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歷史教學反思(精)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對教學中的新發(fā)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八年級歷史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八年級歷史教學反思1
本單元教學緊扣課標要求,能通過圖片及相關視頻激發(fā)學生學習本單元的興趣,學生能主動學習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相關內容。
通過小組合作討論、互動釋疑突破本單元重難點;學生能深刻認識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具有深遠意義的一次偉大轉折;中國從此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此時,經濟體制改革首先從農村開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知道生產關系要適應生產力發(fā)展的要求;城市改革重點在國企改革。多層次、有重點、點面結合的'對外開放格局形成。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國在科教文體事業(yè)取得了巨大成就;學生能在教師的引導下閱讀課本,自主地找出歸納科技、教育、文藝、體育方面的成就。關于外交成就,學生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小組探究合作,并深刻理解鄧小平“一國兩制”內容及成功實踐——香港、澳門回歸,分析海峽兩岸關系發(fā)展的有利與不利因素。
中國現代史比較接近我們現在的生活,教師通過相關時事講解、學生閱讀課本并討論等教學手段,這樣學生就比較容易把握“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這一課的主線。
同時,由于中國現代史涉及較多的理論和抽象概念,如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這課,就涉及現代化、社會主義現代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概念,對于初中學生來說,這些概念都有點偏向高中政治學的內容,教師可在課后整理相關資料,復印或通過郵箱發(fā)給需要提升自己理論水平的學生,真正體現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八年級歷史教學反思2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們經常談到學生學習習慣、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或許影響其一生,終身受益?赏鲆暳死蠋煹哪承┬袨榱晳T。
就如上節(jié)課(視導聽的)中,面對學生精彩的.展示,我的鼓勵性語言太貧乏了,只是用了幾句“你太棒了”,我自己都感覺太俗,但當時不知什么原因隨口就這么幾句,其實,面對較難的題目極個別同學到講臺展示時我應該多變換鼓勵性語言,如:“你真有膽量,不簡單!并且你思維真敏捷,思路也很清晰”。
可是由于平時上課沒有養(yǎng)成習慣,才會出現這種狀況,所以老師課堂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至關重要的。真可謂:“教育就是培養(yǎng)好習慣,習慣就是素質,習慣影響人格”。
八年級歷史教學反思3
細節(jié)能夠營造濃郁的歷史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為一名歷史教師第一個任務就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愿意、喜歡上歷史課。學生如果對歷史不感興趣,其他的也就失去了依托。所以我們就應該在日常的教學中把握細節(jié),充分運用細節(jié)來營造濃郁的歷史氛圍,使學生能主動進入歷史課堂,有對歷史探究的原動力。
如在學習“外交事業(yè)的發(fā)展”時,我在一開始上課就展示出教材上的一幅照片——《喬的笑》,就是喬冠華在聯大通過恢復我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后開懷大笑的照片。要求學生認真觀察照片中人物的表情、動作。之后又介紹了照片的一些情況:這幅珍貴照片在新聞攝影展中獲得金獎,紐約某大報對喬冠華這縱情一笑也倍加贊嘆,稱他為“大國家的大人物”。喬冠華的笑被西方媒體描述為:“震碎了議會大廈的玻璃!”因為喬冠華的表情是很夸張的,給人的視覺沖擊非常大。所以學生馬上就被吸引了。這時我適時設問:為什么喬冠華部長會如此開懷大笑?學生很快就能從課本中獲取信息:1971年10月25日,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這件事是新中國在外交上的重大突破,是一件令我們自豪的事。圖片是無聲的,但圖片所帶來的情感的渲染使學生仿佛身臨其境,就在現場。這會使他們產生與喬冠華有相同的感受:為我們的國家高興、自豪。有了這樣的鋪墊以后,學生自然會對接下來的學習內容有好感,有求知欲。本來教學內容只是一個過程性的描述,一些結論性的語言,相對來說是枯燥的。用細節(jié)來刻畫特定的場景和對象,非常類似于電影中的“特寫鏡頭”。抓住了這個精彩瞬間,以情感打動學生,帶他們走進了歷史。
八年級歷史教學反思4
歷史老師要有扎實的基本功,應具備扎實的專業(yè)基礎知識和完善的知識結構。要經常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總結每節(jié)課的得失,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形式多樣的教學中輕松愉快的學習。在本課學習中,我嘗試了識圖記憶法。識圖記憶法即通過看圖、填圖、用圖來記憶歷史知識。這就要求學生學會應用所學知識對圖表所反映的歷史現象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如下圖:
可以感受中國承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的意義,以及加入WTO等外交成果,這一重大活動的開展直接推動了我國現代化建設和統(tǒng)一大業(yè)的進展,同時也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
實踐證明,《外交事業(yè)的發(fā)展》這一課組織的還不錯,教學效果很好。
八年級歷史教學反思5
最近一段時間聽課較多,隨著課改的推進,現在班級已經形成主動學習的風氣,并且取得一些效果:
1、在學生參與課堂的過程中,培養(yǎng)了他們的學習的自信心,同時這種自信心也逐漸感染著周圍的同學。
2、學生逐漸養(yǎng)成了遇到問題時,主動查找資料,主動找同學進行探討,班級形成了較濃的學習氣氛。
3、在實施過程中,更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及創(chuàng)新的精神。
當然,改革過程中并不是一路凱歌,這個改革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一些困難和疑惑:
1、課堂駕馭上:我們的課堂駕馭能力還很缺乏,有時上課較容易受學生情緒影響而打亂教學計劃,比如學生“不愿動”時如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調皮的學生上課搗亂時如何引導學生?或是讓學生進行討論時不能收放自如。這方面仍有待進一步向有經驗的同事學習,以期改善。
2、時間把握上。如果一節(jié)課采用的形式多樣,或為了讓學生有更多的思考和討論的時間,就可能會造成時間上的不足而耽誤了這節(jié)課的'預定內容,影響教學進度。這就有一個過程與結果的矛盾,重視哪一個呢?照新課標要求應重前者,但是該掌握的沒掌握到也不行吧?
3、學生的參與面有限。學生在展示時往往希望班級的每一位學生都參與進來,尤其能激發(fā)后進生的學習興趣,但班級有部分學生懼于走上講臺,因此課堂上活躍著的往往總是那么一部分人,部分學生參與不到其中。
“實踐+反思=成長”,我們正在課程改革中逐漸成長、成熟起來。
八年級歷史教學反思6
連著聽了兩天的課,說實話雖然有點累但是收入頗豐。同時也引起了我深深的反思······
每堂課一開始,我們看到的是充滿自信,充滿朝氣,臉帶笑容的老師,她(他)們和學生在進行友善的對話,氣氛非常輕松,令人感覺到老師和學生就置身于平等的、歡愉的情景,學生暢所欲言,臉上流露的自然的微笑。以前我們經常責怪學生沒有課前準備,這時我們是否反倒問問自己:我們準備好了嗎?
在課堂上,當學生回答不上來或比較緊張的時候,我看到老師們都報以微笑的期待,或投以激勵的眼神,注重了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對于以前當學生回答不上來或比較緊張的時候,試問:我們給他們信心了嗎?我們鼓勵、表揚或肯定了嗎?
在聽課中,給我印象較深的一個學案是鄭志霞的《競爭不忘合作》,她學案的'設計就是《王曉梅同學成長的日記》五則材料,整堂課就圍繞王曉梅的煩惱、競爭等展開,整堂課非常明晰的一條主線,解決問題時結合學生自己的親身體會讓學生感受到理論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這樣即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如果課堂練習設計全是書本的題目,有時比較缺乏生活的“味道”。那么,試問一下:學生對于枯燥的題目他們會感興趣嗎?如果興趣都沒有,那能談得上能力的培養(yǎng)嗎?
看到他們,我好象看到了自己,看似簡單的一堂課,背后凝聚著教師多少辛苦的付出。上課的教師盡量想要上出新意。我真心希望我們老師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風格。說了這么多,其實也印證了我們常說的一句話:挑別人的毛病都會挑,輪到自己也未必能行,的確如此。不過,我還是很高興能從課堂上學到很多,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吧。
八年級歷史教學反思7
1、初二學生的思維主要是形象思維,但也有抽象思維的要求,知識面狹窄,個性突出,要順應學生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學習,對學生的積極思維予以肯定,巧妙引導,激發(fā)學生敢想敢說愛說的欲望,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2、本課教學主要注重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著眼于學生學習方法,學習思維,學習習慣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通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力圖實現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實現學生由被動接受學習向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的轉變。
3、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做到尊重教材的基礎上構建新的教學結構。以孫中山為主線,貫穿全課,突出孫中山的`任務形象,同時又使辛亥革命這一歷史事件對中國歷史的功績更加清晰。尊重歷史,求真求善。合理使用課程資源,注重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的運用。重視師生互動,與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4、教學時利用多媒體播放國慶閱兵式片段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為學生探究式學習提供契機;在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時,學生在小組間交流,引導學生學會讀書,學會歸納;在對三民主義的分析中,師生共同探討解決問題;在對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的分析中,通過材料教會學生分結合資料分析歷史事件的方法,通過小組間的交流討論,培養(yǎng)團隊意識,以達到互相啟迪,相互幫助的目的,同時使學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5、在課堂的延伸中,通過對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教訓以及啟示的認識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對具體史實有較深層次的認識。通過談課后收獲,使學生認識到歷史不是孤立地存在于過去,而可以為我所用,從而樹立為民族強大,為祖國發(fā)展而努力學習的人生理想,形成正確的人生觀。
但是,在教學設計中和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有的問題設置不一定恰當,引導方式也有待改進,學生參與的空間不夠大,教師講的過多。另外,本課內容頭緒眾多,一節(jié)課內既要讓學生充分參與,培養(yǎng)能力,又要實現教學目標顯得有些倉促,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改進。
八年級歷史教學反思8
在教學實踐中經常進行教學反思,能夠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為及情境的潛力。作為一名初中歷史教師務必透過多種途徑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主要透過教育學生、教師自己本身進行反思、同事或專家聽評自己的課、閱讀教育專著和教學文獻等方式進行教學反思。
所謂教學反思就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實踐過程的思考對象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它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為及情境的潛力。美國著名學者波斯納提出教師成長的規(guī)律:“經驗+反思=成長”?梢娊虒W反思是一個教師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
我已從事多年歷史教學,深感歷史教學任重而道遠,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工程。同時也讓我深深體會到歷史教學的樂趣。應對生龍活虎的青春少年,如何調動他們學習歷史的用心性和主動性,到達顯著的教學效果顯得尤為重要。
新課程實施以前人教學,大都是為了適應應試教育,因此教師大都是以講解、概括為主。學生則是聽眾,然后根據講課的重點,強調學生死記硬背,這樣歷史課更是枯燥無味,一上課學生就想打瞌睡。此刻新課程實施以后的資料更多的是結合學生的時代特點,同時要求教師改變過去“填鴨式”的教法,還學生以課堂和學習的自主權。
教與學是交往、互動的,師生雙方相互啟發(fā)、相互溝通、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情感,體驗觀念。從而到達共識,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fā)展。透過開展校本教研活動,根據我所教班級學生的特點,我在上課時讓學生充分閱讀教材,然后以點撥為主,讓學生發(fā)揮想象,聯系已知知識,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老師共同探討、步步引申,讓學生在知識生活海洋里盡情地暢游。使他們強烈的求知欲得到極大的滿足,學習興趣愈來愈濃。
八年級歷史教學反思9
我們課堂改革以來,開始看到一定成效,但是存在諸多的問題,通過去杜朗口學習,我對于我們課堂上完不成任務有了新的感悟:關鍵是預習的問題,我們只是讓學生課下預習,沒有給學生一個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生在預習中沒有方向,所以學生的預習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我們課堂上的展示當然就完不成了。而杜朗口中學為了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有信心、有能力進行充分展示,杜郎口中學將預習環(huán)節(jié)搬到了課堂上,開設了“預習課”。
1、出示預習目標,明確預習方法。教師板書或口述提出,如果學習任務適合分配到學習小組,可進行任務分配,規(guī)定預習時間。
2、做好預習指導。學生預習時,教師以參與者的身份參與到學生中去,解答學生的`疑惑,進行必要的指導。
3、收集預習疑難,掌握需要展示的內容。
然后才通過“展示課”來關注不同層次學生的發(fā)展需求,使每個學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八年級歷史教學反思10
本周對學生的《同步與探究》進行了批改,批改完畢后發(fā)現了許多問題:有些學生沒有完成;有些學生書寫太潦草,還有些學生對做錯的題不知道改正。邊批邊思考,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如何讓學生保質保量的完成?
我認為評價學生是全方位、多方面的,于是,我把《同步與探究》的完成情況也納入了小組評價之中。在批閱的過程當中,我把書寫認真并完成的學生名單記錄下來(表揚者),同時把未完成作業(yè)的'和書寫潦草的學生也記錄下來(批評者),上課時予以公布,并規(guī)定每組受表揚者2人(本組人員必須全部完成)可“加星”一顆,每組受批評者2人“減星”一顆,慢慢的我會把“減星”的2人變?yōu)?人,當變?yōu)?人時,目的便達到了。當我在課堂上公布時,我發(fā)現各組中的“將”對其“兵”說著什么,這也許對他們又是一種促進吧!
八年級歷史教學反思11
本單元主要講述了古代文明沖撞與文化成就,介紹了古代世界文明交往的兩種主要方式:一種是和平交流,另種是暴力沖撞。通過觀看相關影片和圖片、列舉有關史實如希波戰(zhàn)爭、亞歷山大東征、阿拉伯數字的發(fā)明與傳播和馬可.波羅來華,學生親身感受古代文明交往的方式。通過小組討論,學生明白古代世界文明交往的和平交流和暴力沖撞分別對人類社會發(fā)展產生的影響。
通過展示圖片,學生能了解古埃及、古希臘等文明國家的文字、文學及藝術成就,知道這些文化成就的取得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提高審美能力,增強學生感性認識及民族自豪感。另外,通過理論聯系實際,各小組探討如何中國文化的'發(fā)展,最后教師總結:對于其他民族的文化精華,我們應以開放的態(tài)度,尊重、理解、學習并加以吸收,從而促進中國文明繼續(xù)健康地發(fā)展。
八年級歷史教學反思12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就這堂課而言,我對教學進行了認真的反思,總結有以下幾點。
一、課前作了充分的準備,順利完成了教學目標
二、對教學過程的反思:注重教學過程的邏輯性。
為好的實現教學目標,歷史教學過程要注重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邏輯性,即從一個知識點到另一個知識點之間的過渡要自然,讓學生把握各個歷史事件內在的邏輯關系,掌握歷史發(fā)展的脈絡。整課設計銜接緊湊,環(huán)環(huán)相扣。比如:對“在希望的田野上——農村改革”這部分內容的處理,授課時一共設計了五個問題:
(1)改革之前農村什么狀況?
(2)怎么走出困境?
(3)那么,中國大地上哪個地區(qū)的農村最先用行動開始了農村這種改革的突破呢?
(4)那么實行這種包產到戶的生產組織形式后,農村生產關系有沒有什么變化呢?
。5)農村實行改革后農民生活有沒有變化和改善?
三、對教學媒體應用的.反思:
注重歷史課堂的活躍性,充分運用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多樣的教學方法。在這節(jié)課中,運用了視頻《安徽鳳陽小崗村》)、(歌曲《春天的故事》)等多媒體教學軟件和大量的教學圖片,使學生從視覺直觀形象的感知了具體的歷史情節(jié),包括一些書本沒有的,未曾接觸的歷史趣聞,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內涵,提高了學生對歷史課的興趣和熱情。實踐證明:歷史課和多學科整合,特別是歷史課與信息技術融合運用,效果比較理想。
四、教學中的遺憾:
課堂的節(jié)奏顯得過快、教師語速較快,給人造成了授課教師始終擔心不能完成教學內容的感覺。其實這與長期以來對教學的認識有關,從剛走上教學崗位,我就形成了這樣一個認識:一堂好的歷史課有兩個基本特征:首先:應該有豐富的信息;其次:應該有大量的證據,教學中所形成的結論應該有充足的證據,論從史出、證由史來。但這就會造成課堂內容過多、時間顯得過緊的感覺。這也給我提出一個新的挑戰(zhàn),今后在保證這些基本特征的情況下,大膽地取舍,去粗存精、準確地選擇出最舉代表性、最具說服力的例證。
總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新課標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一定要進一步領會新課標的精神,更加深入的了解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的特征,已有的知識結構,設計貼近學生的學習任務,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促使學生更大的發(fā)展,這是一個漫長的學習實踐過程,我將一如既往,爭取和學生共同進步。
八年級歷史教學反思13
《洋務運動》是八年級上冊歷史第二單元的第一課,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探索邁出的第一步,所以在中國近代史中占有極為重要的歷史地位。
現在,我主要想分析一下自己在本節(jié)課中的不足之處,以便以后的教學改進。
首先,在本課的知識方面,雖然我把具體的知識點都設計到了,但卻忽略了知識之間的聯系性。另外,雖然具體的知識點都有了,但是卻缺乏一根能把他們聯系起來的主線。如果這個做不好的話,即使學生在課堂上把知識都記住了,但出了課堂,或者時間一長,由于線索不夠明確,學生的印象不深,也會很容易的忘掉,這一方面還是需要我特別加強的地方。
第二,就是在重點的突破上。在以前的講課中,我都非常注重重點的突出。洋務運動的內容是本課的重點,而重點不僅僅是說給學生,或者把知識點明確的呈獻給學生,而重點在“突破”兩個字上。讓學生明白才是我們的根本目的,所以在以后教法的設計上,應該特別的下功夫,這樣才能在每節(jié)課的重點中有所突破。
第三,是在課堂的管理上。這也是我這一年來一直努力的方向。在這一節(jié)課中,我就做得不是很充分,這是我今后要特別注意并不斷改進的地方。另外,在以上問題的基礎上,我還注意到另外一個需要引起我們注意的地方,那就是教師語言的選擇上,如果一個老師的語言做不到精煉且生動有趣,那就讓我們盡量做到簡潔有效吧,有效的提問,有效的語言引導都對整節(jié)課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當然這些是應該是在充分的備課基礎上才能完成的。
第四,需要自己盡量去完成的就是資料的補充和引導,比如說圖片、小故事及相關材料等。為了方便教學,也為了學生的理解,教師完全可以通過學案的設計和簡要的講解來盡量補充。再者,就是教師的精講方面。比如說重點的突出和難點的突破上,這就需要我們下很大的功夫。在洋務運動這一課中,我本來想讓自己盡量做到少講,可因此卻發(fā)現了更大的問題,那就是學生的水平畢竟有限,他們只是能找到一些簡單的`知識點然后去記住它,卻做不到理解。而想要完成“理解”這個任務,還需要我們老師去教,去精講,重點在這些學生不理解的地方下功夫,或者是在整節(jié)課的總結上用力,我想,課堂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這也是我講完這節(jié)課后的一點思考吧!通過講《洋務運動》這節(jié)課,我覺得自己今后的任務還是非常重的。
課堂教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是急不來的。在學校的關心及本教研組的幫助下,我有信心,一定要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授課水平及專業(yè)素質。不斷的反思是我們每個老師都必須做到的,在反思中不斷成長也是我的一個重要目標,我相信我能做得到!
八年級歷史教學反思14
教學反思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而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從而進入更優(yōu)化的教學狀態(tài),使學生得到更充分的發(fā)展。當教師面對課程改革的各種新理念,教學反思更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作為歷史教師,我在教學環(huán)節(jié)、課堂評價、教學專業(yè)化等方面都進行了反思,下面簡單說說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上的思考。以往歷史課堂上主要環(huán)節(jié)是復習提問,導入新課,新課講解,小結,練習等,授課教師往往從這些環(huán)節(jié)入手,評課教師也要評價環(huán)節(jié)是否齊全等,而事實上,這種模式本質上是學生圍繞教師的思維走,忽視了學生的發(fā)展。新的課程理念要求以發(fā)展學生為本,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個性特征、情感體驗等,因此,我在歷史課堂上嘗試了以下教學環(huán)節(jié):
1、課前5分鐘快速閱讀教材,好處:一是彌補學生課外很少看歷史教材的缺憾,使學生能大體了解本課將學習哪些內容,改變過去的盲目性、被動性;二是培養(yǎng)學生讀書習慣。
2、學生匯報課外查閱的資料,約10分鐘。好處:一是增強對歷史的興趣;二是培養(yǎng)搜集整理資料和表達的'能力;三是有利于學生間知識分享和自信的培養(yǎng)。為了不給學生增加過多負擔,同時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把學生分成小組,每組學生共同查閱一課內容,這樣,每學期,每個學生都能查閱兩節(jié)課的課外資料。
3、教師點撥重、難點,約10分鐘,好處:完成本課的課程目標。
4、疑難問題解答,約8分鐘,好處:一是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二是解決學生的困惑問題。
5、小結,約2分鐘,由學生自己總結,好處:一是培養(yǎng)學生歸納、概括能力,二是明確本課學習內容。
6、訓練評價,約5分鐘,好處:一是鞏固本課內容,二是對學生做以正確評價。通過這些環(huán)節(jié),學生由主要聽講,偶爾發(fā)言,轉變?yōu)樽x書、查閱資料、展示自我、疑難質疑、互相交流、知識分享、共同進步。教師由主要講授到查閱資料、提高自身專業(yè)水平、增強課堂調控能力。
八年級歷史教學反思15
我們經常說教給學生有生命力的歷史,讓歷史活起來,學生才會喜歡上歷史,今天徐老師這節(jié)課讓我找到了答案。歷史本身是一部豐富的情感素材,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也是目標之一。如何發(fā)揮作用,很大程度上依靠教師的語言感染力。對于近代歷史是一部屈辱史,在課堂上如何讓學生同歷史融合在一起,帶著感情學習,以往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我很失敗有時講述屈辱的歷史,學生們一點不感觸,有的學生還在笑,讓我很傷腦筋,今天徐老師的'課我很受啟發(fā),讓學生動情,老師必須講出感情來,以情動人,加上配樂畫和史料,錦上添花,特別是英雄人物名字圖片滾動展示,配上徐老師聲情并茂的解讀,感人至深,達到了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效果。
由此我又想到大家都喜歡的百家講壇,紀連海老師,不也是以情打動了觀眾,記得當他講一段鮮為人知的普通百姓自發(fā)抗爭的“江陰八十一日”這段歷史時,很多聽眾當聽到全城九萬多百姓抱定必死的決心與幾十萬清軍作戰(zhàn)最后僅存五十人時都哭了。講歷史人物時,很投入,感覺自己就是其人,委屈無奈時萬箭穿心、淚灑全場。
做一名讓學生喜歡的老師,上有生命力的歷史課堂,今天我找到了答案,以后好好借鑒。
【八年級歷史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八年級歷史教學反思03-08
歷史教學反思02-07
八年級歷史教學反思15篇03-09
八年級歷史教學反思(15篇)03-26
八年級歷史教學反思13篇03-27
歷史期末教學反思03-31
關于歷史的教學反思02-24
期末歷史教學反思04-14
歷史教學反思隨筆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