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角的度量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1
集體備課準備《角的度量》,原因是覺得這節(jié)課可以放手給學生,學生可以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來認識量角器,從而會使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數,從實踐中獲得認知。在準備過程中我借鑒了強震球老師執(zhí)教的《角的度量》一課以及叢琳老師執(zhí)教的《角的度量》,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了變化和更改。
《角的度量》這節(jié)課的重點是認識量角器并會用量角器量角及畫角。在第一次的備課和模擬講課時,對于重點的把握不夠準確。比如說,在用量角器量角時,一定要讓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頂點重合,在講課的時候就應該強調出每個小角的頂點都聚集在一點上。同時在用小角量角的時候要強調出小角的頂點和所量角的頂點一定要重合,這樣在后邊的教學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講課的時候注意強調了這幾個地方,在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數時,不需要過多的強調學生就知道要把頂點和中心對齊。對于教學重難點的合理把握有助于我們更好的教學,哪些地方要多下功夫哪些地方不用,弄明白這些,課上起來會更加的輕松自如。
本節(jié)課的引入部分最初設計的是黃金礦工小游戲,繩子擺動的過程中和水平面會形成一個夾角,但是沒有實際的意義,和生活沒有太大的聯(lián)系,有些學生可能知道,大部分還是不知道的,放在此處比較突兀。后來導入部分改為比較兩個學生所畫的角的大小,這兩個角在后續(xù)的教學中沒有再出現(xiàn),開頭提出來的問題應該再后邊解決。此處如果改為這兩個角的大小是一樣的,但是一個角的兩條邊很長,一個較短,讓學生比較,造成矛盾和沖突,然后引入此課,這樣較好。
接著是用小角來量大角是由幾個小角組成的,第一次學生上前演示的.時候,操作的很正確,但是沒有大膽的放手給學生,讓學生去講去說去做。這也說明我們老師有時候過于著急,怕學生說不好,怕學生說錯,于是便搶在學生的前面去說,但是學生往往比我們想象的表達的更加準確。在用小角量大角這一部分,如果把半圓量角工具折成扇子,先出示一個小角,然后像變魔術一樣展開出現(xiàn)4個角。而不是一個個去鋪上四個小角,趣味性更高,同時也可以很自然的就引入另一種量角工具,小角都連在一起的半圓量角工具。效果會更好,給學生更深的印象。
讀刻度數時需要分清是內刻度還是外刻度,在模擬講課時這一部分的強調不夠,只是稍微提了一下。在后來的講課中雖然注意講解用內刻度還是外刻度,但是在畫60度和120度的角的時候還是有學生內外刻度搞錯畫錯角,可以讓學生利用前面銳角、鈍角的知識來判斷自己所畫的角是否正確。同時這一部分對于是內刻度還是外刻度可以讓學生進行辯論,通過討論得到最終的正確結果,而不是直接的去告訴最終結果。
在一些細節(jié)的處理上還有很多的欠缺,比如說:用量角器量的角都是一些方方正正的角,如果角傾斜了,學生還會嗎?145度的角是怎么讀出來的雖然知道,但是147度、148度、149度呢?習題部分環(huán)節(jié)太多,需要整合到一起,先認識在讀再量再判斷,量角后又判斷又量角,比較混亂。
整體上看這節(jié)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間比較清楚,課堂上的效果較好,試講時忽視的重點在講課中注意強調了,但是還要加強自身的素質,對于一些過渡語言和激勵性的語言以及評價語等等較少,以后應該在自己比較欠缺的地方多加注意,提高自身素質和專業(yè)知識技能。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2
“角的度量”這節(jié)課是在學生認識角的基礎之上,學習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因為這部分內容數學概念多,知識盲點多,幾乎沒有舊知識作鋪墊,操作程序復雜:頂點和中心點重合,零刻度線和角的一邊重合,看另一邊在量角器上的刻度,還要分清內外刻度。所以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對于動作不夠協(xié)調的四年級學生來說是個難點。學生學習這個知識常見的問題有二個:一是量角器的擺放,二是利用內外圈的刻度正確讀出角的度數。
本課教學中,我給了大量的時間讓學生觀察、動手實踐,向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中交流的機會。首先,讓學生回憶測量線段的長短、物體質量分別需要什么工具?角的大小用什么測量?這樣引起學生產生探究的欲望,激活學生思維的有效問題。
教學時,先通過課前小研究讓學生自己認識量角器,讓學生觀察量角器,通過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什么?課上開始,同桌之間相互說說,然后小組交流討論,每小組匯報討論結果后,我根據匯報結果進行歸納總結,教學測量角的大小時,如何讓學生能夠正確地學會量角,掌握量角器的用法呢?先讓學生試著量,然后說出測量度數及方法。測量結果不盡相同,想出的方法不是很準確,語言不如教材那般準確。但學生的思維在向教材所展示的方法靠近。然后讓學生實際操作,除了指名上來量角,集體指正方法以外,安排四人小組互相學習量角方法,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動手量,看看別人是怎么量的,會的'同學教教不會的同學。通過動手操作訓練,學生基本上學會了量角的大小方法,教學效果不錯。
但在教學中也存在不足,由于學生的綜合素質不高,運用自主學習造成后面知識教學時間上比較緊迫。這就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加強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
總之,面對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失敗,我將真實地對待,坦然地看待,將在不斷地自我反思中加強“新理念”的再學習、再實踐,相信自己能在不斷的自我反思中成長,在不斷的自我實踐中發(fā)展,在不斷的自我成長中創(chuàng)新。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3
《角的度量》一課的教學目標是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度量各種角的度數。
曾看見過學生拿著量角器手無足措的樣貌,用量角器的直邊和圓弧夾的角比在角上,原先學生找不到量角器上的角。所以我設計了讓學生在量角器上找角,并讓學生在紙量角器上畫出各種不一樣大小的角,這樣在動手過程中認識了量角器的中心點、0度刻度線、內外圈刻度、1度的角,還掌握了度數的寫法。之后我讓學生觀察畫在紙量角器上的各種角,找找它們的共同點:角的頂點都在量角器的中心點、都有一條邊在0度刻度線上,從而讓學生明白量角的本質就是讓量角器上的角與要量的角重合,也就是把量角器上的角重疊在要量的角上。怎樣重疊呢?我安排學生討論,并且動手操作。經過討論與操作,大部分學生都能說出;量角器的中心點與角的頂點重合、0度刻度線與角的`一條邊重合,角的另一條邊所對的刻度線表示的度數就是這個角的大小。這樣量角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經過這節(jié)課我認識到教師的教怎樣才能有效促進學生的學。這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不僅僅會量角,還理解了量角的本質。也正因為理解了量角的本質,學生變得“自能”“自得”了,真正實現(xiàn)了在技能教學中還學生一個獨立思考與創(chuàng)新的空間。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4
角的度量這一課,要求學生能達到會用量角器正確量出角的度數的目標。具體說來,就是會把量角器的中心點對準角的頂點,并能根據角開口方向的不同,確定一條邊為0度,選擇量角器內圈(或外圈)數據,按正確的方向讀出另一條邊所指的度數。
這對于許多孩子來說是比較困難的,因為量角器中有兩圈數字,且順序相反,學生往往分不清該讀哪圈,往哪邊數。尤其那些非整十度的角,是超過整十幾度還是差幾度未到,方向不同則數法不同。
本課教學中,我給了大量的時間讓學生觀察、動手實踐,向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中交流的機會。
教學時,先通過課前小研究讓學生自己認識量角器,讓學生觀察量角器,通過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什么?課上開始,同桌之間相互說說,然后小組交流討論,每小組匯報討論結果后,我根據匯報結果進行歸納總結。如何讓學生能夠正確地學會量角,掌握量角器的`用法呢?先讓學生試著量,然后說出測量度數及方法。測量結果不盡相同,想出的方法不是很準確,語言不如教材那般準確。但學生的思維在向教材所展示的方法靠近。然后讓學生實際操作,除了指名上來量角,集體指正方法以外,安排四人小組互相學習量角方法,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動手量,看看別人是怎么量的,會的同學教教不會的同學。通過動手操作訓練,學生基本上學會了量角的大小方法,教學效果不錯。
但在教學中也存在不足,由于學生的綜合素質不高,運用自主學習造成后面知識教學時間上比較緊迫。這就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加強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5
角的度量,一直是許多教師感到頭痛的一個知識點。數學概念多(如中心點、零刻度線、內刻度線、外刻度線都是一些抽象的純數學語言),知識盲點多,幾乎沒有任何舊知識作鋪墊(除非學生有豐富有課外知識),操作程序復雜。尤其對于動作還不夠協(xié)調的四年級學生來說,更是一次關于手與腦的挑戰(zhàn)。由于四年級的學生看到的還只是一個靜態(tài)的、完整的角,并沒有認識到角是由一條射線繞端點旋轉而成,因此對于讀度數也常常會覺得茫茫然。固此,本人對教材進行了刪改,嘗試引導學生以一種動態(tài)的眼光去看待角和量角器上的度數,加以整合后,從而讓學生在實踐和探索中掌握好的方法。
一、覺得做的好的方面
1、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
本課教學,我給予了學生大量時間進行思考、探索和實踐,盡可能多地為他們提供從事數學活動及交流的機會。只要是學生能夠解決問題,我都會反拋給學生,讓他們自行解決,比如:量角器中心點的.用處;角的單位“度”;量角的方法等等。
認識量角器時,采用的方法是讓學生仔細觀察自己的量角器,認真研究、自主發(fā)現(xiàn)等探究方式,讓學生全面認識量角器的構造,不只停留在中心點、內外圈、零刻度線、刻度等一些標識性的靜態(tài)知識點上,更是讓他們能以一種動態(tài)的眼光看待量角器上度數。
量角的方法也是由學生自己去探索和發(fā)現(xiàn),而不由教師直接傳授。皮亞杰指出:每次過早地教給一些兒童自己日后能夠發(fā)現(xiàn)的東西,這樣會使他不能有所創(chuàng)造,結果也不能對這種東西有真正的理解。所以采用了讓學生自我發(fā)現(xiàn)的方法,結果效果很顯明。
2、用“非科學的語言”化解數學
量角的方法,學生不僅應該會,而且要能說,但每個學生又可能會有不同理解,所以我淡化了純文字敘述,注重實質,從學生實際出發(fā),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量角的方法,從而化解難點。
二、不足之處
當第一個角出現(xiàn)60°和120°兩種情況時,馬上就有幾位同學認為是60°,而他們的判斷方法就:因為這個角是銳角,所以是60°,如果是鈍角的就選擇120°。當時我聽到了這樣的方法,除了一味肯定就沒再強調別的什么了,而其實這是一種失誤。因為當碰到量角器上沒有標出數據時,該怎么辦?
三、建議
讓學生全面認識量角器的構造和如何指導學生量角的方法的前提是,要讓學生參與到對量角器的產生過程(知識的源頭)中去,不能只讓學生對量角器的認識停留在中心點、內外圈、零刻度線、刻度等一些標識性的靜止狀態(tài),而無法用思維的連續(xù)性去指導量角行為的連貫性,“量角器為何能量角”這一問題解決了也就突破了量角這個難點。為此,我建議讓學生不光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指導量角——有了以上的鋪墊,在量角時,學生自然會自覺將零刻度線和角的一邊對齊,讀數時也會順著旋轉方向不難找到對應刻度,也避免刻意區(qū)分內外刻度而引起的困惑。不知不覺中掌握量角的方法,形成了技能。只有讓學生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才能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等主體性品質,無形中也教會了他們學習的方法。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6
《角的度量》是操作性比較強的一個單元,這一單元分“直線、射線和角”,“角的度量”,“角的分類”和“畫角”這四部分內容,其中角的度量和畫角是本單元的難點。通過教學要讓學生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技能,根據小學生動作協(xié)調性不強、對角的抽象思維不夠深刻、空間想象能力不高的特點,學會動手式的讀成為這一節(jié)課教學生學會學習的核心。在學生自學認識量角器的基礎上讓學生嘗試量角,通過使用量角器進一步認識量角器,通過小組交流匯報量得的角度,在不斷調整提高測量精確度中引導學生感悟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互相幫助共同提高的意識。 怎么看量角器的刻度是一個難點,什么時候從內圈看,什么時候看外圈是學生容易混淆的地方。教學中的數學概念多,(如中心點、零刻度線、內圈刻度線、外圈刻度線都是一些抽象的純數學語言)知識盲點多,幾乎沒有舊知識作鋪墊,操作程序復雜,尤其是對于動作不夠協(xié)調的四年級學生來說,是一次關于手與腦的挑戰(zhàn)。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幫助學生掌握這些知識點,教學中,我為學生提供了動手、動腦、動口“做中學”的機會。
認識量角器這一環(huán)節(jié),先讓學生觀察自己的量角器,在量角器上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同桌討論,全班交流,新鮮的事物總是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學生的觀察是認真的,仔細的,匯報發(fā)現(xiàn)也很積極,我給予肯定和表揚,然后引導歸納小結,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生自主探究學完,從中體驗了探索的樂趣。緊接著提出怎樣用量角器去量一個角呢?激發(fā)學生往下學習的欲望。
學生嘗試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自然讀角的刻度時很茫然,弄不明白什么情況看外刻度線上的數或內刻度線上的數,盡管有的同學會量,也不知所措,說不出理由,因為學生的理解抽象思維遠遜于對形象的記憶,教學中我注重引導學生去尋找量角的方法并總結歸納為:1、對準,將量角器的中心對準角的頂點;2、重合,壓住中心不動,轉動量角器,讓角的一邊與量角器的零刻度線重合;3、讀數,讀出角的另一條邊所對的量角器的刻度,“0”在哪邊就讀哪圈的刻度。教學時發(fā)現(xiàn)學生比較容易認錯刻度,因為每條長刻度線上都有兩個數,而且他們的量角器標度數的方式不一樣,這是教學的一個難點。我組織學生小組討論,有什么好方法來突破這個難點,之后請學生發(fā)言。有的'說:“看看角的開口方向對著那一邊的0刻度線,就從哪邊的刻度開始讀起!边有的說:“我先判斷畫的角如果是銳角就認刻度線上的小數,如果是鈍角就認刻度線上的大數!痹谶@個時機引導總結出量角的方法:“中心對頂點,0度對一邊,要知角度數,分清內外圈!边@樣給學生留出思考和探究的時間和空間得出的結論,比教師一一講授要好。
由于四年級的小學生動作協(xié)調性不強,不能很好地控制尺子,在量五角星時角的邊不夠長,難找刻度線,需延長角的邊,這時學生延長不好,總會歪了一點,畫角的時候也是找對了刻度卻畫不準,我應該讓學生討論: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應該如何解決?從而得知:在延長角的邊時尺子的邊不要完全和角的邊重合,畫角時,尺子的邊不要完全和要過的點完全重合,因為畫線時筆尖與尺子之間有一定空隙。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7
一、本節(jié)課主要包括以下知識點:
1、讓學生認識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結構,能按不同的方向認識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順序;
2、知道量角器的擺放;
3、知道角的計量單位是度;
4、讓學生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及讀數方法。在上課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在兩個地方掌握理解的有些困難:一是量角器的擺放,二是利用內外圈的刻度正確讀出角的度數!督堑亩攘俊愤@是單元中的一個重點,是為后面利用量角器畫角作準備的`。這節(jié)課中讓學生讀量角器上的度數是一個難點。根據本班的特點制定教學目標時擬訂了這樣四條:
。1)認識量角器;
。2)會讀出量角器上角的度數;
。3)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
。4)培養(yǎng)動手操作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二、主要設想
1、在活動中探索,感受數學知識。
我首先從學生比較喜歡的美術課中的人物簡筆畫入手,不僅復習了上節(jié)課中有關角的知識,而且引出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習活動中,學生更愿意自己去經歷、去實踐。學生或許會相信老師告訴他的,但更愿意相信自己所看到的,親身經歷的事,這就是一種“體驗”。在教學中,我注重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的實際觀察——操作——驗證而得出的結論。
2、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在合作學習中,我自始自終都是作為配角,起到引導的作用,學生才是主角,是學習的主體。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組與組之間的相互啟發(fā)、相互評價,取得正確的結論,完成知識網絡
的構建。我時刻注意尊重學生,多巡視,和學生一起活動,一起討論。鼓勵學生大膽的闡述自己的觀點,努力創(chuàng)設一個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
3、在游戲練習中升華,挖掘數學的應用價值,學以致用是現(xiàn)代素質教育的追求,也是成功學習的內在規(guī)律。這節(jié)課后,設計了勇奪智慧星的環(huán)節(jié),把本節(jié)課的知識融入到生動有趣的游戲中,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讓學生經歷了數學知識的應用過程。
通過學生的練習反饋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能正確地擺放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也多次出現(xiàn)了內、外圈刻度看錯的情況。還應該進一步指導學生在量角之前先判斷是鈍角還是銳角,再讀度數,這樣就可以避免錯誤。
不管是缺點還是優(yōu)點,在面對課堂的時候,我都將真實地對待,坦然地看待,將在不斷地自我反思中再學習、再實踐,相信自己能在不斷的自我反思中成長,在不斷的自我實踐中發(fā)展,在不斷的自我成長中創(chuàng)新。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8
角的度量這一課,要求學生能達到會用量角器正確量出角的度數的目標.具體說來,就是會把量角器的中心點對準角的頂點,并能根據角開口方向的不同,確定一條邊為0度,選擇量角器內圈(或外圈)數據,按正確的方向讀出另一條邊所指的度數.
這對于許多孩子來說是比較困難的,因為量角器中有兩圈數字,且順序相反,學生往往分不清該讀哪圈,往哪邊數.尤其那些非整十度的角,是超過整十幾度還是差幾度未到,方向不同則數法不同.過去的教案手冊中有建議用兒歌幫助學生讀過難關的,如:"中心對頂點,底邊對0線,他邊看度數,分清內外圈."這種兒歌能朗朗上口,但對于難點問題并沒有實質性的突破."分清內外圈"只是目標,如何分清才是策略.
要找到解決難點的策略,必須分析造成難點的原因.我認為學生之所以分不清內外圈,找不對數的方向,原因是把角看作是靜止的圖形而非動態(tài)的.過程,他們將角的兩邊孤立地量度,以為像量線段,看鐘表一樣,只要把一邊對準0度,另一條指著幾就讀幾.如果學生能把靜態(tài)的角想象成從0度開始,慢慢打開,而度數隨之增加的動態(tài)過程,我想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了.
由此,我認為應采取"變靜態(tài)為動態(tài)"的教學策略,并通過三個層次的活動來實現(xiàn).具體實施如下:
活動一:
伸展運動.我?guī)е鴮W生把兩手臂伸開,當作角的兩條邊,把身體當作角的頂點.他們跟著我從兩臂重合開始,一臂不動,另一臂慢慢展開,并一起讀:0度,1度,2度,3度,4度,5度,10度,20度……到90度時停下來感受一下.然后繼續(xù):100度,110度……180度,……,360度.然后我引導說:我們可以這樣想象,所有的角都是從0度慢慢張開的.
這個活動學生很感興趣,通過自己的肢體語言感受到角從0度張開的過程.雖然所指度數并不精確,但為后面在量角器上想象角的動態(tài)變化奠定了最直觀的基礎.
活動二:
穿針引線.剛才的肢體動作只是粗線條的感受,而第二個活動則開始進入精細化的認識了.學生已經在課前預習了量角器的外部特征,匯報后我拿出一張白紙,在上面畫出一條射線,再用一根帶黑線的針從射線的端點處穿出.這樣,紙上的射線和穿出來的黑線就能形成動態(tài)的角了.我把量角器擺在上方,在實物投影中大大地演示出來.從0度開始,師問:"這時角的邊所對應的刻度有兩個:0度和180度,該讀哪一個往下數的時候數內圈還是外圈"學生很聰明,立即回答說"讀0度,該讀外圈."隨著老師緩慢地拉動針線,學生從外圈0度開始,也逐一讀出了相應的數據,一直讀到180度.接著,我又換了一個方向,從另一邊的0度開始,這回學生反應可快了,"讀內圈,因為這次的0度在里面!"……
學生在動態(tài)中進一步感受到角的度數的變化過程,并明白了當選擇不同方向為0度時,讀數方向也隨之改變的原理.這一活動為學生度量靜止的角奠定了表象基礎.
活動三:
筆尖指路.這一活動則是測量完全靜止的角了,也是本節(jié)課最終要達到的目標.我在實物投影中呈現(xiàn)了一個完整的角,提出問題:"這個固定的角,你能想象出它是怎樣展開的嗎"學生有兩種意見,一種是把右面的邊視為0度,慢慢展開;另一種是把左面的邊視為0度而慢慢展開,同學們認為都是可以的.于是按不同的展開方向,我們共同確定了0度所在的圈,并從0度開始,用筆尖順著數據增加的方向慢慢移動,邊移動邊讀出整十,整五的數,直到接近角的另一條邊,將度數準確讀出.
結束了三個活動后,我問學生:量角的時候,要特別注意什么學生回答說:"一定要從0度開始順著數下去."是的,這正是量角的關鍵,他們學會了.課后,通過對學生作業(yè)的檢查,發(fā)現(xiàn)雖然還是有些學生出錯,但為數不多,而且只要面對面稍作指導也就懂了.聰明的孩子掌握原理后很快就能找到最接近整十,整五的刻度再進行加減;學習比較困難的學生則乖乖的從0開始,順著方向將可見的度數一一讀出.雖然速度會慢了些,但方法掌握了,相信熟練后就會快起來.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9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認識角的基礎之上,接著學習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努力創(chuàng)設一種和諧、愉快的教學氛圍,在這種氛圍中,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發(fā)展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一、創(chuàng)設情境,問題探究生活化
本課教學,我給了大量的時間讓學生觀察、動手實踐,向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中交流的機會。首先,讓學生回憶測量線段的長短、物體質量分別需要什么工具?(尺子、秤稱)角的大小用什么測量?這樣引起學生產生探究的欲望,激活學生思維的有效問題。我覺得這樣的設計既自然,又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性,最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分析事物。
二、讓學生在發(fā)現(xiàn)中學習數學
教學這一內容時,是從學生的認識量角器入手:先讓學生觀察量角器,通過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什么?同桌之間相互說說,然后小組交流討論,每小組匯報討論結果后,我根據匯報結果進行歸納總結。為了加強記憶,課件展示量角器的中心點、零度刻度線、內刻度線、外刻度線 …這樣不僅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還使教學 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學測量角的大小時,先讓學生試著量,然后說出測量度數及方法。測量結果不盡相同,想出的方法不是很準確 ,語言不如教材那般準確。但不可否認,學生的思維在自然而流暢地向教材所展示的方法靠近。
本課所采用的讓學生自我發(fā)現(xiàn)的方法與“向兒童呈現(xiàn)學習的材料,強化正確的答案”的傳統(tǒng)學習方法相比,學習效果顯然優(yōu)于后者。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10
《角的度量》是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中的一個重點,是為后面利用量角器畫角作鋪墊的。這節(jié)課讓學生讀量角器上的度數是一個難點。我們班級的學生上課比較活躍,好提問,對新鮮事物有一種探究精神。所以我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擬訂了這樣四條:
。1)認識量角器;
。2)會讀出量角器上角的度數;
(3)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
(4)培養(yǎng)動手操作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孩子們平常根本沒接觸過量角器,更別說認識了,于是我便開門見山揭示課題,讓學生根據課題提問,老師作整理,讓學生自己明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也能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
認識量角器是學習讀角度、量角的基礎。而量角器對于學生來說是陌生的,他們對它充滿了好奇心、新鮮感。教學中讓學生先自己觀察量角器上有些什么,給學生一個初步感知。對于上面很多的刻度和刻度線,至于中心及零度刻線估計學生是不易發(fā)現(xiàn)的,所以讓他們通過看書自學所得。由于量角器上的各部分名稱待會兒讀度數及量角時都要用到,而學生又是首次接觸,必須讓學生強化記憶,讓學生先自己看,再小組交流,然后通過討論及看書得到,最后讓他們再一次指著量角器把各部分名稱說給同桌聽,這樣學生就記住量角器的各部分名稱。
讀出量角器上角的度數是這節(jié)課的一個難點,要讓學生讀出量角器上的角的度數并能說出讀角的過程確實很難,量角器上的刻度線比較復雜,特別是內圈刻度和外圈刻度容易搞錯,所以在這里讓學生在小組里討論,自己探究出何時看內圈刻度,何時看外圈刻度。在教學中我安排了三組對稱的`角來讓學生搞清什么時候該看外圈刻度,什么時候該看內圈刻度。語言是思維的外現(xiàn),在說看角的過程中,讓學生先小組里討論,互作補充,逐漸完善;再同桌說、個體說,這樣從小組到個體,一再說看角的過程,讓學生掌握看量角器上角的度數。用量角器來量角的度數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讓學生探究,老師便全面放手,讓他們先嘗試著量量看,再請量對的學生作正確示范,起到正面引導,最后得出量角的三個步驟。
通過學生的練習反饋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能正確地擺放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也多次出現(xiàn)了內、外圈刻度看錯的情況。教師還應該進一步指導學生在量角之前先判斷是鈍角還是銳角,再讀度數,這樣就可以避免錯誤。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11
《角的度量》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的教學內容,是單元中的一個重點,它是在學生認識角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也是為后面利用量角器畫角作準備的。因為這部分內容數學概念多,知識盲點多,幾乎沒有多少舊知做鋪墊。操作程序也略顯復雜,這對四年級的學生來說,難度不小。學生學習這個知識常見的問題有二個:一是量角器的擺放,二是利用內外圈的刻度正確讀出角的度數,這兩個問題其實就是教師在本節(jié)課中要處理好的重難點。為了突破重難點,落實教學目標,課堂上我為學生提供了動手、動腦、動口的課堂實踐活動,效果較好。
教學時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
(1)認識量角器;
認識量角器是學習讀角、量角的基礎,而量角器對于學生來說是陌生的,我采用通過看圖觀察自學,交流匯報發(fā)現(xiàn),進而達到認識量角器的目的。最后讓他們再一次指著量角器把各部分名稱說給同桌聽,這樣學生就會記住量角器的各部分名稱。通過小組合作及小組間的互補鞏固對量角器的認識。
(2)讀出量角器上角的度數,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
要讓學生讀出量角器上的角的度數并能說出讀角的過程,確實很難,量角器上的刻度線比較復雜,特別是內圈刻度和外圈刻度容易搞錯,所以在這里讓學生在小組里討論,自己探究出何時看內圈刻度,何時看外圈刻度。并制作課件演示,目的是讓學生搞清什么時候該看外圈刻度,什么時候該看內圈刻度。
(3)培養(yǎng)動手操作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語言是思維的外現(xiàn),在讀角量角的過程中,讓學生動手操作,在小組里討論,互作補充,逐漸完善;再同桌說、個體說,這樣從小組到個體。再讀角、量角的過程,讓學生掌握讀角、量角的方法。用量角器來量角的度數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讓學生探究,老師全面放手,相信學生,讓他們先嘗試著量量看,再請量對的學生作正確示范,起到正面引導,最后得出量角的步驟。
在這節(jié)課上,我充分發(fā)會了教師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的身份,只有在學生通過各種方式的'努力仍不能解決和學生學不到的情況下給予及時的點撥,使其解除困惑。由于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欠缺,在引導他們有條理的敘述角的量法時,用時較長,這也使我再次清楚地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性。
總之,面對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失敗,我將真實地對待,坦然地看待,將在不斷地自我反思中加強“新理念”的再學習、再實踐,相信自己能在不斷的自我反思中成長。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12
《角的度量(二)》是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個內容,教學反思:《角的度量(二)》。如何正確的量角和畫角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學生在學習本課內容時,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不懂得該讀內圈還是外圈的刻度。為了較好的突破這個難點,教學中我充分地讓生自主學習,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
1.自主認識量角量談發(fā)現(xiàn)
在出示量角器后,我并不急于介紹它的結構和用法,而是讓學生先進行觀察,并說一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在學生充分進行交流的基礎上,再進行集體匯報。由于留出了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學生自已發(fā)現(xiàn)量角量有個中心點;有內外兩圈刻度,都是從0到180度;外圈刻度0度刻度線在左邊,內圈的0刻度線在右邊……這樣,學生自主的.發(fā)現(xiàn)了量角器上的“秘密”,而不是老師直接告知他們的,這為接下來的量角和畫角作好了很好的鋪墊,教學反思《教學反思:《角的度量(二)》》。
2.自主動手操作談感受
在學生認識量角器之后,接下來的重要任務就是如何借助量角器來量角和畫角了。同樣的,我也不急于告訴孩子如何量角,而是讓學生先自已嘗試用量角器量角,量完后再來談感受說做法:你是如何量的?量的過程中遇到什么問題?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讓學生就這三個問題展開充分的討論,在同伴的互幫互助,不斷修正和完善中,學生們自己總結出量角的方法,而且還能清晰地根據量角器進行分辨:如果角的一條邊與左邊的0刻度線重合就該讀外圈的刻度;相反的就該讀內圈刻度。0刻度線在左邊就讀外圈的刻度,如果0刻度線在右邊就讀內圈的刻度。知道該怎么量角后了,畫角就水到渠成了。
從課堂反饋情況來看,本課的教學目標得到了較好的落實,但還是有一少部分學生在量角的時候還不是很準確。經過反思,問題主要有兩方面:一是課前準備不充分。盡管課前已強調學生要買有中心點的規(guī)范的量角器,但因學具盒里所提供的量角器不夠規(guī)范,它沒有中心點,有一部分學生直接利用學具盒里的而沒再重新購買,導致量角讀數時誤差較大。二是考慮不周全。對于中下生來說,讀數時只強調外圈內圈刻度還不夠,如在120到130度之間,雖然懂判斷要讀外圈還是內圈刻度,但有一部分學生對于是125度還是135度還比較模糊。因為角的出現(xiàn)是靜態(tài)的,學生沒看到角的兩條邊的旋轉過程,所以還會判斷錯誤。如果教學中能引導學生想象角的動態(tài)形成過程,相信在判斷上定能減少失誤。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13
角的度量”這節(jié)課歷來是小學四年級數學教學的難點。學生學習這個知識常見的問題有二個:一是量角器的擺放,二是利用內外圈的刻度正確讀出角的度數。針對學生中暴露出來的問題,我們教師常常抱著習以為常的心態(tài),要求在熟記量角“點重合、邊重合、讀刻度”的三大步驟的前提下,組織學生進行大量的技能訓練。在教學角的度量中,覺得學生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中下層的學生,掌握的較難,在課前,我也預設到了這節(jié)課學生的難度,但是課上了以后還是不盡人意,如量角器的度數分內圈和外圈,學生看量角器時,不論角的一邊對的是哪一圈的“0”刻度線,他們習慣看的是外圈的度數;有的即使外圈內圈看對了,但是在讀刻度的時候,有時把四十幾讀成五十幾,從哪邊讀過來在他們的頭腦中比較模糊。
我認為主要在于:
首先是教具量角器與學生的量角器有所不同,教具是木頭做的,中心點與零刻度線找起來在黑板上看不清,不能給學生以很好的示范;其次是學生對角的'大小概念也不是很清楚,往哪個方向讀數容易受錯覺指引,再加上有兩排數據,有時分不清到底看哪一排,除了零刻度線沒找準外,視覺上產生的錯覺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另外,四年級的學生看到的只是一個靜態(tài)的、完整的角,還沒有認識到角是由一條射線繞端點旋轉而成,量角為什么要“中心對頂點,零線對一邊,另邊看刻度”,對于角的旋轉過程、方向沒有建立表象,加以認識,自然讀度數也就茫茫然,弄不明白什么情況下看外刻度線或內刻度線,盡管總結出量角方法,學生仍是不知所措。實踐證明,學生對文字的理解與把握遠遠遜于對形象的記憶。盡管也有教師的示范,但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仍然太抽象。
改進方向:
1、安排四人一組,讓會的同學手把手教不會的學生,這樣能夠做到所有學生都能動手嘗試量角。
2、加強學生對量角步驟的理解,配合以動手操作,做到言行一致。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14
角的度量這一課,要求學生能到達會用量角器正確量出角的度數的目標。具體說來,就是會把量角器的中心點對準角的頂點,并能根據角開口方向的不一樣,確定一條邊為0度,選擇量角器內圈(或外圈)數據,按正確的方向讀出另一條邊所指的度數。
這對于許多孩子來說是比較困難的,因為量角器中有兩圈數字,且順序相反,學生往往分不清該讀哪圈,往哪邊數。尤其那些非整十度的角,是超過整十幾度還是差幾度未到,方向不一樣則數法不一樣。過去的教案手冊中有提議用兒歌幫忙學生讀過難關的,如:"中心對頂點,底邊對0線,他邊看度數,分清內外圈。"這種兒歌能朗朗上口,但對于難點問題并沒有實質性的突破。"分清內外圈"只是目標,如何分清才是策略。
要找到解決難點的策略,必須分析造成難點的原因。我認為學生之所以分不清內外圈,找不對數的方向,原因是把角看作是靜止的圖形而非動態(tài)的過程,他們將角的兩邊孤立地量度,以為像量線段,看鐘表一樣,只要把一邊對準0度,另一條指著幾就讀幾。如果學生能把靜態(tài)的角想象成從0度開始,慢慢打開,而度數隨之增加的動態(tài)過程,我想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了。
由此,我認為應采取"變靜態(tài)為動態(tài)"的教學策略,并經過三個層次的活動來實現(xiàn)。具體實施如下:
活動一:伸展運動。我?guī)е鴮W生把兩手臂伸開,當作角的兩條邊,把身體當作角的頂點。他們跟著我從兩臂重合開始,一臂不動,另一臂慢慢展開,并一齊讀:0度,1度,2度,3度,4度,5度,10度,20度……到90度時停下來感受一下。然后繼續(xù):100度,110度……180度,……,360度。然后我引導說:我們能夠這樣想象,所有的角都是從0度慢慢張開的。
這個活動學生很感興趣,經過自我的肢體語言感受到角從0度張開的過程。雖然所指度數并不精確,但為后面在量角器上想象角的動態(tài)變化奠定了最直觀的基礎。
活動二:穿針引線。剛才的肢體動作只是粗線條的感受,而第二個活動則開始進入精細化的認識了。學生已經在課前預習了量角器的外部特征,匯報后我拿出一張白紙,在上頭畫出一條射線,再用一根帶黑線的針從射線的端點處穿出。這樣,紙上的射線和穿出來的黑線就能構成動態(tài)的角了。我把量角器擺在上方,在實物投影中大大地演示出來。從0度開始,師問:"這時角的'邊所對應的刻度有兩個:0度和180度,該讀哪一個往下數的時候數內圈還是外圈"學生很聰明,立即回答說"讀0度,該讀外圈。"隨著教師緩慢地拉動針線,學生從外圈0度開始,也逐一讀出了相應的數據,一向讀到180度。之后,我又換了一個方向,從另一邊的0度開始,這回學生反應可快了,"讀內圈,因為這次的0度在里面!"……
學生在動態(tài)中進一步感受到角的度數的變化過程,并明白了當選擇不一樣方向為0度時,讀數方向也隨之改變的原理。這一活動為學生度量靜止的角奠定了表象基礎。
活動三:筆尖指路。這一活動則是測量完全靜止的角了,也是本節(jié)課最終要到達的目標。我在實物投影中呈現(xiàn)了一個完整的角,提出問題:"這個固定的角,你能想象出它是怎樣展開的嗎"學生有兩種意見,一種是把右面的邊視為0度,慢慢展開;另一種是把左面的邊視為0度而慢慢展開,同學們認為都是能夠的。于是按不一樣的展開方向,我們共同確定了0度所在的圈,并從0度開始,用筆尖順著數據增加的方向慢慢移動,邊移動邊讀出整十,整五的數,直到接近角的另一條邊,將度數準確讀出。
結束了三個活動后,我問學生:量角的時候,要異常注意什么學生回答說:"必須要從0度開始順著數下去。"是的,這正是量角的關鍵,他們學會了。課后,經過對學生作業(yè)的檢查,發(fā)現(xiàn)雖然還是有些學生出錯,但為數不多,并且只要應對面稍作指導也就懂了。聰明的孩子掌握原理后很快就能找到最接近整十,整五的刻度再進行加減;學習比較困難的學生則乖乖的從0開始,順著方向將可見的度數一一讀出。雖然速度會慢了些,但方法掌握了,相信熟練后就會快起來。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15
四年級數學上冊第二單元是《角的度量》這單元主要有三個內容,一是認識線段、射線、直線。二是認識角的單位,會度量角的度數。三是畫角。這三部分看似簡單,可實際操作起來,也有很多同學不理解。
今天,我講的是度量角的度數。在量角之前,要認識量角器,我讓學生先自己觀察一下量角器,然后同桌之間說一說量角器上都有什么,這樣能使學生們對量角器的印象更加深刻。接下來,用課件導入新課,課件中演示了量角的`過程,重點看量角器和角的重合部分。通過演示,指名讓學生說出重合部分的名稱,反復說誰和誰重合,最后歸納出量角的兩個步驟,并將書上的步驟填寫完整。這就是量角的過程,其重點也在書中的那兩句話里,我認為掌握了量角的步驟,那么測量角的度數就不是問題了。我的目的是如此,可教學效果卻沒有達到預期。
學生對于量角的步驟能說出來,卻很難操作,我也很是疑惑。為什么明知道是怎么回事,卻不能測量呢?經過我過篩子似的排查發(fā)現(xiàn),個別學生找不準量角器的零刻度線,或者是讀數時分不清讀里圈還是外圈。針對這個問題,我再一次講解一遍,有些同學已經明白了。希望在今后的練習中多加鞏固了。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03-05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06-21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 3篇02-16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15篇)02-08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精選15篇)02-11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15篇)02-10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15篇02-06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15篇02-06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精選15篇02-25