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1
【活動目標】
1、在游戲般的兒歌欣賞活動中,初步感知一些動物與食物的關系,學習簡單的禮貌用語。
2、體驗和老師、同伴一起看書、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自制大圖書一本、拖拉小車若干(多于幼兒人數)、小動物圖片:小狗、小貓、小兔與之匹配的食物圖片若干、糖果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大圖書,引起幼兒閱讀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不了一本大圖書,告訴幼兒書名《拉小車》。(引導幼兒觀察封面)
師:這是書的封面,封面上畫了什么?
1、(第1頁)小弟弟在干什么,(用兒歌形式總結:拉拉拉,拉小車)
小車上裝了什么東西?誰最喜歡吃肉骨頭,一起來看看是不是給小狗吃的?(打開小門)(用兒歌形式總結:拉根骨頭給小狗)
2、吃到了小弟弟送給小貓的魚,它會對我們說什么呢?
引導幼兒說出:謝謝!并用兒歌形式總結:謝謝你,魚兒真好吃。
3、(第2頁)小妹妹在干什么?她的小車里裝了什么?小魚給誰吃?請幼兒幫助老師打開“小門”,看看是不是猜對了?
4、引導幼兒用兒歌形式說出:拉拉拉,拉小車。拉條魚兒給小貓。
5、小兔吃到了小妹妹送給它的蘿卜會說什么?
繼續(xù)引導幼兒說出:謝謝!鼓勵幼兒和老師一起用兒歌形式總結:謝謝你,蘿卜真好吃。
6、(第3頁)這個小弟弟在干什么?小車里裝了什么東西?誰最喜歡吃肉骨頭?里面是不是藏著小狗?(打開小門)
小狗真有禮貌,它吃到了小弟弟送的肉骨頭會說什么呢?
引導幼兒和老師一起用兒歌形式總結:謝謝你,骨頭真好吃。
二、體驗和老師、同伴一起看書的樂趣。
幼兒和老師一起再看一遍大圖書,并和老師一起念念好聽的兒歌,體驗邊翻書邊念兒歌的樂趣。
三、拓展思維、提升經驗
1、今天老師也帶來了許多小車,請你們拉著小車,把好吃的東西送給小動物吃,送的'時候動動腦筋“好”東西誰最喜歡吃。
2、請幼兒將小車上相應的食物圖片放在小動物的旁邊,(小動物說:謝謝你,__真好吃。)
3、游戲結束后請幼兒集體驗證,小動物和食物是否一一對應:
小兔——蘿卜小貓——魚小狗——肉骨頭
4、看看X老師也拉了一輛小車,老師的小車里裝的是什么呀?糖兒給誰吃,寶寶應該怎么說?
5、幫助幼兒用兒歌形式總結:拉拉拉,拉小車,拉顆糖兒給寶寶吃,謝謝你,糖兒真好吃。
6、幼兒吃糖,鼓勵幼兒說:“謝謝你,糖兒真好吃。”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體驗勞動和辛苦,初步懂得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
2、了解糧食來之不易,養(yǎng)成愛惜糧食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幼兒吃飯的照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1.幼兒相互交流,說一說自己最喜歡吃的飯。
2.啟發(fā)思考:如果我們一頓不吃飯,會感到怎樣?
(引導幼兒知道糧食對人的重要性)
二、展開
1.幼兒欣賞兒歌,了解一粒米是怎樣來的?教師:你們知道我們吃的糧食是怎樣來的嗎?聽一聽兒歌里是怎樣說的。
(1)幼兒欣賞兒歌《一粒米》。
(2)提問:糧食是誰種出來的?(引導幼兒知道是農民伯伯)
2.講述《一粒米》,簡單講述一粒米的生長過程。(引導幼兒了解糧食來之不易)教師:你們知道農民伯伯是怎樣種糧食的嗎?
(1)利用照片為幼兒講述一粒米的生長過程。
(2)農民伯伯種糧食,先做了哪些事情?(松土,播種)
播種后,農民伯伯還要做哪些事情?(施肥、澆水、噴灑農藥等)
糧食成熟以后,還要做什么?(收割)
小結:農民伯伯多辛苦呀!一粒米長大,他們要做這么多的`事情,流許多汗。它們不停的勞動,小朋友才能吃上白白的米飯,我們一起謝謝農民伯伯吧!
3.游戲:種糧忙。
游戲玩法:一半幼兒模仿小種子在泥土里,另一半幼兒模仿農民伯伯種糧食。在松土、播種、澆水。種子慢慢長大,破土而出,兩組幼兒交換角色。
4.出示照片,幼兒進行行為判斷,學會愛惜糧食。
教師:農民伯伯種糧食這么辛苦,大家看看圖中小朋友吃飯是怎樣做的?
提問: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誰做得對?
我們吃飯時應該怎樣做?
小結:糧食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應珍惜他們的勞動果實。吃飯時不挑食、不剩飯,愛惜每一粒糧食。
三、結束
1.裝飾標志牌,宣傳愛惜糧食。教師為幼兒提供不同形狀的標志牌,并幫助幼兒寫好;請愛惜糧食;的警示語。
2.幼兒涂色,添畫簡單的圖案。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3
(一)內容簡介
經常關心別人的熊奶奶,有一天生病了。小動物們對熊奶奶很牽掛,分別送來了表示心意的禮物。青蛙大叔來看望熊奶奶時,熊奶奶說希望能看見彩虹,渴望得到幸福。青蛙絞盡腦汁,終于想出了一個好辦法:用各種顏色的鮮花在熊奶奶的窗外架起了一道花的彩虹,此時此刻,天上也出現(xiàn)了一道彩虹?匆娙绱嗣谰,熊奶奶的病也痊愈了。
(二)主題分析
故事講述的是熊奶奶和小動物們之間發(fā)生的故事,宣揚了一種朋友間互相關心、助人為樂的情感元素。
(三)情節(jié)分析
故事以熊奶奶的好心腸為引子,以熊奶奶生病為起由,在小動物們來看望熊奶奶的期間進一步豐富故事的情節(jié);在熊奶奶對青蛙大叔說出想看彩虹的心愿時創(chuàng)造了一個矛盾點,產生懸念。與此同時,在解決矛盾中,故事也達到高潮——鮮花般絢爛的彩虹。整個故事以情感為主線,跌宕起伏,引人入勝。
(四)角色分析
熊奶奶是故事的主角,貫穿故事的始終。熊奶奶是善良的典型代表,慈愛并樂于助人。故事里的小狐貍、小白豬都是能尊敬長輩的好孩子,知道受人恩惠,當有所回報。而青蛙大叔是故事中重要的角色,他熱心,有創(chuàng)造力和行動力。故事中的人物都是正面形象,宣揚一種人性的善,并以不同年齡階層和形象出現(xiàn)。其中青蛙大叔的形象尤為突出,是故事的點睛之筆。
(五)圖畫分析
1、畫面的色彩、構圖和排列
故事的畫面簡單清晰,人物突出,色彩明快,形象卡通,便于小讀者閱讀和理解16張的頁碼按順序將故事傳神描述,詳盡具體。其中8~15面都在描述青蛙大叔創(chuàng)造鮮花彩虹的過程,教師可按活動所需適當精減。
2、圖畫中蘊藏的細節(jié)
圖畫中除了能突出主要的人物形象,也有一些背景環(huán)境的襯托,以小細節(jié)向小讀者傳送著信息。如畫面中熊奶奶躺在病床上,床頭凌亂地放著一些藥瓶和藥片,小讀者在仔細觀察中一定會讀懂圖中暗藏的信息。同時故事的畫面也注重凸顯了人物的表情,以一種顯性的特征讓其生動地會說話。
這個故事的開始和結束,微妙地體現(xiàn)了一種因果關系。因為熊奶奶生病了,有很
多朋友去關心她,結果也是由于朋友的關心和愛意,熊奶奶的病奇跡般地康復了。病倒、
病好,開始和結尾能做到有始有終。
(六)語言分析
本故事的語言平白、簡樸、易懂,無繁復深奧的詞語,無堂皇富麗的修飾。語意簡單,條理清晰,語句長短可做適當修改,以符合小班孩子的閱讀。故事中有旁自的陳述,也有人物的對話,甚至于描寫個人的心理活動,教師需要在講述中根據情境和對象的不同高昂低調,抑揚頓挫。
二、活動設計
(一)活動設計1
1、設計意圖
小班的孩子已漸漸步入懵懂期,有意性行為開始增長。培養(yǎng)幼兒潛心閱讀,練習
連詞成句,不失為一種好的培養(yǎng)方向。
故事通俗易懂,情感深厚,對是非規(guī)則概念剛剛萌芽的小班孩子來說,建立一種
純真、互助、友好的.情感也許比什么都重要。
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注重運用角色對話式方式來表述,以促進幼兒的個性發(fā)展,建立一種為善唯美的情感元素。
本故事里的經典之處在于彩虹的出現(xiàn),而青蛙大叔則成了故事里的轉折人物。教師也可以在這里埋下伏筆,轉變幼兒的思路。在互助合作中表達自己的想法更讓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開始有了與他人交流、交往的初步嘗試。
2、活動目標
(1)能仔細觀察畫面,簡單說說故事的內容,有閱讀的興趣。
(2)愿意幫助他人,感受關切之心的重要c,
3.活動準備
靜圖畫書《兩條彩虹》和教學課件(PPT)
4.活動過程
(1)解讀封面
一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美麗的故事和你們分享。
請仔細看看書的封面,你在封面上看到了什么?(熊和花的圖片,花為七色)
一猜猜這是一個關于誰的故事?可能會發(fā)生什么事呢?(自由想象)
一到底這本書中藏著一個怎么樣的故事呢?一起來看看吧!
(2)欣賞故事,理解內容
①出示第2面,引導觀察。
一圖片上有誰?
一發(fā)生了什么事?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一生病的熊奶奶心里會想些什么?
、诔鍪镜3~5面,體驗關切之心c
一第一個來看望熊奶奶的是誰?他給奶奶送來了什么?
一第二個來看望的是誰?他送來的是什么?
教師套戴熊奶奶的頭飾,請幼兒在情境中學說關心他人的話。
~每個人都會有生病難過的時候,所以關心很重要,記得多表示你對朋友的關心
、鄢鍪镜6~8面。
一青蛙大叔為什么發(fā)愁啊?
一你有什么好辦法幫助他?
(3)自由討論,大膽想象
、傩〗M討論,合作記錄。
、诟餍〗M選代表集中交流。
一和好朋友一起猜猜,后來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一青蛙叔叔到底想了什么好辦法,熊奶奶真的看見彩虹了嗎?我們下次再來聽這
個故事。
(二)活動設計2
1、設計思路
有了前半部分故事的鋪墊,孩子們對故事的結局尤為感興趣,特別活動的第一教時在故事的轉折高潮中戛然而止,這更增添了孩子們的閱讀興趣。
第一教時突出感受,第二教時突出交流和分享,既有小班孩子個性化的情感體驗,又有關心周圍人的情感元素,這讓他們的情感有了更多的宣泄和釋放。
同時,教師在閱讀中注重整合,注重方法,讓孩子們的閱讀變得更生動,更有情。閱讀中除了逐頁閱讀,也有多頁連續(xù)閱讀,顯現(xiàn)幼兒自主閱讀的氛圍。同時,教師也在閱讀中整合顏色、整合體驗式教學方式,讓孩子們在自我操作中更真切地感受故事情節(jié),增強想象的空間,以此豐富故事的層次。
2、活動目標
。1)交流分享故事情節(jié),關注熊奶奶是否能得到幸福。
。2)為熊奶奶搭彩虹橋,體驗成人之美的快樂。
3、活動準備
圖畫書《兩條彩虹》
幼兒記錄的結果
紙花若干
PPT材料包
4、活動過程
(1)集體閱讀,回顧故事情節(jié)
①出示圖書,閱讀故事前半部分至第8面。(根據幼兒情況,可選擇教師講述、幼兒集體講述、個別幼兒講述等多種形式)
、诔鍪镜谝唤虝r孩子們記錄的辦法。
一上次,很多孩子都為青蛙大叔想了很多辦法,我們一起來看看青蛙大叔到底想出了什么好主意。
(2)繼續(xù)欣賞故事,激發(fā)情感
、儆^察講述第9~11畫面,幫助幼兒有序閱讀。
問題提示:
一青蛙叔叔到底想了個什么主意?
一他用什么做成了彩虹?
一為什么他會想到用花做彩虹?
一像彩虹一樣的花應該有幾種顏色呢?
、诔鍪拘』ǎ堄變赫迟N制作成彩虹小花。
一今天這里也有許多小花,你們也能搭出鮮花彩虹橋嗎?
、圩髌氛故。
一你最喜歡哪一座彩虹橋?為什么?
一熊奶奶看見了你們做的彩虹橋,會說什么呢?一起往下看。
、苡^看第12面~結尾(動畫故事片段),揭示故事名稱。
一你得到過別人的關心嗎?你又關心過別人嗎?
小結:多向朋友表示關心,你也會經常得到來自朋友的愛護。
(3)完整欣賞,自由講述
一你最喜歡故事中的哪一頁?為什么?(自由表述)
(三)活動拓展
1.嘗試用更多材料表現(xiàn)彩虹,如繪畫、布藝、陶藝等。
2.嘗試用小花擺成各種造型。
(四)閱讀區(qū)的活動
1、活動名稱:七色花
2、材料準備:各種顏色的花瓣
游戲方法:將各色花瓣按七色排列并制成花朵狀,與同伴玩七色花的游戲,帖一個花瓣說一個心愿。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4
活動目標:
1、了解故事《小雞過河》,學習禮貌用語以及詞組:寬寬的、窄窄的。
2、引導幼兒做一個懂禮貌、聰明能干的孩子。
3、愿意積極表現(xiàn)自己,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重點:發(fā)展幼兒語言,教育幼兒有禮貌、愛動腦。
活動準備:1、電腦課件:小雞過河。
2、圖片:小雞兩個、長頸鹿、烏龜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幼兒看課件,欣賞小雞的.歌:嘰嘰嘰、嘰嘰嘰,我們小手拉小手,一同去郊游。
2、幼兒唱小雞的歌。
二、進行部分:
1、分析理解故事
。1)第一條河:小雞能過河嗎?為什么?長頸鹿怎樣幫助小雞過河的?小雞說了什么?長頸鹿怎么說?(學習禮貌用語)
。2)第二條河:小雞能過河嗎?為什么?烏龜有什么本領?怎樣幫助小雞過河的?小雞說了什么?烏龜怎么說?(再次學習禮貌用語)
。3)第三條河:小雞能過河嗎?為什么?小雞要自己想辦法過河,有什么好辦法呢?(幼兒回答)
2、幼兒完整欣賞故事。
。1)了解故事的名字,提問:你喜歡誰?為什么?
(2)幼兒說一說自己的本領。
三、結束部分:
幼兒和小動物做朋友,出去玩。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5
一、活動目標
1、嘗試以水果的顏色為題材創(chuàng)編兒歌。
2、體驗問答式兒歌的樂趣。
活動準備1、蘋果、香蕉、葡萄、西瓜等水果的圖片(正面沒涂色,反面涂有顏色)。
2、小圖標若干。
活動過程一、導入1、"今天呀,我們青蛙班來了幾個可愛的水果寶寶。是誰呢?現(xiàn)在,就請它們出來和大家見見面吧。"2、老師出示貼有蘋果、香蕉、西瓜、葡萄的水果圖片(沒涂顏色的一面),并引導幼兒說出是什么水果。
二、學習兒歌
1、"這些水果寶寶呀有點不開心,因為他們沒有漂亮的衣服,不過沒關系,陳老師這有4種漂亮顏色的衣服,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是什么顏色的。"
2、出示4種顏色,讓幼兒說一說,引導他們學說"紅紅的""黃黃的""綠綠的""紫紫的"。
3、讓幼兒在四種水果中找一找,哪個水果是紅紅的(蘋果),并用好聽的話來說一說(蘋果蘋果紅紅的)。
4、出示圖"什么水果紅紅的"告訴幼兒問號表示要動腦筋想問題,師問第一句"什么水果紅紅的",幼兒完整回答"蘋果蘋果紅紅的"。
5、什么水果黃黃的?幼兒找一找,說一說,并把香蕉圖片貼到兒歌中。
6、什么水果綠綠的?什么水果紫紫的?請幼兒來把西瓜圖片和葡萄圖片貼到兒歌中,并把這兩句話連起來說一說。
7、告訴兒歌名字,完整念一遍。
8、老師問幼兒答T:現(xiàn)在陳老師想考考我們小朋友,我來問,你們來回答我好嗎?(加上動作)9、幼兒問老師答。
三、創(chuàng)編兒歌。
1、T:除了兒歌中說到的這些水果,還有一些水果也想穿上漂亮的衣服,他們是誰呢?出示其他水果圖片,幫助幼兒認識這些水果。
2、請幼兒從椅子下拿出準備好的水果圖片,然后貼到后面相應顏色的板上,在貼的同時請幼兒說一句"XXXX紅紅的(黃黃的、綠綠的、紫紫的)"3、展示四塊板,老師每塊板問一句,幼兒一起回答。
四、鼓勵回家后把其它水果編進兒歌,并念給爸爸媽媽聽。
T:小朋友們真聰明,用這些水果編成了一首新兒歌,還有許多水果也能編進兒歌中的',回家讓爸爸媽媽幫我們記下來好嗎?
附兒歌水果歌什么水果紅紅的?
蘋果蘋果紅紅的。
什么水果黃黃的?
香蕉香蕉黃黃的。
什么水果紫紫的?
葡萄葡萄紫紫的。
什么水果綠綠的?
西瓜西瓜綠綠的。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6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和發(fā)展的情節(jié),能夠用自己的語言講述出小松鼠幫助小鳥遮雨的過程.
2.初步學習細致觀察圖片,能夠想象、猜測出小松鼠被雨淋濕的原因。
3.感受故事情趣,懂得幫助別人是快樂的。
活動準備:
經驗:熟悉多種動物尾巴的外形特點,了解小松鼠尾巴的特征及作用。
物質:故事課件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開展互動游戲“猜尾巴”。
通過出示動物尾巴的.局部圖片,猜測動物名稱,激發(fā)幼兒參與興趣。
二、分段賞析故事,學習理解作品內容。引導幼兒在觀察、講述、 猜測、表演的過程中,逐步感受故事情趣,理解作品內涵。
1.出示松鼠尾巴的圖片,引發(fā)幼兒繼續(xù)猜測,并圍繞尾巴的外形及功能進行交流講述。
重點提問:“你們知道這是誰的尾巴嗎?它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呢?”
2.講述故事第一部分(2、3、4 幅圖片),知道松鼠尾巴可以用來做傘遮雨。
3.講述故事第二部分(5、6、7、8 幅圖片),重點觀察講述松鼠淋雨后的樣子及媽媽生氣時的樣子、動作和對話。
引導性提問:“小松鼠被雨淋成什么樣子了?表情怎樣?”
“你從哪里看出媽媽生氣了?請你表演一下,媽媽生氣時會說什么?
4.觀察閱讀圖片(9、10 幅圖片),鼓勵幼兒猜測情節(jié)、講述故事結尾,知道小松鼠被雨淋濕的原因。
啟發(fā)性提問:“小松鼠為什么會被雨淋濕呢?”“剛才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三、結合課件、背景音樂完整賞析故事,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感受作品的內涵,進一步懂得并體會幫助別人的快樂。
引導性提問:“為什么小松鼠被雨淋濕了,心里還美滋滋的?”
小結:幫助別人是快樂的。
四、活動延伸
你幫助過別人嗎?幫助別人做了哪些事情?你的心情是怎樣的?我們回教室說說吧。
附原教材選自《山東省幼兒園課程指導——教師用書》小班下冊小松鼠的傘尾巴是小松鼠的傘。
你看見過雨天的松鼠嗎?他們把蓬松的大尾巴豎起來遮在自己的頭上和身上,像雨傘一樣。等雨過去了,把尾巴上的雨水甩一甩就沒事了。
可是,今天小松鼠回來的時候,從頭到腳淋個精濕,水珠還順著他的耳朵和鼻子尖往下滴答呢!
松鼠媽媽可生氣了。她想:小松鼠準是把自己尾巴的用途忘記了。她大聲責怪他說:“你真是一只笨極了的小松鼠!”“不!他是一只好極了的松鼠!”松鼠媽媽突然聽見窗外有說話聲,抬頭一看,原來是只小百靈鳥。百靈鳥用他那好聽的聲音說:“我生病了,小松鼠哥哥就用它的大尾巴為我遮雨,我沒淋濕,他全淋濕了!
媽媽聽了小百靈鳥的話,對小松鼠說:“對不起,媽媽錯怪你了,你真是一只又聰明又善良的小松鼠。
聽了小百靈鳥和媽媽的話,小松鼠心里美滋滋的。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7
目標:
1.學習并理解兒歌內容,感受兒歌所表現(xiàn)的童趣。
2.體驗角色表演的快樂。
3.嘗試用適當的詞語替換兒歌中的飯菜名,發(fā)展創(chuàng)造能力。
準備:
活動前幼兒在區(qū)域活動中自制的黃米飯、炒青菜若干盤,毛竹筷一雙,螞蟻卡片2~3張,黑板一塊。
過程:
一、產生興趣
1.猜一猜。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要請一位客人一起來做游戲(慢慢拉開黑板上的紙簾,露出螞蟻觸角和上半個頭),猜猜它是誰?
(幼兒猜測一番后,教師出示整只螞蟻卡片。)
幼:是螞蟻。
(用猜想形式可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同時,逐步出示的方式可引導幼兒有方向地猜測,避免漫無邊際。)
2.喊一喊。
師:誰能把螞蟻喊到身邊來?
幼:小螞蟻!小螞蟻!
幼:小螞蟻快來,我們有許多小朋友。
(教師扮演螞蟻邊搖頭邊向前走,但表示拒絕走到幼兒身邊。)
師:螞蟻不肯過來,我們要想一個辦法逗逗它,把它引過來。
3.逗一逗。
師:我們怎樣喊才能把螞蟻引過來呢?
幼:螞蟻來呀來。
師:拿什么逗它?
幼:螞蟻螞蟻我給你小汽車玩具/螞蟻螞蟻我?guī)闳ゴ河危浵佄浵佄矣泻每吹臅浵佄浵佄医o你吃巧克力……
師:我們還是一起來試一試吧。(大家一起招手喊:“螞蟻來呀來,我給你……”)
(教師設計了游戲情境“逗螞蟻”,可引導幼兒充分展開想象,理解兒歌內容,并熟悉兒歌句式“螞蟻來呀來”。)
二、在游戲中學習兒歌
1.逗引螞蟻。
師:咦。今天早晨我們做了什么飯菜?
幼:黃米飯/炒青菜。
師:把它們拿出來逗逗螞蟻吧。
(師幼一起擺出“黃米飯”“炒青菜”和毛竹筷,引導幼兒再次逗螞蟻。)
幼:螞蟻來呀來。
師(扮演螞蟻搖頭):嗯,不來不來。
幼:來吃飯,快快來吃飯。
師(扮演螞蟻):什么飯?
幼:黃米飯。
師:什么菜?
幼:炒青菜。
師:什么筷?
幼:毛竹筷。
師(扮螞蟻來到餐桌前做聞一聞并吃得很香的動作,然后眉頭一皺):吃不完,怎么辦?
幼:搬回去。
師:搬回去干什么呢?
幼:留著以后吃/留給姐姐吃/留給爸爸媽媽吃/留給爺爺奶奶吃……
師:螞蟻有了好吃的東西能想到別人,真是好樣的。一想到有更多的螞蟻能吃到好吃的黃米飯、炒青菜,它在搬的時候心情會怎么樣?
幼:高興/快樂。
(教師一邊做螞蟻搬東西的動作一邊念“哼喲哼喲搬得歡”。)
師:為什么螞蟻搬米飯時要“哼喲哼喲”的?
幼:它搬得多/它力氣。浵佉稽c點大,很吃力。
師:它一次能搬多少米飯?為什么?
幼:兩粒/一粒。
師:螞蟻個頭那么小,還沒有米粒大。它一次搬一粒還很辛苦呢,所以它們走得很慢。我們一起來做一做“哼喲哼喲搬得歡”的動作。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抓住了兒歌中的“哼喲哼喲搬得歡”,啟發(fā)幼兒分別對“哼喲哼喲”與“搬得歡”進行聯(lián)想,達到了兩個目的:一是加深了幼兒對螞蟻體型小、力氣小的印象;二是發(fā)揮了移情作用,讓幼兒明白有了好東西與他人分享是快樂的事。)
師(出示黑板上的另一張螞蟻卡片):還有一只螞蟻呢,我們再來逗逗它。(幼兒再次逗螞蟻,教師扮螞蟻與幼兒互動:螞蟻來呀來,快快來吃飯……)
(幼兒逗引螞蟻的過程就是熟悉兒歌內容的過程,十分有趣,激發(fā)了幼兒表達的`欲望。教師扮演螞蟻有助于幼兒更快地進入游戲情境,在對話與扮演中不知不覺地感受兒歌的情趣,熟悉兒歌的句式。)
2.學習兒歌,并進行表演游戲。
(1)學習兒歌。
師:把剛才我們逗螞蟻吃飯的游戲連起來說一說就是一首兒歌,你們聽――(教師朗誦兒歌《逗螞蟻》。)
(教師朗誦兒歌是為了完整呈現(xiàn)兒歌的問答句式,以加深幼兒的印象。)
師:請小朋友也來說一說。(幼兒在教師的提示下朗誦兒歌數遍。教師提醒幼兒可加上招招手、聞一聞、吃一吃的動作,并提醒幼兒注意區(qū)分問和答,以幫助幼兒準確理解兒歌內容。)
(2)游戲。
玩法:先請兩位幼兒和教師扮演螞蟻,一起躲在“洞”里,讓其他幼兒來逗螞蟻。大家喊第一句“螞蟻來呀來”,螞蟻說“嗯”,大家喊第二句“快快來吃飯”,螞蟻問:“什么飯?”大家答:“黃米飯!蔽浵亞枺骸笆裁床?”大家答:“炒青菜!蔽浵亞枺骸笆裁纯?”大家答:“毛竹筷!敝笪浵伮艹鰜恚瑏淼讲妥狼奥勔宦労笤俪,吃飽后螞蟻說:“吃不了。”大家說:“往回搬。”于是,螞蟻邊念“哼喲哼喲搬得歡”邊搬“黃米飯”(一次搬一粒)。第二次游戲時,一組幼兒做螞蟻,其余幼兒邊念兒歌邊逗螞蟻。第三次游戲時,全體幼兒扮演螞蟻,教師逗螞蟻。
(小班幼兒年齡小,較容易進入游戲情境,但主動性往往不夠,所以教師的參與既是一種示范,又能幫助幼兒開展游戲,體驗游戲的快樂。)
三、替換兒歌中的飯菜名稱
1.師:大家想一想,如果我們要再請螞蟻來做客,還可以準備些什么飯菜?
幼:紅豆/蛋炒飯/揚州炒飯/白米飯/黑米粥……
幼:炒菠菜/紅燒肉……
(教師引導幼兒將新的飯菜名編到兒歌里,大家一起念。)
2.師:小朋友回到家里還可以編編新的兒歌,和爸爸媽媽一起玩玩這個游戲。
(這是一個調動幼兒已知經驗的環(huán)節(jié),既貼近幼兒生活,又可以將游戲延續(xù)下去,使幼兒充分體驗學習兒歌的快樂,并推動幼兒與家長互動。)
附:逗螞蟻
螞蟻來呀來,快快來吃飯。
什么飯?黃米飯。
什么菜?炒青菜。
什么筷?毛竹筷。
吃不了,往回搬,
哼喲哼喲搬得歡。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8
一、活動目標:
1、喜歡閱讀故事大書,體會故事的趣味性。
2、能有序觀察圖畫,根據圖畫中的線索推測并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學習讀本、理解故事,感受故事幽默的結局。
二、活動重難點:
1、理解讀本內容,學會仔細觀察讀本畫面。
2、能觀察細節(jié),大膽推測故事內容進行表達。
三、活動準備:
故事大書、鱷魚醫(yī)生。
四、活動過程:
。ㄒ唬┙處煶鍪诀{魚醫(yī)生,激發(fā)幼兒興趣。
――你知道它是做什么工作的嗎?
。ǘ┙Y局前置,猜測導入。
――鱷魚醫(yī)生的醫(yī)院里住了哪些動物?他們這是怎么了?
。ㄈ┐髸鴮ёx,理解故事內容。
第1頁――小蛇要做什么?猜一猜接下來還會有誰會出現(xiàn)?
第2頁――誰來了?小蛇歡迎他嗎?它會對他說什么?還有誰會上床來睡覺?
第3頁――是誰來了?它會睡哪里?
第4頁――(遮擋上床的動物)吊床上還有幾個枕頭?看到枕頭的'花紋讓你想到了哪個小動物?這回來的是誰?(揭開謎底)是誰?它受到了大家的歡迎嗎?
第5頁――誰來了?大家希望它上來嗎?看看動物們的表情。
回顧――吊床和椰子樹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第6頁――猜對了嗎?現(xiàn)在你們知道為什么小動物們都住醫(yī)院了嗎?
。ㄋ模╅喿x大書,分享故事。
教師帶領幼兒閱讀大書,圖文結合進行閱讀。
――我們一起來看看書里是怎么說這個故事。
(五)總結分享,結束活動。
――你喜歡這個故事嗎?你覺得哪里最有趣?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9
設計思路:
孩子們在給小動物喂食的活動中,了解了動物的明顯習性。他們發(fā)現(xiàn)小白兔是跳著走的,小鴿子是會飛的,小泥鰍只會在水里游,孩子們喜歡模仿動物的不同走路姿勢。針對這一現(xiàn)象,我設計了語言活動《小動物回家》,目的是讓幼兒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結合多媒體課件的運用,使幼兒在情景中進行合理的想象,從而激發(fā)幼兒聽故事、講故事、編故事的'興趣。
活動目的:
1、 在看看、講講、表演小動物找朋友回家的過程中,幼兒學會角色對話,喜歡聽故事。
2、 幼兒能大膽想象,并愿意在集體中表達自己的想法。
3、 學說動詞:飛、游、走。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各種動物圖形若干。
活動流程:
活動過程:
一、 以畫面(多媒體課件)引起幼兒觀察興趣,了解故事角色,展開討論。
引導語:
1、 這是什么地方?有哪些小動物?
2、 小動物在一起玩得可高興了。一直玩到天黑了,才想到要回家了。你知道小動物是怎么回家的?
二、分段欣賞多媒體課件,理解故事內容,學說對話和動詞。
1、逐幅欣賞多媒體課件,幼兒觀察畫面,合理想象,并講述自己的理解。
提問:(1)仔細看,仔細聽,它們是怎么回家的?
(2)蝴蝶飛起來,小鳥看見了,它會說什么?(幼兒學說對話。)
。3)小魚在水里游動,烏龜怎么想的?(幼兒學說對話。)
(4)小貓想和小狗一起走回家,它會怎么說?
過渡語:熊貓慢吞吞地落在了最后,它看見朋友們都找好朋友一起回家了,大聲的叫:“等等我,我和你們一起回家!
2、幼兒根據小動物走路的特點,合理想象,展開討論。
引導語: 小熊會和誰一起回家呢?為什么?
3、幼兒欣賞后半段多媒體課件,驗證幼兒的想象。
三、 欣賞故事,幼兒自由跟講角色對話。
四、 根據自選的動物進行故事對話仿編。
過渡語:還有許多的小動物想找好朋友一起回家,找找看是哪些動物朋友呢?
1、 教師扮演小馬:我是小馬,我該和誰一起回家呢?
2、 教師找一名幼兒進行仿編示范:小羊,我和你一起走回家好嗎?
3、 請個別幼兒扮演角色找朋友回家,并進行對話仿編:你是誰呀?你想找誰一起回家?(幼兒游戲)
4、 幼兒自由組合進行游戲,并仿編對話。
五、教師小結,引起幼兒再學習興趣。
小結:你們都找到好朋友了嗎?原來小動物各有各的走路方法,有的會飛,有的會游,有的會走,還有的會跳。你們還知道哪些動物的走路方法。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10
活動目標
1、幼兒愉快地參加活動。
2、幼兒學習兒歌并理解兒歌的內容,感受兒歌的`韻律。
3、幼兒會背誦兒歌。
4、激發(fā)了幼兒對公雞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理解兒歌內容,豐富相關詞匯。
教學重點、難點
1、幼兒對顏色的認識。
2、 幼兒背誦兒歌。
活動準備
1、“兒歌”:《公雞》(幼兒用書)。
2、配套CD《公雞》。
3、 電視機、投影儀。
活動過程
一、兒歌引入。
二、 欣賞幼兒用書中的畫面,提問幫助幼兒理解。
1、畫中你看到了什么?
2、 這只公雞長的怎么樣?
3、 現(xiàn)在是什么時候?
4、 公雞的嘴里有什么?它為什么要吃個牡丹花?
5、 在這幅畫中你看到了哪些顏色?
三、學念兒歌。
1、請幼兒傾聽兒歌。(老師完整地念一遍)
2、 提問:孩子們,你們覺得這首兒歌怎么樣?
3、 老師教幼兒念兒歌。(用動作輔助念)
4、 幼兒和老師一起念兒歌
四、表演兒歌。
老師邊念兒歌邊和幼兒一起做動作。
五、跟著CD一起鞏固兒歌。
老師和幼兒跟著CD學公雞一起動一動。
附兒歌。
紅公雞,
綠尾巴,
一天到晚不回家,
晚上回到家,
還要吃個牡丹花。
教學反思
通過活動,幼兒能感受兒歌的韻律,誦讀兒歌。能認識一些顏色:紅色、黃色、白色、綠色、、、、、、個別幼兒還需反復誦讀兒歌,認識顏色。
小百科:
公雞,家禽,品種很多,翅膀短,不能高飛;啼能報曉。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11
活動目標1.對圓形變化感興趣。
2.學習朗誦兒歌,樂意參與表演。
活動準備1、PPT:第一小圓形,第二紅太陽,第三藍氣球,第四大蘋果;
2、魔術棒
活動過程
一、認識圓形,聯(lián)想所見的物體
1.出示圓形問:這是什么形狀?猜一猜這個小圓形像什么東西?
2.幼兒聯(lián)系已有的經驗,初步想象圓形物體。(如:皮球、蛋糕)
二、觀察圓形會變,初步熟悉兒歌內容
1.小圓形可會變戲法了,你們想看嗎?
老師這里有跟魔術棒,我是魔術師,只要把這個魔術棒對著小圓形,
嘴里說:"小圓形,變變變",他就會變東西出來,我們一起來試試看,和幼兒一起變戲法。
拿出紅太陽問:變什么了?(變太陽),變出來的太陽什么顏色的?(紅紅的),
我們可以用一個好聽的名字來說"紅彤彤"。
變太陽,紅彤彤。
2.小圓形又要變了,我要請小朋友來做魔術師,讓小圓形來聽你的話,我們一起來讓他變,
幼兒一起說"小圓形變變變。變什么了?(氣球)氣球飛到哪兒去了?(天上去了)
對!變氣球,飛上天。
3.小圓形說今天我們小朋友都很乖,他還想變個東西給小朋友看看,你們想看嗎?
再請個幼兒上來做魔術師。
這會小圓形變什么了?(蘋果)變個蘋果怎么樣?嘗嘗什么味道?
變蘋果,甜又甜。
三、欣賞老師朗誦兒歌
1.小圓形真能干,變出了好多東西老師把會變的小圓形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老師朗誦。
2.全體幼兒一起朗誦兒歌。
四、幼兒做游戲幼兒邊朗誦邊模仿動作。
五、初步仿編兒歌,體驗親子合作的.快樂。
讓孩子拿出自己準備的圓形物體,和爸爸媽媽一起學習仿編兒歌。
六、我們教室里還有很多是圓的東西,請小朋友去找一找。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1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蘿卜生長的自然條件,知道各種污染會造成蘿卜的畸形生長
2、萌發(fā)幼兒愛護環(huán)境、保護環(huán)境的情感,并喜歡大自然。
活動準備:
1、農藥測試卡
2、幼兒用書
3、故事錄像(幼兒拍攝)
4、小實驗用品
活動過程:
1、測試對對碰以小實驗引出活動,出示農藥測試卡對蘿卜進行測試,引出《蘿卜的故事》
2、故事快樂多
。1)看錄像聽故事:《蘿卜的故事》
(2)教師: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看一看故事中的'蘿卜遭了哪些事情?
蘿卜的故事在一片綠油油的蔬菜地里,有許多蘿卜兄弟。他們在一起快樂的生活著。
“撲通”一聲。“哎喲,是誰呀?”蘿卜兄弟高聲叫道。原來不知道是哪個缺德鬼扔下來幾節(jié)廢舊電池。可把蘿卜兄弟給嗆死了,眉頭都皺緊了。
“怎么回事呀?我怎么不能呼吸呀?是什么東西繞在我的身上呀?”原來不知道誰亂扔的塑料袋!罢婵蓯!”甚至有一位蘿卜兄弟都給纏得眼淚掉下來了。
看!怎么這樣難聞呀!又來灑農藥了。雖然殺死了我們身上的蟲子,也使我們中了毒。
小白兔一大早去采了許多蘿卜回來,咬了一大口,覺得那些蘿卜似乎變了味,而且很難吃,為什么會變成這樣呢?蘿卜兄弟掉下了眼淚。委屈地說:“這些能怪我們嗎?”
(3)提問:為什么蘿卜會變得這么難吃?蘿卜兄弟遭遇了哪些事情?
(4)觀看幼兒用書,進一步了解蘿卜遭遇的原因。
討論:你們認為蘿卜兄弟應該怎么辦?
(5)遷移思考:我們今后看到這種情況應該怎么辦?
。6)情景表演:蘿卜的故事請幾位小朋友扮演蘿卜,請三位分別扮演廢舊塑料袋、廢舊電池及農藥。分別表演三種情景,通過扮演角色明白其中道理。
3、實驗abc純凈的蘿卜與受污染的蘿卜在幼兒園種植園中,分別劃出兩塊園地。一塊種上蘿卜,天天澆水施肥;一塊種上蘿卜后,每天扔上塑料袋、廢舊電池及農藥。
4、親子樂融融活動延伸:請家長與幼兒一起對蘿卜生長進行記錄。用一表格,記錄蘿卜生長狀況。
5、環(huán)保小衛(wèi)士:
快速聯(lián)想:生活中你看哪些食物、蔬菜、水果會遭遇像蘿卜兄弟這樣的遭遇,你發(fā)現(xiàn)后會怎么樣?
活動結束:
告訴周圍所有的人都來保護我們身邊的環(huán)境,共同維護我們美麗的家園。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13
學習目標
1. 喜歡唱歌,了解歌曲的主要內容。
2. 能主動與人打招呼,培養(yǎng)主動與別人交往的'態(tài)度。
3. 熟練地用“我是……”介紹自己的名字,能大膽清晰地表達。
活動準備
1. 《我喜歡幼兒園》幼兒用書或電子書第10-11頁。
2. 歌曲《Hello》(歌曲及音樂欣賞CD或磁帶)。
活動過程
形式:集體
1. 出示幼兒用書或電子書,告訴幼兒,小元認識了許多小朋友,向幼兒提問:
你認識哪幾位小朋友?
你怎樣和小朋友打招呼?
2. 請幼兒示范不同的打招呼動作,例如揮手、點頭、握手、擁抱。
3. 播放歌曲《Hello》,讓幼兒掌握歌曲內容和節(jié)拍。
4. 老師一邊示范唱歌曲,一邊與幼兒打招呼。
5. 幼兒兩人一組,面對面唱歌曲,唱至最后一句時,用句式“我是……”介紹自己的名字。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14
一、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初步認識春天的特征2、初步學習用適當的詞語更換詩歌中的事物二、活動準備:
根據兒歌內容制作的圖片三、活動重難點:
重點:初步學習兒歌,說準兒歌中運用的動詞難點:用適當的詞語更換詩歌中的事物四、活動過程:
1、欣賞學習詩歌(1)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上畫的是什么季節(jié)?你們是從什么地方看出是春天?
啟發(fā)幼兒從柳樹發(fā)芽了,小草長出來了,花兒開放了,蝴蝶飛舞等春天的特征進行描述,結合自己的經驗談談對春天的認識。
。2)教師朗誦詩歌,在朗誦的同時按兒歌順序指點圖片上的景物,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內容,讓幼兒感覺句子的韻律和節(jié)奏。
(3)幼兒跟著教師一起念兒歌2~3遍引導幼兒理解“吹綠”
“吹紅”
“吹來”
“吹醒”等詞的.含義。
春天為什么能吹綠了柳樹?春天為什么能吹紅了桃花?(春天到了,天氣變暖了,各種樹木開始發(fā)芽生長了。
)吹醒了青蛙是什么意思?(春天到了,天氣變暖,動物們從冬眠中醒來了,開始了它們的活動了。
)(4)幼兒根據理解朗誦詩歌,初步學會有感情有節(jié)奏地朗誦,采取逐漸抽取圖片幫助幼兒學習鞏固所學內容。
2、仿編兒歌(1)春天真美,春風一吹,吹綠了柳樹,還吹紅了什么?幼兒討論引導幼兒學習句式“吹×了××”啟發(fā)幼兒用適當的詞語更換原兒歌中某些名詞,學習仿編兒歌。
(2)將仿編部分的結構與原詩歌連起來朗誦,對幼兒進行表揚。
3、活動。
“小朋友們,春天這么美,一起跟著老師去外面尋找春天的足跡吧”
結束本次活動。
`活動反思:
1、小班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從具體的實實在在的只管形象出發(fā),啟發(fā)幼兒發(fā)準字音,學習字、詞、短句。在本次活動中,我首先準備了與兒歌內容相關的掛圖,活動開始讓幼兒圍繞掛圖上的內容展開討論,講述。接著,圖片的順序表現(xiàn)兒歌中事物的出現(xiàn)順序,引導幼兒按順序進行學習。最后,啟發(fā)幼兒創(chuàng)編春風一吹會出現(xiàn)的事物。
“吹綠了柳樹,還吹綠了什么?還吹紅了什么?”
幼兒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思維比較敏捷,想象力豐富。
例如吹醒了小魚……邊說邊做動作,努力將音樂、動作等方面自然地整合在這節(jié)語言活動中,這種整合有利于幼兒主動、積極地學習和掌握新的語言信息,更有利于幼兒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表述,從而促進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2、幼兒對任何事物的認識都是從具體到抽象,再形成概念,我們有春游活動做基礎,首先對春天趕興趣,有話可說,有話可講。
《綱要》中指出:
語言能力是在運用地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
發(fā)展幼兒語言地關鍵是創(chuàng)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的語言環(huán)境。當幼兒對學習發(fā)生興趣或者需要時,就會產生動力,主動去學習,并能獲得良好效果。在活動中,我讓幼兒談談自己對春天的認識,使幼兒在情感上感到親切,從內心里有想去說的愿望,促進自身發(fā)展,這節(jié)活動幼兒的學習效果也較為理想,學習興趣也較濃。
3、幼兒的有效學習是需要有學習策略支持的,好的學習策略能幫助所有孩子成為主動學習者,在活動中我抓住了表示動作的詞,遷移了藝術活動中的替換歌詞的方法,有意識地進行,創(chuàng)編實現(xiàn)教育策略向學習策略轉化,使幼兒成為主動學習者。
4、本活動中幼兒兒歌基本學會后,我就有意識的采取退位的方法,采用逐漸抽走圖片的策略,至幼兒獨立完整說出兒歌內容,讓幼兒獨立完整表述,教師及時給予物質與表揚,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和自豪感。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15
教學目標
1、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學習念兒歌。
2、引導幼兒認識春天的特征,感受春天的美麗。
3、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4、喜歡并嘗試創(chuàng)編詩歌結尾,并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教學準備
觀察過春天的景色,對春天的特征有初步的了解。
根據兒歌內容制作的大書一本。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知道現(xiàn)在已經是春天了
師:“你們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嗎?”
“春天到了,你們知道春天有些什么呀?”
“今天,張老師帶來了書,里面藏著許多關于春天的秘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觀察理解大書的內容
1、觀察第一頁上的“春風”
“看,這是誰啊?”
“春風吹在身上有什么感覺呢?
“春風輕輕地吹來,柔柔的,吹在身上很舒服。”
2、觀察畫面“柳樹”
“春風又吹向了誰?”
“柳樹怎么樣了?”
小結:“春風一吹,把柳樹給吹綠了!”
“春風吹綠了柳樹,我們一起說!”
3、觀察畫面“桃花”
“春風還吹了誰?”
“桃花怎么樣了?”
“是誰把桃花吹紅的呀?”(引導幼兒用詩歌的語句表述。)
4、觀察畫面“蝴蝶”
“咦,是誰來了?”(蝴蝶)
“是誰把蝴蝶也請來了呢?”(用詩歌的語句回答)
5、觀察畫面“青蛙”
“猜猜,又有誰會來呢?”
“冬天的時候青蛙在干嗎?”
“那現(xiàn)在呢?”“是誰把它們叫醒的?
“來,我們也來做一只小青蛙,讓春風把我們吹醒!
師做春風,并念兒歌:春風吹醒了青蛙。
6、觀察畫面“小雨”
“春風還給我們帶來了誰?”
“噢,小雨輕輕地落下來了,那小雨怎么會落下來的呀?”
“來,我們一起來學學,春風吹得小雨輕輕地地下。”
7、觀察畫面“種花”
“那春風吹來的時候,我們小朋友在做些什么呢?”
“原來小朋友去種花了!”
8、觀察畫面“芽兒發(fā)”
“春風一吹,誰出來了呢?”
“哎,小芽是從哪里鉆出來的呀?”
“小芽從泥土里鉆出來,我們可以用一個好聽的詞叫:芽兒發(fā)!
引導幼兒學做小芽從泥土里鉆出來的樣子,邊做邊說:春風吹,芽兒發(fā)。
(三)學習兒歌
1、師幼共同邊看書邊念兒歌
“剛才我們把大書一頁一頁仔細地看了一遍,現(xiàn)在讓我們連起來再看一遍,一邊看一邊說,好嗎?”
2、幼兒再次跟念兒歌
“這首兒歌可真好聽,讓我們再來邊看書邊念,會念的小朋友可以念得快一點,還不太會念的小朋友可以輕輕地跟著念!”
3、師幼邊做動作邊念兒歌
“哎呀,老師手里拿著書,都不好做動作了,讓我們把書放邊上,我們一起邊念邊做動作!
(四)延伸
春天還會有哪些秘密呢?那讓我們一起到外面去找一找,說一說好嗎?
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我將詩歌內容以大圖書的形式呈現(xiàn),借助畫面來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在引導的過程中,我針對小班孩子的學習特點,通過表演詩歌中的角色來增加學習的趣味性,也讓幼兒更好的理解了詩歌,并自然地運用了詩歌中的語句來表述。在完整學念兒歌時,我層層遞進,從邊看書邊輕聲跟念→再次跟念→不看書,邊念邊做動作→有表情的朗誦。不同形式的朗誦方式,幫助孩子們完全的.掌握了整首兒歌,同時也沒有使孩子感覺到反復朗誦的枯燥。對于兒歌的名字,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我沒有特意的去引導,其實在活動一開始的第一張畫面,就是“春風”的形象,實際也就告訴了孩子這首兒歌的名字。而在之后的每次完整朗誦之前,我都會問:“這首兒歌說的是誰呀?”也就自然地將名字蘊含其中了。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語言的教案10-27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02-13
幼兒園小班語言活動教案01-09
幼兒園小班語言課教案03-13
幼兒園小班語言兒歌教案12-13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春風02-05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秋葉》04-02
小班語言教案01-11
小班語言活動教案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