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1
《一去二三里》是一首古代童謠,它向我們呈現(xiàn)了一幅郊外的美竟:在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山村,飲煙裊裊,住著幾戶人家。山里的幾座亭臺錯落有致地排列著,樹上、路邊盛開著各種美麗的花。這首童謠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數(shù)字鑲嵌其中。本課還配上兩幅插圖。圖一描繪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現(xiàn)了童謠的意境。圖二用十個運動員和十個球幫助學生識記十個表示數(shù)字的漢字。
在本課教學中,我努力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輕松的學習氛圍,鼓勵他們大膽地學習新知識。利用插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觀圖習慣,培養(yǎng)說話
《一去二三里》是一年級小學生學完拼音后接觸到的第一篇識字課文,應該把教學重點放在識字教學上,而在理解詩意和感受詩情上略作點撥就可,不必花這么多時間。其實我也意識到識字教學的重要,在學了古詩后,通過看圖圈生字,讀生字卡片,比較生字識記“八”和“九”,引導學生從生活中識字,讀兒歌識字等方式來幫助孩子識字,激發(fā)識字興趣。但是如果能把識字教學滲透在古詩教學中,效果肯定會更佳。并且我對學生的學情較了解,這首詩比較簡單,一部分孩子早會讀,甚至會背了,所以讀詩時顯得洋洋得意,眼睛根本沒去注意文字,從而,錯過了如此好的識字機會。我卻沒有意識到,沒有及時地指正孩子們的錯誤習慣,真是后悔。還有,拼音剛學完,在識字教學中可以做些有效的銜 接。
能力,感受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樂,在此鋪墊上再引導學生誦讀詩歌,最后學習生字。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2
在教學古童謠《一去二三里》的過程中,我又找到了一次很好的機會,與學生共體驗。當學生能對詞語進行解釋并理解之后,我出示教學掛圖,并要求學生:“找一找文中的句子在圖中的什么地方體現(xiàn)?”這是相當簡單的問題,學生個個能講。趁他們講得正歡時,我馬上把思維角度一轉,說:“原來,這篇文章就是一幅畫呀!這畫美嗎?美在哪里?”因為有過美術欣賞的基礎,學生的回答體現(xiàn)了一定的美術功底。清清說:“色彩很美,有綠的樹,紅的花,五顏六色的!”聽到這里,還有人補充道:“五彩繽紛的!”陸明偉說:“造型很多,亭子的屋尖是翹翹的,小山的背彎彎的,還有各種各樣的大樹和小草小花!痹S可說:“擺得很好看,有的亭子高,有的亭子矮,房子也是這兒一家,那兒一家,還到處開滿了鮮花!”還有的學生甚至講到了如果圖中再畫幾座小橋,天空畫上飛翔的小鳥就更美了。我小結道:“。∪绱嗣利惖漠,你喜歡嗎?”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我:“喜歡!”從學生的回答來看,我成功地引導他們站在畫外人的角度欣賞了童謠所描繪的美麗地方,實現(xiàn)了感官上的初步體驗。這一客觀存在的形象概念,為下一環(huán)節(jié)抽象的想象體驗做下了鋪墊。
現(xiàn)在學生的思維都局限在了這幅畫上,緊接著我就要帶領他們走進這幅畫,走進這個世外桃源。于是我再次扭轉思維,教室里回旋起輕柔的小提琴曲,我用極富感染力的聲音娓娓道來:“閉上眼睛你能想象這樣一個地方嗎?就在不遠處,冒著炊煙的幾戶人家錯落地掩映于綠樹紅花之中,讓人感覺到了一股溫暖涌入心頭,真想快快走到人家去。一路上抬頭望去,小巧玲瓏的亭子零星分布在眼前的山上山下,要是從那兒向遠處看去,該有多么美妙的'景色啊!要是坐在那兒品上一杯茶,乘上一會兒涼,心里該有多么愜意!當我們走進村莊,到處開滿鮮艷芬芳的花朵,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輕輕地聞一聞吧!”聽到此,學生們情不自禁地嗅了一下鼻子。然后,我關掉音樂,提示大家張開眼睛,問:“現(xiàn)在你最想說一句什么話?”
大家爭先恐后地告訴我,王子明說:“老師,我都不想走了!”毛毛說:“我還看到了山和水在一起,水像風兒一樣輕輕地流動,大樹就像綠影子!真是太美了!”曉增說:“我想去最高的那個亭子上向下看看美麗的景色!”……“我真想去這個美麗的地方呀!”這是許艷發(fā)自內(nèi)心的聲音。第一次聽到學生說這樣美的句子,表達能力也似乎提高了不少?磥恚@一環(huán)節(jié),我又通過營造優(yōu)美的語言氛圍,成功地引領學生走進想象的世界,體驗了其中的意境美。
體驗《一去二三里》,從畫外入畫中,由形象到抽象,我遵循了循序漸進的原則,學生得到了美的體驗。并且,我也看到,良好的體驗能帶來精彩的表現(xiàn)。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3
《識字一》這個單元,是繼學習拼音之后,第一個識字單元。本課《一去二三里》是這個識字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兑蝗ザ铩肥且皇坠糯{,它向我們呈現(xiàn)了一幅郊外的美景:在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山村,炊煙裊裊,住著幾戶人家。山里的幾座亭臺錯落有致地排列著,樹上、路邊盛開著各種美麗的花。這首童謠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數(shù)字鑲嵌其中。本課還配上兩幅插圖,圖一描繪小山村的景象,表現(xiàn)了童謠的意境。圖二用十個運動員和十個球幫助學生識記十個表示數(shù)字的漢字。本課是一首意境優(yōu)美的古詩,課文內(nèi)容重在學習最簡單的十個漢字,和“去”和“里”這兩個漢字。新教材重視識字教學,采用多種方法使低年級學生盡早、盡快、盡可能多地認字。在識字的編排上,又注意采取韻語這種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使學生在語言環(huán)境中,在有滋有味的誦讀中認字,受到美的熏陶。
在本課教學中,我努力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輕松的學習氛圍,鼓勵他們大膽地學習新知識。引導學生誦讀詩歌,在詩歌中學習生字,教學前我事先畫好幾個數(shù)字,讓學生來找朋友。通過有趣的游戲激發(fā)孩子們識字的興趣,使學習氣氛活躍起來;通過以點帶面的形式,采用新字復習舊字,舊字鞏固新字的.方法擴大識字量,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記得牢固、扎實。利用插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觀圖習慣,培養(yǎng)說話能力,感受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樂。
重視自主研讀,自讀自悟。在教學設計上我非常重視孩子們的基礎學習,將認讀生字,讀熟課文放在第一位考慮,在指導生字學習時注意學生的學習方法的訓練,同時又重點指導難讀的字音區(qū)分,使識字教學達到了實實在在的效果。在指導讀文時,重視圖文對比讀書,這在低段教學中,是非常有效的一種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邊朗讀邊想象的良好習慣,不要把書讀成“小和尚念經(jīng)”。
本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田字格,學寫漢字。在寫字教學時,我著力做到仔細觀察,動手實踐,示范指導三結合。首先教給學生筆畫名稱,第一次書寫漢字,重視了學生基本功的學習。在范寫時我一筆一畫的給學生講解,讓學生體會字的間架結構,體會漢字的形體美。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4
《一去二三里》是一首古代童謠,它向我們出現(xiàn)了一幅郊外的美竟:在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山村,飲煙裊裊,住著幾戶人家。山里的幾座亭臺錯落有致地排列著,樹上、路邊盛開著各種美麗的花。這首童謠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數(shù)字鑲嵌其中。
本課還配上兩幅插圖。圖一描繪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示了童謠的意境。圖二用十個運動員和十個球協(xié)助同學識記十個表示數(shù)字的漢字。
我們過去的課堂教學過分強調(diào)預設,顯得機械、沉悶,缺乏生氣和樂趣,課堂教學的過程就是依照預先設計好的一步步地進行教學,有些程式化。四十分鐘的課,不拖堂,把需要完成的教學內(nèi)容講完,這堂課就算完成了任務。這樣的課堂顯得生命力不夠強,太過封閉了。
新課程要求我們開放課堂。開放從過程角度來講,人是開放性的.、發(fā)明性的存在,教育不應該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人,這樣會限定和束縛了人的自由發(fā)展。在進行《一去二三里》的教學中,我設計了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看書上的圖來認識1至10的漢字寫法,我問同學:“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在同學的回答中,認識了十個字,此時已經(jīng)基本上完成了預先的任務,我正準備過渡到另一環(huán)節(jié)時,聽到有一個同學說:“老師,我還有,我還想說!”看著他那急著想說話的樣子,我就讓他說了,“我還看到天藍藍的,云白白的,很美麗。”聽著他奶聲奶氣的話,好像自身也被一種童真童趣所感染,經(jīng)常能看到的藍天白云似乎也變得更美了,我褒揚了他“嗯,雖然今天天陰沉沉的,可聽你這么一說,就像看到了藍天白云一樣,真美,你說得可真好,看得很仔細!逼渌∨笥岩娢野龘P他,也刷刷地舉起了小小的手,有的說:“籃球場后面有一片樹林!彼亚懊鎸W過的“一片樹林”給用了起來,我就忍不住又褒揚了她,沒想到她聽到我的褒揚,歪著腦袋笑了一下說:“老師,我可以不可以再說一次。 蔽尹c點頭,她就開始說了,“籃球場后面有一片樹林,那里有很多綠油油的小樹,還有許多小動物住在里面!
同學們越說越起勁,說到后面,他們就說到了十個小朋友的表情,不同的姿勢,還說到了他們衣服和鞋子的不同。特別是當他們說到十個小朋友不同的姿勢時,我很意外,沒想到他們觀察得這么仔細,說實在的,當我看圖時,我沒去注意圖上小朋友的表情和不同的姿勢。
因為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時間的延長,這堂課沒有完成預先設計的教學內(nèi)容,但是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未完成并不影響同學的整體發(fā)展,在課堂教學中重要的是培養(yǎng)同學的學習熱情、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的素質(zhì)。這堂課根據(jù)同學的學習熱情、考慮、靈感改變了原先的優(yōu)秀教案,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互動的過程,課堂教學不應該是一個封閉的系統(tǒng),教師也不應拘泥于預先設定的程式。開放課堂,尊重同學的學習需要和熱情,讓我們用一顆寬容的心允許同學打破我們的預設,讓我們在師生互動中多一些即興的發(fā)明,使我們的課堂更充溢生命力!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5
《一去二三里》是一首古代童謠,它向我們呈現(xiàn)了一幅郊外的美竟:在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山村,飲煙裊裊,住著幾戶人家。山里的幾座亭臺錯落有致地排列著,樹上、路邊盛開著各種美麗的花。這首童謠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數(shù)字鑲嵌其中。本課還配上兩幅插圖。圖一描繪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現(xiàn)了童謠的意境。圖二用十個運動員和十個球幫助學生識記十個表示數(shù)字的漢字。
在本課教學中,我努力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輕松的學習氛圍,鼓勵他們大膽地學習新知識。利用插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觀圖習慣,培養(yǎng)說話能力,感受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樂,在此鋪墊上再引導學生誦讀詩歌,最后學習生字。
課后聽了大家的研討以后,我作如下反思:《一去二三里》是一年級小學生學完拼音后接觸到的第一篇識字課文,應該把教學重點放在識字教學上,而在理解詩意和感受詩情上略作點撥就可,不必花這么多時間。其實我也意識到識字教學的重要,在學了古詩后,通過看圖圈生字,讀生字卡片,比較生字識記“八”和“九”,引導學生從生活中識字,讀兒歌識字等方式來幫助孩子識字,激發(fā)識字興趣。但是如果能把識字教學滲透在古詩教學中,效果肯定會更佳。并且我對學生的`學情了解不夠,這首詩比較簡單,一部分孩子早會讀,甚至會背了,所以讀詩時顯得洋洋得意,眼睛根本沒去注意文字,從而,錯過了如此好的識字機會。我卻沒有意識到,沒有及時地指正孩子們的錯誤習慣,真是后悔。還有,拼音剛學完,在識字教學中可以做些有效的銜接、滲透。針對以上反思,我又重新設計了一份簡案如下:
一、復習導入
到今天為止我們已經(jīng)學完了拼音,下面老師考你看誰能把下面幾個音節(jié)讀的又快又準確:
1.出示小黑板。
zhi chi si yi wu
jia taièrzuo hua
yancun ting
2.談話導入:從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幫助下,到識字王國去認識更多的“漢字朋友”啦,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板書課題: 一去二三里 讀題。“一”的正音。
二、指導學生觀察插圖,引導學生邊觀察邊想像。
1.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兩個孩子看到了什么?他們在說什么?
2.介紹課題:古時候有一首童謠,說的就是這幅畫,齊讀課題!耙蝗ザ铩敝攸c讀“去”和“里”。強調(diào)“一”的讀音。
3.理解“里”。
三、借助拼音,自讀課文。
1.讓學生邊拼,邊讀,從文中圈出生字。
2.出示生字,教學生字。
yíqùèrsān lǐsì
一去二 三 里四
wǔliǜqībā jiǚ shí
五六 七八 九十
借助拼音識字,重點指導,上聲讀音,和“四”與“十”平翹舌的講法。
抽讀生字卡片,比較“八——入”,結合生活實際識字,在教室里找找數(shù)字。借助課文插圖識字。
3、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自由讀,指名讀,賽讀,齊讀課文。
四、拓展練習,鞏固生字
1.讀一讀,連一連。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 十 六 一 三 九 八 二 五 七
2、讀兒歌《謎語》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6
《一去二三里》是一首古代童謠,它向我們呈現(xiàn)了一幅郊外的美境:在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山村,炊煙裊裊,住著幾戶人家。山里的幾座亭臺錯落有致地排列著,樹上、路邊盛開著各種美麗的花。這首童謠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數(shù)字鑲嵌其中。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也掌握一到十的數(shù)字的寫法。
本課配上了兩幅插圖。圖一描繪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現(xiàn)了童謠的意境。圖二用十個運動員和十個球幫助學生識記十個表示數(shù)字的漢字。
在進行《一去二三里》的教學中,有一個環(huán)節(jié)值得反思,我這樣設計的:讓學生看書上的圖來認識1至10的漢字寫法,我問學生:“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在學生的回答中,認識了十個字,此時已經(jīng)基本上完成了預先的任務,我正準備過渡到另一環(huán)節(jié)時,張真禎說:“老師,我還有,我還想說!”看著她那急著想說話的樣子,我就讓她說了,“我還看到天藍藍的,云白白的,很美麗。”聽著她奶聲奶氣的話,好像自己也被一種童真童趣所感染,經(jīng)常能看到的藍天白云似乎也變得更美了,我表揚了她“嗯,雖然今天天陰沉沉的,可聽你這么一說,就像看到了藍天白云一樣,真美,你說得真好,看得很仔細。”其它小朋友見我表揚她,也刷刷地舉起了小小的手,魯燦同學說:“籃球場后面有一片樹林!彼亚懊鎸W過的“一片樹林”給用了起來,我就忍不住又表揚了她,沒想到她聽到我的表揚,歪著腦袋笑了一下說:“老師,我可以不可以再說一次啊!”我點點頭,她就開始說了,“籃球場后面有一片樹林,那里有很多綠油油的小樹,還有許多小動物住在里面。”真不愧為我班語文成績很棒的孩子!學生們越說越起勁,說到后面,他們就說到了十個小朋友的表情,不同的姿勢,還說到了他們衣服和鞋子的不同。特別是當他們說到十個小朋友不同的姿勢時,我很意外,沒想到他們觀察得這么仔細,說實在的,當我看圖時,我沒去注意圖上小朋友的表情和不同的姿勢。
由于同學們說得轟轟烈烈,我不忍心打斷他們,這堂課沒有完成預先設計的教學內(nèi)容,但是我認為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未完成并不影響學生的整體發(fā)展,在課堂教學中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熱情、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的素質(zhì)。我忽然意識到自己過去的課堂教學過分強調(diào)預設,實在太機械、沉悶,缺乏生氣和樂趣,課堂教學的過程也是按照預先設計好的一步步地進行教學,過于程式化。四十分鐘的課,不拖堂,把需要完成的教學內(nèi)容講完,這堂課就算完成了任務,這樣的.課堂不是太過封閉了呢?新課程不是要求我們開放課堂嗎?
我不敢肯定這節(jié)需要延時的課,一節(jié)從表面看忽視了學生讀和寫的課,是開放的課堂,但我知道教育不應該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人,這樣會限定和束縛人的自由發(fā)展。這堂課我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熱情、思考、靈感改變了原先的教學設計,自認為效果不錯。
教小學一年級,雖然我是第一次,教學方法也不太懂,今天邁出了第一步,以后我會繼續(xù)這樣。因為今天我才真正體會到了:教學過程其實就是師生交往、互動的過程,課堂教學不應該是一個封閉的系統(tǒng),也不應拘泥于預先設定的程式。以前只聽說了這些理論,應用起來并沒懂。今天算作初步嘗試吧!讓我們用一顆寬容的心允許學生打破我們的預設,讓我們在師生互動中多一些即興的創(chuàng)造,使我們的課堂更充滿生命力吧!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7
第一課 《一去二三里》是一首饒有趣味的童謠,它向我們呈現(xiàn)了一幅美麗的山村風景,巧妙地把一到十的數(shù)字鑲嵌其中。在教學時,我首先引導孩子們觀察課本插圖,說說插圖里都畫了些什么,然后引出課題《一去二三里》,接著請他們讀一讀童謠,用鉛筆圈出本課的生字。因為一到十這十個數(shù)字大部分孩子都已經(jīng)認識了,因此教起來沒有耗費太多的時間,比較順利。而就童謠本身來說,我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都已經(jīng)能背誦,但存在朗讀拖沓的現(xiàn)象。針對這一問題,我及時進行了糾正,不過效果不是很好。看來,這是一項需要時間慢慢來的工作。就整篇課文來說,我認為難點在于字的書寫。孩子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書寫是從這節(jié)課開始的。在認識了田字格之后,我指導孩子們觀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是怎么樣的',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并告訴他們字不要寫得“頂天立地”。我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孩子對寫字還是很有興趣的,一筆一劃寫得可認真的。有的孩子認為自己字寫得不夠好,就一直擦,直到寫得自己滿意了為止。對這樣的孩子,我及時進行了表揚,同時告訴他們一筆一劃看清楚,找準位置再寫,這樣就不會不停地返工了,《一去二三里》這節(jié)識字課就這樣上完了。從整體來所,條理比較明晰,結構也相對較為完整,但是我也發(fā)現(xiàn)了自己存在的很多不足,最大的不足就是教學過程中情景的引入做得還是不到位,比如在介紹課文時,可以講一個小故事,讓孩子們把注意力轉移到課文中,而不是單純地為識字而識字!袄L聲繪色”地上好一堂課,是我努力的方向和目標。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8
這篇古詩是一年級的學生在結束漢語拼音的學習后第一次接觸到古詩誦讀這個課型,雖然有很多孩子曾經(jīng)讀過古詩,有的可以背出幾十首,甚至上百首古詩,可是那種讀背和古詩誦讀課是有著天壤之別的。在第一次古詩誦讀課上我們需要讓學生認識詩題、詩人,了解一首詩有幾行,有幾句,通過誦讀古詩認字,同時借助圖片了解古詩的大意,并且通過熟讀達到成誦的目的……可以說這次是學生與古詩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如何讓學生做好這第一次“親密”接觸?
首先從簡單的內(nèi)容入手,第一次學習古詩誦讀就像我們第一次和一個陌生人的人見面一樣,我們并不了解這個人,我們只能看表象。比如說,這個人他長什么樣,叫什么名字,是男是女,是哪里人等等。所以學生在初見古詩誦讀這個課型的時候我首先從學生所能直接看到的表象入手,一邊板書詩題和詩人的名字一邊告訴學生哪是詩題,誰是寫這首詩的詩人,他叫什么名字。然后通過自己板書示范讓學生明白這首詩中那些字是生字,怎樣把它們從詩中圈出來。并且告訴他們這首詩有幾行,再讓他們猜一猜這首詩有幾句,使學生了解到什么是行什么是句,以及行、句間的關系。這些方面作為教師可能一眼就能看出來,再簡單不過了,往往就被忽略掉了,不會作為一節(jié)課的重點,可是這些對于學生第一次學習古詩是非常重要的。這些看似簡單的東西正是古詩學習的基礎,同樣也是一年級學生閱讀起步的基礎。
然后利用課文中的插圖理解古詩,有的學生會背很多的古詩,可是卻不理解古詩的意義。在古詩誦讀課上我們就要解決這一問題,這是古詩誦讀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我在處理這一教學難點的時候就運用了詩文邊的圖片,通過讓學生觀察圖片的方法了解古詩所寫的小山村是一個美麗而寧靜的地方。其中“煙村”、“亭臺”這些詞語學生可能弄不明白,我也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讓學生非常直觀地感受到“煙村”是什么,“亭臺”是什么,使學生理解詩句變得簡單化了。再讓學生通過想象,使我們大家和詩人一起都置身于這美麗的小山村中,從而體會詩人的感受,最后通過朗讀將自己的感受讀出來。學生們一個個都讀得興致勃勃,激發(fā)了他們學習古詩的興趣。
最后一定要重視學習方法的總結,對于剛入學的孩子來說古詩誦讀這個課型他們不了解,還有很多學習方法他們更是不知。及時地歸納總結,加深印象,使學生能夠?qū)W會舉一反三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教學生圈生字時,我就適當進行點撥,問學生:“你們以后再碰到條形格中的生字也能像今天這樣圈得又快又好嗎?”這一問就提醒了學生以后碰到生字也應該像今天這樣把它圈出來。還有在引導學生理解詩意的'時候,我首先通過有感情范讀告訴學生要想讀得跟老師一樣有感情就要把自己當成詩人去想象,去體會。然后再引導學生通過看圖、想象、朗讀這種方法來體會詩人的感受。學生在很好地完成了古詩誦讀的任務后我又及時地進行總結“今天我們通過讀、看、想仿佛已經(jīng)讓自己置身于那幽靜、美麗、古樸的小村莊中,體會到詩人的感受。有的同學還試著將它背了下來,像這樣的課就叫做古詩誦讀。今后我們可以利用這樣的方法在古詩誦讀課中學會更多的古詩。”既讓學生了解了“讀、看、想”的學習方法,又讓學生了解到這一學習過程就是古詩誦讀的過程。學生以后再遇到這樣的課型就不會感到一知半解甚至是陌生了。
學生的“第一次”可能教師們曾經(jīng)教過很多次,這些第一次往往因為習以為常而被忽略掉,從而痛失了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最好時機。因此,作為教師應該把握時機抓住這些第一次,使學生在第一次與文本的接觸中真正做到“親密”。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9
《識字一》這個單元,是繼學習拼音之后,第一個識字單元。本課《一去二三里》是這個識字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新教材重視識字教學,采用多種方法使低年級學生盡早、盡快、盡可能多地認字。在識字的編排上,又注意采取韻語這種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使學生在語言環(huán)境中,在有滋有味的誦讀中認字,受到美的熏陶。體現(xiàn)兒童學習漢字的規(guī)律,本課是一首意境優(yōu)美的古詩,課文內(nèi)容大多學生在學齡前已經(jīng)接觸甚至已經(jīng)會背誦,重在學習最簡單的十個漢字,和“去”和“里”這兩個漢字。
由于新教材對認字、寫字的要求不同,識寫分開、多認少寫,減輕學生學習寫字的負擔,又盡可能讓學生多識字,盡早地進行閱讀。課程標準實驗教材與原教材相比,識字量明顯加大。為了幫助學生識字和鞏固識字,我在教學時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識字欲望。
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大興趣,乃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奔偃缱R字教學只是單純?yōu)樽R字而進行教學,會使識字教學變成枯燥無味的苦差使,讓學生望而生畏,失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所以在教學本課時我設計一個情境,秋天的景色真美啊,一個星期天的早晨,丁丁和明明他們約好要到郊外去旅游,從而引出今天的教學內(nèi)容?s短學生與學習內(nèi)容的距離,并激發(fā)起他們的學習欲望與熱情。讓學生盡快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的過程中去。
2、在語言發(fā)展中識字。
在進行《一去二三里》的教學中,我設計了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看書上的圖來認識1至10的漢字寫法,我問學生:"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在學生的回答中,認識了十個字,此時已經(jīng)基本上完成了預先的任務,我正準備過渡到另一環(huán)節(jié)時,聽到有一個學生說:"老師,我還有,我還想說!"看著他那急著想說話的樣子,我就讓他說了,"我還看到天藍藍的,云白白的,很美麗。"聽著他奶聲奶氣的話,好像自己也被一種童真童趣所感染,經(jīng)常能看到的藍天白云似乎也變得更美了,我表揚了他"嗯,雖然今天天陰沉沉的,可聽你這么一說,就像看到了藍天白云一樣,真美,你說得可真好,看得很仔細。"其它小朋友見我表揚他,也刷刷地舉起了小小的手,有的說:"籃球場后面有一片樹林。"她把前面學過的"一片樹林"給用了起來,我就忍不住又表揚了她,沒想到她聽到我的表揚,歪著腦袋笑了一下說:"老師,我可以不可以再說一次啊!"我點點頭,她就開始說了,"籃球場后面有一片樹林,那里有很多綠油油的小樹,還有許多小動物住在里面。"
學生們越說越起勁,說到后面,他們就說到了十個小朋友的表情,不同的姿勢,還說到了他們衣服和鞋子的不同。特別是當他們說到十個小朋友不同的姿勢時,我很意外,沒想到他們觀察得這么仔細,說實在的,當我看圖時,我沒去注意圖上小朋友的表情和不同的姿勢。
因為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時間的延長,這堂課沒有完成預先設計的教學內(nèi)容,但是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未完成并不影響學生的整體發(fā)展,在課堂教學中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熱情、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的素質(zhì)。這堂課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熱情、思考、靈感改變了原先的教學設計,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互動的過程,課堂教學不應該是一個封閉的系統(tǒng),教師也不應拘泥于預先設定的程式。開放課堂,尊重學生的學習需要和熱情,讓我們用一顆寬容的心允許學生打破我們的預設,讓我們在師生互動中多一些即興的創(chuàng)造,使我們的課堂更充滿生命力!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10
【教學設想】
《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一年級上冊中的“識字1”。本課是一首古詩,這首古詩將從一到十表示數(shù)目的10個漢字同小路、煙、村、亭臺、鮮花巧妙地編織在一起構成一幅美麗、恬靜的山村風景畫。這首小詩描繪景物錯落有致, 10個數(shù)字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自然和諧地融于山村的美妙意境之中。兒童學習這首古詩不僅可以激發(fā)其熱愛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發(fā)識字的興趣。
識字、寫字、誦讀是本課的教學重點,結合識字教學的特點及《語文課程標準》,我確定了第一課時的2個教學目標:
。、學會10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圖文結合,大體了解詩歌的意思,體會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樂。
3、初步認識田字格,學會寫“一”。在本課的教學中應力求給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讓他們置身于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之中,通過自己的研讀、教師的導讀、同伴的評讀來讀準字音,理解詞義,讀好詩句。
本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田字格,學寫漢字。為此在寫字前應讓學生認識田字格,了解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稱。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認識漢字的基本筆畫,初步掌握運筆方法,并讓他們通過仔細觀察、動手嘗試以及教師的示范指導來寫好第一個漢字一。因此在第一課時教學中,我設計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一、以情激趣,導入新課
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力求要做到入情入境,牢牢地抓住學生的年齡特征調(diào)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如導入新課可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好奇來做文章,運用多媒體輔助手段,把學生引入一個如詩如畫般的世界,讓他們在好奇心的驅(qū)使下開始學習。
二、自主研讀,自讀自悟
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研讀古詩,讓他們不斷地在自讀自悟、相互切磋、合作交流中來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懂課文。有人說想象是創(chuàng)新的翅膀,在誦讀古詩時,可讓學生在試試、學學、比比等活動中,充分展開自己的想象,通過一次又一次的誦讀來加深對古詩的理解和體驗,享受審美的樂趣。在研讀時,引導學生進入如詩如畫的小山村,說說看到了什么景物,進行美讀。這樣既可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又可讓他們在成功的體驗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三、復習鞏固,指導寫字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教學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教學生字時,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設置引人入勝的游戲情境,如,燕子姐姐的禮物、生字果、小企鵝等,讓學生主動地積極地來認字。本課時先寫一個“一”,讓學生初步認識田字格,充分地說橫筆的寫法,分散寫字的難點,使學生在玩中學習寫字,鞏固生字。
【教學目標】
。、認識10個生字,有感情朗讀詩歌。
。病D文結合,大體了解詩歌的`意思,體會山村的優(yōu)美和生活的快樂。
。、初步認識田字格,學會寫“一”。
【教學準備】
課件、卡片、生字果。
【教學過程】
一、 以情激趣,導入新課
。、嗨!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手指娃娃”,好久不見,想我了嗎?今天,我給大家?guī)砹似恋亩Y物,是什么呢?(出示生字果)草莓,高興嗎?草莓果上的拼音我們肯定知道讀是嗎?自己拼一拼、開火車讀。
。、這里面有十個數(shù)字娃娃,我們把它們叫出來見一下面好嗎?指名讀。這十個數(shù)字娃娃和兩個生字娃娃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的內(nèi)容。
二、自主研讀,自讀自悟
。、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 手指娃娃:今天我要請小朋友到我家去作客,我的家在一座小山村里,離這兒不遠。我們出發(fā)吧。(出示圖片。)
、 指導看圖說圖意:
、 你來到了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知道的?
、 這是離我們不遠的一個小山村,只要走上二三里路就可以到達,(出示圖)首先看遠處有哪些景物?(房屋\裊裊的炊煙) [你能說得更好嗎?]
、 再看房屋背后的小山上有什么?(亭子)亭子也叫亭臺,一起說一遍“亭臺”。
、 我們再往近處看,近處有那些景物?花兒多嗎?能數(shù)得清嗎?(藍藍的天空\開得正艷的桃花\無憂無慮,快樂飛舞的小鳥)
在一座美麗的小山村里,住著幾戶人家,山里有幾座亭臺,樹上、路邊盛開著盛開著各種鮮花。
、 手指娃娃的家鄉(xiāng)美嗎?古時候有位詩人也覺得這里很美,就把這里的美景寫成了一首詩。(師范讀古詩)你們想讀一讀嗎?
、 請小朋友打開書,咱們一起來做兩件事兒,看誰的小耳朵聽得最清楚:先做第一件事兒,請你找出生字果上的這十二個漢字娃娃,用圓圈圈出來,大聲地讀一讀。
⑸ 會讀了嗎?誰能讀給手指娃娃聽呀?
、 指名讀,評議正音:
。ㄓ袃蓚數(shù)字寶寶的名字不太容易區(qū)分,稍不注意就會喊錯,你知道它們是誰嗎?(四和十)請找出四和十,你能區(qū)分嗎?還有哪個字是平舌呢?哪個是特別韻母的生字?“六”正音找出來讀一讀!耙弧钡谋疽糇x“yī”,但在詞語或句子中會變音,有時讀二聲,如“一塊地”、“一片海”;有時讀四聲,如“一棵樹”、“一朵花”。本課讀二聲。)
齊讀。
⑺ 遮上拼音,打亂次序,你還認得它嗎?
。病⒌诙聝,請小朋友借助拼音大聲讀一讀這首詩,不過老師有個小小的要求,不能跟著人家一起讀,做得到嗎?看誰練習得最認真,開始。讀好了,讀給你的同桌聽:
、 請四個小朋友一人讀一句。
、 他們讀得真好,我們一起試試吧。一組讀一句。
、 讓我們大家一起讀一讀吧。(讀古詩)。一邊讀,一邊想象那美麗的小山村。
⑷ 分組賽讀。
、 小朋友讀得那么好,老師仿佛看到了在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山村,炊煙裊裊,住著幾戶人家,山里有幾座亭臺,樹上,路邊盛開著各種美麗的花。讓我們再一起夸一夸手指娃娃的家鄉(xiāng),能背的可以背誦,如果能加上動作就更棒了!
三、復習鞏固,指導寫字
。、小朋友學得這么熱鬧,引來了村里的一群小企鵝,胖乎乎的,真可愛!哇,這么多,我們一起數(shù)一數(shù)。(1~10)他們好象在找什么呀?你能幫他們找到自己的球嗎?
。、在小朋友的幫助下小企鵝找到了自己的球我們一起給小企鵝報一下數(shù)好嗎?
。场⑼!瞧,他們可高興了,球賽快開始了,讓我們和小企鵝一起做準備動作吧。(課中休息:音樂)
。、手指娃娃送來的生字果子,誰能讀得又準確又響亮,并能給這些生字找一個朋友,就把果子送給他。〒屪x生字)
帶讀
。怠⑹种竿尥薜亩Y物送完了,現(xiàn)在我們也給她準備點禮物,好嗎?送什么好呢?就寫個:“一”字吧!看!這是什么格子?出示“田字格”跟著老師讀:“田字格,四方方,寫好漢字它幫忙。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橫中線,豎中線,各個方位記心間!币坏墓P畫是橫,指導寫“一”:一字只有一畫,從左到右起筆稍重,收筆時向右稍按一下。寫在橫中線上左右的長度相等。書空,書上寫兩個。
四、總結全課
1、今天,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認識了十二個漢字娃娃,學會了一首非常好聽的古詩,還參觀了手指娃娃的家鄉(xiāng),喜歡嗎?現(xiàn)在,我們要離開了,可是,那美麗的景色還深深留在我們的腦海里,讓我們再一次朗誦古詩,表達我們喜愛之情,好嗎?
。病⑹种竿尥蘅蓾M意了,她希望同學們課后找一找,我們周圍哪些地方用上了這一課的生字,下節(jié)課交流。再見!
【教學反思】
三個組教學片斷集中展示了充滿活力、開放的課程環(huán)境,使我深刻地體驗到:教師在課改的舞臺上正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教師對新課程的理解是決定新課程實驗成敗的前提。新課程所倡導的民主、開放、合作、探索的課堂生活方式,正是走進學生心靈、宏揚學生個性的金鑰匙。
一、以生為本,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構建充滿活力的語文課堂
在本案例中,教師始終站在學生平等的地位,與學生平等對話。如:以“趣味對讀”中,教師以商討的語氣提出“你想怎樣對讀呢”,在聽到學生獨特的想法,教師馬上予以支持,并提出“你們想怎樣讀就怎樣讀!”,在這里,教師亦師亦友,只在課堂中引路,把“怎樣走路”的權利還給學生。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續(xù)編課文”中,教師融入學生中,“別忘了,有問題找老師,老師也是你們的小組成員哦”,老師與學生平等對話,與同學們共同思考、共同體驗成功的快樂,師生的和諧互動,充分體現(xiàn)了課堂民主和人文關懷,這正是構建充滿活力的課堂的人文基礎。
二、營造富有情趣的課堂氣氛,滿足學生個性心理的需求,構造充滿活力的語文課程
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一個教師不能無視學生的情感生活,因為那是學習中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力的源泉”。只有滿足了兒童的情感需求,才能讓兒童真正成為主人,投入學習。在案例中,教師在開課之時,便精心營造了“小動物比尾巴”的情境,并鼓動學生當評委,面對栩栩如生的圖片,學生爭先恐后的發(fā)言;而后老師又引導學生進行“趣味對讀”,并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一對一地朗讀!白x我所愛讀,快樂無比”;最后教師進一步激發(fā)學生情趣,“咱們也來當一回作家,續(xù)寫課文,學著課文的樣子,自己寫兒歌”,學生興致盎然,并迅速在小組內(nèi)討論起來。在寬松的氣氛中,學生交流、合作、互助、成功。在充滿活力的課堂上,學生體驗著讀的愉悅、交往的愉悅、探索的愉悅、成功的愉悅,語文,真正走進了學生心靈,學生豐富的個性在課堂上展現(xiàn)無遺。
三、教師要捧著一顆愛心,帶著一顆童心,讓所有的學生全員參與,全程參與充滿活力的語文課程
新課程改革處處體現(xiàn)著以人為本的人文思想,我們的課堂應該像春天一樣,讓所有的孩子像百花一樣燦爛地綻放。在本案例中,教師所引領的每一個教學活動都是基于全體學生,教師不是導演,勝似導演,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充滿著童趣,充滿著人文關懷;學生不是演員,勝似演員,全員參與,全程參與了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如果每個教師都捧著一顆愛心,帶著一顆童心,喚起兒童個性心理的需求,我相信,那一定能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讓學生在語文的大課堂里幸福成長。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11
現(xiàn)行人教版一年級語文配套閱讀教材《小熊過橋》是一本可讀性極強的拼音讀物,孩子們非常喜歡,常常捧著它有滋有味地讀著。
一天,我在批改學生的拼音日記時,發(fā)現(xiàn)一個學生的題目十分吸引人:老師,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大問題!于是,我饒有興趣地讀了起來。他在日記中寫道:老師,今天,我在讀《小熊過橋》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大問題。編書的叔叔阿姨真是太粗心了,竟然把《登鸛雀樓》的詩人寫成李白了,應該是王之渙才對呀!讀完王境的日記后,我忙不迭地翻開《小熊過橋》一查,確實如此。這是我們老師、甚至編委都忽視的問題,竟然被一個7歲的小男孩發(fā)現(xiàn)了!除了表揚孩子的觀察細致外,更值得一提的是,孩子平時對優(yōu)秀古詩文的積累,這是多好的學習習慣呀!于是,我以此為契機,在班上極力鼓勵表揚,而且還動員王境小朋友寫信給編委的叔叔阿姨。在這一股“東風”的勁吹之下,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更濃了,讀書也更細心了,從課外遷移到課內(nèi),學生質(zhì)疑的能力、辨別的能力、反駁同學錯誤答案的能力也有所增強?芍^一舉多得。
如在教學《一去二三里》時,學生才讀了一遍課文,就有同學高舉著小手:“老師,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一二’的‘一’讀第一聲,這里的‘一’怎么讀第二聲?”瞧,多好的發(fā)現(xiàn)!為了引發(fā)學生進一步探究,我出示幾組帶有‘一’的詞,如“一個、一位、一輛”等詞,讓學生自己感悟體會。緊接著,學生又有新的發(fā)現(xiàn):“老師,‘家里’的‘里’讀輕聲,課文里讀第三聲!睂W生通過比較,知道了它們的不同含義。課堂上,常常有這樣、那樣不同尋常的發(fā)現(xiàn),有時都讓你招架不住,不讓他們說,看著孩子們失望的眼神,真是于心不忍,如果一味地學生暢所欲言,又怕時間來不及,真是挺矛盾。
學生真是一個個寶藏,里面的能源取之不盡,就待老師怎樣去開發(fā)、挖掘,激發(fā)他們求知的欲望、探究的興趣。多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多解決一些問題,甚至開發(fā)一些新課題。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12
今天我們學了《一去二三里》這首古詩,在這次的古詩教學中我運用多種辦法讓幼兒在誦讀古詩同時,領略詩的意境!在對本班幼兒進行這首詩的教學時,我先以故事的形式引入,讓幼兒在聽故事的同時感受優(yōu)美意境!兑蝗ザ铩肥且皇坠糯{,它向我們呈現(xiàn)了一幅郊外的美景:在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山村,飲煙裊裊,住著幾戶人家。山里的幾座亭臺錯落有致地排列著,樹上、路邊盛開著各種美麗的花。這首童謠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數(shù)字鑲嵌其中。上課時還特意配上兩幅插圖。圖一一描繪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現(xiàn)了童謠的意境。讓幼兒更好的從視覺上感受古詩的`意境。 在幼兒了解、感受古詩的意境后,我先念了數(shù)遍古詩,讓幼兒初步感受,再讓幼兒輕聲的跟誦,緊接著再讓幼兒跟著老師的后面開始大聲誦讀這首古詩,最后我們?yōu)檫@首古詩配上動作,和幼兒一邊讀古詩一邊做動作,這樣便與幼兒記憶。幼兒念得很起勁也很開心,似乎融入了古詩那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之中。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13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感受童謠中表現(xiàn)出來的景色美。
教學重難點:
重點:識字。
難點: 分辨“八”和“入”,“九”和“幾”等容易混淆的字。
教學準備:PPT課件 、簡筆畫 、生字卡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
1、今天老師帶了十個字娃娃,他們想和一年級九班的孩子做朋友,瞧瞧,他們找誰呢?(師邊發(fā)卡片邊說:字娃娃選xx,因為他準備得最好;字娃娃找xx和xx,他們倆顯得特別的高興;字娃娃看準了xx、xx和xx,他們正耐心地等待著字娃娃……)
2、介紹十個字娃娃給學生認識。
3、學生把字娃娃送回家——把字貼在相對應的簡筆畫旁邊。
4、字娃娃還想找你們玩,請你親切地呼喚他們的名字,老師請出他們。(師依次貼在黑板上,并板書課題,讀課題。)
二、識字——和字娃娃一起去郊游
。ㄒ唬度ギ嬛杏瓮妗
1、觀察畫面,你看到了什么?快來告訴我們吧。◣熾S機完善板書,呈現(xiàn)一首歡快的童謠。)
2、請出字娃娃“去”和“里”,回頭再瞧瞧圖中有趣的數(shù)字。
(二)《識字大闖關》
闖關前的準備:1、自由把這首童謠讀一讀,用筆圈出黑板上老師貼的字娃娃。
2、課件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請學生認一認,不認識的拼一拼他頭上的拼音。
3、檢查識字情況——“闖三關”。
a、第一關:除去拼音我會認(成功后得一個笑臉娃娃)
b、第二關:火眼金睛辨生字(成功后得一個笑臉娃娃)
c、第三關:我去提籃摘蘋果(成功后得一個笑臉娃娃)
。ㄔ诖谁h(huán)節(jié)中,教師要加以指導“三、四、十”音,辨認“八、六”等字的字形?偨Y學習方法。)
。ㄈ、愉快的比賽
1、師范讀課文,教給學生讀的方法。
2、生先跟老師讀再自己讀。
3、比賽讀。(強調(diào)數(shù)詞讀重些,突出山村雖小,景色卻很美。)
三、課外拓展——數(shù)字兒歌
游玩結束,字娃娃永遠和聰明勇敢的你們在一起。
1、結合簡筆畫出示兒歌,跟老師學一學。
《量詞歌》
一頭牛,兩匹馬;
三條魚,四只鴨;
五本書,六支筆;
七棵果樹,八朵花;
九架飛機,十輛車;
用錯量詞出笑話。
2、欣賞《紅葉飄飄》。
3、鼓勵學生自編數(shù)字兒歌,送出美麗的畫兒。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
《一去二三里》是一年級識字單元中的第一篇課文。新教材重視識字教學,采用多種方法使低年級學生盡早、盡快、盡可能多地認字。在識字的編排上,注重語言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深入淺出,意境優(yōu)美,饒有情趣,符合兒童學習漢字的規(guī)律和特點。所以,我在教學時主要采用了兩大教學手段:一是以“游”為主線,精心設計,思路清晰。二是巧妙突破難點,寓教于樂,富于情趣。具體過程分析如下:
這篇課文是一首童謠,從“一”到“十”這十個表示數(shù)字的漢字貫串其中,勾勒出一幅清新淡雅,樸素別致的山村圖,可謂是妙趣橫生,意境幽遠。我把這堂低年級的語文識字課設計得豐富多彩,趣味盎然。整個課堂從游玩開始,以游完結束。課文十個字加上“去”和“里”就是本課要求會認的12個生字,是教學的重點。
既然識字是重點,那就讓這粘有生字的“娃娃”擔當主角,引領全文吧!于是“字娃娃找朋友”的情景成了課堂的第一幕!白滞尥拚襵x,因為他課前準備得最好;字娃娃找xx和xx,他們倆顯得特別的高興;字娃娃看準了xx、xx和xx,他們正耐心地等待著字娃娃……”這樣“一找一揚”,很快就控制了課堂的秩序,讓小朋友們進入了角色。隨后把手中的字娃娃送回家(課前貼在黑板下方的漂亮簡筆畫:三條魚,四只鴨等),在“一送一夸“中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接下來就讓孩子們和字娃娃一起去游玩。先走進一幅畫(課文插圖),在此鼓勵學生看到什么請說一說,教師隨機完善板書,使之逐步成為一首完整的童謠。出其不意,又在情理之中,既欣賞了美景,又初步熟悉了課文內(nèi)容。這便是課堂第二幕。
“識字闖關”和“賽童謠”是課堂的第三幕和第四幕。這兩個環(huán)節(jié)意在提高孩子學習興趣,落實識字和正確朗讀這兩個目標。以游戲闖關和比賽的形式開展教學,不僅調(diào)動了孩子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鼓勵了孩子敢于面對困難,學會勇敢。
最后游玩呼應開頭,重新回到畫中。教師一邊翻開簡筆畫,一邊教孩子讀《量詞歌》——“一頭牛,兩匹馬;三條魚,四只鴨;五本書,六支筆;七棵果樹,八朵花;九架飛機,十輛車”用錯量詞出笑話。”課堂接近尾聲時鼓勵孩子用所學的十個表示數(shù)字的漢字編兒歌,編得好就獎勵一幅畫,領著字娃娃回家。課堂從形象開始,以抽象結束。
在收獲成功的同時,老師們給我提出了寶貴的指導性意見,他們經(jīng)驗豐富,一語中的。經(jīng)過深刻反思,我發(fā)現(xiàn)了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重點不突出,有虛無實。教學設計形式多樣,趣味性強,但吵吵鬧鬧,嘰嘰喳喳之后,學生到底記住這12個看似簡單的字了嗎?對字音,字形掌握準確嗎?不盡然!用老師們的話說——沒有明確課標的.要求?晌也荒茏尅皼]有教過一年級的語文”成為給自己開脫的理由啊,這和“沒吃過肉,還沒看見別人吃過肉”是一樣的。
二、語言慷慨激昂,缺乏親和力。課堂上我倒是神采飛揚,眉飛色舞,活脫脫一個“主持人”,甚至“話劇演員”,壓根兒沒思考到臺下的不是觀眾,而是學習的主人 ——一群天真無邪,活潑可愛的一年級小朋友。這樣的教學方式忽視了學生的年齡特點,違背了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難以收到實效。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決定從以下方面加以改進:
一、送一本《課程標準》給自己。只有認真閱讀各年級的課程標準,明確教學目標,才能為上好每一堂課做好準備,把每一堂課落到實處。各年級教學既環(huán)環(huán)相扣,緊密相連,又循序漸進,得心應手。
二、在不斷豐富課堂教學藝術的同時,更要注重教學的實用性和有效性。要深入分析學生的實際能力和認識水平,一年級學生由于從幼兒園或者學前班上來,具有一定的聽說讀寫能力,好玩好動。有一定的自我表現(xiàn)欲,需要被肯定和鼓勵。但同時也要考慮課堂教學的本質(zhì)功能,不能為追求表面的熱鬧而忽視知識目標的完成。這需要教師深入思考和巧妙布局。
三、不斷加強學習,做好“四個學習”。向書本學習,尤其要向?qū)I(yè)書刊學習,提升自己的教學理論水平;向他人學習,豐富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向自己學習,錘煉自身的教學技能;向?qū)W生學習,拓展自身的應變能力。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14
《識字一》這個單元,是繼學習拼音之后,第一個識字單元。本課《一去二三里》是這個識字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新教材重視識字教學,采用多種方法使低年級學生盡早、盡快、盡可能多地認字。在識字的編排上,又注意采取韻語這種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使學生在語言環(huán)境中,在有滋有味的誦讀中認字,受到美的熏陶。體現(xiàn)兒童學習漢字的規(guī)律,本課是一首意境優(yōu)美的古詩,課文內(nèi)容大多學生在學齡前已經(jīng)接觸甚至已經(jīng)會背誦,重在學習最簡單的十個漢字,和“去”和“里”這兩個漢字。
由于新教材對認字、寫字的要求不同,識寫分開、多認少寫,減輕學生學習寫字的負擔,又盡可能讓學生多識字,盡早地進行閱讀。課程標準實驗教材與原教材相比,識字量明顯加大。為了幫助學生識字和鞏固識字,我在教學時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識字欲望。
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大興趣,乃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奔偃缱R字教學只是單純?yōu)樽R字而進行教學,會使識字教學變成枯燥無味的苦差使,讓學生望而生畏,失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所以在教學本課時我設計一個情境,秋天的景色真美啊,一個星期天的早晨,丁丁和明明他們約好要到郊外去旅游,從而引出今天的教學內(nèi)容。縮短學生與學習內(nèi)容的距離,并激發(fā)起他們的學習欲望與熱情。讓學生盡快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的過程中去。
2、在語言發(fā)展中識字。
新課程要求我們,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jīng)驗,在一定的語境中學習生字,所以在這堂課中,我利用本課的插圖,請學生看圖說話,結合學生的說話內(nèi)容,隨機教學字,這樣使學生的識字教學與語言的學習同步。即發(fā)展了語言又認識了生字。
3、活動中學習鞏固識字。
低年級孩子年齡小,自制力弱,學習以無意注意為主,他們天性好動,活動則是他們喜聞樂見的方式。教學時我設計了“找朋友”的活動及時復習鞏固本堂課所學的十個數(shù)字生字。通過有趣的游戲激發(fā)孩子們識字的興趣,使學習氣氛活躍起來;通過以點帶面的形式,采用新字復習舊字,舊字鞏固新字的方法擴大識字量,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記得牢固、扎實。
存在的不足之處:
鞏固生字應創(chuàng)設一定的語境,激發(fā)學生的識字欲望。我在本課時的生字鞏固中,教學設計得比較呆板。局限于本堂課的“語言場”,只是請學生認一認本課課文中出現(xiàn)的生字,先請學生認一認帶拼音的生字,接著拼音朋友回家了你還能認識它們嗎?繼而分小組比賽認讀,開小火車認讀。從形式上來看是比較多的,但與其它語境的聯(lián)系就沒有了。所以我想在以后的教學中應更加注重在不同的語境中鞏固識字,并在識字中不斷強化語境。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15
今天我上了《一去二三里》這一課。我用充滿趣味的話語導入新課,把學生引入到快樂的學習環(huán)境中,鼓勵他們大膽學習新知識,大大的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一去二三里》是一首古代童謠,說的是郊外幽美的景象:在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山村,住著幾戶人家,山里有幾座亭臺,小巧別致。樹上、路邊盛開著各色的花兒大體了解詩歌意思,體會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樂。
在教學中,我使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孩子們的注意力,如錄音范讀、摘蘋果游戲、開火車認讀生字等,當圖片上的“蘋果”(即生字卡片)往下掉落的時候,我說看誰吃的多?孩子們一下子興奮起來,隨著我點擊速度的加快孩子們也快速的搶讀生字,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使教師和孩子互動起來、融為一體,不再是單一的教師教、學生學,而使學生在游戲中學到知識、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又享受了游戲的樂趣,讓他們知道了學習語文原來會這樣有趣,這樣就提高了剛入學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體會了學習語文的.快樂。學生剛剛接觸寫生字,為了讓他們打下結實的基礎,我先讓他們認識田字格,讓他們?nèi)w起立說左上格孩子們把左手舉起來。我看著她滿臉陽光般燦爛的笑容,自己頃刻間也開心起來,這時才真正感受到作為教師的滿足。課后,我仔細回憶了課堂的每一個細節(jié),我認為在許多問題處理上存在不足:
1、在整體把握和時間安排上不足。在進行第二個教學目標的教學時,時間上有所欠缺。我認為課前對要進行的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要先做好充分估計,仔細考慮這個步驟可能會用多長時間,做到心中有數(shù)。這樣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會有意識地、有序地進行教學,保證教學內(nèi)容的順利完成。
2、第二環(huán)節(jié)指導朗讀時,由于時間不是很充分,加上孩子們又是第一次學習課文、第一次感受文本、進行朗讀,所以在啟發(fā)課文、感受課文環(huán)節(jié)中做得不夠深入、細致,他們不能很好地感受課文的濃厚童趣、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樂。今后,在課前要盡量多預設學生的回答和提問,想好豐富的評價語,這樣,會帶給孩子們一個更加豐富生動的語文課堂。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08-01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精選22篇)10-28
一去二三里教案04-01
一去二三里的教案02-10
《一去二三里》教案02-21
《一去二三里》的教案02-20
《一去二三里》的識字教案03-06
《一去二三里》教案(15篇)03-29
《一去二三里》教案15篇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