也講“永言配命,自求多福”,人要自己經(jīng)常反思自己是不是忤逆天道,要自己為自己增加福祉。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不要有什么宿命論的包袱,說誰誰就注定有福,誰就注定無福,這都是可以改變的,人的福氣是可以通過后天的努力修行得來的。只有明白了這一點,人才能真正的掌控自己的命運,而不是自怨自艾,怨天尤人。
《了凡四訓(xùn)》心得體會 篇15
《易經(jīng)》里講“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累善德的家庭一定可以得到豐厚的回報。
做了好事,大家都知道的,是積陽德,做了好事別人都不知道是積陰德!读朔菜挠(xùn)》告訴我們,如果你今天看到一個需要幫助的.人,你沒有去幫助他,那么有一天,當你需要幫助的時候,你會指望誰來幫助你呢?
這就是一種惡性循環(huán),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應(yīng)積極的去做善事,不要擔心自己的力量太小,只要大家都這么做,就會產(chǎn)生巨大的能量。
為人處世,要秉持一顆善心,積德行善自然會有好報,但是同時也要兼顧行善帶來的后果,切莫好心辦壞事。
《了凡四訓(xùn)》心得體會 篇16
經(jīng)好友和學(xué)校推薦,我利用寒假假期閱讀了《了凡四訓(xùn)》一書!读朔菜挠(xùn)》是明代袁了凡所著。該書由四部分組成,分別是“立命之學(xué)”“改過之法”“積善之方”和“謙德之效”,改書主要闡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思想,講述“趨吉避兇”的方法;強調(diào)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積善累德,謙恭卑下,感格上天,就能夠求福得福善報無盡。
細心閱畢,猶如仰一座金佛,佛光四耀,讓我頭腦清醒,素心向上,對人生、命運、禍福有了本質(zhì)的認識。
一、了其一生,善心永存。
袁了凡前輩,童年喪父,勤學(xué)習(xí)文,遇一老者,言其命數(shù),一一核定,預(yù)其無子,預(yù)其不登科第。云谷禪師鼓勵他不要拘于天命,而應(yīng)多行善事,必定會有福報。讓他“先求登科,誓行善事三千條”,出功過格,每日登記,善事不斷,果真中舉!昂笏炱鹎笞釉,亦許行三千善事!惫嫔荒。
這是迷信嗎?非也,。這不是純粹的拜佛求經(jīng),而是用實際行動來行善。天有好生之德,你存善心,行善義,冥冥中所愿就會達成。這是自己種下的因,結(jié)成的果。你行善,會利于他人,也會間接利于自己,自己的天地就會開闊,所求即會成真。
所以,行善且是誠心行善,會提升自己的境界,會給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我?guī)腿巳,人人幫我。亦如此?/p>
二、不避錯誤,誠心改過。
人貴有自知之明。人非圣賢,孰能無過?行善之人,亦會犯錯。《論語》中寫道:“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币馑际钦f,君子的過錯,就像日食月食一樣,過錯是人人都看得見,改正的時候,人人都仰望著。犯了錯,誠心改過,根本上改過,亦是善事一件,應(yīng)樂而為之。
三、積善之方,愛敬存心。
“志在天下國家,則善雖少而大;茍在一身,雖多亦小。“教我們心中要有大我。“貧賤作福皆難,難而能為,斯可貴耳。”教我們克服困難去行善,愛人敬人之心長存,積善無窮,萬德可備。有人說過,感恩力是一個人最重要的`能力。,對于滴水之恩與我們的人一定,要涌泉相報,這是一種行善;對于陌生人的相助,更是高級的積善!八位I”中那些急需幫助者,與我素昧相識,但每每我都捐出一份愛心,不論多少心意貴誠。
四、謙則受益,德高轉(zhuǎn)命。
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廣積陰德,何福不求。時刻保持一顆謙遜之心,時刻保持高尚之德,命運之神,亦會青睞與之。
《了凡四訓(xùn)》,堅定了我向善之心。
【《了凡四訓(xùn)》心得體會】相關(guān)文章:
讀《了凡四訓(xùn)》有感08-13
《凡卡》心得體會09-25
《了凡四訓(xùn)》觀后感01-13
阿凡達2心得體會12-22
有關(guān)編程實訓(xùn)心得體會 實訓(xùn)心得體會03-30
實訓(xùn)心得體會06-13
工訓(xùn)心得體會03-25
實訓(xùn)心得體會【精選】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