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范例【8篇】
作為一名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科學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實驗知道兩種顏色加在一起會變成別的顏色。
2、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鼓勵幼兒大膽嘗試。
3、讓孩子在活動中體驗顏色的神奇變化。
活動準備:
1、紅、黃、藍顏料若干,杯子若干。
2、知識準備:幼兒認識紅、黃、藍三種顏色。
活動過程:
一、引入部分。
1、教師出示紅、黃、藍三種顏色,引導幼兒觀察,說出顏色的名稱。
師:今天,有三位顏色寶寶到我們小四班來和我們一起做游戲,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是什么顏色?(幼兒準確地說出三種顏色的名稱。)
師:顏色寶寶剛才來的時候悄悄地跟 趙 老師說,請我們寶寶仔細地看一看他們,看看他們像不像我們喜歡喝的果汁飲料呀?
2、教師以神秘的`口吻引導幼兒猜想:顏色寶寶還想請我們小朋友來猜一猜,如果把兩杯不同顏色的水混合在一起,會不會發(fā)生變化呢?會不會變出其它果汁呢?
師:顏色到底會不會發(fā)生變化呢? 趙 老師也不知道,那怎么辦呢?今天,老師就請小朋友自己去做個小實驗,看看顏色到底有沒有發(fā)生變化。
二、幼兒分組操作
1、教師介紹分組操作的材料及操作方法。
2、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兩種顏色混在一起會發(fā)生變化,鼓勵幼兒與同伴進行交流。
三、分享實驗成果。
師:剛剛小朋友都去做個實驗,那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變化呀?
幼:發(fā)現(xiàn)了,顏色變了。
師:真的呀,那都變成什么顏色了呀!
幼:橙色、綠色、紫色
師:變出這么多顏色呢!那第一組寶寶你們變出了什么顏色?(橙色)那你們是怎么變的呢?我請1個小朋友再來變變看。把你們的實驗分享給我們大家。
師:第二組、第三組
師小結:原來不同的顏色混在一起會變成另一種顏色。
四、幼兒繼續(xù)實驗,鼓勵幼兒換組實驗,驗證同伴的實驗結果。
師:接下來請小朋友再去玩玩,到你們沒有玩過的組玩,看看小朋友的發(fā)現(xiàn)是不是一樣,也動動小腦筋,想想你能不能變出新的顏色。
幼兒進行第二次的實驗操作。
五、活動延伸
師:今天小朋友發(fā)現(xiàn)了不同顏色混在一起會變成別的顏色這個秘密,真棒!以后我們還可以再找找,發(fā)現(xiàn)顏色還有什么秘密。
科學教案 篇2
一、游戲導入
游戲“猜猜我是誰?”
課前請幾位學生用硬紙遮住臉部,由老師帶領依次進入教室。請學生猜猜他們是誰?你憑什么判斷得這么準?(身材、個頭、衣服……)
兒童參與游戲活動,心情輕松愉快,可以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
二、發(fā)表質疑
1,請表演的學生下移紙板,露出頭發(fā),請學生仔細比較他們的頭發(fā)有何不同之處?(長短、發(fā)型、顏色……)
2,繼續(xù)露出眉、眼、耳,請學生再仔細觀察比較其各自的特點。(大小、形態(tài)、位置……)
3,再露出鼻、嘴至整張臉,請學生比較每個人鼻、嘴的特點。(長短、大小、肥瘦、形態(tài)……)
4,比較臉型。(胖、瘦、長、短、方、圓……)
5,請學生談談:剛才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誰的特征最明顯?為什么?
運用發(fā)現(xiàn)法,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眼、腦去發(fā)現(xiàn)物象的特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
讓學生分段、分步尋找臉部特征,符合兒童注意力的廣度與深度發(fā)展的規(guī)律。
三、深入探究
1,看一看:用小鏡子觀察自己的臉部特征。(發(fā)型、五官、臉型……)
2,說一說:請同桌同學互相說說自己的臉部特征。(喜、怒、哀、樂時的五官變化)
3,演一演:請幾位特征明顯的學生上臺表演喜怒哀樂的表情。
通過看、說、演進一步捕捉人物形象的主要特點及人物表情的無窮變化。
四、感受實踐
1,講解演示作畫方法:
請學生說說老師的臉部特征,根據(jù)學生發(fā)言,教師在大畫紙上分步畫自己。邊畫邊講作畫方法:a.根據(jù)臉型勾畫輪廓;b.添畫頭發(fā)和五官(抓特點、添表情);c.上色(可線描);d.可用夸張手法畫自己(教師示范幾個被夸張的自畫像)
2,誰想做老師的好朋友?那么就請你把畫好的自己剪下來貼在老師畫像的旁邊,我們共同完成一幅好朋友的大合影,好嗎?
3,作畫要求:再仔細觀察自己面部的特征,大膽地畫出自己的相貌。(對有能力的學生鼓勵他們畫出自己的'喜、怒、哀、樂的表情)
由學生先找出老師的面部特征,老師再根據(jù)學生的提示,畫出自畫像。通過這樣的示范,無疑給學生的描繪提供了“拐杖”,進一步幫助學生將腦中已有的感性認識具象化。
五、巡視指導
1,鼓勵學生大膽作畫,只要能描繪出自己的某一個特征,就是好的。
2,讓學生避免面面俱到,也就是眉毛、胡子樣樣都描繪得太細巧,反而增加了難度。
3,可用些夸張的手法,如:胖臉更胖;瘦臉更瘦;愛笑的嘴更大、更彎;愛哭的沒了眼;……-
學生放假后的第一幅畫,難免縮手縮腳,教師的鼓勵在此時最管用。
進行個別針對性輔導,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六、欣賞評價
1,作業(yè)展示:請大家一起欣賞“大合影”。
2,自評互評:從“大合影”中你能找到誰?誰的臉部特征最明顯?
3 欣賞大師們的“自畫像”:藝術大師們在表現(xiàn)自己時,特別重視面部神情的刻畫(課件欣賞徐悲鴻、凡·高等畫家的自畫像)。透過他們的神情,我們仿佛可以看到他們的內心世界。-
互相評價可以促進學生自我認識和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通過欣賞名家名作,增加美術文化含量,提高修養(yǎng)。
七、課后延伸
1,老師打算將這張“大合影”掃描進電腦,作為你們教室電腦的桌面背景,你們同意嗎?
2,這張“大合影”是由許多長相不一,個性不同,但都聰明、可愛、充滿自信的你們組成,老師希望你們是一個團結的集體、一個向上的集體、一個互助的集體。
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學習美術的興趣,培養(yǎng)集體主意識。
科學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本活動分四個環(huán)節(jié)展開,首先以“高人和矮人”的趣味游戲來帶動孩子對活動的興趣及注意力。第二以與同伴比高矮的方式,初步讓孩子區(qū)別物體的高矮,感受高矮的相對性。第三在同伴比較的基礎上增加物體,引導幼兒按從矮到高或從高到矮的順序,給5個以內的物體進行正逆排序。從中采用道具布簾為了增強幼兒對物體的興趣及進一步激發(fā)孩子的探索及觀察能力。第四環(huán)節(jié)以練習鞏固為主,利用習題引導孩子進一步了解高矮的排列。對于中班的孩子來說,“高和低”這兩個詞很熟悉,可他們對“矮”這個詞還不是很了解,因此借助活動讓孩子知道矮就是低的意思。本活動以游戲為主體,引導孩子了解高矮之間的排序,適合中班年齡的孩子。本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區(qū)別物體的高矮,感受高矮的相對性。難點一是引導幼兒按從矮到高或從高到矮的順序,給5個以內的物體進行正逆排序。二是利用習題引導幼兒進一步區(qū)別高矮,體驗操作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區(qū)別物體的高矮,感受高矮的相對性。
2.按從矮到高或從高到矮的順序,給5個以內的物體進行正逆排序。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幼兒活動材料《數(shù)學》第2頁《排排隊》。紅色、藍色水彩筆各一。自制1~5的數(shù)字卡片一套。長條形布簾(寬約3米,高90厘米)。
2.經驗準備:對1~5的數(shù)字有所了解。
活動過程
(一)游戲“高人和矮人”。
1.教師念一個簡短的故事《高朋友和矮朋友》,引導幼兒的興趣。
2.教師說“高人”,幼兒做踮腳走的動作。
3.教師說“矮人”,幼兒做下蹲走的動作。
。ǘ┡c同伴比高矮。
1.請大家比較A、B兩位幼兒的高矮,并用語言正確表述:A比B高,B比A矮。
2.再增加1位幼兒,請大家比較3位幼兒的高矮,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A比B高,又比C矮。
3.再增加2位幼兒,請大家比較5位幼兒的高矮。引導幼兒用“每次選出最高的”或“選出最高和最矮”的方法進行排列。
4.按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的順序給5位幼兒排隊,分別標上1~5的數(shù)字卡片。
。ㄈ└甙笞兩。
1.下面我要變個魔術,把最矮的小朋友變成最高的,請大家先閉上眼睛,我數(shù)到“三”再睜開。
2.請兩名幼兒拉好長條形布簾,5位幼兒站在布簾后面,布簾要遮住幼兒的.腳和身體,只露出頭部。
3.老師走到布簾后面,示意最矮的幼兒站在椅子上。現(xiàn)在誰最高?誰最矮?4.××真的比其他小朋友高嗎?是用什么辦法變高的?
5.引導幼兒尋找周圍可以讓自己變高的材料,嘗試讓5位幼兒中的一位變高,進一步感知高矮的相對性。
。ㄋ模└甙排抨。
1.出示幼兒活動材料《數(shù)學》第2頁《排排隊》。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在每組中找出最高和最矮的東西,分別用紅筆和藍筆圈出來,并按照左邊的示意圖在括號里用1~5個圓點表示從矮到高的順序。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觀察、指導需要幫助的幼兒,如引導幼兒注意看左邊的示意圖。
3.請幼兒與同伴交流自己操作的結果。
科學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孩子們都非常喜歡玩吹泡泡,看著那一個個在陽光下閃耀著五顏六色光彩的泡泡,總是特別的歡欣雀躍。“為什么泡泡水能吹出泡泡?”對泡泡水冒出泡泡時特別好奇、貪玩。為了滿足幼兒求知欲,讓幼兒能動手操作,使幼兒能在玩中學,學中樂,培養(yǎng)他們探索科學知識的興趣和嘗試欲望。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及操作活動了解泡泡水的制作方法,產生愉快的情緒和探索興趣。
2、初步感知洗滌用品的特性。
3、豐富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4、教育幼兒注意個人衛(wèi)生。
二、活動準備:
1、錄音機一臺,音樂磁帶。
2、各種各樣的洗滌用品:洗衣粉、洗潔精、洗手液、肥皂等;攪拌棍、水桶、小杯、臉盆、圍裙、擦手布;吹泡泡用具。
3、活動室環(huán)境設置(張貼五顏六色的泡泡畫,讓幼兒感到走進五彩繽紛的`世界中。)
三、活動過程:
1、游戲活動:抓泡泡
播放音樂,教師吹泡咆,讓幼兒抓泡泡,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2、觀察、討論活動:
、偬釂枺骸芭菖莺猛鎲帷?(引出制作泡泡水的話題)
②讓幼兒討論怎樣可以做泡泡水。
、厶釂枺骸芭菖菟锩嬗惺裁茨亍保浚ㄓ變河^察泡泡水,通過看看、聞聞、摸摸、說說自己的感覺。)
、茉鯓又谱髋菖菟?(通過討論,打電話請教化工廠的叔叔阿姨)
教師小結:洗滌用品和水混合在一起能做成泡泡水。
3、操作活動:制作泡泡水
、僬堄變哼x擇一種洗滌用品,加上水制作泡泡水。
②提示幼兒在實驗中仔細觀察水中有什么變化。
、劢逃變翰灰雅菖菟丛诘厣虾鸵路稀
、芙處熝不刂笇,讓幼兒知道洗滌液溶化在水里,會冒出泡泡。
并豐富詞匯:大泡泡、小泡泡、圓泡泡。
4、玩《吹泡泡》游戲。
、俳M織幼兒邊念兒歌邊玩游戲。
5、結束活動:組織幼兒吹泡泡。
①讓幼兒分別在戶外有陽光及無陽光的地方吹泡泡、玩泡泡、追泡泡游戲。
②提醒幼兒不要把泡泡水沾到嘴里。
活動延伸:
1、用洗衣粉等洗滌用品開展勞動活動。
2、開展繪畫——有趣的泡泡活動。
附:兒歌:
吹泡泡
吹泡泡,
吹泡泡,
吹成一個大泡泡,
泡泡吹散了,
泡泡飛上天了,
泡泡吹破了,嘭!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在嘗試操作的過程中,了解"不倒娃娃"不倒的簡單原理,體驗不斷探索尋找答案的樂趣。
2、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3、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現(xiàn)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套蛋、像皮泥活動過程:
一、集中話題1、請幼兒玩玩比較兩個"娃娃"(其中一個是不倒娃娃),說說你喜歡哪個?為什么?
2、猜測"不倒娃娃"不倒的原因,并相互交流討論,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3、拆開兩個"娃娃",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不倒娃娃"里面的橡皮泥。
4、提出任務:"娃娃"里面放一塊橡皮泥就能成為一只"不倒娃娃"嗎?;請你們也來做一做吧!
二、探索與調查1、為幼兒提供操作材料,制作不倒娃娃。
2、鼓勵幼兒在制作的過程中,探索成功制作"不倒娃娃"的方法。
三、交流與討論1、相互交流、介紹、演示、評價自制的不倒娃娃2、有什么辦法,可以讓不倒娃娃不倒?
3、結合幼兒的討論,教師做記錄(圖示)橡皮泥要擺放在"娃娃"的底部橡皮泥的大小要合適橡皮泥需要固定4、小結:制作一個"不倒娃娃",要選擇一塊大小合適的橡皮泥,擺放在"娃娃"底部的.中間位置。這樣的"不倒娃娃",上輕下重比較穩(wěn)定,所以"不倒娃娃"才會不倒下。
四、活動延伸1、今天大家都做了不倒翁玩具,看看它們除了顏色不一樣外,還有什么不一樣嗎?(有的站得歪歪扭扭)2、玩具廠想來買我們做的不倒翁玩具,怎樣才是合格的?(檢測卡)4、回家后可以與爸爸媽媽一起繼續(xù)制作不倒翁玩具,并用檢測卡來自我檢測,做一個合格的不倒翁玩
活動反思:
作為科學活動,我們的終極目標是培養(yǎng)幼兒的科學思維和科學興趣,探究出一個結果不應成為一節(jié)科學活動的重點。不唯上、不唯書,存有一份好奇和質疑應是我們在科學活動中帶給孩子的珍貴理念,也是我們作為幼兒教師應該更新的觀念。當然,活動中也存在較多的亮點。如教師能通過視頻導入的方式激發(fā)幼兒的探索與興趣,在探索發(fā)現(xiàn)環(huán)節(jié)弱化老師的控制,更多的把課堂交給孩子,使孩子能夠在輕松的氛圍中充分探索,自由大膽表達。
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雞蛋易碎的特點,并嘗試運用各種方法保護蛋娃娃。
2、愿意在討論中認真傾聽并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個用熟雞蛋裝飾的蛋娃娃。
2、塑料筐兩個;大米、棉花、小包、盒子等輔助材料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講述: 今天是丁丁的生日,媽媽給了她一件生日禮物,會是什么呢?
。ǖ巴尥蓿
丁丁可喜歡蛋娃娃了,她和蛋娃娃一起唱歌,一起游戲。
可是一不小心,蛋娃娃“啪”的一聲掉到地上,蛋娃娃怎么樣了?(摔破了)
丁丁傷心地哭了起來。
二、護蛋任務
1、教師:小朋友,你們能告訴老師,蛋娃娃是怎么破了的嗎?
蛋妹妹除了碰到地上會破,還會怎么破了呢?
我們用力攥她時會破嗎?
2、教師小結:蛋娃娃碰到地面、桌子、石頭等硬的東西上,容易破。我們用力攥她的時候也會破。
你們看丁丁哭得那么傷心,你們想幫助她保護蛋娃娃嗎?
三、討論:護蛋方案
1、和幼兒一起討論保護蛋娃娃的'方法。
誰能想想辦法,該怎么保護蛋娃娃,不讓它破了呢?
2、引導幼兒運用一些輔助材料來保護蛋娃娃。
幫助幼兒把想出的辦法通過一些輔助材料來操作,從而驗證自己想的辦法是否可行。
3、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做法。
四、游戲活動:護蛋行動
1、教師:小朋友真棒呀!你們想了這么多的辦法保護蛋娃娃,蛋娃娃可高興了。
為了感謝大家,也為了試試我們是不是細心,蛋娃娃想和我們一起玩一個游戲。
2、講解游戲規(guī)則
幼兒以等距站成一列,按序遞接蛋娃娃,最后安全遞到筐內。
3、提醒幼兒要小心保護好蛋娃娃,對受傷的蛋娃娃可以用紗布進行包扎,讓幼兒感受關愛他人。
五、結束
教師肯定幼兒小心運蛋的行為,并告訴幼兒蛋妹妹有點累了,請小朋友輕輕把她送到床上去睡一覺吧!
科學教案 篇7
設計思路
在家庭生活中,在幼兒園里,幼兒經常會接觸到如玩具盒、鞋盒、水果箱等硬紙板材料,對這類形狀不一,大小、顏色、用途迥異的材料他們往往會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于是我就想給他們更多的機會接觸和認識不同的紙。本次活動將幼兒平常非常熟悉的圖畫紙、面巾紙和硬板紙一起作為操作對象,讓幼兒在自由操作中通過比較加深對這三種紙的認識?紤]到小班幼兒在自由操作上可能會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所以整個活動設計成競賽的形式以增強他們活動過程的針對性和目的性。
活動目標
1、感受硬板紙、圖畫紙和面巾紙的不同質地,初步了解它們各自的作用。
2、鼓勵幼兒大膽操作探索,并樂于動腦思考問題。
3、在競賽中體驗團隊的榮譽感和競賽的精神。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三組操作材料:一組為一筐硬板紙,一組為一筐圖畫紙,一組為一筐面巾紙。(每組材料中都有一些進行過對折,另有一些畫有蘋果輪廓)
2、每小組兩個小筐蠟筆,每個幼兒一個粘有泥巴的海洋球。
3、競賽記錄表一份(教師用)。
活動過程
1.提出任務
“今天,我們三組小朋友,要來進行一次有趣的比賽!”出示教師記錄表,“分別是搭房子,給蘋果寶寶穿衣服和給雞蛋寶寶擦臉,看看哪一組會贏!”
2.完成任務
。1)比賽搭房子:教師鼓勵幼兒積極動腦動手用本組的材料一起搭建房子。期間教師適當提示對折紙的用途,并給予幼兒一定的指導和幫助,看哪一組的房子建得最快最好。
。2)比賽給蘋果寶寶穿衣服:鼓勵幼兒用蠟筆給繪畫在紙上的蘋果寶寶涂色,看看哪一組的涂色最快最好。
(3)比賽給蛋寶寶擦臉:鼓勵幼兒用本組的材料幫蛋寶寶擦干凈臟臟的臉,看看哪一組擦得又快又干凈。
3、每一次小活動結束,教師除評出最好的作品外還要對其他作品作出積極肯定的評價。并引導幼兒對自己的創(chuàng)作進行簡要地說明和點評。同時,教師引導幼兒辨別不同質地的'紙張具有不同的用途。
活動延伸
找一找幼兒園里和家里還有哪些紙,它們的質地和用途有哪些。
活動反思
1.形式活潑生動新穎 這次活動設計為小組競賽的形式,符合幼兒的身心特點,激發(fā)了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充分調動了幼兒積極動腦動手的主動性,有效促進了幼兒的主體活動和能力發(fā)展。
2.借助三個小的活動載體,通過幼兒的親身操作實踐,增強了他們的感性認識。進一步明確并加深了對不同紙的認識,明確了不同類型紙的不同作用。
3.對于每一個小組的作品,教師都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褒揚。使每一名幼兒都能夠體驗到成功的快感,激發(fā)了他們動手動腦積極參與活動的興趣。
科學教案 篇8
【教學背景分析】
通過三年級上冊“植物”單元的學習,學生對植物的認識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已初步領悟到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是會發(fā)生變化的。本單元是繼三年級上冊“植物”單元的延伸學習。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不同植物的種子,它們的形狀、大小、顏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種子有自己特殊的結構,盡管外部特征不同,但在適宜的條件下都可以萌發(fā)生長成一株植物。
過程與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鏡觀察種子的外部形態(tài)特征;根據(jù)植物生長的已有知識,預測植物種子的內部結構。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引發(fā)關注植物生長變化的興趣。
【教學重點】:引領學生產生問題并積極思考,能用適宜的方式將自己的認識清楚地表達出來,并能想辦法證明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
【教學難點】:觀察各種植物的種子。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向日葵小苗的圖片或向日葵的一生ppt課件、各種植物的種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麥、玉米、菜豆等)、白紙、放大鏡。(學生準備)各種植
物的種子、白紙、放大鏡。
【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
【教學過程】
【作業(yè)布置】:
家庭作業(yè):準備今天要求的材料。
注:有種植條件的學校請學校后勤幫忙提前一天對種植基地松好土,施好肥,澆足水。
學習評價:你怎樣觀察種子,有什么發(fā)現(xiàn)? 記錄表2:種子觀察記錄
經過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這些種子的形狀、顏色、大小?? 。
《植物新生命的開始》教學反思
三年級下冊的“植物”單元已經開始引領學生有意識地關注植物的有關問題,并且通過對向日葵一生的介紹,注意到植物一生的變化。但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其他植物是否也會發(fā)生同樣的變化?在過去的學習中,學生對變化的`認識是間接的,對其他植物的生長變化的認識也是零散的、模糊的。本課的教學就是在學生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觀察植物的種子和做好播種前的準備工作等活動,激發(fā)學生對植物生長變化觀察的興趣,引發(fā)學生種植植物的欲望,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的根據(jù)已有認識進行預測的意識與能力。
今天是開學的第二課,通過第一節(jié)課的激發(fā)和鼓動學生學習的熱情高漲。當我來到教室是許多學生向我展示他們帶來的各種各樣的種子,那種興奮勁就別提了。音樂響起學生們馬上做好,等待課堂的開始。
本課主要有兩項活動:
活動一:記錄自己的想法——學生用圖畫和文字記錄所知道的一株綠色開花植物一生的生長過程。
首先我們進行了想象植物的生長發(fā)育過程,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生進行較困難,有的學生不知從何下手對于植物自己從來沒有認真觀察,看到這情景我首先對學生說:“我們只有認真的對待每一次的觀察,才能夠了解植物的發(fā)育現(xiàn)象。你們想一想植物最初有什么發(fā)育,然后先長什么?細細思考生活你所見到和發(fā)揮自己的想象你認為它是如何發(fā)育的?”之后,我在黑板上先畫了一粒玉米種子讓學生想象往下該如何發(fā)育。通過我的引導學生已經開始在《活動手冊》上進行描繪自己“植物“的發(fā)育過程。我在學生之間巡視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畫的還是很有生活基礎的,能夠基本描繪出植物的發(fā)育過稱“生根、發(fā)芽、成長、開花、結果”。本節(jié)課的開頭基本獲得成功。
活動二:觀察種子,也是本課的核心活動。
在對種子外部觀察前,先引導學生思考:觀察種子的哪些方面?對于觀察形狀、顏色、大小學生都能談到,這時,我再引導學生回憶上學期觀察大樹的方法,學生就能想到通過聞、摸等方法能獲得關于種子更多的信息。通過外部觀察,學生認識到種子的形態(tài)、顏色、大小各不相同。對于三下的學生,僅僅觀察到種子的顏色、形狀、大小、表面的光滑度還不夠。于是,觀察種子的內部構造十分重要,我認為時間要充足,這樣才能引導學生的觀察向縱深方向發(fā)展,也能幫助學生建立種子相同特點的認識。學生通過解剖豌豆、花生、瓜子等種子,發(fā)現(xiàn)它們還有一層薄薄的皮,而且種子還能掰成兩瓣,一瓣上還有小芽。通過觀察、梳理,學生認識到種子有種皮,還有胚根和胚芽。值得提醒的是:在第一個教學班上課時,我忽略了一個問題,所帶的黃豆、綠豆未經過浸泡,導致種子不易掰開,即使掰開了,里面什么也看不到。希望各位科學教師在備課時、準備材料時一定要做有心人,不要犯我同樣的錯誤了。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04-06
科學教案[精選]09-19
【經典】科學教案07-25
(經典)科學教案07-25
科學教案07-20
(精選)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精選】07-26
科學教案(精選)08-16
科學教案[經典]08-03
[經典]科學教案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