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兩首》教案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一些耳熟能詳?shù)墓旁姲桑旁娪兴难浴⑽逖浴⑵哐、雜言等多種形式。那些被廣泛運用的古詩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古詩兩首》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古詩兩首》教案1
教材分析:
兩首古詩均為描繪山光水色的名篇,作者分別是唐代的李白和杜甫。《望廬山瀑布》描繪了廬山瀑布壯麗的景象!督^句》為詩人在成都草堂所作,全詩通過對明媚春光的描繪,表達自己愉快的心情。這首詩的觀察順序是由近到遠,寫得有動有靜,有聲有色,表達了作者喜悅的心情。
學情分析:
這兩首著名的唐詩,學生都會背誦。教學時,關鍵要指導學生反復朗讀,
以求讀出韻味,讀出感情,促使學生領悟詩的意境。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
能解釋詩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描述的情景。
3、理解詩的內容,使學生受到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學重點:
能解釋詩句的意思。
教學難點:
能用自己的話描述詩的情景。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
小黑板、錄像。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理解《望廬山瀑布》的詩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我們學過許多李白的詩,現(xiàn)在,咱們開一個李白詩會,把你知道的李白的詩背給大家聽一聽,愿意嗎?今天,我們再來學一首李白的詩。(板書:望廬山瀑布)齊讀。
2、解題
誰能講一講課題的意思?
廬山在什么地方?(江西省九江市)
你見過瀑布嗎?(出示掛圖)
學習生字:瀑。
3、小結
《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描繪的.就是廬山瀑布的壯麗景色。
二、精讀《望廬山瀑布》。
1、指名讀古詩。
2、小組討論,說說詩的意思,有什么問題可以提出來。
3、師生交流:(每句詩都先請學生來說,教師只做適當指導)
、湃照障銧t生紫煙
“香爐”是什么意思?
“香爐”,指廬山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山峰尖圓,煙云聚散猶如香爐,因此而得名。
“生”是什么意思?
“生”的原意是生成的意思,在這里是“升騰”的意思。
這句詩是什么意思?
讓學生先說,教師再歸納總結:在陽光照耀下,香爐峰頂彌漫著紫色的煙霧,像香爐里散發(fā)的煙一樣不停地升騰。
、七b看瀑布掛前川
“遙”是什么意思?
遠。
“川”是什么意思?
川,水道、河流的意思,指瀑布下瀉之后像一條河。
“掛前川”是什么意思?
掛前川,瀑布掛在山的前面。“掛”字化動為靜,形象地表現(xiàn)出了傾瀉的瀑布在“遙看”中的狀態(tài)。
這句詩的意思是什么?
遠遠望去,瀑布像一條大河垂掛在山前。
、秋w流直下三千尺
“飛流”是什么意思?
飛瀉的水流。
“直下”是什么意思?
“直下”是直瀉而下的意思。直下,既寫出了山的高峻、陡峭,又突出了瀑布奔騰而下,勢不可擋的氣魄。
“三千尺”是什么意思?
“三千尺”是虛指,意在形容瀑布的高和長。
這句詩的意思是什么?
很長的瀑布從陡峭的山崖上飛快地直瀉而下。
、纫墒倾y河落九天
“疑”是什么意思?
疑,可能是,懷疑。
“銀河”是什么意思?
天河,晴朗的夜空里呈現(xiàn)出的由許多恒星組成的白色光帶,看上去像銀白色的大河。
“落”的意思是什么?
落,這里指“從……落下”;“落”字寫出了瀑布傾瀉而下的磅礴氣勢。
“九天”是什么意思?
古代傳說天有九重,這里指天的最高處。
這句詩的意思是什么?
使人懷疑是銀河從天上的最高處傾瀉下來了。
4、這首詩描繪的是什么? 你認為詩人是站在什么地方觀看廬山瀑布的?
5、練習朗讀、背誦。
6、品讀體會作者情感
“遙看瀑布掛前川”瀑布像是一條巨大的白練高掛在山川之間,誰能將這樣巨大的瀑布掛起來呢?只有大自然。在這句詩里包含了作者對大自然神奇、偉大的贊頌。細細品味這首詩,可以使我們領會到大詩人李白豐富的想象力,感受到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
三、總結(欣賞錄像)
四、作業(yè)
用你手中的畫筆畫一幅廬山的瀑布圖。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理解《絕句》的詩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板書課題,齊讀
有誰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你們知道他嗎?
2、解題
這是作者對他居住的草堂附近明媚、秀麗景物的描寫。
二、精讀《絕句》
1、教師范讀。
2、這首古詩寫了什么?
3、利用學習《望廬山瀑布》的方法來學習《絕句》這首詩。復習
我們是怎樣學習《望廬山瀑布》的?讀詩句→找出不理解的字詞→借
助字典或查找一些材料,把這些難于理解的字詞弄懂→串聯(lián)、整理說出詩句的意思→說出整首詩的意思。
4、小組學習,教師點撥
同學們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嗎?提出來師生共同研究解答。
5、詩中寫了哪些景物?(黃鸝、翠柳、白鷺、青天、雪、船)
6、指導朗讀
注意停頓,要讀出詩的韻味來;注意輕重音,要讀出感情。
7、學生練習朗讀、背誦。
三、總結
四、作業(yè)
你能用一幅圖描繪出《絕句》的意境嗎?
板書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古詩兩首》教案2
【教材簡說】
在陽光的照射下,廬山的香爐峰升起紫色的云霧。一條白練似的瀑布從青翠的山壁間跌落下來,好像一條大河掛在山前。那長長的瀑布飛快地直往下瀉,真讓人以為那是銀河從九重天外落了下來。多么壯觀的景象啊!詩人李白運用極其夸張的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手法,再現(xiàn)了廬山瀑布的雄偉壯麗,盡情抒發(fā)了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
杜甫的《絕句》,則別有一番景象,另有一種情懷。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梢上歡樂地歌唱,一行白鷺在晴朗的天空中自由飛翔。透過窗戶看得見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外江面上停泊著即將駛往東吳的客船。鳴叫的黃鸝、飛翔的白鷺、高山的積雪、待發(fā)的船只,構成了一幅完美的圖畫。“黃、翠、白、青”描繪出明麗的色彩,“千秋雪”表現(xiàn)出時間的永恒,而“萬里船”又讓人聯(lián)想起廣闊的空間。這首小詩對仗工整,樸實自然,一句一景,動靜結合,有聲有色,為我們展現(xiàn)了杜甫草堂周圍多姿多彩、清新開闊的自然景觀。同時,詩人愉悅的心情也蘊含于寫景之中。
【教學目標】
1、采用隨文識字的方法,認識生字,學寫生字
2、通過學生反復吟讀古詩,理解詩句意思,感悟詩人情感,體會詩中意境
3、初步了解李白杜甫兩位唐代大詩人
【教學重點】
反復誦讀,理解詩意。
【教學難點】
體會古詩意境。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搜集李白杜甫的.資料、廬山圖片
【教學課時】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古詩兩首》,這兩首詩都是唐代著名詩人寫的。
二、學習第一首古詩《望廬山瀑布》
1、板書課題,指名拼讀生字:廬(lú)、瀑(pù)。
2、簡介作者,交流收集李白的資料。
3、解詩題
(1)“望”是什么意思?(遠看)
(2)“廬山”是個山名。同學們沒有親自去過廬山,或聽別人說過,或從電影、電視里看過,誰能說說廬山的風景怎樣?(示圖指出:瀑布是廬山的美景之一)
三、學生初讀詩句,說說自己理解了哪些詞義及詩句的意思。
1、自由讀詩句,讀準“遙、尺、疑”3個生字的音。
2、通過讀、查字典,你理解了哪些詞義及詩句的意思?
四、理解詩意,想象畫面,小組交流
1、讀第一行詩,說說還有哪些詞語不理解。(教師點撥)
這一行中你覺得哪個詞用得特別好!
(生)它活生生地畫出了看爐峰上煙霧慢慢向上升騰的情景。
指名說說詩句的意思。
2、讀第二行詩,理解“遙看”、“川”、“掛”
3、讀三、四行詩句。
理解:飛流直下:水流的飛瀉。三千尺:不是真的三千尺,而是一種夸張,說明瀑布極長,掛得高,流得急。瀑布的聲勢這樣大,它的聲響會怎么樣?(想象)
用自己的話說說第三行詩的意思。
你能把詩人心里想的話說一說嗎? (這哪里是瀑布,只怕是銀河從高高的天上直落下來)。
你覺得這句詩中哪個詞用得最好?(落)這個“落”字好像寫出了天上突然發(fā)生了變化,天裂了,銀河從天上陡然掉到了人間。這是多么大膽、新奇的想象啊!
四、鞏固練習
1、賞讀全詩,閉眼想象畫面
在陽光的照射下,廬山的香爐峰上升騰起紫色的煙霧,一條白練似的瀑布從青翠的山壁間跌落下來,好象一條大河掛在山前。那長長的瀑布飛快地直往下泄,真讓人認為那是銀河從九重天外落了下來。
2、用自己的話說說全詩的意思。
3、指導誦讀詩文,背誦詩文。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五、總結全文,體會感情。
這首詩作者運用了夸張的手法,再現(xiàn)了廬山瀑布的雄偉壯麗,盡情抒發(fā)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第二課時
一、復習
背誦《望廬山瀑布》,
二、學習第二首古詩《絕句》
1、板書課題,解題:絕句,是我國古詩中的一種,它的特點之一是,每首詩共四句,每句一般為五個字或七個字。每句五個字叫“五絕”,每句七個字叫“七絕”。
2、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
三、初讀詩句,理解詩意
1、自讀古詩,讀準“鸝”、“鷺”兩個生字的音。
2、自讀古詩,說說你弄明白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注意詩的停頓和重音。
四、精讀詩句,想象畫面。標出作者寫了哪些景物?
1、學習第一、二兩行詩句。
輕聲自由讀詩句,“--”畫出描寫顏色的詞,“┈┈”畫出表示動作的詞?“━━”畫出表示數(shù)量的詞?
表示顏色的詞:黃、翠、白、青。表示動作的詞:鳴、上、泊、含。
表示數(shù)量的詞:兩行、一行、千秋、萬里。描寫景物的有:黃鸝、翠柳、白鷺、西嶺、青天、雪、船。想想詩人這樣寫是為了表達自己什么樣的感情?
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行詩的意思?
(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上歌唱,一行白鷺在晴朗的天空里自由飛翔)
指導學生讀出舒暢愉悅的心情。(指名讀、范讀、齊讀)
2、學習三、四兩行詩句。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
指名讀詩句,其他同學思考:第三行寫詩人看到了什么?(“西嶺”,教師隨手用藍色粉筆畫起伏的山峰!扒镅,教師講解:千秋,就是千年,不是實指,是極言年代的長!扒镅本褪墙K年不化的積雪,并隨手用白色粉筆在山巒上畫雪)
師點撥:詩人是透過什么看到西嶺上的積雪的?(窗戶。教師講解:窗戶好像一個畫框鑲在這幅“千秋雪”的“畫兒”的四周,詩人用了個“含”,包含的意思,很生動,很形象。并隨手用褐色粉筆畫一個方框把雪山圖框起來)
詩人有這么一種閑情逸致去觀賞窗外的景色,說明他此刻的心情怎樣?(心情舒暢愉悅)
東吳指什么地方?為什么說是“萬里船”?
誰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行詩的意思?
3、指名說說全詩的意思。全詩都寫了哪些景物?
黃鸝、翠柳、白鷺、西嶺、千秋雪、萬里船,構成了一副完美的畫面。
4、總結全詩,體會感情。
(1)這首詩一行寫一個景,詩人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安排的呢?
(2)小結:這首詩先寫近景,后寫遠景,有動有靜,色彩明麗,勾畫出
草堂附近各具特點的自然景象,表達了詩人無比舒暢歡快的心情。
5、指名朗讀,練習背誦。
參照畫出的節(jié)奏,有感情地朗讀《絕句》。
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五、指導書寫。
重點指導“窗”、“柳”、“柳”、“含”的寫法
六、總結
這堂課我們一齊走近詩人,體會詩人作詩的情形,弄清了每句詩的意思,還想象畫面,感受詩的意境。全詩描寫了草堂附近的明媚春光,表達了詩人愉悅,歡快的心情。
《古詩兩首》教案3
教學內容:人教社課標實驗教材二年級上冊
課前透視:
本課中的兩首古詩都是描寫秋景的。讀了之后,俺們會被詩中所描繪的深秋美景所深深陶醉!顿泟⒕拔摹穼懙氖乔锬┑木吧。荷枯,菊敗,橙黃,橘綠,色彩鮮明,突出了秋天的特點。其中描寫菊花傲寒斗霜的氣慨,間接表達了對人的敬佩之情;《山行》描繪的是秋之色,展現(xiàn)出一幅動人的山秋色圖。內容形象生動,色彩明麗,尤其“霜葉紅于二月花”給了使俺們以美的享受。兩首詩都配有插圖,便于對詩意的理解。
二年級的同學雖小但對于古詩的了解并不少,這兩首詩有不少同學早已會吟誦。教學時要充沛了解同學的實際經(jīng)驗,創(chuàng)設特定的情境,在反復誦讀中,引導同學感悟詩的意境。在此基礎上,引導同學交流其他古詩,激發(fā)同學對優(yōu)秀保守文化的熱愛,豐富同學的積累。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3、喜歡背誦古詩,有條件的,背誦課外的古詩。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朗讀感悟
信息資料 1、字詞卡片、多媒體課件。
2、收集作者資料以及其它相關的詩句。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誦詩導入。同學們,古詩是俺國的文化精華。誰能背幾首給大家聽呀?(同學背誦古詩)古詩為俺們出現(xiàn)出美的意境,讓俺們獲得美的感受。今天俺們學習《古詩兩首》看看詩中寫了哪些內容?
。ńo同學展示的機會,體驗學習的`快樂,同時欣賞他人的學習勞動效果,也會起到促進的作用,激發(fā)了學習古詩的興趣。)
2、看圖導入。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同學觀察,說說圖中都畫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那么詩中所寫的內容與你看到的,想到的一樣嗎?今天俺們就來學習《古詩兩首》(板題)
。ń柚烂畹膱D畫吸引住同學,在感受畫面后,啟發(fā)考慮,激發(fā)同學學習的興趣。)
對話平臺
初讀
1、借助拼音自由讀古詩,把字音讀正確。
2、同桌互讀,圈出不理解的詞語。
3、小組合作學習,輪讀交流自身的理解。
。ㄕw感知,了解古詩的大意,與他人交流字詞的理解,相互促進,提高學習古詩的效果,形成一定自主學習的能力。)
研讀
1、教師范讀,引導同學體會情感,想像畫面。
2、出示多課件展示詩中描繪畫面,重點引導同學弄清“擎雨蓋、傲霜枝”的意思。
3、自由讀,邊讀邊看插圖,理解詩意。
4、匯報交流詩意。
5、多種方式朗讀。
。ㄏ胂窆旁姷漠嬅妫由险n件的直觀效果,使同學感悟古詩的意境,理解古詩的意思,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
誦讀
1、出示圖畫,指名配樂朗讀。
2、同學自由練讀。
3、賽讀,比一比看誰讀得最有感情。
4、用自身喜歡的方式背誦。
(同學的閱讀古詩的實踐,切不可用復雜的分析來替代,要讓同學在反復的誦讀中,初步感受古詩語言的凝煉、優(yōu)美。)
寫字
1、出示要寫的字:首、劉、枝、記,同學認讀。
2、同學觀察字形,交流怎樣書寫。
3、教師示范,同學評價。
4、同學練習。小組展示,欣賞評價。
。▽懽钟柧氁o同學展示的機會,體驗勝利的快樂,促進同學樂于寫字。)
拓展
你喜歡哪個季節(jié),說說為什么?
。ú皇雇瑢W的思路受到束縛,感知一年四季不同的享受,激發(fā)同學熱愛生活。)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復習
1、多種方式認讀古詩(一)中的生字。
2、挑戰(zhàn)背誦古詩(一)。
。ɑ顫姸鄻拥膹土暦绞剑雇瑢W積極參與,進而鞏固了所學的知識。)
自學
1、出示《山行》,引導同學說說用什么方法來學習。
2、按自身的喜歡的方法來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3、匯報。說說學懂了什么,還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4、師生合作解決問題。
(“同學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為同學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的情境,嘗試讓同學自學,培養(yǎng)同學自主學習的意識,有助于同學學習能力的提高。)
細讀
1、同學自由練讀,想像畫面。
2、指名讀,讀后評價。
3、教師有感情地范讀,同學評點。
4、同學找學習伙伴一起練讀。
。ɡ首x與評價相結合,提高閱讀的質量。)
誦讀
1、出示課件,讓同學感受楓葉滿山的美麗情景。
2、挑戰(zhàn)讀。比一比誰讀得最有感情。
3、觀看插圖,練習背誦。
4、背誦展示。
。ǘ喾N形式的誦讀,促進同學積累,形成個性的體驗,進一步培養(yǎng)了語感。)
寫字
1、出示生字:楓、于。同學認讀,
2、觀察字形,說說怎樣識記和書寫。
3、教師示范,提示重點筆畫。如“楓”字的“木”字旁的捺變成點等。
4、同學練習。小組點評。
。ㄓ^察、交流能協(xié)助同學掌握寫字的基本技能,有效地提高同學的寫字能力。)
練習與拓展
1、出示課后“俺會填”,引導同學填寫。
2、誦詩會。學習伙伴還會背別的古詩,你們也一定行!把自身積累的古詩有感情地背給同學們聽。
(將積累的效果展示出來,體驗學習的快樂,對他人也是個促進。)
伴教錦囊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屬四川)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清新豪放,善用夸張比喻,在藝術表示上獨具一格。
杜牧(803—852):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長安)人。杜牧的詩文集《樊川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詩豪放、曠達、俊逸。其詩在晚唐成績頗高,后人稱杜甫為“老杜”,稱杜牧為“小杜”。
描寫秋景詩兩首
秋夕(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椗。
書河上亭壁(寇凖)
岸闊檣稀波渺茫,獨憑危欄思何長。蕭蕭遠樹疏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
《古詩兩首》教案4
教學內容
古詩兩首—《山行》
共幾課時
2課時
課型
新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初步把握詩文基調,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做到熟能成誦。
2. 以比較、探究的方式通過品味語言、描繪畫面來體會詩歌的情感。學會本詩中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說出詩句中“坐”的意思。
3. 感悟秋天,發(fā)現(xiàn)欣賞自然之美,激發(fā)對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
2、想像詩的畫面,體會詩人感情。
難點:背誦詩歌,想像詩的畫面,體會詩人感情。
教學資源
1. 古人詠嘆秋天的詩:
2.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劉禹錫《望洞庭》)
3.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蓱z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4.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凈沙 秋思》)
預習設計
1. 收集作者杜牧的資料,了解杜牧。
2. 讀準生字:徑、霜;記住字形,練習正確美觀地書寫,《習字冊》上的生字描一個,寫一個。
3. 自主練習朗讀詩歌,試著背誦,并想想詩句的意思。
4. 針對課文,提出自己的疑問,做上記號。
5. 收集兩首描寫秋天景色的古詩,讀一讀,背一背。
學 程 預 設導 學 策 略調整與反思
第一板塊:激趣引入(5分鐘)
1.按老師指定的詩題背誦古詩分組進行賽詩,相互進行背誦,積累古詩
2.說說學習古詩的基本方法
第二板塊:預習導學(15分鐘)
●預習作業(yè)1
1.齊讀詩題
2.簡單了解杜牧和他一些作品
● 預習作業(yè)2
1.朗讀詩歌
2.展示交流。
第三板塊:學習《山行》(20分鐘)
1. 理解題目的意思
【學習單一】
(1)自由練習朗讀詩歌。想一想哪些你能讀懂了?
(2)在小組內交流下列詞語的意思:石徑、坐、霜葉、紅于、白云生處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詩歌。
2.自主學習
3.交流理解:石徑、坐、霜葉、紅于、白云生處
4.理解詩句
先自由練習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再同桌交流
個別說,集體評議
5.可用小導游、小畫家、小詩人……來表達古詩的意思,聯(lián)系實際,發(fā)揮想象
6.練習朗讀和背誦
第一板塊:激趣引入
1.學生交流古詩,背誦古詩。
教師出題或學生之間分組出題,練習背誦,積累古詩。
2.回憶學習古詩的基本方法:
(1)理解課題,認識作者;
(2)解釋詞語,說說詩意;
(3)聯(lián)系實際,發(fā)揮想象;
(4)感情朗讀,體會詩境。
第二板塊:預習導學
●預習作業(yè)1
1.板書課題。
2.介紹作者:
這首詩是晚唐詩人杜牧寫的,他寫的七言絕句,意境清新,最為后人傳頌。
3.向學生簡介“李杜”和“小李杜”。
●預習作業(yè)2
1.指名朗讀詩歌
2.選擇兩個學生展示交流。
默寫:徑、霜。
說說你是怎樣記住生字的。
3.小組內兩兩過關。
第三板塊:學習《山行》
1.解題:
“山行”就是在山上行走。
2.過渡:詩人在山上行走時,看到了什么景色呢?
3.任務驅動
4.觀察學生的自主學習,歸結共性問題,思考導學策略。
5.巡視、參與學生探究
6.理解句子:
石頭鋪成的小路彎彎曲曲,遠遠伸向已是深秋時節(jié)的山頭。山上白云繚繞的地方,隱隱約約可以看見幾戶人家。因為留戀這楓林傍晚的美景而停下車來(觀賞)。秋霜打過的楓葉比二月里盛開的紅花還要鮮紅。
7.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說古詩的詩意。(自己說、同桌說、指名說)
8.聯(lián)系實際,發(fā)揮想象
9.介紹古詩(可用小導游、小畫家、小詩人……來表達古詩的意思。)
10.交流:表達了詩人的什么感情?在朗讀熟練的基礎上,體會感情。
11.美讀古詩,形式多樣,體會情感。
作業(yè)
設計
★1.完成《習字冊》中的生字描紅。
2.《一課一練》中的一、二、三、《山行》的有關題目。
★★收集描寫秋天的詩句,背一背。
教學內容
古詩兩首—《楓橋夜泊》
共幾課時
2
課型
新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古詩《楓橋夜泊》。
2. 學會本詩中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說出詩句中詞語的意思。
3. 體會詩中描繪的秋色和詩人抒發(fā)的感情。
教學
重難點
重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想像詩的畫面,體會詩人感情。
難點:背誦詩歌,想像詩的畫面,體會詩人感情。
教學
資源
1. 古今中外的名人愁了都做些什么:
2. 李賀為懷才不遇而愁,寫下了《馬》,
3. 陸游為國家戰(zhàn)亂而愁,寫下了《示兒》給自己的孩子。
4. 聞一多為祖國不能統(tǒng)一而愁,寫下了《七子之歌》。
5. 這些是文學作品,還有沒有別的呢?
6. 《紅樓夢》中的'林黛玉性格古怪,她愁了就愛哭,她愁了還去葬花
7. 康熙愁了就去微服私訪。
8. 姜太公愁了就去釣魚,有個歇后語是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釣,他不是真的去釣魚,而是為了散心消愁。
9. 畫家朱耷愁了就畫畫,他畫的畫也帶著愁意,他畫了呆滯的小鳥,蕭條的村莊。
10. 凡高愁了畫過《向日葵》。
11. 德國有個皇后叫德拉庫爾 ,她為看不到自己的樣子而愁,叫了很多能工巧匠,想了很多辦法,后來發(fā)明了鏡子。
12. 愛因斯坦愁的時候睡不著覺,他想,如果人以光的速度奔跑,結果會怎么樣,后來就發(fā)明了狹義相對論。
13. 李白愁了就喝酒作詩。
預習設計
1. 收集作者杜牧的資料,了解杜牧。
2. 讀準生字,記住字形,練習正確美觀地書寫,《習字冊》上的生字描一個,寫一個。
3. 自主練習朗讀詩歌,試著背誦,并想想詩句的意思。
4. 針對課文,提出自己的疑問,做上記號。
5. 收集兩首抒發(fā)使人發(fā)愁的古詩,讀一讀,背一背。
學 程 預 設
導 學 策 略
調整與反思
第一板塊:復習導入(5分鐘)
1.個別、分組、集體背誦古詩
2.回憶學習古詩的基本方法。
第二板塊:預習導學(15分鐘)
●預習作業(yè)1
交流張繼的故事。
●預習作業(yè)2
1.朗讀詩歌
2.展示交流。
說說你是怎樣記住生字的。
3.小組內兩兩過關。
第三板塊:學習《楓橋夜泊》(18分鐘)
1.自由讀詩句。
2.理解題目的意思。
【學習單一】
(1)自由練習朗讀詩歌。
(2)詩中描寫了哪些景色,請用“——”劃出來。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詩歌。
3.自主學習
4.交流:
圈畫出詩中所描繪的景色。
5.有感情朗讀
自由讀,讀出個性美。
指名讀、男生讀、女生讀
齊讀
6.再讀古詩,理解詩意。
(詩中寫到了月亮,它寫到月落,說明月亮從升起,現(xiàn)在已經(jīng)在慢慢落下去了。詩中還寫到了烏鴉在啼叫。月亮一落,天地間變黑了,就嚇醒了樹上的烏鴉。從詩中看到當時外面有著厚厚的霜,說明時間已經(jīng)是深秋了。詩中還寫道了鐘聲、漁火、江邊的楓樹。)
7.根據(jù)詩歌的內容,結合生活實際,展開交流個別說,集體評議根據(jù)教師的提示和詩歌的內容,展開交流
第四板塊:總結(2分鐘)
1.齊讀古詩
2.自由練習朗讀詩歌,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
第一板塊:復習導入
1.背誦《山行》。
2.回憶學習古詩的基本方法。
第二板塊:預習導學
●預習作業(yè)1
1.板書課題。
過渡:蘇州的寒山寺因為唐代詩人張繼一首《楓橋夜泊》而名噪一時,無數(shù)的詩人墨客均至此題詩作畫吟詠,引來成千上萬的游人,楓橋也一躍成為蘇州三百余座名橋之首。
2.介紹作者:
講述張繼落榜小故事。
●預習作業(yè)2
1.指名朗讀詩歌
2.選擇兩個學生展示交流。
默寫:泊、愁、蘇、城、寺、鐘。
說說你是怎樣記住生字的。
3.小組內兩兩過關。
第三板塊:學習《楓橋夜泊》
1.出示古詩,輕聲讀詩句。
讀題釋義
泊:?
2.任務驅動
4.觀察學生的自主學習,歸結共性問題,思考導學策略。
5.巡視、參與學生探究
6.交流展示:
(1)看到月落,烏啼,霜滿天,閉上眼睛,你的眼前出現(xiàn)了怎么樣一副圖?
這首詩28個字寫了月亮,烏鴉,秋霜,江楓,漁火,鐘聲,描繪了一副非常清幽的情景,令人神往。
(2)請同學們自己再讀讀這首詩,讀出它獨特的美。
7.其實,老師之所以喜歡這首詩,是因為詩中所表達的情吸引了老師,那么這首詩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情?
說說他為什么要愁?
8.蘇州是江南水鄉(xiāng),夜色多么迷人,可是在詩人的眼中這一切都更加激起了他的愁緒,所以月亮緩緩下墜——更加激起了詩人的愁緒;
烏鴉的叫聲本來就很凄慘——
天氣寒冷,周圍布滿了霜氣——
河邊孤單的楓樹——
漁船上的點點燈火——
遠處傳來的悠遠的鐘聲——
總之,全詩著一“愁”字,使得詩人所看到的,聽到的,觸到的,都染上了濃濃的“愁”的色彩。
9.帶著詩人的愁緒,我們再來讀一讀這首詩,邊體會詩人的心情,邊想像畫面。
10.同學們,假如真有時空隧道,假如時間真能倒流,你想對這位失意的張繼說些什么?
11.同學們,張繼愁的時候就寫詩,你平時愁了都干些什么?
你還知道哪些古今中外的名人愁了都做些什么?
12.補充閱讀: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小時候,鄉(xiāng)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F(xiàn)在呢,鄉(xiāng)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移舟泊煙諸,日暮客愁新。
抽刀斷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
第四板塊:總結
因為這首小詩,使原先不起眼的楓橋和寒山寺成了千古名勝,每年除夕夜有許多人都去聽鐘聲,還有許多日本游客不辭千里遠涉重洋來寒山寺,那兒還有一個博物館里面有張繼的銅像,傳說摸摸他的右手食指,就能提高寫作水平呢!如果有機會,請大家也選擇一個深秋的寒夜,到蘇州去看一看那漁火,望一望那月落霜天,聽一聽那夜半鐘聲,感受一下這詩中愁的韻味。
最后讓我們再一次讀讀這首詩,讀出張繼的愁!
作業(yè)
設計
★ 1、 完成《習字冊》中的生字描紅。
2、背誦課文。3、默寫古詩,積累記憶。
★ ★《一課一練》中的一、二、三、《山行》的有關題目。
《古詩兩首》教案5
教學內容:
16、古詩兩首
知識目標:
學會本課生字,讀準“鑒”、“徊”,正確書寫“鑒”。
能力目標:
能解釋“渠”“為”“絕”“躬”等字意,再說說詩句“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意思,能借助注釋、字典等途徑理解詩句中的關鍵詞語,感受古詩文字和意境美。
情感目標:
領悟知識和實際關系,懂得不斷讀書,不斷吸取新知識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能有感情地背誦課文。能解釋詩句中帶點的詞語,并說說詩句的意思;想象《觀書有感》所描繪的景象。
教學難點:
感受古詩文字和意境的美,領悟知識與實踐的關系以及從讀書中不斷吸取新知識的重要性。
教學準備:
投影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板書設計:
板書:
冬夜讀書
示功夫無遺力
少老
躬行絕知
子聿
觀書半畝方塘:清澈明凈源頭活水
有感
。ㄈ说男闹牵ǜ勇斆鳎ㄗx書汲取)
第1課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修改備注
一、背誦古詩導入
二、學習《冬夜讀書示子聿》
三、作業(yè)
我們以前學過哪些古詩?同學們在課外又學會背誦了哪些古詩?現(xiàn)在請同學們背誦自己喜愛的古詩。
剛才大家背誦的古詩中,有沒有宋代詩人陸游的詩呀?
1、簡介陸游。
2、解題,釋題。
示:指示、訓示。子聿:陸游的小兒子。
題意:用冬夜讀書生發(fā)的感想來教育兒子子聿。
3、初讀指導
(1)教師范讀,學生畫出生字。
(2)學生讀生字,認讀并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生試讀詩文,把全詩讀通讀順。
4、理解前兩行詩句。
。1)讀第一行詩,疏通字詞,說說第一行詩的意思。
學問:讀書學習。
無遺力:不遺余力。
這一行的意思是:古人做學問是不遺余力的。青少年時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時才取得成就。
。2)讀第二行詩,理解詩意。
始:才
這一行的意思是:
。3)朗讀前兩行詩句,把一、二行的意思連起來理解。
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做學問要不遺余力地下苦功夫。
5、理解第三、四行詩句的意思。
(1)讀第三、四行詩,理解“終”、“絕知”、“躬行”的意思。
終:到底,畢竟。
絕知:深入透徹的理解。
躬行:親自實踐。
。2)說說第三、四行詩的意思。
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終歸還是不完善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須親自實踐才行。
。3)體味三、四句的含意。
第三、四兩句表述了知與行的關系:書本上學到的東西,一定要通過實踐才能變成真正的學問。
6、指導朗讀,體會古詩的思想感情。
。1)聽錄音。
(2)自由練讀。
。3)指名讀評價再讀。
。4)齊讀。
。5)指導背誦。
1、背誦并抄寫古詩《冬夜讀書示子聿》。
2、課外自學一兩首沒有學過的古詩。
畫出生字
理解詞語
讀通課文
理解詩句
朗讀
背誦
第2課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修改備注
一、復習導入
二、學習《觀書有感》
三、學習本課生字
四、由學生推薦課外自學古詩
五、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誦《冬夜讀書示子聿》。
2、背誦這首古詩。
1、按自學提綱自學古詩。
出示幻燈:
自學提綱:
1、讀一讀,想一想,這首詩描繪了怎樣的景象?
2、借助字典或聯(lián)系詩句理解詞語“鑒”、“徘徊”、“渠”、“如許”等,并說說詩句的意思。
3、記下不懂的問題。
2、交流自學情況。
。1)配樂范讀。邊聽邊思考:這首詩描繪了怎樣的'景象?
。2)學生交流讀懂的內容。
學生談對詩句的理解,教師隨機指導。
重點:
準確理解一些詞語。
鑒:鏡子。
徘徊:在一個地方走來走去,詩中指天光云影映在水塘中閃耀浮動。
渠:它,指方塘。
如許:如此。
理解:“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意思。
邊讀邊理解邊想象。
。3)質疑解疑
3、有感情的朗讀、背誦。
。1)看圖,聽錄音,進一步感受詩的意境,想象詩中所描繪的景象。
。2)學生自由練讀。(讀中領悟:正像源源的活水使池塘變得如此清澈,人要不斷讀書,不斷汲取新的知識,才能變得更加聰明)
。3)指名讀。
(4)練習背誦。
1、記憶字形:說一說你用什么方法記住“聿”、“鑒”、“徘徊”這幾個字。
2、正確書書寫。
3、練習書寫。
1、分組交流收集的古詩。
提示:先讀讀古詩,說說作者是誰。還可以用自己的話簡單說說詩句的意思,最后和大家讀一讀。
請二至三名同學當小老師,向全班同學推薦古詩。
1、背誦課文。
2、默寫古詩。
自學
交流
朗讀
背誦
《古詩兩首》教案6
《望天門山》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在理解字詞的基礎上讀懂詩句。
2、體會詩人在江上行船的所見、所感。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并默寫《望天門山》。
教學重點:
讀懂詩句的大概意思,并能體會詩句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幻燈片
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請同學們背誦幾首古詩,朗讀幾句詩人李白寫的詩句,說說自己學習古詩有什么感受。
。、導入新課
唐代大詩人李白喜愛游覽祖國的大好河山。有一次,他來到位于安徽省和縣與當涂縣西南的長江兩岸的天門山,面對眼前的景物,產生了奇特的感受。他把這種感受寫下來,這就是本課的第一首古詩。
3、出示詩題
4、讀題,試講詩題,并說明自己是怎樣知道詩題意思的。
二、自讀自悟詩句的大概意思。
1、學生自由讀,同桌互讀。要求把字音讀準,練習有節(jié)奏的朗讀。
2、出示多媒體課件,學生默讀思考,整體感知詩句的大概意思。
。1)重點理解“斷、開、回、出”
這幾個動詞的意思。
。2)默讀,邊讀邊想象詩句描寫的情景,有不懂的地方畫下來。
。3)小組交流。
3、出示詩句,再請幾個小組代表讀一讀,說說詩句的大概意思,在學生發(fā)言的過程中教師隨機指點。
三、感情朗讀。
1、指導朗讀。
2、讀過這首詩,你有什么感受?再想一想,你的這種感受是從那些詞句中體會到的?
3、把想象到的畫面畫下來,
畫好后,
再交流一下,重點說說畫了些什么,為什么要這樣畫?
四、練習朗讀并熟讀成誦。
1、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這首古詩。
2、指名背誦。
五、布置作業(yè)
1、熟練的背誦《望天門山》。
2、把詩句默寫在課文插圖上。
3、課下自學李白的詩。
板書設計:
望天門山
天門開
碧水回
青山出
孤帆來
教后記:
教學這首詩,通過讓學生看圖片,學生真正理解了詩句,感受到了李白詩的豪放。
《題西林壁》
教學目標:
。、了解《題西林壁》的意思,體會詩的意境和詩人的思想感情。
。病⑴娋涞囊馑,了解詩歌內容。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理解《題西林壁》的內容,體會詩的意境,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體會詩的意境。
教學方法:
講解、討論、總結。
教具準備:
投影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背誦第一首古詩:《望天門山》。
2、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二、學習第二首詩,板書:題西林壁
1、用自己的話說題目的意思。介紹作者:蘇軾
2、出示投影片,
讀初《題西林壁》。
指名朗讀,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3、指導學生借助注釋逐句理解。
(1)同桌互相解釋詞句的意思。
。2)在學生講解的基礎上,著重指導以下詞語:
嶺,指連綿起伏的山嶺。
峰,巍然聳立的`險峰。
遠近高低,講詩人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
2、指名學生講解全詩大意。(廬山從正面看,是一道連綿起伏的山
嶺;從側面看,是一道巍然聳立的
山峰。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形象。不認識廬山的真實面貌,那是因為自己身在廬山之中。
為什么不識廬山真面目?原因是什么呢?
結合投影思考回答
結合這句話體會它蘊含著一個什么道理呢?(討論發(fā)言)
(現(xiàn)實生活也是復雜的,如果被表面現(xiàn)象所迷惑,那也舊象身在廬山之中一樣,看不清事物的本質,不可能全面的
認識事物。
3、指導朗讀。
4、學習生字。
。1)說說寫“緣”字要注意什么。
。2)書寫生字。
三、作業(yè)
1、背誦《題西林壁》。
2、預習《三峽之秋》。
板書設計:
橫
高
遠近
低
側
后記:
《題西林壁》這首詩字面意思淺顯,學生看看注釋就能大致讀懂字面的意思。因此,我把重點應放在了對詩中所蘊含道理的感悟上。首先,看課件,從不同角度看廬山,再聯(lián)系畫楊桃一課,采用討論學習的方法探討這首詩的含義,采用采訪的方法交流討論的心得。
比如對一個同學,我們應該怎么看?是只看他的缺點呢,還是只看他的優(yōu)點?還讓學生舉出其他事例,討論如何從不同角度去看問題。在學生有了感性認識后,又讓學生說一說這首詩告訴人們什么
《古詩兩首》教案7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選取了王冕的《墨梅》和于謙《石灰吟》作為教學內容。詩人運用借物言志的方法,表現(xiàn)了自己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懷。
詩歌中充分地運用了比喻、擬人的方法來描寫梅花和石灰的外形、顏色,并賦予這些事物以人的精神,從而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乾坤”兩個字。能正確講寫:焚燒、千磨萬擊、千錘萬鑿
2、有感情的'朗讀詩歌,背誦并默寫課文。體會作者借物言志的表達方法。
3、了解詩歌的大意,感悟詩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懷。
4、繼續(xù)增加學生的語言積累,繼續(xù)發(fā)展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
教學重、難點 在了解詩的大意的基礎上,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
課前準備 配古樂的課文朗誦錄音。
課時: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板書新課并指名讀。
2、請學生結合以往的學習經(jīng)驗,說說古詩的特點。
3、檢查預習。分別指名讀三首詩,檢查字音是否準確以及讀得是否熟練。
請學生為生字注音,并書寫。
展示預習資料。
。1)、作者的生活年代、生平故事。
。2)、其他的詩。
二、講讀《墨梅》
1、聽配樂課文朗讀。
2、指名讀注釋,理解詩句。
3、重點討論學生預習時提出的問題:
。1)、“淡墨痕”是什么意思?怎樣理解“梅花”開了,和“淡墨痕”的關系?
。2)、“顏色”是指什么的顏色?一般會有什么顏色?
。3)、“清氣”是什么?
(4)、為什么作者說“只留清氣滿乾坤”?
三、指導朗讀
。1)、學生自練。(2)、教師指導練習。(3)、當堂背誦。
檢查背誦,練習反饋。
作者用梅花贊美注重_______,而不注重_________的人。
四、背誦《墨梅》。
第二課時:
一、課前復習。
1、背誦《墨梅》。
2、作者用梅花比喻什么樣的人?
3、回憶方法。
二、講讀課文《石灰吟》。
1、聽指名朗讀。
2、根據(jù)注釋,理解詩句。
3、把仍未理解的詩句在小組中提出,共同解決。
重點討論:
(1)、石灰在成為建筑材料之前經(jīng)歷了哪些考驗?
。2)、作者寫石灰其實是想寫誰?寫什么品格?
三、指導朗讀、背誦。
四、鞏固練習:
1、“石灰”的特性與人_____精神相近。
2、背誦《石灰吟》
五、歸納總結。
1、古詩除了第一節(jié)課所提到的特點,還具有哪些特點?
2、這課書所學的三首古詩,都是明寫什么,暗寫什么?
3、其共同特點都用物的什么特點贊美人的什么?
4、運用特性比喻精神注意什么?
六、能力訓練
1、自學收集的其他托物言志的詩歌。
2、分組向同學介紹。
3、按詩意給《墨梅》配畫。
4、連線: 梅 堅忍不拔
《古詩兩首》教案8
春曉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2個生字。認識“曉、眠、啼”3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1.談話解題:同學們,前幾天,老師讓大家去觀察自然景物的變化,你們都觀察了嗎?能把你們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說一說嗎?(同學自由發(fā)言)
師:同學們,你們說的都很好。把你們的所見、所聞、所感都寫出來的話,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唐朝有位大詩人就是這么做的。他的這首詩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這首詩就是《春曉》。(板書課題)
你們知道題目的意思嗎?春曉:春天的早晨。曉:天剛亮的時候。
2.介紹作者:《春曉》的作者是唐代詩人孟浩然,湖北襄陽人,大詩人李白的摯友,他一生沒有做過官,大半輩子隱居農村,過著淡泊恬靜的生活,年輕時曾漫游江浙,徜徉山水之間,歷覽自然風光,他擅長于寫山水詩,字里行間凝聚著對人生和山河的熱愛之情。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畫出生字。
2.教師出示生詞卡片,檢查字詞讀音。
3.指名朗讀,正音。
三、理解詩句,熟讀成誦。
1.放課件,整體感受詩的意境。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談談對詩句的理解。
3.全班交流,教師做重點指導。
眠:睡眠、睡覺。
聞:聽到。
啼:叫。
四、練習朗讀、背誦。
1.聽課文錄音,體會讀詩的語氣和停頓。
2.指名朗讀,讀后評議。
3.教師說詩意,學生念出詩句。
4.同桌互背古詩。
5.學生扮演詩人吟誦古詩。
小結:春天的景色非常美,也是一年中最好的季節(jié),我們一定要珍惜春天的時光,愛惜時間。
五、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1.讀課后的生字,想想自己能記住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記的。
2.班內交流。
重點指導:
聲:上面是“士”,不是“土”。
少:第一筆是豎,不是豎彎鉤。
夜:第四筆是豎,不是堅提。
3.指導書寫。
要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寫勻稱。
4.學生在田字格本上練習書寫。
草
教學目標:
1.學會4個生字,認識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課前準備
1.讓學生觀察路邊、田邊、河邊等處的野草。
2.生字卡片,荒原野草圖,朗讀課文的錄音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導入新課
上學期,我們學習了課本中的五首古詩。同學們還會背嗎?有一首《詠鵝》,誰記得?還有一首《畫雞>,誰背給大家聽一聽?(指名背)今天,我們再學習一首古詩,揭示課題草
二、范讀課文
三、自讀課文
要求:
1.借助拼音練讀課文3遍。
2.畫出課文中的生字讀一讀,再放進句子里讀正確。
四、讀詩句,識字
1.第一行(指名讀)
識字:離原
教師解釋:“離離”是講草長得茂密!霸笔菍拸V的野地。
出示圖,觀察地上的草長得怎樣?
。ㄗ寣W生從畫面上感知荒原上野草繁茂的樣子。)
指導讀句:離離/原上/草,2.第二行(齊讀)
識字:歲枯榮(“歲”平舌音,“榮”翹舌音。)
教師解釋:“歲”就是“年”的意思,每年秋天,草就要怎樣了?(枯黃,像落葉一要。)到了第二年春天呢?(發(fā)芽、生長)
指導讀句:一歲/一枯/榮(提示:兩個“一”聲調不同)
3.第三行(指名讀)
識字:野火燒盡(注意讀準“燒”的音。)
解釋:“盡”就是“完”的意思,從哪兒說明燒不完呢?出示第四行。
4.第四行(齊讀)再次觀察畫面。講述生長的原因,地里的草根還在。
識字:吹又(注意“吹”翹舌音)
指導讀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五、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1.聽朗讀課文的錄音,想象原上草的樣子。
2.反復練習朗讀,達到背誦要求。
六、鞏固練習
1.認讀生字(含要認識的字)。
2.用“春風”說一句話。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朗讀、背誦課文。
2.說說你喜歡小草嗎?為什么(不作過高要求,學生說到什么程度皆可,說通就行。)
3.認讀生字。用“原、歲、吹、火”口頭組詞。
二、指導寫字
原:半包圍結構,“廠”里面是“白”、“小”,不能寫成“泉”。
歲:上下結構!吧健币獙懕庑。上短下長。
枯:左邊是木字旁,右邊可分成“十”“古”來記憶。
吹:右邊是“欠”(欠字旁),上面不要寫得太寬,下面“人”左右伸長。
又:注意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字在格內要居中。
三、抄寫生字
四、鞏固練習
1.指導:這首詩不完整,有的句子沒寫完整,有的整行沒寫,你能把沒寫出來的字填上嗎?
2.各自在書上填寫,盡是不看課文與生字。
3.指名(多人)讀一讀,了解默寫的情況。
4.集體背誦古詩。
五、補充閱讀
白居易的《池上》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1.師簡單介紹并范讀。這首詩中,詩人描寫一個小孩獨自撐著小船去采蓮蓬的情景,回來時小船把浮萍分開,船后留下一道行船的痕跡。
2.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讀讀背背。教師也可作簡筆畫,幫助學生了解詩意。
《古詩兩首》教案9
教學內容:
李白《秋浦歌第十四首》;羅隱《蜂》
教材分析
《蜂》一詩,借對蜜蜂辛勤勞作的描寫及其意義的反思,贊頌那些象蜜蜂一樣貢獻了一生,不求名利,為人類造福的勞動者。
《秋浦歌》的第十四首詩的題材非常特殊,寫的是正在從事緊張勞動的冶煉工人,這類形象不但在李白的詩中是絕無僅有,而且就是在中國整個詩歌藝術寶庫中,也是十分罕見的,工人們這種樂觀向上,團結互助,不畏艱辛的精神面貌,作者由衷地發(fā)出贊美和欽佩之情。
教學目標:
1、讀懂二首古詩,了解古詩所描寫的勞動情景,從中感受勞動者無私奉獻、團結向上、不畏艱辛的精神。
2、學習本課生字、詞,理解詩句的意思。
3、體會每首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背誦這二首古詩。
教學重點
1、了解古詩所描寫的勞動情景,從中感受勞動者無私奉獻、團結向上、不畏艱辛的精神。
2、體會每首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了解古詩所描寫的勞動場景,從中感受勞動者無私奉獻、團結向上,不畏艱辛的精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學習第一首古詩
。ㄒ唬⒈痴b導入,理解課題
1、從前面我和同學們的簡短交流中,我捕捉了一條有價信息,那就是我們班的同學特別愛讀書,F(xiàn)在我要考考同學們,誰能背一首自己喜愛的古詩?
2、有會背李白的嗎?學生背《秋浦歌》:白發(fā)三千丈,緣愁是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知道這首詩的文眼是哪個字?李白為什么會如此之愁呢?(安史之亂、社會衰敗,受小人陷害,懷才不遇……)
3、激情談話,介紹背景,了解李白。
李白在秋浦時,感覺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好像山窮水盡,看不到出路與光明,但是一副感人至深的勞作場面,讓他震撼。他從此吸取生活的力量,感受到人生的真諦,他的靈魂得到新生。于是,他忘卻自身的所遭受的不幸和挫折,昂起頭來,熱情地謳歌生命,贊美勞動。他筆下的冶煉工人的勞動情景是一番怎樣的場景呢?
4、板書課題
今天,我們來學習古詩《秋浦歌其十四》。(師板書課題)秋浦,在今天安徽貴池一帶,是唐朝銅、鐵的重要產地。李白在天寶年間流寓于此,寫下了秋浦歌共17首。
(二)、獨立思考,初步感知
1、看準字形,讀準字音。要求把詩句讀通讀順。
2、檢查反饋:請學生讀古詩,其他學生聽后評價。
3、我們學習古詩除了讀準字音還要做些什么?(弄明白詩意)
4、請同學們自己默讀古詩,自己思考古詩的意思。要求先不著急,自己靜靜地讀,靜靜地思考。
5、課件出示“赧郎”的注釋,讓學生再次獨立思考古詩的意思。
6、請同學逐行說說自己對古詩的理解,教師和學生一起討論補充。再連起來完整地理解詩的大意。
。ㄈ⒕x古詩,具象畫面
古詩一、二句,作者從視覺的角度,向人們展現(xiàn)了一個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
(1)讀一、二行,作者給我們描寫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課件出示現(xiàn)代煉鐵中鋼花四濺的畫面)
學生1:只見爐火熊熊燃燒,映紅了整個天地,在夜幕中遠遠望去,景色非常壯觀;從爐中噴出一股股紫色的濃煙,時而有腥紅的火星從爐煙中歡快地跳出來。
學生2:遠遠望去,爐中的火燒得正旺,紫色的煙霧不斷地向空中升騰。半空中字眼裊裊。如流星的火星跳的非常歡快。共3頁,當前第1頁123
……
(2)通過“亂”這個字,你體會到什么?品味作者的用詞之妙。
學生1:體會到了冶煉工人們非常辛苦,工作艱辛危險。
學生2:我體會到了工作雖然艱苦,但是這些工人工作熱情很高。
學生3:我體會到了火星飛舞,像夏夜的螢火蟲。
……
(3)作者的心情如何?
感受詩人在親臨這種火熱的勞動場面后,所引起的興奮、欣喜而又夾雜著新奇、贊嘆的多重感情體驗,然后通過品讀來回味。
古詩三、四句,作者從視覺、聽覺的角度,通過正面描寫,體現(xiàn)了工人們那種樂觀向上,團結互助的精神面貌。
。1)“郝”什么意思?郝的本意是因為羞愧而臉紅。冶煉工人為什么臉紅?
學生1:因為熊熊燃燒的爐火烤紅了他們的臉。
學生2:因為繁重的體力勞動,需要不停地出力,工人們各個使足氣力,臉掙的發(fā)紅。
學生3:可能是在寒夜里凍得發(fā)紅,火光又映照更顯通紅。
學生4:因為勞動的緊張,在月色的籠罩下和爐火的輝映中,一個個顯得精神煥發(fā),紅光滿面。
……
(2)在這樣的勞動狀況下,工人們的心情如何?怎么體會到的?
學生1:繁重的體力勞動,并沒有壓垮他們,相反,他們在這種艱苦的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中,感到了一種發(fā)自內心的豪邁與振奮。
學生2:他們才能夠一邊揮汗如雨地工作,一邊情緒昂揚地放歌,那高亢的勞動號子,此起彼伏,響徹夜空,編織成一曲粗獷的勞動創(chuàng)造一切的贊歌,甚至使得寒冷的河水都為之激情蕩漾起來!
。3)想象一下,工人們是怎樣勞動的?
(4)詩中“動”你認為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他們的勞動號子應該是怎樣的調子,該怎么讀三四行詩。
學生1:我認為“動”的意思是驚動,因為詩中詩中說是“寒月夜”,夜晚非常安靜,工人們的勞作驚動了寂靜的夜。我認為他們勞動號子是響亮的。(讀)
學生2:我認為“動”的意思是“震動”,因為照亮天地的爐火就可以看出很多人在合作努力。他們一起發(fā)出的號子必定是震動河川的。號子是激昂鏗鏘的(讀)
學生3:我認為“動”的意思是“感動”,工人們勞動中的錚錚號子深深震撼了李白那顆失落的心,使他為之一振。號子是雄渾有力的。
學生4:我認為“動”的意思是“震撼”,寒冷的黑夜,工人們還這樣揮汗如雨,那么他們的白天也一樣辛苦,勞動人民的艱辛震撼著李白的'心。號子是振聾發(fā)聵的。
……
。5)還有什么震撼著此時的李白?“寒川”難道就是冰冷的河面嗎?
學生:工人們這種樂觀向上;團結互助;無比艱辛;積極奉獻……
學生:“寒川”是李白那顆冰冷的心。
。6)教師小結:如果說詩歌的前三句是通過主要是通過畫面來表達詩人內心所受到的視覺沖擊的話,在詩歌的結尾,則是通過音響效果來重現(xiàn)詩人當時所感受的聽覺震憾。他在這一瞬間,已經(jīng)全然忘記了自己滿頭的白發(fā),而又一次感到生命的可貴,體驗到勞動的崇高,于是他的內心再也無法消沉,他的靈感又一次煥然噴發(fā)。
。7)指導朗讀。(試讀、指名讀、配樂讀,齊讀、試背。)
。8)齊背古詩,邊背邊想象情景。
。9)聽《秋浦歌》歌曲,練唱,注意詩句中每個字的寫法。
。10)默寫古詩,同坐互批。
(四)回顧學習經(jīng)過,總結提煉學習古詩方法步驟。(課件出示)共3頁,當前第2頁123
(1)讀通古詩
。2)理解詩意
。3)體會詩的情境和思想感情
。4)誦讀古詩
。ㄎ澹└鶕(jù)方法,自學古詩《蜂》詩
。┩卣寡由
《秋浦歌》共十七首,我們只學了其中的兩首。同學們課下搜集其他的十五首,我們來個《秋浦歌》品頌會。
專家意見:
有幸聆聽到特級教師潘文彬校長和楊新富校長的熱心指導,他們在仔細聽完之后,給出了非常中肯的改進意見。這是我本次上課的一大收獲。
其一,他們指出,像這類同為勞動體裁的古詩兩首的教學,要對這兩首詩做一個整體的認讀感知。因為從編者的角度可以看出,他們之所以從紛繁復雜的古詩將他們選在一起,是因為他們都是一個共同中心主題,那就是贊美勞動的。所以我們在授課中不能機械地一課時學習一首古詩,人為地將古詩內在的聯(lián)系割裂開。
其二、這首寫于唐天寶年間(公元954)的秋浦歌系列古詩,它主要反映的是安史之亂后,唐王朝的逐步衰敗的歷史,李白在目睹冶煉工人的樂觀向上、團結互助的同時,他更感受到了他們無比的艱辛,從詩句中的“亂”、“明月夜”、“寒”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國家經(jīng)歷戰(zhàn)亂,黎民百姓的勞役之苦。寒冬的夜晚他們都要揮汗如雨,那可以想象他們白天呢?因此他們指出對古詩的理解和深度挖掘一定要緊密聯(lián)系歷史,把古詩教學放到那段歷史中去,這樣把握的方可更準、更深。課堂教學基調定的更為接近詩人創(chuàng)作初衷。
其三、高年級古詩教學要積極借用學生的學習經(jīng)驗和學習積累。比如對古詩的初步理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們可以直接進入“學生仔細讀詩思考之后,還有什么不理解的!比缓笥蓪W生提出,教師和學生共同探討,這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是非常簡約而富于實效。這樣在這堂課中,就有更多時間去個性化地誦讀古詩,具象古詩中的畫面。在具象個工人勞作畫面的教學中,還不夠細致到位。學生的想象,教師的課件提示,如果時間充裕,學生會有更多精彩描述的。
借此對兩位專家給與予的幫助再次表示感謝。
《古詩兩首》教案10
教學目標
認識本課12個生字,會寫“詩、童、閉、林、黃、立”等6個字。
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通過看圖和誦讀了解古詩的意思,激發(fā)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所見》
課時目標:
1、認識本課6個生字,會寫“詩、童、閉、林、黃、立”等6個字。
2、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通過看圖和誦讀了解古詩的意思,激發(fā)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揭示課題。
1、讀《識字4》中的兒歌。
2、夏天了,知了在干什么?知了又叫什么?(蟬)
3、出示圖,認記“蟬”,理解“捕鳴蟬”。
4、揭題,讀題。
二、初讀古詩。
1、出示情景圖,師范讀(感知課文)。
2、自由讀《所見》,要求讀準字音。
3、圈出生字,多讀幾遍。
4、同桌互讀。
5、指名讀,評議。
三、認記生字。
1、出示“牧、閉、立、捕、蟬”。
2、認讀生字(各種形式)。
3、小老師認讀不帶拼音的生字。
4、組長考察大家。
5、說說用什么辦法記住的。
四、精讀古詩
1、自讀古詩,小組交流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
3、指導朗讀。
4、找自己的好朋友讀一讀。
5、當一當詩人(配樂讀)。
五、指導背誦《所見》。
六、指導寫字“詩、閉、童、立”。
第二課時
《小池》
課時目標:
1、識本課6個生字,會寫“池、惜、陰、晴、柔、露”6個字。
2、朗讀古詩
,背誦古詩。通過看圖和誦讀了解古詩的意思,激發(fā)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背《所見》。
二、出示課題《小池》,讀題。
三、自學古詩《小池》。
個體自學
1、學生自主讀古詩。
2、自主圈出生字,學一學。
3、自主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小組合作學習
1、小組互相讀讀這首詩。
2、請讀得最棒的'小朋友帶讀有困難的同學。
3、小組負責認記生字。
4、討論組員中不明白的地方。
全班交流反饋
1、卡片開火車認讀生字。
2、夸一夸,幫一幫。
。1)各組派代表讀古詩,評議。
(2)展示:說說你們組自己學懂了什么?
(3)幫一幫:說出需要幫助的地方。
4)點撥(結合指導朗讀)。
四、誦讀古詩。
1、朗讀比賽。
2、背誦古詩。
《古詩兩首》教案11
教學內容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第23課《古詩兩首》
。ā读露呷胀䴓亲頃放c《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設計理念
1、借助專題網(wǎng)絡教學這一前瞻性的教學形式,整合課程資源,促進教師教學方式與同學學習方式的轉變,在整合中促進自主性,加強交互性,構建一種新型的語文課堂生活,實現(xiàn)同學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
2、張揚語文味,充沛凸顯網(wǎng)絡優(yōu)勢,讓同學在研讀、品味中體會詩人的情感,實現(xiàn)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有機融合。
教學目標
1、引導同學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2、讓同學正確使用網(wǎng)絡,用網(wǎng)絡搭建已知與未知溝通、衍化的橋梁,學會合理而有效地處置豐富的網(wǎng)絡資料。
3、帶領同學抓詩眼,緊扣關鍵詞,咀嚼重點詩句,在想象中走進古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4、在學習中有目的地指導同學總結學習方法,舉一反三、學以致用,形成必要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教學準備
準備網(wǎng)絡課件,與同學進行課前談話。
教學過程
一、簡言引入:
1、導語:人們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的美美在園林,而杭州的美則美在西湖。今天我們將借助專題學習網(wǎng)站,品讀《古詩兩首》,欣賞西湖風光,走進美麗的杭州西湖。
2、《古詩兩首》中收錄了兩位詩人寫西湖的作品,一位是楊萬里,一位是蘇軾。同學們還記得嗎,這學期我們就學過楊萬里的一首古詩
《古詩兩首》教案12
教學目標
1、認識古、詩等13個生字。會寫古、聲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重點、難點
識字寫字和朗讀背誦。
第一課時
談話激趣、導入
1、小朋友們,學了前面的幾篇課文,你覺得春天是怎么樣的呢?
2、古代的人啊,跟小朋友一樣也非常喜歡春天!所以他們寫了好多好多的
詩篇來歌頌春天、贊美春天,今天老師就和小朋友一起去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板書課題,認讀生字古、詩、首。)
初讀課文
1、自由讀題。(區(qū)分春村的讀音)
2、自讀古詩,自學生字。
1)學生借助拼音讀古詩。
2)準確認讀詩中的生字。
試讀課文、讀出詩韻
1、師范讀。(注意讀好韻腳曉、鳥、少和天、煙、鳶。)
2、學生跟師讀。
3、指名讀。
4、師生對讀。
5、學生齊讀。
認讀、識記生字
1、指名拼讀生字。(領讀)
。ㄗ⒁庾x準詩、首、處和村、醉、散的.聲母。)
2、齊讀生字。
3、引導學生識記生字。
1)自由記生字。
2)共同探討識記生字的辦法。
。ū热纾杭右患、減一減、換一換、改一改等。
自首
舍古
讀詩
對樹村
睡眠
閃問間聞
屋居
醒醉
親童
外處)
鞏固生字
1、認讀生字卡片。
2、讀詞語鞏固生字:
兩首古詩
一首兒歌
冬眠
到處
見聞
鄉(xiāng)村
居住
煙花
童話
散步
指導寫字
1、書寫生字古、聲、多。
2、觀察生字的結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書空生字筆順,并逐一指導。
古:橫要長而凸。
聲:上為士,上橫長,下橫短。
多:上下兩部分一樣,但位置要注意必須寫成一上一下,上小下大。
3、生練習書寫。
第二課時
復習
1、齊讀生字。
2、開火車讀生字。
朗讀感悟、理解古詩
1、看課文插圖,聽配樂朗誦。
2、全班齊讀《春曉》、《村居》。
3、學生自由讀,思考:我從中讀懂了什么?體會到了什么?
4、交流匯報自讀情況,并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5、分小組討論疑難問題。
6、反饋釋疑,教師對重點問題進行簡單講解或點撥。
背誦古詩
1、指導朗誦。(感悟詩人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1)師范讀。
2)自愿讀。
3)比賽讀(同桌賽、小組賽)。
2、背誦古詩。(指名背、小組背、齊背、師生對背等。)
指導書寫
1、口頭擴詞:
古()()()聲()()()
多()()()處()()()
知()()()忙()()()
2、書寫生字處、知、忙。
3、觀察生字的結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書空生字的筆順,并逐一指導。
處:半包圍結構,捺要拖長、包住。
知:左右結構,口在右邊偏下。
忙;左右結構,豎要垂直且稍長。
4、學生練習書寫,師巡視、指導。
擴展活動
班里開展一次放風箏活動。
《古詩兩首》教案13
活動目標
在用新詩為樂曲填詞中體驗成功與快樂。
遷移已有的黃梅戲經(jīng)驗學習新旋律,探索用所學七言詩為樂曲填詞。
在熟練背誦七言詩的基礎上,嘗試用黃梅戲曲調演唱七言詩,進一步豐富黃梅戲知識。
活動準備
幼兒已熟練背誦七言詩。(如:《詠柳》、《朝發(fā)白帝城》、《望廬山瀑布》等)
幼兒聽過黃梅戲曲調,對黃梅戲有初步認識。
活動過程
1.幼兒欣賞黃梅戲選段,熟悉旋律。
指導語:“這里有一段音樂,你們聽聽看。教師放磁帶,幼兒初步欣賞曲調。”
2.幼兒在教師啟發(fā)下探討黃梅戲曲調的特點。
指導語:“這段音樂是一段……(黃梅戲)。你們?yōu)槭裁凑f它是段黃梅戲呢?它和我們聽過的黃梅戲有什么柜同的地方?”
3.幼兒進一步感知新旋律,哼唱曲調。
。1)幼兒在教師帶領下共同跟磁帶學習旋律。
指導語:“我們一起跟著音樂哼哼這段黃梅戲!
(2)幼兒在教師啟發(fā)下,邊哼唱旋律邊做動作。
指導語:“我們還可以邊哼唱邊做一些動作。教師注意在切分音的地方做手腕翻轉動作!
4.幼兒完整地欣賞教師演唱樂曲。
學習用黃梅戲演唱七言詩。
。1)幼兒念一首七言詩,然后欣賞教師用黃梅戲演唱七言詩。注意教師的.動作暗示。
指導語:“我們除了可以哼唱這段開心的音樂,還可以自己填詞來演唱。你們學過很多七言詩,不知道可不可以演唱。我來試試吧,唱哪首詩呢?”
。2)幼兒跟隨教師演唱。
(3)幼兒隨教師邊做動作邊演唱。
5.幼兒用新詩為樂曲填詞。
注意教師的動作暗示。
。1)指導語:“我們還學了什么詩是表現(xiàn)高興的心情的。換首詩來試試。”
。2)在教師鼓勵啟發(fā)下幼兒嘗試用黃梅戲匹配新的七言詩。幼兒跟隨教師在場地中間表演唱2—3遍。
6.幼兒模仿教師聽音樂做小生的動作。
指導語
“黃梅戲里的角色有花旦也有小生,花旦的動作就是剛剛老師帶你們做的。手指是什么指法?(蘭花指)腳下是踏點步;ǖ┦桥,可是小生不一樣,小生表示男的,我們一起再學習小生的動作。小生的腳下是靠步,靠步腳后跟點地,點在左右兩側。手是虎掌,五指伸直虎口張開!
《古詩兩首》教案14
(一)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從平淡的描寫中領悟濃厚的情味。感受語言美和情境美。
3、系課文內容,理解詩句的意思,初步體會詩句中對仗句的特點。
4、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朋友之間聚散兩依依的情誼,激發(fā)學生珍惜人間友誼的美好情感。
。ǘ┙虒W重點:
聯(lián)系課文內容,理解詩句的.意思,品味詩的內涵。
。ㄈ┙虒W難點:
初步體會詩句中對仗句的特點。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朋友之間聚散兩依依的情誼。
。ㄋ模┙叹邷蕚洌
錄音機、小黑板
。ㄎ澹┙虒W過程:
教學過程
自我加減
一、復習
1、齊背《贈汪倫》。
2、《贈汪倫》的作者李白運用夸張的手法,奔放的語言,抒發(fā)了自己與汪倫之間濃厚的情誼,而《過故人莊》這首詩的作者孟浩然則用細膩的語言,平淡的詞匯告訴了我們與人交友于平淡中見真情的真諦。
二、初讀古詩《過故人莊》
1、自讀,注意讀準字音。
2、劃出詩中不理解的詞語,準備交流。
3、指名讀詩,正音。
三、再讀古詩《過故人莊》
1、釋詩題。
“過”:訪問,“故人”:老朋友。
訪問村莊里的老朋友。
2、知詩人。
簡介作者孟浩然。
3、明詩意。
。1)自讀,畫出難理解的詞語。
(2)交流。
具:準備。黍:煮飯的小米。郭:外城。
軒:窗子。話桑麻:閑談農家生活。就:親近。
。3)朗誦。
“開火車”朗讀。
齊讀。
逐行朗讀,逐行理解。
(4)指名試說詩意。
老朋友備辦了豐盛的飯菜,“我”接受邀請來到農家探望;只見綠樹將村舍環(huán)繞;青山在城墻外蜿蜒起伏;打開窗戶對著屋旁的園地,舉著酒杯閑談農的生活;等到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這一天,我會乘菊花開時再來探望。
4、悟詩情。
。1)這首詩非常平淡,你是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作者所要表達的與友人之間的感情的?
。2)你喜歡讀讀詩中的哪些句子,為什么?
四、總結全詩
1、這首詩用詞清雅,仿佛拿出了一幅水墨畫放在了我們面前,畫中最濃的是友人間彼此惜別,不忍離去的畫面,讓我們再好好品味一下這優(yōu)美的詩句。
訓練學生讀好古詩。
2、齊讀古詩。
3、交流收集的有關寫朋友之間友情的古詩。
五、作業(yè)設計:
將《過故人莊》改寫為記敘文。
板書設計:
25古詩兩首
。ǔ瓕憙墒坠旁姡
我的教學反思:
《古詩兩首》教案15
教學要求:
、蹦苷_、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矊W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
、忱斫庠姷囊馑,體會詩中描繪的秋色和詩人抒發(fā)的感情。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今天我們學習《古詩兩首》,這兩首詩多是唐代著名詩人寫的。
二、學習第一首古詩《山行》
⒈板書課題。
、步榻B作者。
這首詩詩晚唐詩人杜牧寫的,他寫的七言絕句,意境清新,最為后人傳頌。
、辰忸}。
“山行”就是在山上行走。
過渡:詩人在山上行走時,看到了什么景色呢?
三、學生自學課文。
⒈輕聲讀課文,讀對字音。畫出生字。
、苍僮x課文,邊讀邊想:這是什么季節(jié),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景色?
四、檢查自學效果
、闭J讀生字“徑”“飄”
、沧x這兩個字,應注意什么?
⒊指名讀課文。
、椿卮饐栴}:深秋季節(jié),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楓林美景。
五、理解詩句。
、敝v讀第一句:理解“遠山”“石徑”“斜”
回答問題:
、艦槭裁捶Q為“寒山”?
、朴米约旱脑捳f說第一行詩的意思。
看圖,說說詩人在彎彎曲曲的山路上走著,往遠處看到了什么?
讀第二句。
理解“白云生處”。
說說第二行詩的意思。
指名把一二句話的'意思連起來說說。
、匙x第三行詩。
理解“坐”“愛”
詩人為什么要停下來不走呢?
看圖。詩人眼前看到的是什么?
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第三句話的意思。
、醋x第四行詩。
理解“霜葉”“紅于”。
紅葉比什么還紅?(比春天的花兒還紅)
說說第四句話的意思。
再把三、四句連起來說說它的意思。
、涤米约旱脑捳f說這首詩的意思。
六、總結全文,體會感情。
七、指導朗讀,背誦這首詩。
八、作業(yè):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第二課時
一、復習
⒈背誦《山行》
、病渡叫小愤@首詩描寫了什么景色?
二、學習第二首詩《楓橋夜泊》
⒈揭題,解題。
、虐鍟n題。
⑵指名讀題。
、墙忸}。
、冉榻B作者。
⒉自學課文。
、泡p聲讀課文,讀好字音,畫出生字詞。
⑵自讀課文,遇到不理解的字詞查詞典。
、窍胂朊渴自姷囊馑,同座可以討論。
⒊檢查自學情況。
⑴認讀生字。
⑵指名讀課文。
⑶質疑。
⒋理解每句話。
、爬斫庖欢洹
輕聲讀一、二句邊讀邊想象詩句中的描繪的畫面。
這是什么季節(jié)?從那兒可以看出來?這是詩人的心情詩什么樣的?
理解“愁”
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前兩句話的意思?指名回答。
、茖W習第三、四句。
指名讀三、四句。
回答問題。
、佟肮锰K”在什么地方?
、诘绞鞘裁匆馑迹
、壅f說三四兩句的意思。
⑶用自己的話說說全詩的意思。
⒌總結全詩,體會情感。
這首詩描寫哪些景物?抒發(fā)了詩人什么心情?
⒍指導朗讀,練習背誦。
讀的時候注意停頓和重音。
范讀,練讀,指名讀,齊讀。
練習背誦。
⒎指導書寫。
三、作業(yè)。
、庇娩摴P描紅。
、脖痴b課文。
、吵瓕懺~語。
【《古詩》教案】相關文章:
古詩《草》教案01-24
古詩的幼兒教案02-04
中班古詩教案10-11
古詩《墨梅》教案10-23
古詩山行教案10-01
大班古詩活動教案03-17
古詩《小兒垂釣》教案03-07
古詩詠鵝教案03-11
小班古詩鵝教案03-26
古詩《憫農》教案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