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15篇[必備]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1
古詩教學貫穿整個語文教學過程的始終。學好古詩對于培養(yǎng)少年兒童的想象力、審美力以及陶冶他們優(yōu)美情操具有重要意義。學生從上幼兒園起日積月累地背誦了許多古詩,關于詩意的理解卻顯得模糊而淺顯。我認為,到了小學中高年級,教師有必要對教材中的古詩進行富有個性的教學設計,既有利于學生汲取我國古代文明中的燦爛精華,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們豐富的藝術想象力和藝術表現(xiàn)力。《望廬山瀑布》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第六組21課《古詩三首》中的一首古詩,下面是我結合這首古詩教學中的一些實踐片段進行的一些反思。
激發(fā)興趣正確讀詩片段一
。ㄅ錁凡シ艔]山風光片,簡筆畫出廬山及廬山瀑布。)
師:廬山美嗎?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廬山的美?
生:煙霧縹緲、綠意盎然、生機勃勃、山青水秀……
師:是呀!廬山的美是說不盡的,喜歡畫畫的人來到廬山會情不自禁地拿起畫筆;喜歡作詩的人來到廬山更會脫口而出吟誦詩歌。1300多年前,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第二次上廬山時,被廬山瀑布的壯美深深陶醉了,想讀讀這首膾炙人口的不朽名作嗎?
生:想。▽W生翻書,迫不及待地小聲讀起古詩來。)
師:請同學們翻開書,大聲朗讀這首詩,把每個字讀正確,每行詩讀流利。
反思:唐詩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廬山是馳名中外的勝地。教師播放課件展示廬山的美,簡筆畫出廬山的形,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愉快的情感學習氛圍。再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廬山的美,更是讓學生不知不覺地走進廬山,零距離地感受古詩,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漸行漸濃,再切入到他們的求知基點,只提把詩歌讀正確、讀流利的初步要求,讓學生在充分讀的訓練中樹立了學習古詩的信心,奠定了學好古詩的基調(diào)。
激活想象進入意境片段二
師:請同學們結合課后的注釋認真讀古詩,你能讀懂什么?
生:我讀出了紫煙的美!叭照障銧t生紫煙”,在陽光的'照射下,香爐峰的晨霧變成了紫色,裊裊浮游,非常動人。師:這一句詩中哪一個字寫出了紫煙的美?
生:“生”字能表現(xiàn)紫煙的美。師:能說說你的體會嗎?生:“生”紫煙的“生”把紫煙寫活了,好象源源不斷地產(chǎn)生著。
生:“生”紫煙的“生”讓我感到廬山好象媽媽,紫煙就是她的寶寶,這些紫煙寶寶調(diào)皮地不停掙脫出廬山香爐峰的懷抱。
師:(你的想象真是別具一格),你還能從這個“生”字里感受到什么?生:太陽出來了,紫煙把廬山喚醒了,鳥兒也開始婉轉啼叫,一切都充滿了生機,充滿了鮮活的生命力。
師:你能讀出生機勃勃的“紫煙”嗎?
反思引導學生重點讀“生”,學生自然地邊讀邊想象,廬山香爐峰的紫煙宛如一幅絕美的仙境圖浮現(xiàn)在學生腦中,這一讀,既深入了學生對詩歌的品味,又培養(yǎng)了學生讀文字思畫面的想象能力。讓學生在想象中完成對詩歌的理解此刻尤其重要。用同樣的方法,學生很好地體會“掛”字的妙不可言、“飛流直下”的氣勢磅礴,“銀河落”的驚天動地。在讀詩中激活學生的聯(lián)想,讓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在腦海中組合他們想象到的畫面,從而領略文字的獨特魅力,感悟古詩的經(jīng)典意境。這時的讀詩,想象,表達等方法應該是學生思維發(fā)展的藝術體操。
激情吟詩熟讀成誦片段三
師:瀑布的快、急、猛帶給你們什么樣的感受?
生:讓我們大開眼界。
生:這可真是天下奇觀呀!
生:這瀑布簡直太雄偉太壯觀了。
師:老師和你們一樣,被這奔騰飛瀉的瀑布深深吸引。站在這瀑布下的李白又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呢?
生:他應該陶醉不已。
生:他也許覺得自己到了仙境。
生:他被這壯美的瀑布迷住了,好象不知道究竟是在人間還是在天上。
師:(說得太妙了!老師覺得你的思維火花真燦爛)你從哪個字能體會到李白的這種心境?
生:“疑”字可以讓我體會到。
師:那這句話應該怎么讀呢?(學生自由練習讀,努力讀出如夢似幻的飄渺感。)師:李白在廬山的瀑布中陶醉了,我們在李白的詩歌中陶醉了,想跟著老師來讀這首《望廬山瀑布》嗎?(指導朗讀,注重節(jié)奏韻律,重點把握“生、掛、飛流直下、疑、落九天”。)(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吟誦。在反復讀的過程中背下這首古詩。)
師:誰會背這首古詩?(指名吟誦,評價朗誦)
師:你能從這首詩中體會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生:詩人贊美了瀑布的壯美。
生:詩人也抒發(fā)了對秀美山川的熱愛。
師:請同學們飽含深情地背誦這首古詩吧!
反思在抓重點詞理解這句古詩,感悟這句詩的非凡意境后,再讓學生從“疑”字著重體會詩人的如癡如醉,更能讓學生從側面感受到瀑布的形態(tài)美。還是這個“疑”字,讓學生真正溶進古詩中,溶進意境中,感受到詩人激越的創(chuàng)作情緒。這種激情因為詩的魅力而流傳千年,學生在激情中吟誦古詩,進而產(chǎn)生了要背誦古詩的高層次需要,教師這時指導朗誦,重點把握讀“生”、“掛”字的舒緩生動、“飛流直下”的輕快充沛、“疑”的柔和飄渺、“落九天”的穩(wěn)重綿長,讓學生在自發(fā)讀與感悟讀的層次遞進中掌握詩歌節(jié)奏韻律和情感脈動,最后發(fā)展到激情吟誦,達到熟讀成誦的傳統(tǒng)要求,用“誦”這種亙古不變的藝術形式再現(xiàn)詩人若干年前的“情”
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2
廬山,我國江西省的一座名山,自古就以“奇秀甲天下”,唐朝大詩人李白在50多歲時來到這里,寫下了一首千古絕唱——《望廬山瀑布》:在陽光的照射下,廬山的香爐峰升起紫色的云霧。一條白練似的瀑布從青翠的山壁間跌落下來,好像一條大河掛在山前。那長長的瀑布飛快地傾瀉而下,真讓人以為那是銀河從九重天外落了下來。多么壯觀的景象啊!詩人李白運用極其夸張的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手法,再現(xiàn)了廬山瀑布的雄偉壯麗,盡情抒發(fā)了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
人生識字憂患始。對于詩人來說,短短的十數(shù)個字中,包含了太多喜怒哀樂,情感糾葛。而我們這些后來人,只能在不斷地研讀中揣摩詩人或復雜、或激昂的情感,走進詩人,走進詩歌盛行的時代。
我在仔細研讀了教材之后,將目標設定為: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3、激發(fā)學習古詩的興趣。積累古詩中的名句。教學難點定為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那么,根據(jù)唐詩音韻和諧、用詞精煉的特點,我采用“分步朗讀、逐漸深入”的方法,由淺入深,從易到難,分散難點,各個擊破,從而達到本課的學習目標。
一讀、讀準字音
本詩生字不多,但應提醒學生要讀準字音、還要讀準押韻的字。本詩押韻的字是“煙”“川”“天”,它們都是前鼻音,不要讀成后鼻音。另外,“落”字讀Luò,“銀河”的銀讀yín。第三步就是要讀出古詩特有的節(jié)奏。這樣的`安排,符合兒童好表現(xiàn)的特點,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創(chuàng)設了民主、輕松、互動的學習氛圍。
二讀、理解詞句
學生從上幼兒園起日積月累地背誦了許多古詩,關于詩意的理解卻顯得模糊而淺顯!锻麖]山瀑布》這首詩,讓學生在想象中完成對詩歌的理解此刻尤其重要。因此我鼓勵學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也鼓勵其他學生給予解答,當遇到困難時,再由我這個教師適時引導、指點,就這樣,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過程中,學生很好地體會了“掛”字的妙不可言、“飛流直下”的氣勢磅礴,“銀河落九天”的驚天動地。在交流中激活學生的聯(lián)想,在質(zhì)疑中展開想象的翅膀,在互幫互助中想象畫面,領略文字的獨特魅力,感悟古詩的經(jīng)典意境。
三讀、體會情感
在學生讀懂了詩句的基礎上,就要指導學生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自由讀,在讀中揣摩怎樣處理好重音、速度和停頓,怎樣表現(xiàn)詩句的情感;教師引導讀,在理解中體會詩的意境、感受詩人的情感、交流自己的感受。另外多媒體課件的出示,使學生雖身在教室,卻有如身臨其境、觀看瀑布的飛流直下壯觀場景,聆聽瀑布所發(fā)出的隆隆巨響,真切地體會瀑布的雄偉氣勢,以致脫口而出“山河壯美”的感嘆!
廬山,一座千年屹立的山峰,因為李白的到來而名垂千古;李白,一位視權貴如糞土的詩人,寄情山水而感嘆:“疑是銀河落九天”。但是,這份情,要通過誦讀表達出來,對于二年級的小孩子是有難度的。如何引領孩子們?nèi)肭槿刖车睦首x,一直都困擾著我。
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3
一 、目標設置合理,為完成目標老師設計了相應的活動,活動緊扣目標,為目標服務。
課后,學生不僅達成了預設的目標,還有生成性的目標。再談讀后感環(huán)節(jié),目標要求學生體會大自然的美。學生暢所欲言。本課充分體現(xiàn)了三維目標的融合。
例:師:學了這首詩,你想說什么?
生1)祖國的景色真美。
生2)大自然真神奇。
生3)我們要好好學習,把祖國秀麗景色的地方開發(fā)更美、美好。
生4)我們應當環(huán)保小使者,讓大自然美麗的山水永遠不被破壞。
學生不僅體會到了大自然的美,還想到了環(huán)保及現(xiàn)在學習的重要性。
二、引導學生在讀中理解,理解中讀,理解和讀擰在一塊,相輔相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讀中有所感悟、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促進讀,逐步受到情感的熏陶。讀和理解相互交融,相輔相成。
例1)師:望廬山瀑布中的望為什么要讀重音?
生:作者是站在遠處看瀑布,而不是隨意站在一個地方看,所以望得讀重音。
例2)師:飛流是什么意思?
生:水流的速度很快。
師:直下呢?。
生1:水直直流下來,水流很快。
生2:山很陡,水只能直直流下來。
例3)師:那如何讀好飛流直下呢?
生1)要讀出水流速度很快,應用較快的速度讀飛流直下。
生2)要讀出瀑布水流快、急得氣勢。
學生恍然大悟用急速且響亮地聲音讀道飛流直下三千尺。
注意教給學生學習方法,為學生形成自學習能力打下基礎。俗話說:教師教學應授之于漁而不是授之于魚。在學習中,通過老師的引導,學生清楚地知道理解古詩的兩個方法:1)抓住古詩的字、詞、句的意思來幫助理解古詩;2)有感情朗讀也是理解古詩的好方法。在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時,強調(diào)注意古詩的停頓處,重音處及聲調(diào)的快慢、輕重、強弱等。憑這學生對古詩到位的理解。學生抓住瀑布急、高的特點,注意詩中停頓處及重音處。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將瀑布毫無無阻擋、傾瀉而下之勢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學生既掌握理解體會課文的兩種方法,也掌握了朗讀的技巧。整節(jié)課教師思路清晰,能引導學生在暢所欲言的氛圍中概括出瀑布急、高的特點,再圍繞這兩個特點回歸古詩,從古詩中找字、詞來說明、理解、體會這兩個特點,真正落實到字、詞的訓練。最后,緊扣瀑布的急、高的特點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既扎實地掌握了字詞,有利于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感。
三、將畫和詩相互驗證(互為證明)。
老師請學生以詩為依據(jù),畫一畫廬山的瀑布,因學生對是詩已有了一定的理解,能準確的畫出在陡峭的山壁上,瀑布傾瀉而下的磅礴氣勢。老師出示一幅幅學生的作品讓學生欣賞,從畫中體會掛前川的.美景,為讓學生明白李白是站在遠處觀瀑布,才能看到瀑布掛前川的全貌。老師出示了一幅畫有李白站遠處的觀瀑布圖。
師:李白為什么要畫那么?
生1:因為李白站得很遠。
生2:因為瀑布很長很高,才顯的李白很小。
生3:李白站的遠,遠看瀑布才能看到瀑布的全貌。
師:從詩中那些字或詞你知道李白站在遠處呢?(以畫悟詩)
生:遙看、望都可看出李白站在遠處看瀑布。
師:結合古詩來看,老師認為他畫的不完整,還缺少些什么呢?
生:(學生很快找到答案)缺少太陽紫煙。因為古詩中日照香爐生紫煙的日指太陽,生紫煙指升起紫色的云煙。
老師在引導學生畫畫時,緊密結合古詩,做到畫是為了更好理解詩,從詩找到畫的落腳點。這樣詩畫互為證明,使學生更好理解古詩意思,憑借畫來檢測學生對古詩理解的程度如何,這一環(huán)節(jié)老師引導的到位、有效。
四、鼓勵學生有超越意識,體會成功感。
老師范讀古詩后,鼓勵學生挑戰(zhàn)老師,賽讀古詩。老師肯定學生的朗讀及敢于挑戰(zhàn)的勇氣,讓學生體會到成功感。
整節(jié)課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高、參與面也很廣。本節(jié)課充分的體現(xiàn)了三維目標的融合。
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4
知識學習的同化理論認為:一切新知識的學習都是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展開的,牢固地掌握學過的知識,并找到新舊知識間的聯(lián)系,將有助于新知識的學習。在教學古詩《望廬山瀑布》時,我讓學生聯(lián)系曾經(jīng)學過的詩歌《瀑布》,展開想象,訓練說話,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望廬山瀑布》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作品,詩人展開想象的翅膀,描繪出一幅氣勢磅礴的飛流瀑布圖。那么,怎樣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那磅礴雄偉的氣勢呢?在學生欣賞意境、感受美景時,我設法讓學生聯(lián)系《瀑布》,巧妙地進行知識的遷移與鋪墊。在學生感受“瀑布掛前川”時,讓他們想象真是“千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在學生體會“飛流直下三千尺”時,讓他們想象發(fā)出的巨大聲響。好像疊疊的`浪涌上岸灘,又像陣陣的風吹過松林”;沖到潭下,濺起一團團水霧,隨風揚起,“如煙,如霧,如塵”。這樣,學生找到了新舊知識間的聯(lián)系,感受得深,理解得透。有一位學生在用自己的話。
口述詩意時這祥說:“太陽照在香爐峰上,紫色的煙霧不斷升騰。遠遠望去,瀑布像是掛在山前的一條河流,真是‘千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瀑布飛快地直沖下來,足足有三千尺長!發(fā)出巨大的聲響,‘好像疊疊的涌上岸灘,又像陣陣的風吹過松林’。沖到潭下,濺起一團團水霧,‘如煙、如霧、如塵’。詩人想,可能是天上的銀河從天的最高處落下來了!
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5
教學反思:
《望廬山瀑布》在讀中理解,在讀中體會
《望廬山瀑布》是蘇教版小學第六冊選編的一首李白的詩。本詩描繪了廬山瀑布壯麗的景色,抒發(fā)了作者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教材選編這首唐詩的主要意圖,一是豐富學生古詩的積累,從唐詩的音韻和諧、用詞精煉中受到熏陶感染,培養(yǎng)語感;二是通過理解詩歌內(nèi)容,了解祖國山河壯麗,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那么,根據(jù)唐詩音韻和諧、用詞精煉的特點,我認為為了貫徹落實課標倡導的新學習方法,可以采用分步朗讀、逐漸深入的方法,由淺入深,從易到難,分散難點,各個擊破,從而達到本課的學習目標。
一讀,讀準字音
本詩雖然生字不多,但應提醒學生要讀準押韻的字。本詩押韻的字是煙川天,它們都是前鼻音,不要讀成后鼻音。另外,落字讀Luò,不要讀Lào、Là,銀河的銀讀Yín,不要讀成Yíng?上茸寣W生聽錄音,然后自己練習輕聲讀,再抽學生讀。讓其他學生辨析、鑒賞、糾正。這樣的安排,符合兒童好表現(xiàn)的特點,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創(chuàng)設了民主、輕松、互動的學習氛圍。
二讀,理解詞句
1、學生逐字逐句地自瀆,聯(lián)系上下文邊讀邊理解詞句的意思,如有不理解的,通過看注釋,解決。然后在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的看法,互相釋疑解難。這樣做體現(xiàn)了課標中培養(yǎng)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要求。
2、教師出示課前準備好的詞語卡片,讓學生進行搶答,對以下有特色的詞語,教師要進行追問,引導學生體會本詩用詞精妙的特點,培養(yǎng)語感:
、佟槭裁醋髡咭f瀑布是掛在山前?(一個掛字更能體現(xiàn)長久的水流,飛快地從山上直瀉而下,形象表現(xiàn)出瀑布在遙看中的'狀態(tài)。)
、、第三句中飛流的飛用的好不好?為什么?(用得好。因為這個飛字生動形象地描繪出瀑布的急流飛奔。)從直下這一詞中可以體會到什么?(體會到山的高峻陡峭和瀑布飛奔而下。)
、邸⒆詈笠痪錇楹斡靡啥挥孟?(疑表現(xiàn)出作者對瀑布壯觀的驚嘆,因而產(chǎn)生了神奇、夸張的想象。)
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又豐富了學生的積累。
3、抽學生說說自己對詩句的理解,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獨特的見解。
三讀,體會情感
在學生讀懂了詩句的基礎上,就要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1 學生自由讀,在讀中揣摩怎樣處理好重音、速度和停頓,怎樣表現(xiàn)詩句的情感。
2、展開交流,說說自己是怎樣讀以及為什么要這樣讀。教師相機引導:全詩描繪了瀑布飛流直瀉的壯觀景象,要讀出磅礴的氣勢。第一行中的生字描繪出云霧在日光照耀下不斷升騰,在香爐峰盤旋繚繞的動態(tài),要重讀。第二行的遙字寫出詩人遠望的立足點,掛字極為生動形象,要略為重讀。這兩句要用欣賞的語氣,要讀得舒緩。第三行讀時要略帶夸張的語氣,聲調(diào)要從舒緩轉為高亢,最后一行要放慢速度,讀出遐想無限,回味無窮的感受。然后教師范讀,鼓勵學生進行評議、挑戰(zhàn),形成師生互動的民主氛圍。
3. 學生采用各種形式反復朗讀,進一步體會詩句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4. 放錄音,欣賞配樂朗讀,深化感受。
四讀,拓展延伸
1、小聲讀本詩,邊讀邊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色。
2、出示拓展題,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愛好特長完成其中一至二題:
①、根據(jù)詩的描繪和自己的想象寫一篇導游詞,向大家介紹廬山瀑布的美景。
、凇⑺鸭嘘P廬山瀑布的圖片和文字資料展示給大家看。
、、將詩中描繪的美景畫下來。
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6
在上《望廬山瀑布》這可時,導入我用了學生在之前上過的《廬山的云霧》這課,因為學生知道了蘆山的云霧的特點,現(xiàn)在來虛席蘆山的瀑布會使他們有熟悉感。這課時教材中第13課《古詩兩首》中的一首,這首詩詩描繪了壯麗的廬山瀑布,展現(xiàn)了詩人瑰奇的想像與創(chuàng)造力。本課重點是學生能把4個生字認識和會寫,還有能理解課文之中穿插的以描述瀑布的`詞、句、文等,同時從不同角度激發(fā)表達欲望,增進學生語言積累,為他們從讀到寫做好遞進式鋪墊。
古詩學習對學生來說,既熟悉又陌生,很多經(jīng)典能張口倒背,但對其中的字句、意境卻隔了一層,對學習古詩的方法更是不求甚解。所以要重視引領學生感悟詩境。我使用了課件的形式,讓學生能夠通過圖片加深對這課的理解,在上這課時對于有些上下文的銜接處處理的不是很恰當。還有在提問的方式上也應該加強。這樣才能使學生能夠對老師的課感興趣,帶動學生的積極性。教給學生古詩學習的方法,啟發(fā)他們抓住重點字詞品讀想象,借助課外閱讀文字激發(fā)學生書面表達欲望、積累運用語言。
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7
廬山瀑布,多么壯觀的景象!詩人李白運用極其夸張的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手法,再現(xiàn)了廬山瀑布的雄偉壯麗,盡情抒發(fā)了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
一開始教學古詩,我便設問:知道廬山在哪嗎?之后馬上放廬山的風景圖還配上優(yōu)美的音樂和自己的解說詞,一下便把孩子們帶入了景色迷人的.廬山。當播放結束時,孩子們還是那如癡如醉的神態(tài),我心中一陣暗喜:接下來的朗讀和領悟詩情不會有問題了。的確,后面的朗讀真的不錯。之后,我們真的看到了搖頭晃腦的小詩人抑揚頓挫的誦詩聲。
領悟詩情這塊,我覺得這首詩有一定的難度,孩子們似乎受到了圖片的影響,逐句逐句地對詩去進行解釋。我想今后還得想些辦法,好好引導孩子們?nèi)ヮI悟詩的大意即可。
這節(jié)課我做的不夠的地方有許多:
一、把三四兩句詩給分開品析了;丶覞撔脑僮x詩文,“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兩句其實是一個整體,要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瀑布從高處落下,流得快、直、美。而我在學生理解后,沒有把兩句詩整合起來品析,破壞了瀑布流態(tài)的整體之美。
二、時間安排不合理,前松后緊。在“細品詩句,領悟詩情”環(huán)節(jié)花了太多時間,個別讀太多。以至“聯(lián)類比照,感悟詩風”這環(huán)節(jié)匆匆?guī)н^,原來預設時自認為的亮點就這樣以遺憾告終,寫字教學也無法進行,作業(yè)也忘布置了。真是有“虎頭蛇尾”之感。
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8
4月7日,全縣西片古詩教學研討會在采花小學舉行。當我上完《望廬山瀑布》一課后,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感受頗深:要想上好一節(jié)課,真的要花很多的時間與精力。真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呀。從最開始的備課,到最后的授課,這過程中有很多值得反思和思考的。
一、目標的確定要準確
《望廬山瀑布》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第五單元的一首古詩。這首詩歌是唐朝大詩人李白寫的。詩歌很美,詩歌里蘊藏的畫面更美。他運用了極其夸張的手法,再現(xiàn)了廬山瀑布的雄偉壯麗,盡情抒發(fā)了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
這是李白的名篇之一,讀起來朗朗上口,但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要深入地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意境,難度很大。畢竟,二年級學生的閱歷,感悟能力,知識水平還是很有限的。因此,目標的確定要準確。我也花了很大的功夫。第一次試講是在我自己班上上的,學生很熟悉老師的教法,也很靈活,回答問題也很積極,課中表現(xiàn)都很出色,感悟的.也很深刻,只是花的時間很長,導致后面的寫字任務沒有完成。試講完之后,自我感覺不好。明顯的感受到,學生要深入地體會要的是時間,教師也時有越俎代庖的現(xiàn)象。我們學校語文組的老師也提出了意見,一致認為:二年級的詩歌只要求理解大意,重點是背誦。我吸取了教訓,將目標降低了要求。重點放在朗讀上了。目標中感悟詩意前加上了一個詞“粗淺的”。是的,作為教師,不管上那一課,首先一定要把目標確定好,不要隨意的拔高或降低要求。
二、導語的設計要精彩
一堂好的課,在一開始的時候就要將學生深深地吸引住,讓學生想,樂學。在第一次備課中,我只在想,怎么讓學生多積累點知識,多了解一些大詩人的常識,沒考慮到學生的興趣。所以,在開課時繁瑣的向學生介紹李白的出生、經(jīng)歷、字號、詩集等等。這真是徒勞無功,事半功倍呀!學生一點興趣都沒有,認真的學生還跟著讀一讀,不愛學的學生簡直不知道老師在做什么。就連我的激情范讀都沒能與學生產(chǎn)生共鳴。這樣的導入是失敗的,得改!在所有老師的幫助下,在激烈的討論中得出了結論:開門見山,直奔主題,直接出示瀑布的畫面,從視覺上清晰的感受瀑布的壯觀,一下子吸引住學生的眼球。在后來的教學中確實證明了這一點:好的開頭時成功的一半!
三、內(nèi)容的安排要靈活
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主要是以識字、寫字為重點。一般有專門的識字,寫字環(huán)節(jié)。在開始的試講中,我也是先單獨識字,然后學文。結果是效果不好,時間也不夠。怎么辦呢?就連睡覺的時候我都在思考。經(jīng)過反復地斟酌,我認為在文中識字比較好,一邊學古詩,一邊認生字。因為本課要認的生字只有4個,很少。這樣做既節(jié)省了時間,又聯(lián)系詩句理解了生字的意思,效果會好一些。如:學習第四行古詩的時候,首先就出示“疑”,教大家認、讀然后“找朋友”明白其意思:以為,懷疑。看到這么雄偉的瀑布從山頂上瀉下來,作者以為是什么呢?學生讀詩句,很快就會明白整句詩歌的意思了。這樣既學了詩句,又結合課文學習了生字,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四、朗讀的指導要細致
小學的整個語文教學都應當以朗讀為主,不管是那種類型的文章,都必須在讀中去感悟,理解,體會。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就更應當以朗讀指導為主了。教師的范讀,能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調(diào),要有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開課后,我為學生范讀了一遍課文。雖然,我在上課時課件出了一點小問題,沒有播放出配置的一點古箏的音樂,但并不影響我的范讀。我看見學生情不自禁的跟著我一起朗讀古詩,心里真的很高興。
課中,通過學生多種形式的讀自由讀,齊讀,小組長帶領大家讀等,悟出了詩歌中所蘊藏的優(yōu)美的畫面時,教師一定要做具體的指導。那些字該重讀,詩歌的節(jié)奏時怎樣的,古人讀詩,吟詩時搖頭晃腦,聲斷氣不斷的樣子······這些朗讀的技巧,教師都要做細致的指導。讓學生從小就養(yǎng)成好的讀書習慣,不唱讀,不拖讀。由此而感受到朗讀詩歌的樂趣,激發(fā)學生學習背誦古詩的興趣,從而積累古詩中的名句,做好長遠的打算,奠定基礎。今后在寫作中能信手拈來。正所謂:熟讀唐詩八十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要上好一節(jié)課,真的不簡單。必須經(jīng)過反復的思考,反復的修改,反復的試講,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9
《望廬山瀑布》意在讓學生熟讀的基礎上知道:在陽光的照射下,廬山的香爐峰升起紫色的云霧。一條白練似的瀑布從青翠的山壁間跌落下來,好像一條大河掛在山前。那長長的瀑布飛快地直往下瀉,真讓人以為那是銀河從九重天外落了下來。多么壯觀的景象啊!詩人李白運用極其夸張的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手法,再現(xiàn)了廬山瀑布的雄偉壯麗,盡情抒發(fā)了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
我在仔細研讀了教材之后,將目標設定為: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3、激發(fā)學習古詩的興趣。積累古詩中的名句。二年級的學生學習重點仍然在識字、寫字上,而在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上則為難點。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nèi)ツ男┑胤铰糜芜^,那里有哪些美麗的景色?學生喜歡表現(xiàn)自己,紛紛站起來說自己去過哪些地方,有什么好玩的什么好吃的,這個時候聽的同學也很認真,心里十分的羨慕。于是我又問:游玩的時候有見過瀑布嗎,瀑布怎么樣,看到那樣的瀑布有什么感覺?學生表達完自己的感受之后,直接揭題引出《望廬山瀑布》。
二、讀誦課
1、了解李白,先生講,再幫忙補充。
2、掃清障礙,主要解決生字。
學生小組間互相幫助學習,然后檢查個別字朗讀,并通過為生字一字開花讓學生鞏固生字。這首古詩里生字比較簡單,學生學起來比較輕松。
3、理解古詩
首先讓學生讀,讀通讀準古詩。接著幫助學生逐句理解詩意,體會作者李白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梢酝ㄟ^給個別組詞理解字義,比如照就可以組為照射;學生理解香爐是指香爐峰,用簡筆畫配合手勢理解“生紫煙”;猜哪個字解釋為河(川);“三千尺”是作者用夸張的方法,“銀河落九天”是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繪廬山瀑布的雄偉壯美。之后又讓學生讀,有感情的讀,讀出廬山瀑布氣勢磅礴的感覺。在熟讀的基礎上成誦。
三、總結
反思:這首古詩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通過“讀—理解—讀—誦”這4個步驟學習課文。在第一個讀中,學生做的很好,很快的解決了生字,還給生字找了一些課外的朋友。而在理解這一過程,也是本課教學的最難的部分,學生雖然可以用給字組詞,通過借助課文插圖理解了詩意,但很難體會到作者李白想表達的那種對廬山瀑布的贊美,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為什么會這樣,我個人分析了一下原因:部分學生沒有見過瀑布,部分學生見過卻沒有仔細觀察體會過,學生想象的能力有些弱。學生沒有很好的體會到這種感情,只是知道作者想要表達這種感情,所以后面的有感情朗讀也是比較失敗的,而最后的誦,在朗誦方面也是失敗的,而背誦是十分成功的,因為有部分學生在學習這篇課文之前已經(jīng)會背了。我想這次教學中,能夠使用多媒體課件,在引出課題之前讓學生觀看瀑布的飛流直下的視頻,聽聽瀑布所發(fā)出的巨響,在學生對瀑布的雄偉氣勢有所體會的基礎上再進行課文教學,效果會更好。
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10
今天上《望廬山瀑布》及杜甫的《絕句·兩只黃鸝明翠柳》主要是以自讀自悟的方式進行。
沿過去古詩學習中感受詩的意境的教學及學習基礎,在教學《望廬山瀑布》時,我讓學生觀察文中插圖,讓學生通過插圖大致了解詩人所占位置和所見的景物。在看圖后,我認為學生對詩人所處的位置應該了解得比較清楚了,但設想到,學生眼里有山頂,山崖,山腰山腳,就是沒有“遠處”一詞。我只好笨拙地引出:是在遠處還是在近處?。由此看來,在成人眼中,很快而且很容易想到的“遠處”卻讓我在孩子們面前大跌眼鏡,他們的思維是直觀的,形象的,而遠處是從直觀抽象出來的。因此,我們讓學生品析時就不能只憑老師自己的理解去界定你的教學或學生的學習是否有效。在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我調(diào)整了一些方式,盡可能從學生的形象、直觀的思維入手,對體會廬山瀑布的壯美,盡可能讓學生從可抓、可摸、可聞、可見的東西入手,再在此基礎上體會全詩。如理解“望”字,我先讓學生看老師的幾個動作,讓學生從老師的動作中直觀感受,找到有關望的詞語,如“看”,“瞧”“瞅”“眺望”,“遙望”,“仰望”,等,然后聯(lián)系課文插圖,應用“遙望”用自己的話說:在遠遠的地方看,再想,為什么要遠遠的看的,這樣學生聯(lián)想到了瀑布的高與大,從形象實體體會其壯美,然后讀詩,體會詩中寫實的部分“掛前川”,進一步感受其高大,為下一步體會“飛流”句做了較好的鋪墊。
體會詩的意境是學習古詩的非常重要的方法,這種意境有時靠人們的言傳,就破壞了個人對詩境的理解個性,而作為教師又不能不講,不講學生就很難理解,就如“飛流直下三千尺,這樣以夸張手法表現(xiàn)的意境,學生是不容易體會的,因此,教學中就要想辦法縮短學生現(xiàn)有關知識與詩的意境的距離,以便,更好地體會。如前面對“望”的理解就是從直觀的觀察到實景的觀察再到句子的描寫,層層遞進,而對“望”字的理解,又成為學生理解全詩的一座橋梁,這樣對“望”字的品讀,理解就應當是有效果的。因此,在閱讀教學中,如能抓住關鍵詞、句,以達到對詩的理解,應當是我們作為語文教師的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11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能理解詩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描繪的情景。
3、理解詩的內(nèi)容,使學生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學準備:
掛圖、投影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教前反思與構思
要根據(jù)古詩內(nèi)涵豐富,意境優(yōu)美的特點,教學時可通過指導觀察課本插圖,播放課文范讀錄音等多種手段,創(chuàng)設詩歌意境。在學生充分入境的基礎上指導朗讀和背誦,感受詩中描繪的優(yōu)美景色,感受詩人用詞的精妙。教學時可適當進行朗讀指導。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能理解詩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描繪的情景。
教學重點
理解詩的內(nèi)容,使學生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指名背背我們以前學過的古詩
2、揭示課題,板書:望廬山瀑布
二、學習
1、理解課題的意思: 理解望瀑布
你在什么地方見過瀑布嗎?是什么樣的,能不能說給我們聽聽?
2、學會寫課題中的生字: 瀑
3、你知道廬山在什么地方嗎?
4、學習這首詩
(1)出示整首詩
2)指名讀一讀
3)再讀,可以討論,看能不能理解詩的意思,有問題可以提出來。
4)交流:
重點理解銀河九天香爐川三千尺
誰能講這首詩的意思?
評議,他講得怎樣?
再指名講詩的意思。
5、詩人為什么要寫這首詩呢?你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6、指導朗讀
7、指導背誦
三、作業(yè)
1、背誦古詩
2、用自己的話說說《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描繪的情景。
板書:
望廬山瀑布
日照 香爐 生 紫煙,
遙看 瀑布 掛 前川。
飛流 直下 三千 尺,
疑是 銀河 落 九天。
教后小記
教學時,可以讓學生想象意境,理解詩句,背誦記憶;還可以讓學生感受古詩的韻律和節(jié)奏之美。抓住“銀河”,激發(fā)想象,體會瀑布與銀河有什么關系,詩人為什么要比作銀河,引導學生進一步感受瀑布垂掛山前的壯美之景。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能理解詩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話說說《絕句》這首詩描繪的情景。
教學重點
理解詩的內(nèi)容,使學生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背誦《望廬山瀑布》
2、《望廬山瀑布》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二、學習《絕句》
1、板書課題,解題,理解絕句
2、簡介作者及背景
三、初讀詩句,說說你能理解哪些詞語或句子的意思。
1、自由讀詩句,讀準鸝鷺的字音。
2、交流,你了解了哪些詞語、句子的意思了?
四、學習詩句,想象畫面
1、學習一、二兩句
輕聲自由讀一讀,畫出還需要理解的詞語。
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句詩句的意思?
指導朗讀,讀出舒暢預愉悅的心情。
2、學習三、四兩句
指名讀一讀詩句,其他同學思考:詩人卡到了什么?
討論,理解西嶺千秋雪相機板書,畫簡筆畫。
詩人是透過什么看到西嶺上的積雪的?
詩人向門外一看,可以看到什么?理解東吳
為什么說是萬里船?
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3、指名說說全詩的意思。
4、總結全詩,體會感情。
。1)一行寫一個景,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2)小結:先寫近景,后寫遠景,有動有靜,色彩明麗,表達了詩人無比舒暢的心情。
5、指名朗讀,練習背誦。
6、指導書寫鸝鷺
五、作業(yè)
1、抄寫生字新詞
2、背誦課文
板書:
絕句
兩個 黃鸝 鳴 翠柳,
一行 白鷺 上 青天。 近景
窗含 西嶺 千秋 雪, 舒暢愉快
門泊 東吳 萬里 船。 遠景
教后小記
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展開討論,自讀自悟,深入理解古詩后,再引領學生認識對仗,感受詩美。如“兩個”對“一行”,“黃鸝”對“白鷺”,“鳴”對“上”,“翠柳”對“青天”等。
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12
多么壯觀的景象啊!李白運用極其夸張的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手法,再現(xiàn)了廬山瀑布的雄奇壯麗的景色,盡情抒發(fā)了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
開始教學古詩,我讓學生對照插圖,體會詩人描繪了怎樣的情景,引導學生把想像的畫面說生動,說具體。
接著便問:知道廬山在哪嗎?之后馬上放廬山的風景圖還配上優(yōu)美的音樂和自己的解說詞,一下便把孩子們帶入了景色迷人的廬山。當播放結束時,看到孩子們還是那如癡如醉的神態(tài),于是引導學生朗讀和領悟詩情。
領悟詩情這方面,我覺得這首詩有一定的難度,孩子們似乎受到了圖片的'影響,逐句逐句地對詩去進行解釋。這是,巧妙地引導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讓學生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審美樂趣。
課堂中,一直把自主權交給學生,引導學生說發(fā)現(xiàn),說理解,說體驗,在學生之間的互動互補中,感悟詩句,走進詩人的情感世界,讀書的過程變成了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和探索的有趣經(jīng)歷。
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13
古詩的教學一直是語文老師眼中的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每個人都明白,如果古詩教學得好,那將會給孩子帶來多大文化的體味與快感,但是處理起來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雖然古詩教學“五步法”——:①課前查詢知詩人。②介紹背景解詩題。③質(zhì)疑討論明詩意。④想像誦讀悟詩情。⑤遷移應用背詩文。許多老師都了然于胸,但是操作起來,并不是很輕松,特別是第四步悟詩情入詩境,總覺得怎么做都不能很好地帶領學生步入詩歌所描繪的意境當中去。因此,最后落得個讀古詩認生字,了解詩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話將詩歌的內(nèi)容說一說,再背一背,默一默了事。這樣的做法其實存在許多問題的:
一是沒有關注到學情。
現(xiàn)在的孩子,在小學之前,或多或少都有接觸過唐詩,唐詩中的名篇總有部分是耳熟能詳?shù),加上我們學校從一年級開始就讓學生背誦《小學生經(jīng)典誦讀》這一套書,所以入選我們課文的詩歌90%學生已經(jīng)提前背誦過的。那么朗讀、背誦這一關就可以省去許多時間。省出來的時間干什么呢?需要我們老師去思考。
二是沒有關注到詩的文化內(nèi)蘊。
學古詩與學現(xiàn)代文相同的是,利用教材學習語言,提高語文素養(yǎng);但是古詩為何歷經(jīng)千余年仍然令人傳誦難忘呢?這與古詩的語言精練、畫面豐富,用詞準確、內(nèi)涵博大、意境深遠,讀時朗朗上口有著很大的關系。如果老師不能通過一首首古詩讓學生逐漸步入古詩的大門,窺取個中的奧秘,不能不說是件憾事。
怎么才能更好地處理這些問題呢?
一是要充分了解學情。
細到什么程度,學生有多少人多讀會背這首詩,有多少人已經(jīng)能認讀詩中的每一個生字。這樣,課前的檢查才能更加有的放矢。老師的任務是教學生不懂的不會的,或者是似懂非懂的,或者是學生根本就不會注意到的知識內(nèi)容方法。像我這個星期教的《望廬山瀑布》與《絕句》這兩首古詩,班級里除了新來的陳浩及個別去年經(jīng)典誦讀不過關的同學不會背之外,其余的學生都會背誦。因此,在教學生字時,我把重點放在“廬與爐”兩個生字上,這兩個生字如果不能讓學生了解其中的來歷與不同,學生是很容易混淆的。教學時,我讓學生看“草廬”的圖片,簡說“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幫助學生了解,“廬”就是古代簡易的房子,可能是貧困人或隱士居住的,也可能是供過路人休憩的!皬V”就是為大家遮風擋雨。這樣學生從圖從來歷從字形上對“廬”字有了較全面的認識。再教“爐”字就相對簡單許多,詩歌中有“香爐”一詞,問他“香爐”是怎樣的'?再問“爐”為什么是“火字旁”,爾后進行擴詞,這樣學生能從字形字義上較好地區(qū)分這兩個音近字。
二是帶領學生評析詩歌。
IEA閱讀測試時把閱讀能力分成四個層面:
第一層,關注并提取明確陳述的信息;
第二層,直接推論;
第三層,解釋并整合觀點和信息;
第四層,檢視并評價內(nèi)容、語言和文本的要點。
我們的閱讀教學很多時候更多是關注學生一、二層面的能力,很少關注三、四層面的,導致學生這方面的能力也就比較弱。如果教師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去評析文章內(nèi)容、寫法、人物特征等等,這方面的缺陷是可以彌補的。
比如,我在教《古詩二首》時,當學生已經(jīng)了解了詩意,會背誦的情況下,我問:“再請細細讀這兩首詩,你覺得哪里寫得特別好?為什么?”
學生的發(fā)言是能給你意外的收獲的。他們談到許多——
《望廬山瀑布》:有的說“掛”字用得好,讓人覺得廬山瀑布像畫一樣美;有的說“飛流”用得好,讓人感覺到瀑布水流速度非常快;有的說“直下”用得好,讓人覺得山勢陡;有的說“銀河落九天”比得好,讓人了解到瀑布高得望不到頂;也有人說“疑”字用得好,讓人仿佛身臨其境……
《絕句》:有的說顏色很美,因為詩歌里寫到了四種顏色,黃、翠、白、青,覺得很淡雅;有的說聲音很動聽,一個“鳴”字讓人覺得鳥在唱歌;有的說“飛”字給人動態(tài)美,“泊”字給人靜態(tài)美。當然這一切都在我的預設中,因此,在學生理解詩歌時,我有涉及到這方面的內(nèi)容,而王翔的“行”字美,因為“群”鷺是亂的,而“行”是整齊的,這點我備課時確實沒有想到,當時真的很激動,可見我們的學生,只要給他們足夠的空間、時間,設置足夠的自由度,他們是能夠學好的。
這讓我想到了《好媽媽一定要懂的幾個心理效應》中的“魚缸效應”。也就是,當魚放在小魚缸太久了,他的身體長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再長了,哪怕后來你再將他放回大海,他的體形也不再長。即過度的框架會讓孩子失去成長的空間。無論是家長與老師都應給孩子一個寬松、輕松、和諧的環(huán)境,多引導,多讓孩子去選擇去發(fā)展,這樣孩子將來的路會更寬更廣。
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14
教學《望廬山瀑布》這首古詩,我仔細研讀了教材,查閱了大量資料,把感受廬山瀑布的壯美、感受詩人豪放、夸張的詩風、朗讀古詩的情感相結合。一節(jié)課上完,受益頗多,感慨頗多。我覺得做得比較好的有以下兩點:
1、游戲與兒歌是二年級孩子特別喜歡的活動,開課伊始,先播放古詩改編的兒歌,緩解孩子們的緊張情緒,學生處于興奮狀態(tài),趁勢激起學生課文的欲望:唐代大詩人李白游了廬山瀑布后詩性大發(fā)寫下了千古名詩《望廬山瀑布》,同學們想不想學?帶領學生以飽滿的情緒,進入了學習古詩的最佳狀態(tài)。這為整節(jié)課做了很好的鋪墊。這也就是“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接下來是朗讀和領悟詩情。
2、理解詩意是有感情地朗讀訓練的前提,是古詩教學的關鍵。我緊抓關鍵字詞幫助學生理解詩意,進而有針對性的指導朗讀。
生:先產(chǎn)生再升起,把煙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寫活了。
掛:瀑布本是流動的,作者卻巧妙地將動態(tài)定格,化動為靜,維紗維肖地寫出遙望中的.瀑布的美麗壯觀。
飛、落:寫出了瀑布凌空而出,噴涌而下。三千尺:夸張手法
通過品味,引導學生體會詩人正是通過寫自己所看到的,所聯(lián)想的,表現(xiàn)了瀑布磅礴的氣勢再反復誦讀體會情感。指導學生反復誦讀,欣賞意境美,引導學生在讀中理解,理解中讀,相輔相成。
本節(jié)課還需要改進的地方有:
1、把三、四句詩給分開品析了。潛心再讀詩文,“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兩句其實是一個整體,要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瀑布從高處落下,流得快、直、美。若分開品析,則破壞了瀑布流態(tài)的整體之美。
2、時間安排不合理,前松后緊。字詞教學的環(huán)節(jié)占用了太多的時間,導致朗讀環(huán)節(jié)時間比較倉促,學生的朗讀指導不太到位,沒有把古詩的意境讀出來。
3、對課堂的生成處理的不夠嫻熟,對學生發(fā)言的指導不太到位。
總而言之,我覺得一堂成功、有效的課既離不開教師精心的“預設”,也不能沒有學生精彩的“生成”,讓預設與生成相統(tǒng)一,關注學生在課堂中處處閃現(xiàn)的生成點,學習處理好生成點中的智慧火花,學習處理課堂教學中生成與預設之間的關系,是我以后前進的方向。
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15
《望廬山瀑布》是“詩仙”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下的一首風景詩。這首詩抓住了瀑布的動態(tài)美,用夸張、比喻的修辭方法,再現(xiàn)了廬山瀑布的雄壯與美麗,品讀全詩,短短28字,“有聲有色”、“有動有靜”、“有景有情”,充分體現(xiàn)了詩人浪漫主義的風格。盡情抒發(fā)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通過學習本詩能夠大大增強學生的愛美情趣和想象空間。
由于這首詩是第八課的第二首詩,有第一首詩“扶”的引導學習,孩子們已經(jīng)掌握了學習古詩的方法,所以這一首詩,我就采用“放”的方法讓孩子們自學,主要采用學生熟讀成誦,讀中感悟,分組學習討論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學習領會,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精神。
講課伊始,我就設問:知道廬山在哪嗎?我先讓學生拿出自己預習的材料,介紹一下自己眼中的廬山。有去過的同學彭文杰說說自己去廬山的感受,以及看到的美麗的景色,他還展示了自己搜集打印的廬山圖片。孩子們各個興高采烈,高興萬分。
接著我再讓其他同學都拿出自己課前準備的,搜集的資料,進行小組內(nèi)交流討論學習,并選出代表以回報學習情況。最后選派代表在班級中匯報學習情況,其他小組成員可以做補充說明。這樣孩子們的學習氣氛很活躍,課堂氛圍非;钴S,有說有笑,各執(zhí)己見,在爭辯中學到了知識,培養(yǎng)了自學能力。
為了加深印象,我在孩子們討論聲中,我又播放了廬山的風景圖,還配上優(yōu)美的音樂和自己的解說詞,這樣一下子便把孩子們帶入了景色迷人的廬山,當播放結束時,孩子們還是那如癡如醉的神態(tài),接著進行朗讀比賽,孩子們各個都搖頭晃腦的像小詩人一樣抑揚頓挫的朗讀。很快,孩子們都能熟讀成誦了,而且領悟了詩的大意,并理解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意思,進一步悟出了他的夸張的寫法和比喻的寫法。我借機告訴孩子們“三和九”是虛指的表達方法,并不是真正的三千尺和九天的高。從而達到了最終的學習目標。取得了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01-03
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01-10
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20篇10-30
廬山的云霧教學反思02-19
《廬山的云霧》教學反思10-21
望岳教學反思12-02
望海潮教學反思04-21
《春望》教學反思03-09
望洞庭教學反思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